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症状图片,你身边有得艾滋病的病人吗?
我认识一个女性朋友的哥哥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当时这个朋友邀请了我们好几个经常聚餐的一起去他家,她哥哥也跟我们一起吃饭,就是感觉他不停的咳嗽,身体比较虚弱。问他身体怎么会这样 ,他说是肺炎。
而且有一个比他小差不多二十岁的老婆,后来在交谈中才知道这是他的二婚老婆。
就在我们去他家吃饭过后的半个月左右,才知道他是感染了艾滋病,据说他以前的老婆长得非常漂亮,在一个大酒店工作,就是在这段时间感染的。
大概过了一年左右的光景,夫妻俩个前后相差两个月都离开了人世。还是政府来安葬的,里面还放了好多的生石灰。
艾滋病初期症状持续多长时间?
艾滋病初期急性期症状通常持续1-3周,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艾滋病的初始症状可能发生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4周,相应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病、腹泻、头痛和其他不舒服的表现。这些症状出现后,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轻微感染或感冒。
为何又被称为新型艾滋病?
炎炎夏日,一种名为“锥蝽”的小虫子突然就刷爆了广州人的朋友圈,甚至上了全国新闻热搜。起因是7月5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悬赏寻虫”推文。推文称,锥蝽可传播美洲锥虫病,有学者将该病称为“新型艾滋病”。为更好地研究和控制该病,市疾控中心发动市民积极寻虫,并将给予8元一只的奖励。 已经佛系打码,我完全不赞成大家去做这个“捉虫大侠”!
锥蝽一只小小虫子,怎么就上了“悬赏通缉名单”了呢?这还得从推文中提到的“2016年广东顺德发生的起锥蝽叮咬人事件”说起,居住在顺德的市民林某自2016年9月3日起,陆续在家中发现7只虫体,不过,当事人一家五口均无明确的虫体叮咬史,只是发现个别虫体带血,不能确定是这些虫体咬了人。当事人于10月3日把1个活体寄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进行鉴别,结果反馈为红带锥蝽。由于锥蝽是美洲锥虫病(又名克氏锥虫病)的传播媒介,而美洲锥虫病目前在全球的扩散不容忽视,于是乎就有了广州市疾控中心的这么一份推文。
说了这么久,锥蝽到底是什么,又长啥样呢?克氏锥虫病又是啥?且听我一一道来。
锥蝽,是昆虫纲半翅目猎蝽科锥蝽亚科这一类昆虫的通称,因头狭长似锥而得名,它们中有一部分种类,夏季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较为常见,靠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偶尔会飞到室内盯人,被叮咬的人反映各异,有的人可能啥事没有除了疼o(╯□╰)o,但有些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休克等,就医后无碍。
正在用刺吸式口器吸血的锥蝽,腹部吸得圆鼓鼓的 外国人称呼它为“Kissing Bug”,因为它常常在熟睡的我们嘴唇处吸血,“接吻虫”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前文说到的“新型艾滋病”是指被锥蝽叮咬的人会得艾滋病吗?其实并不是,锥蝽可能传染的叫做查戈斯病,也叫克氏锥虫病,原本其传染者是包括骚扰锥蝽(Triatoma infestans)在内的一系列锥蝽,病原体是美洲锥虫(又名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发源于南美,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被传播世界各地。
也就是说,真正让人患病的不是锥蝽,而是锥蝽体内携带的美洲锥虫,它长这样:
查戈斯病为什么又被比喻为“新型艾滋病”呢?其实是因为这种疾病目前在美洲的爆发形态十分类似于早期艾滋病的传播,因此也被叫作了“新型艾滋病”。
然而要注意的是,美洲锥虫病和艾滋病毫无关系,也完全不同。查戈斯病隐匿期长达20-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感觉自己要是被叮上一口,那不得凉成棒棒啊?甚至于有的朋友已经被叮咬过了,是不是万念俱灰?觉得生活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淡定,淡定,疾控中心找虫只是为了调查而已,不用过度紧张。
目前全世界估计约有600万至700万人感染克氏锥虫,主要在拉丁美洲。查戈斯病曾经完全局限于美洲区域——主要是拉丁美洲,但现在已传播到其它各大洲。
本次“找虫”行动,是要找到本地的锥蝽,检测是否携带克氏锥虫,看看是否对我们存在威胁,为预防、阻止查戈斯病在我国的传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而此项调查工作由中国疾控中心主持,广州市是广东省的其中一个调查点。
当当当!敲黑板,划重点:目前我国尚未发现任何克氏锥虫病病例。
讲到这儿,大家也就放心了吧,该吃吃该喝喝,放心大胆地玩耍吧。不过我们也别去抓什么锥蝽啦,毕竟,即使不传播克氏锥虫病,大家都是打针都瑟瑟发抖的宝宝,一不小心被锥蝽叮咬一下,疼的哭出来了可咋办啊,太丢脸了!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昆虫学小啊锹,喜欢我你就关注我,再不然你就点个赞?
