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立秋养生吃什么?
立秋的到来,预示着夏季过去了,正式进入丰收成熟的秋季,气温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些降温了,但是也别忘了秋老虎的余威,闷热的天气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期间还会伴着连绵的秋雨,此时却有四样食材又到了最佳食用的季节了。
1
莲藕
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莲藕具有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而且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
禁忌:莲藕偏凉性,脾胃功能低下者不宜生吃!
| 干煸藕条 |
By 肥小菇
用料
主料:莲藕一段
辅料:油适量、干辣椒适量、花椒适量、蒜三瓣、干淀粉适量、盐适量
做法
1.莲藕冲洗干净后去皮,将莲藕竖切面一切为二,切面朝着砧板,从右侧开始切起,就能切出长长的藕丝,这样切可以避开藕孔,不会切断
2.将藕丝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的藕粉沥干,在藕条上撒上干淀粉
3.锅内加入适量油,放入藕条炸至藕条表面变黄后捞出
4.将油倒出,留少许加入花椒葱蒜、干辣椒碎煸炒出香味
5.倒入炸好的藕条
6.撒上少许盐煸炒调味后即可出锅
2
茄子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吃茄子能降火气、初秋燥。中医认为,茄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等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 蒜泥茄子 |
By 寓言7656
用料
主料:茄子2根
辅料:大蒜5瓣、香菜2棵、香油1汤匙、香醋3汤匙、香葱1棵、生抽2汤匙、食盐少许、白糖1/2茶匙
做法
1.准备食材,茄子、大蒜、香菜、香葱
2.茄子洗净,放入蒸锅蒸七八分钟左右,能用筷子轻松扎透即可。
3.蒸好的茄子取出晾凉
4.晾凉茄子的时候来调一碗料汁,大蒜捣成泥,放入少许食盐拌匀。
5.香葱和香菜分别洗净切末
6.切好的香葱放入蒜泥碗中,依次加入2勺生抽、3勺香醋、1勺香油。
7.最后加入少许白糖拌匀即成料汁。
8.晾凉的茄子撕成条控干水份
9.放入切好的香菜末,把调好的料汁直接浇在上面即可。
3
山药
山药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益肺气养肺阴,可治疗肺虚、痰多、嗽久之症。所以,立秋时节养阴养肺是重点,多食山药可以让养生功效更好。
| 玫瑰山药泥 |
By 1粗茶淡饭1
用料
主料:山药250克、玫瑰花茶4朵
辅料:炼乳40克
做法
1.备好所需食材
2.将山药去皮切片,放入电饭煲中蒸制
3.在蒸山药期间,可以把玫瑰花茶掰成碎片备用
4.山药蒸到能用筷子轻松扎透
5.用勺子把山药碾压成泥状,再倒入玫瑰花碎
6.放入炼乳搅拌均匀
7.将拌匀的山药泥装进裱花袋中,挤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即可
4
冬瓜
冬瓜之所以叫冬瓜,是因为冬瓜成熟时表皮会形成一层白霜,每年8-10月份是冬瓜的成熟季节,冬瓜富含维生素且钾含量高,钠含量较低适合高血压的人食用,而且冬瓜的热量低不含脂肪,特别适合减肥期间的人食用。
| 鲜肉冬瓜卷 |
By 月落乌啼
用料
主料:冬瓜200克、肉末50克、胡萝卜半个、蘑菇2个
辅料:葱1根、姜2片、盐少许、酱油少许、料酒15毫升、水淀粉少许
做法
1.冬瓜切薄片
2.水开后,放入冬瓜片焯下,别太久,软了就好,捞出冷却
3.准备材料,都切末或丁
4.肉末,胡萝卜丁和蘑菇丁混合,加入姜末,葱花,盐,料酒,酱油,搅拌均匀
5.冬瓜片一端放上肉馅
6.卷起
7.排放在盘子上,水开后蒸10分钟左右,蒸出的汤汁加少许水,酱油煮开,加水淀粉勾芡,淋在冬瓜卷上,撒葱花。
饮食上吃点啥好?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明日,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
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
不过,立秋虽至,暑难消,立秋后,还有“一伏”,依然高温酷暑。
立秋,也称七月节,在古代, 有立秋迎秋之俗,更有“贴秋膘”之说。
明日立秋,贴“秋膘”,多食三宝,勤饮三茶,防好三病,守护三气
明日立秋,贴“秋膘”
老话讲:“一夏无病三分虚”。
“苦夏”消耗人体能量,立秋过后,则要补偿身体亏损。
不过,立秋之时,想要“贴秋膘”,也有讲究,切莫别盲“进补”。
一旦盲目贴秋膘,大肆进补,易导致肥胖,诱发各类疾病,反而不利于健康。
立秋后,进补是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谨记“4忌”,即:忌无病乱补;忌虚实不分;忌多多益善;忌凡补必肉。
立秋时节,多食三宝
第一宝: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立秋后,是吃莲藕的好时节,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莲藕生食,清热润肺、凉血行淤。熟吃,健脾开胃,安神健脑,延年益寿。
所以,在立秋后,不妨经常吃点莲藕,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大有益处。
第二宝:茄子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时节,吃点茄子,不但口感细嫩,味道清香,还可清热消肿。
适当吃点茄子,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
第三宝:紫苏
秋来蟹正肥,立秋后,是吃螃蟹的好时节。
而紫苏,能解螃蟹之毒,爱吃螃蟹的人,要记得吃点紫苏。
除了解螃蟹毒,紫苏,还可发汗解表,健脾祛湿,防暑降温,开胃解乏。
所以,在立秋后,对抗“秋老虎”,紫苏叶泡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立秋时节,勤饮三茶一:黄花郎甘菊茶,清热下火
立秋后,依然炎热,空气也越来越干燥,此时,要注意防上火。
此时,用清热下火小植物,泡杯茶水,可帮助下火、消炎,是不错的选择。
用黄花郎、甘菊、金银花、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清热、解毒、下火、消炎,十分有益。
黄花郎,俗称婆婆丁,有“天然下火草”之称,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
并且,黄花郎有着“天然抗生素”之称,可很好的去火消炎,预防上火的发生。
甘菊,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可快速降火,与黄花郎搭配,清热解毒效果加倍。
金银花,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经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消除沮丧、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夏乏”。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立秋时节,泡上一杯,清热解暑,去火消炎,大有益处。
二:玉竹茶,滋阴润燥
