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馆,汗蒸可以祛身体的湿气吗?
汗蒸可以祛湿气吗?
并不提倡汗蒸,最好不要轻易尝试,除非经过中医指导。
汗蒸对于湿气旺盛的人有一定的帮助,具体怎么判断自己湿气是否旺盛,可以观察舌象:舌头边有齿痕。舌头胖大,水滑湿重,舌边可见齿痕反应脾气虚弱因此水湿积聚体内难以代谢出去。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这么单一的症状,寒热虚实夹杂,并非仅湿气重脾虚一个证。
汗蒸有许多禁忌,有一些人并不能很好的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而且现在的人疾病十分复杂,并没有那么单一的。
那么那些人不适合汗蒸呢“汗为心之液”,流汗过多会伤津,伤及心阴血。有些人会出现汗蒸完心脏突突直撞,也会心慌胸闷气短。
(1)血虚,气虚证不适合汗蒸
中医有警言“出血者勿汗”就是说失血过多之人避免出大汗,血虚者不能汗蒸。同时气虚的人也不适合汗蒸,有一些女性气虚,月经量比较大,固摄不住,这样的女性本身平时就自汗严重,所以不能长期做大汗运动,长跑也不适合,最好的就是好好调理,健脾益气。
(2)阴虚火旺者不适合汗蒸
阴虚火旺的人平时人偏瘦, 很怕热,五心发热,手脚心发烫,大便干燥,皮肤发干,晚上容易口渴,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月经量少等等。这些都是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合汗蒸。
另外汗蒸不可以出大汗,否则容易伤津耗气,反而加重症状。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在中医馆上班怎么样?
中医养生馆这个工作,中医养生保健师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随着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医养生保健师市场需求旺盛,预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前景广阔。就业方向有很多,比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养生会所、医药公司、化妆品美容公司等从事推拿保健、健康养生指导、药膳食疗咨询等工作,以及从事与中药相关的工作。
一些小的美容养生馆怎么赚钱?
我认识一个姐姐做化妆品的,后来开了一个小的美容院。
她就是特别能说,待人比较真诚,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懂得很多养生方面的知识,她总是能根据你的气色、面相告诉你你的身体有什么毛病,然后说你该怎样食补。她的专业知识让她留住了很多粉丝,我就是其中一个,后来虽然知道她有时候有些吹,但还是会去她那里买东西。所以,既然开了,就要巩固你的专业知识,它们才是你生钱的法宝。医生的行医证重要?
这个问题问得好,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行医证和疗效,就像飞机的两个翅膀,少了哪一个,都有机毁人亡的危险,为什么这样说呢?分述如下。
医生的价值在于疗效,但前提他必须是医生一般人认为,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意义在于把病治好,也就是治病的疗效。不错,但前提他必须是医生。我想没有一个患者去医生看病,愿意一个不是医生的人,比如医院的保安来给他看病,即使把这位保安的“医术”吹到天上,患者也不会同意的!为什么?因为他不是医生。
所以说,医生的价值在于疗效,这句话没错,但是,前提他必须是医生。
行医证是医生身份的唯一合法证明既然大家同意:医生的价值在于疗效,但前提他必须是医生。那么怎么证明医生的合法身份呢?
这就是行医资质,即俗话说的行医证,官方名称叫:医师执业证。
在我国,要取得医生执业证,首先必须取得医师资格证,有了医师资格证,医疗机构才能聘用你,一旦与医疗机构签订聘用合同之后,医疗机构再申报医生执业证,取得医生执业证后,方可合法执业。
所以,证明医生身份的法律文件是执业医师证。
只有一种情况,只看疗效,行医证不重要只有在特殊紧急情况,如在公共场所,患者突发疾病,生命垂危,这时出于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精神,患者身边任何人,都有可能伸出援手,帮助抢救。
而这时就顾不上是否医生的身份问题,只要你是善意的,即使抢救失败,患者死亡,见义勇为者,也没有可归责性。
总结:医生的价值在于疗效,但前提他必须是医生;行医证是医生身份的唯一合法证明;只有一种情况,只看疗效,行医证不重要。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一般会有什么表现?
湿气是一个中医的概念,湿邪具有趋下、重浊、粘滞的特点,男人湿气重也会有很多症状表现。
1.看舌头,如果舌苔腻,舌头胖,边缘有齿痕,是湿气重的一个表现,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简单的说舌头是胃肠道的延伸,脾脏可以运化水湿。如果脾虚,脾湿内停,就会在舌头上表现出来。
2.看大便。脾主运化,除了运化水湿,也运化五谷,如果脾湿内停,运化不得力,水湿过重,吃进去的好东西没有充分被吸收,脏东西没能及时排出来,会出现大便黏腻,表现为粘马桶,不容易被冲掉。也可能会出现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
3.喝水不解渴。湿气重的人,口渴并不是身体缺水引起的,虽然口渴的很厉害,湿邪影响了脾胃功能,被困在脾胃,吸收水分很困难,喝水不解渴。
4.身体沉重。因为“湿气重浊”,湿邪裹在头部,很容易感觉疲困,裹在身体上,很容易感觉身体沉重。
5.下体的分泌物增多。总是感觉下面湿乎乎的,不干爽。
那么湿气重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打火罐,也可以多运动,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体重,“胖人多痰湿”。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问去湿气应该用什么药?我都没有回答,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又比较复杂的问题,说他比较简单,单纯的湿气表现得症状不会那么明显,通过改变居室环境,适当的运动,调整饮食结构都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说它比较复杂,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辩证清楚,才能处方开药,根据湿气的表现不同,可能会夹杂其它的病候,以及根据个人所处地区、自身体质的不同、湿气形成原因不同,处方开药都是不同的,所以要用药物治理湿气,我感觉还是很复杂的。
我们以脾虚证引起的水湿为例,脾阳虚,水停聚在中焦,会感觉“心下逆满”,水又有流动的特点,它会向上冲,有的病人就会感觉“气上冲胸”,水饮内阻,清阳不升,就会感觉头晕目眩,这时候最好是使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减,可以起到温阳化水的作用。
如果是脾虚水停,发汗后,出现腹部胀满,可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
而湿气重在中医中又不止这两个证型,也不一定是脾虚引起的湿气重,所以还是应该在正规医院找中医师辩证后,再决定如何用药,用药不是网上能够解决的。
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还是应该适当的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湿气自除。当时我是非常胖的,长肥后我自己都感觉湿气非常重,表现在每天头都昏昏沉沉的,就想睡觉,加上四川本来就很闷湿,睡眠也好,有一点“头重如裹”的感觉。而且老是有“粘痰”不舒服。那个皮肤不是那么紧实,很容易提起来一层“油皮”。后来就锻炼嘛,每天慢慢的增加运动量,减少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变化了,所以我感觉湿气重的人,适当的锻炼锻炼,一定要出出汗、控制体重,会比啥灵丹妙药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