四季养生之道,你理解的道?
没有一个真心明道的,都在妄心生妄识!真的那么难理解吗?为什么非得自己去猜测"道"是那个样子的哪。!先不说那个是道,谁要是说出那个不是道来,我磕头认他为师!不都说的很明白了吗?道为天地万物母!那有可离道的?那个不是道?所以天地万物皆是道之可道的,以至于万相森罗,成对立之相,皆是可有啊!如不可,你见什么?最大两相不过"无相"和"有相"无因有而显,有因无而立,众生观无相之相名天,观有相之相为地!故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所成必有所因,所立,此为法,成人法者,有人这么个物是因为有地,人成于地,地法者,有立于无,故地法于天,天法道者,道无相,不可知不可思议,绝待,因为我们所观无相,有相是虚妄的,因"我"而成,其他众生各有所见天地,亦是虚妄,又自觉真实,如梦时非无,以至于醒了不可得。故道,可因众生所见而成众生相,故道,可显无相,可显有相,又不可,以相观,可是离相又无道可得,可所显相又是无常不可执,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道法自然,道如是而已。相帝之先,吾不知谁之子,强加个名字叫道吧!向上一着千圣不传,自契而已!佛家亦如是说,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故道,可道,可道一切相,众相念念无住,刹那生灭幻化,故非,常道也,有万相必有万名,相都不住何况名哪!?为言顺,故正名!为了交流有了言语,词汇,比如有个"果子"我们叫苹果,英语叫apple,日语哪?韩语哪?等等,有多少语音就有多少名字,那那个是它真名?那个是假名?若明白了就不可说是与不是,皆是名,可名,非常名!因为它"无名"故可万名,亦因无名,可名者,皆非常名!故无可名之为天地之始生,有可名之为万物母!故常行无之欲,以观万物始生之妙!常行有之欲以观物化之缴!同出于道,而成两行,玄之又玄,化生万物,众妙之法门也!行无之欲,名之止,行有之欲,名为观,成圣无二路,止观而已,莫执一边,行止行观所得法不出三界所欲,故名行欲,所得为识法,万法唯识!生出无量法门,故转识成智,名禅!此是最圣法!故常无欲,常有欲。空有双运。名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实无有四界六行可去,只是能行三界法,亦无有一法可碍也!其实道德经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无需解释,只是不带一点私心,诚而已!看几遍就可明了!然后静心观己,快乐的那个是我吗?悲伤那个是我吗?行善的那个是我吗?做恶的那个是我吗?昨天的那个我那里去了?明天的那个我会去那里?念起念落,一念明念念明,精思入神,三家经典随你出入,不用求佛求圣来度你,他自来找你商量,不可思议啊!
人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答:人生就是奋斗一生的过程!按俗话说:也就是折腾一生的过程!
人从呱呱落地,从娘肚子里出来,就成为一个人,斩时是一个小人。人在三岁以前没有烦恼,饿了有奶吃,有饭吃,渴了有水喝,家人们都会崇着,是家里的小皇帝!
到了三岁以后,就该上学前班的幼儿园了。父母忍心将宝贝送到幼儿园,想方设法让他受到学前的各种教育。
到了6岁以后,就要上小学,一上小学就加紧了学习的步伐,一堂课也不能落的,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耽误上学的,跟着老师,听老师讲课,回家后得完成作业,家长也要起监督学习的任务。一年一年说话就到了六年级毕业,紧接着就上初中,初中三年后,就完成了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紧跟着上高中,上学期间最累的是那三年高中,为了以后考上个好点儿的大学,这三年高中,光学生书桌上的各种书就好几垛,那试卷添了一张又一张,早自习,晚自习,冬天顶着星星去,晚上下晚自习顶着星星回家,真是不容易的!