两大群体已成艾滋高发人群?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这种可怕的病只要说起都是谈之色变,但这个病的发病时间长,极有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如果不慎感染上,会有哪些身体上的信号呢?
对于这个问题,曾和当医生的朋友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个话题,他说这个症状最初时和我们的感冒非常相似,虽没有流鼻涕这种症状,但会出现发烧、头晕或者头疼,浑身肌肉总是感觉酸痛。
在这种症状下,我们一般都会当感冒来治,绝大多数人都是自己吃点感冒药或者退烧药,但吃完药也不减轻,还有可能出现拉肚子现象。
医生朋友还说,大部分人的早期感染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
如果真出现症状的话,一般就有点严重了。假若你怀疑自己被感染上了,并且不愿意去医院的话,你完全可以去药店买检测试纸,只要将血清或者血浆涂在试纸上就可以,根据买药是带的对照表,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自己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并且这种试纸的准确率能到到97%到99%,如果自己测的不太准,可以多测几次,若仍有怀疑,那就需要去疾控中心或者三甲医院去检测了。
以上是关于怀疑自己有该病情的相关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
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大家好,我是在疾控中心从事性病艾滋病及丙肝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医师,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自1981年人类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以来,艾滋病一直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艾滋病病毒很狡猾,侵犯的是细胞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也是记忆细胞,随着细胞的增殖而不断复制,造成免疫能力缺陷,最终的病人大都以出现临床症状的晚期感染表现;每年有很多人因感染HIV或因相关的机会性感染而失去生命,因HIV的高变异性,到目前为止仍未成功研制出疫苗。因此很多人谈艾色变,把艾滋病视为绝症。
无论什么原因去检查艾滋病后,得知结果是阴性,心情一定是喜悦的,心理上的压力和身体上重担终于落地。或许从此能更懂得生活,更珍惜生命。作为艾防的专职人员,我们也会为他没有被感染而高兴,我们还是会叮嘱咨询检测人员以后不要发生危险性行为,洁身自爱,健康生活,杜绝侥幸心理。
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经历的案例情况各有千秋,我下面谈谈我的体验:人生有很多未知,或者是意外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希望每个人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势头是政治任务,每一个阴性结果对我来说都是最想看到的,每次来领报告的时候我都会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讲一遍,并告知如何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总之:艾滋病本身不可怕,可拍的是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如果明白一些基本的防艾知识,树立防艾意识,“艾滋病毒”又怎么会乘虚而入呢!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防治艾滋病知识,识别感染风险,避免危险行为,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可以到具有艾滋病检测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获得检测服务。常见的检测机构有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等。各地疾控机构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会提供免费的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艾滋病检测首先进行的是抗体初筛检测。如果初筛检测结果为“阳性”,一定要进一步做复检和确证检测才能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
最后波波医生希望我们每一位朋友多学习预防疾病的知识,相信科学,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建议每年到正规医院进行一次健康体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抗击疫情,能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