考上大学后,又是四年,大学毕业后有的直接找工作,有的还接着考研究生。
大学毕业刚找好工作,就该说对象结婚了。
成家立业后,更得折腾了,得生儿育女,又得赡养老人。家境好的还差点,尤其是靠自己拼搏的,那更是雪上加霜,也就是人们说的(四十不惑)说法!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折腾,终于熬到自己的孩子也大了,帮他们成家立业,这时你也就老了!到了老年也嫌着不了,又的帮助他们看孙子,一辈带一辈,不停的轮回的奋斗着,折腾着!
人的一生只有奋斗,只有折腾才过的有意义!一直到日落西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何意?
@丁小的时空 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25章,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话:“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这句话。
0 1 人与自然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句话揭示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人和天地万物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就觉得人比其他万物更高贵,具有更高、更优胜的地位。
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本质,遵循着共同的法则,表现为一个同源同体、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
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和“道”的化生物,也应效法自然,在天地宇宙面前,要有敬畏之心,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0 2 老子的“道”是什么意思?“道法自然”的“法”、“自然”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道有三层含义:第一层,道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源头。第二层意思,道是自然规律,即天道,万物产生以后遵循道在运行。第三层意思,道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人类也应该按照道的要求来做事,即人道。
在这里,“法”是遵循、效法的意思。
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就是事物的本来样子及自身固有的规律,不参杂人为的因素,不是人有意而为的。
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简单地翻译过来,就是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要要效法自然。
0 3 人、地、天、道要效法什么?“人法地”:人类的生活在大地上,大地无私地养育了人类。但是大地也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的一切行为要以大地运行的法则为法则,让万物按照自身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不能人为地强制性发展。
“地法天”:天有四时,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大地跟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现代科技发达了,可以种植反季节粮食、蔬菜,但是我们发现,反季节的食物没有时令食物口感好,营养价值也受影响。
“天法道”:宇宙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天也要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天该热时不热,该冷时不冷,天气异常,人会不舒服,就会生病,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
“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生成的,所反应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道是万物之宗,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的囊括、阐述出来,但是道让万物按照自身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不加干预,也就是老子强调的“无为”。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的时空 ,一起探讨交流。
丘处机的武功有多高强?
丘处机在历史上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对全真道教的发扬光大做出巨大贡献,但武学造诣有多高还真没有详细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师傅王重阳确实有些功夫,所以说丘处机武艺高超也是有可能的。而丘处机在养生医学方面也颇有成就,故而也获得八十高寿善终的结局!
名师高徒丘处机以及全真七子并非杜撰出来的,金庸笔下的“全真七子”武艺高强也非空穴来风,因为他们皆是拜在王重阳名下。
王重阳原名王中孚,后来入了道才改名王喆,因号重阳子,故而被称为王重阳。他本是北宋末期的一位富家公子,身逢国家受到金国长期侵略的时代,故而叹出传世名言:“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这也是他立志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动力。
王重阳本就自幼好学,1125年北宋灭亡时他才十四岁,他的家乡咸阳也被金国扶持的伪齐政权管辖,他在这种情况下考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后来考中了进士,入了京兆学籍,这在学业上算是小有成就的。与此同时,他又擅于弓马骑射,1137年时,金废齐,其家乡沦为金人的直辖区,次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因为宋神宗时期已经有了武状元的称呼,金仿宋制进行的武举也应如此,故而王重阳也可以说是武举状元。
宋朝的武举大致延袭了唐朝的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皆为武科所考内容。与此同时,宋朝不仅考武艺,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所以说王重阳能中武举,说明他真的是一位文武兼修的高人。而王重阳考取金人的武状元后也未得重用,他本人也更倾向于为汉民效力,于是组织起了抗金运动。
只不过由于南宋过于孱弱,统治者放弃了北方人民,苟且偏安,故而王重阳的抱负也未能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为“活死人墓”,并挂上“王害疯灵位”的墓志。修道七年之后,王重阳走出墓穴,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了七位弟子,即“全真七子”,丘处机便是其中一位,所以说丘处机得到王重阳的武艺真传也并非不可能。
丘处机的传道路线丘处机没有像师傅一样考取功名,但他走的路却和王重阳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以政治路线实现自己的理想报复。
金庸笔下的丘处机是以盖世武功,带领江湖人士除暴安良、扶宋抗金的侠士形象。其实这也是根据丘处机的历史形象演化而来,丘处机确实心系民众,于乱世之间救黎民于水火,只不过他并非通过武艺,而是通过政治。
“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1203年,丘处机继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三位师兄之后,出任了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也正是他掌教的二十四年里,通过政治手段对社会和人民带来了积极影响,并且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1203年至1219年间,丘处机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在此期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国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借他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这是丘处机第一次凭借政治势力崭露头角,并且此次邀请他的是金国的驸马都尉,是其与金国上层政治势力的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即为金庭解决了实际难题,也拯救了平民百姓免于朝廷镇压,更为其全真道教的推广带来了新思路。
丘处机的政治合作是建立在政治势力拥有绝对实力以及话语权的,并非任何势力的邀请都会请的动这位大师。
金朝邀请过两次丘处机,第一次就是上述的招抚叛民,是在1214年,此年间蒙金达成和议,故而是金国末期较为稳定的时期,丘处机选择了合作。但由于金宣宗的南迁,使蒙古找到了伐金的借口,以至于1215年金国中都失守,且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金国的龙兴之地彻底被瓜分,成为夹缝中的衰败势力,故而1216年金宣宗邀请丘处机赴汴梁辅政时,丘处机以金帝有“不仁之恶”为由,推辞不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1219年,此时邀请丘处机辅政的是宋宁宗,这个宋宁宗是个毫无政治才能的皇帝,他即位以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驾驭无方导致党争激烈,后来朝政完全由韩侂胄把持,到了他执政后期,又出现史弥远与杨皇后控制朝政的局面。故而丘处机以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为由,推辞不往。
这两次推辞皆表现出了丘处机的政治智慧,在这种情况下前往辅政是没有好结果的。
丘处机的“高超武艺”“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乾隆帝评丘处机丘处机在金庸笔下以武艺济世,但一个人凭借武艺是救不了天下苍生的,但丘处机凭借另一种“高超武艺”拯救了芸芸众生,这也是他千古流芳的一个原因。
同样是在1219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邀请丘处机会面,此时的蒙古帝国正在西征花剌子模,而在东方,成吉思汗留下的木华黎父子对于金国的打击亦取得相当大的成果,在这种形势下,丘处机改变了之前对宋金的态度,他对使者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于是欣然前往燕京。但此时的成吉思汗任然在忙于西征军务,丘处机便于1221年春天继续西行,长途跋涉万里之遥,于次年四月份到达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面成功,由于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故而历史上称这次会面为“龙马会”。
成吉思汗称丘处机为“老神仙”,召见丘处机主要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便是借此机会向成吉思汗建议“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成吉思汗令耶律楚材将二人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让后人时刻谨记老神仙的教诲。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元史》丘处机的这次会面带来了两个重要影响,一则是对全真教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二则是真真切切的拯救了大批蒙古帝国征服地的百姓。
首先是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丘处机的修道场所天长观更名长春宫,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以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这就使北宗全真道教成为了全国道教主流正宗,在官方地位远高于南宗道教。长春宫也成为全真教大本营,在蒙古帝国乃至后来的元朝廷支持下,全真道教在各地建立道观向全国推广,一时间全真教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面。
“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元史》在蒙古军控制的邪米思干城(阿富汗),丘处机大肆收买人心,以蒙古贵族赠予的粮食救济饥民。回到中原又广发度牒、安抚流民,利用蒙古帝国给予全真教的免除徭役、赋税政策收纳众多流民入教。这对全真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一时间,各阶层人士争相加入全真,甚至有些道观乃至佛教寺庙都打着全真教的旗号收纳信徒。
其次,丘处机对于成吉思汗的建议是抓住其渴望长生不老的心态,故而提出了诸多爱民止杀的仁政建议,对百姓的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暴止杀丘处机的政治觉悟相当高,在成吉思汗问道之时,他先是赞扬了成吉思汗对于金和西夏的用兵,表明西夏与金的君主已经昏聩腐朽,百姓生活艰难,成吉思汗此举是拯救苍生,是符合民心的。这种政治吹嘘无疑是成吉思汗最想听到的,因为丘处机在民间的影响力,足以为成吉思汗树立对外扩张的正义性。而丘处机以此获得成吉思汗的青睐,以便为其宣扬济世救民的政策赢得良好的政治环境,这是一场双赢的吹捧。
与此同时,丘处机首先向成吉思汗指出长生与行善是统一的,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所谓“内固精神”就是控制内心的欲望,停止对外扩张征讨,而“外修阴德”就是积德行善,避免不必要的杀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成吉思汗西征前期是攻一城屠一城,而到了后期便改为降者宽大处理。受到成吉思汗的影响,时经略汉地的木华黎以及其子孛鲁都对各地反抗者采用招安策略。
济世安民“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丘处机丘处机不仅对战争形态下的成吉思汗提出了止杀的理念,而且对于征服地区的治国亦提出仁政思想。他向成吉思汗建议,在中原征服区要着手恢复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这是民心所向,也是积德行善。在当时的形势下,蒙古帝国南下中原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故而对比抗金抗蒙来说,从蒙古统治阶层出发,为征服区的百姓争取仁政是最切实际,也是最理想的策略了。
丘处机向成吉思汗灌输爱民思想时,成吉思汗也是受益颇深,成吉思汗说到“神仙是言,正合朕心”,并召集诸子与贵族们一同学习丘处机授道,要求贵族以及各级官员严格按丘处机的话去施政,将仁爱孝道的主张遍谕各地学习,这也是蒙古统治者收敛其野蛮行为的一个因素。
丘处机的结局丘处机认为济世天下是行善的一部分,这与全真教“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宗旨如出一辙,故而在政治上寻求安抚天下苍生的同时,丘处机也潜心研究医学养生之道,以此来为帮助苍生免于病魔之苦。
他写下的《摄生消息论》便是结合中医知识精华,概括出的养生、医药学名著。其核心理念便是要求人的起居、饮食活动要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他指出人体气血运行盛衰及腑脏经络生理机能与四季昼夜之间发生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生理变化相适应。并非如今的早睡早起,而是根据四季变化,温度、阳光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作息规律。在不同的季节,人体所需摄入的食物也有讲究,特别是五脏六腑对于季节性的食物要求皆有不同,提出生克制化与阴阳消长的养生原理。
丘处机的养生之道是包含着济世苍生的用意,而他自身也严格按照这种养生方式生活,故而身体硬朗,直到1227年农历七月初九日,80岁的老神仙丘处机在长春宫升天。后来元世祖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百姓为纪念丘处机的无量功德,将其生辰正月十九定为“燕九节”,一直传承到今天。
综上,丘处机虽未向金庸描写的那样武功盖世,但他拜武状元王重阳门下,习得一身武艺也绝非不可能;而其通过政治手段促进了蒙古统治者止杀止暴,并影响了蒙古统治阶层的施政理念,这远比武功盖世更有效,更直接。金庸老先生只是通过武侠手笔,将丘处机的济世救民进行刻画,以武功盖世突出了丘处机的政治智慧,表彰了他拯救黎民的伟大功绩!
参考资料:《元史》、《玄庆风会录》
人活到七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父亲是属虎的,今年是本命年,已经整整七十二岁啦!我的父亲是个不爱操心自己家的事,却总爱管他那些兄弟姐妹家闲事的人。说他愚孝,一点也不为过,总爱把“长兄如父”挂在嘴边,跟他过日子,能把人活活给气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还记得1996年的时候,我大姑家盖楼房,盖到一半的时候,砖头不够,我父亲叫我大姑雇拖拉机来我们家拉,木材不够,也让她来我们家拉。关键是这些都是直接送出去了,大姑他们根本就不会还!而那时,我们家自己还挤在两间破房子里呢!
我母亲气得和父亲争吵,他却轻飘飘地来上这么一句:给自己家的亲妹妹,又不是送给旁人!你有什么好生气的?再说我们家盖房子还早着呢,着什么急啊?
结果后来等到我们家盖房子的时候,砖头、木材不够用时,却没人想着往我们家送,只好自己再花钱去买,每每提到这个事情,我母亲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二叔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时糊涂,坐了几年的牢,那时候,我堂妹只有七八岁,堂弟年纪更小。我父亲为了帮二叔家,就差连自己家都不要了!只要我二婶来我们家,找我父亲帮忙,他从来都是二话不说,扔下手里的活就走,贴人贴钱,一直帮到我二叔释放归来。
我的小叔只比我大六岁,我父亲对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叔叔家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我父亲帮他张罗着完成的。盖房子、娶媳妇这些大事就不用说了,就连孩子上学、吃住这些小事,他也要跟着操心,负责安排妥当。
如今,我父亲跟我们来昆山一起生活已经十几年了,他兄弟姐妹们家但凡有点事情,他依然会心心念念个没完,心都要操碎了!三天两头的必定会给他们挨家打电话问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情况?父亲总是跟我说:长兄如父,你爷爷奶奶不在世了,我有这个责任把这个家给顾好!他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可对于我母亲那边的亲戚,我父亲就很少积极主动去关心他们了,逢年过节时,也都是我先给舅舅、姨妈们打电话问候过以后,他们出于礼节,再给我父亲回个电话。
尽管我母亲2009年冬天时因病去世了,但我的舅舅、姨妈们从来也没拿我当外人,我也没觉得亲戚之间有一点生分。无论是我先期生病做手术,还是后期买房子,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也一直发自内心地感谢着我的舅舅舅妈们,但我父亲就不一样,内外有别,偏心得厉害!
我父亲对他兄弟姐妹们的关心与照顾,很多时候都胜过了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我高中毕业以后,他就没怎么过问过我的事,无论是结婚谈对象,还是家里盖房子,他都不怎么上心。
有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父亲:在他心里,到底是我这个儿子重要,还是你的兄弟姐妹们重要?父亲总是说:我都把你养这么大了,你也该独立了,难不成还要我管你一辈子啊?
那时候我心里有一千一万个疑问,我想问父亲:从小到大,你到底真正关心过我几次?对象是我自己谈的,甚至我结婚时很多本该父母替子女准备的事情,也是我自己完成的!家里盖房子的钱,大部分是我自己挣的,我结婚时欠下的外债,也都是我们两口子婚后一起还掉的!你到底为我做过什么呢?无非是养育了我而已!天下哪个父母没有养育自己的孩子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我们家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情,我父亲永远都是一副与自己不相干的样子,有时还会来上这么一句:我年纪大了,早就不当家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可真当我看着办的时候,他又会指责我这样办不对,那样做不好,让他自己来办吧,他又不停地摆手,直往后退!
哪怕家里穷得没米下锅,哪怕下一秒天塌下来,我父亲依然能酣然入睡,他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儿孙自有儿孙福!说真的,我特别痛恨这两句话,一个人什么也不做,连基本的尝试都懒得去试,就在那坐等好运降临,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所以,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我从来不指望我的父亲,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儿,有一次夏天的时候,天上乌云翻滚,眼看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村里人都在忙着把地里已经割好的麦子往打谷场上运。我和母亲也不例外,匆匆扔掉饭碗,赶紧去地里抢收麦子,那时候我父亲正在喝酒,母亲临出门前,还一再地催促他赶紧下地干活。父亲答复说:知道了,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
结果,我和母亲在地里忙活了好一会儿,眼看天上已经开始降雨点了,也不见父亲的身影。母亲叫我回去催促父亲快一点过来,结果我到家一看,发现父亲正躺在床上睡午觉!可把我给气坏了,我叫他赶紧下地去运麦子,他居然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那一场雨下得很大,整整下了两天两夜,麦田里积水严重,麦子被雨水泡得都要漂起来了!雨停了之后,母亲赶紧去地里排水,等水排空了之后,我和母亲发现自己家的麦子都发芽了!
村里其他人家的麦子,大部分都抢运到了打谷场上了,损失相对小一点,只有我们家损失惨重。辛苦了半年的庄稼啊,眼看就要到手可以换成钱了,就被我父亲这样给糟蹋了,气得母亲整整骂了他好几天。
还有一件事,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那一次,我母亲去江南参加我舅舅家孩子的生日宴,要两三天后才能回来,母亲临走时,一再嘱咐我看好我父亲。
我家的邻居李叔是个赌鬼,见我母亲不在家,就来蛊惑我父亲,晚上去村子里掷骰子,恰巧被我给听到了!那一天,吃过晚饭后,父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我还一再跟他说:爸,你千万不要去掷骰子啊!
父亲一口答应,并且还向我保证:我肯定不会掷的,我都没有钱,拿什么掷呀?我就跟你李叔去看看!
我说:看也不行,你又不掷,有什么好看的呀?
父亲说:知道了,知道了,我不去看就是了!
那天我盯了父亲很长时间,终于还是困得熬不住了,很快就睡着了。等我半夜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锁在了屋里,我不停地喊父亲,但却没人回应我,那一天,父亲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上,父亲回来了,我质问他为什么把我锁在屋里,自己干嘛去了?父亲没有理我,脸色很不好看。我不管这些,还在一个劲地不停追问,父亲扬起巴掌,准备给我两下,手举到半空,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直到我母亲从江南回来,才得知父亲掷骰子输了一千多块钱,不仅输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了别人好几百块钱,那是一九九零年前后的事情,那个时候一千块钱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几万块钱!
我母亲直接被气得病倒了,连续两天不吃不喝,把我给吓坏了,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不着调的人。
这几年,我们通过自己的辛苦打拼,在昆山买了两套房,一辆车,这下我父亲更不得了了!一到过年,就嚷嚷着要回老家。其实老年人念旧,在外面待久了,想回去看看,这种心情我也能理解。
可我父亲每次回老家,纯粹就是为了瞎显摆,跟人家炫耀。好像自己儿子有多大本事似的,别人家的什么忙都敢帮,什么事都敢允,都不带和我商量的!
等人家真的找上门来时,父亲就会把事情朝我身上推,让我想办法去解决。譬如亲戚借个钱,或者谁家孩子找个工作什么的,他都是先斩后奏,先答应了人家,然后再让人家来找我。
其实我也就是个普通打工的,又不是专门负责安排工作,解决就业问题的干部。可人家找都找来了,总得想办法解决啊,我只好费劲吧啦的,又贴人又贴钱的帮人家找工作。关键是现在的年轻人太挑剔,吃不得一点苦,我这边好不容易给解决了吧,他们还不知道珍惜,说不干就不干了,走得时候招呼都不跟我打一个,搞得我很被动,跟人家用人单位都不知道怎么解释好。
很多时候,我被父亲的这种大包大揽搞得很头痛,也会跟他说,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以后自己解决,别什么事都推给我,我再也不想管了!
每每这个时候,父亲就会气得骂我没良心,说我不会做人,都是一个村的,这点小忙,人家既然求上你了,你却不愿意给人帮忙,回老家后,怎么好意思见人家呢?你就能保证你将来不求别人吗?
虽然,父亲说的话道理上是没有错,但我知道,他之所以喜欢大包大揽,主要还是他的虚荣心在作怪,纯粹只是为了自己面子上好看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写在后面: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已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作为儿子,我这么说自己的父亲,可能有点大逆不道,但我所说的这些,纯粹只是为了陈述事实!
等到我将来七十岁的时候,我想我肯定尽量把自己自理好,不给子女添麻烦,也绝不去插手他们的任何事情,能帮则帮,不能帮的话,也尽量别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