立秋后,空气湿度减少,皮肤、鼻、咽容易感觉干燥。
此时,喝点滋阴润燥的茶水,对抗秋燥,十分有必要。
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还可补益五脏,滋养气血,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玉竹还含有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三:金莲百合茶,清心除烦
立秋后,高温酷暑,“秋老虎”会影响人们睡眠。
此时,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搭配泡水,十分不错。
三者搭配,清心火、清热解毒,有助于改善睡眠,助力身体健康。
立秋时节,防好三病
一防中风
立秋后,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是中风的一个高发时节。
气温的变化,导致人体毛细血管收缩,大脑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诱发中风。
有资料表明,约有70%的中老年人,易在秋季发生中风,因此,立秋后要防中风,注意监控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切莫忽视。
二防咽炎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干燥,容易诱发咽炎。
尤其是,用嗓过度、长期接触不良空气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饮食上,减少油腻、干燥、热气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还要注意空气洁净,多给室内通风。
三防胃肠病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还会导致很多人贪吃冷饮等。
如此一来,十分容易导致胃肠痉挛、收缩,引发胃肠不适。
再加上,立秋后,病菌繁殖快,也是胃肠疾病高发的一大诱因。
所以,立秋后,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好胃肠,减少疾病的发生,助力健康。
立秋时节,守护三气
一:护好“肾气”
冬养阴,立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护好肾气,以免秋冬易生病。人体的精气,是由肾供养的,秋冬若不养肾,导致精气不足,反而伤阴。
所以,入秋后,要注意保护肾脏,滋补肾气。
对策:多用热水泡脚
坚持用热水泡脚,可给足部保暖,有助于强健肾气。
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二:护好“阳气”
立秋后,寒气开始加重,此时,要助于补阳,护住身体阳气。
护住身体阳气,可以为秋冬防寒打基础,提高抗病能力,使得秋冬少生病。
对策:晒晒后背
晒太阳,是补阳气最简单的方法。
尤其是,晒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此外,晒头顶的百会穴,也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补阳气最好。
三:护好“肺气”
秋气通于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
立秋后,要注意呵护肺部,守护好肺气,减少病邪的侵入。
若是立秋后,可以养护好肺部,可减少深秋寒冬时节肺病的发生。
对策:闲来无事常按揉
补益肺气,常按揉穴位,简单有效。
中府穴,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
此外,肺朝百脉,脉会太渊,经常按揉太渊,亦可益补肺脏之虚。
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养生素四宝是指哪些?
从中医养生角度看,立秋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时期。
金秋时节,肝胆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会增大,要特别注意养护。
立秋最好多吃四宝:第一宝:莲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藕味甘,性寒,无毒,自古就被视为祛淤生津之佳品。 立秋过后.鲜藕成为人们家庭必备菜之一。藕含丰富的维他命C及矿物质,具有药效,有益于心脏,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
莲藕能消除疲劳,安慰精神。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
第二宝:百合
百合甘,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对于较为新鲜的百合干,其含黏液质,可对人体起到润燥清热的作用。它含有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其他维生素可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使肌肤变好。
它除了含有以上的物质之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还原糖、蔗糖、果胶、秋水仙碱、维生素B、钙、磷、铁等物质,对人体起到补益的作用,非常适合这个秋季食用。
第三宝:莴笋
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第四宝:荸荠
荸荠,在秋季很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热生津,利湿化痰、降血压、抑菌功效,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 、钾、钠、钙、镁、铁、锰、锌、钢、磷、硒等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到促进的作用。
常喝“二茶”
金蒲菊茶,清热去火,养肝明目
取蒲公英根2.2g,菊花0.5g,金银花0.3g制成金蒲菊茶包,每天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蒲公英归肝、胃经,可保肝利胆,善于清肝、胃热,去火消炎。凡肝中郁热所见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菊花味辛甘苦,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用眼过度的眼睛干涩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常与蒲公英配合适用,清热解毒。
金银花性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可改善口臭,清除体内毒素,预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疮生长。
蒲公英薏苡仁茶,清热解暑、祛湿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即可。
根据经典祛湿红豆薏米方改良升级,不仅祛湿还可以健脾。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绿茶不发酵,祛湿效果更佳!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此方健脾祛湿效果更佳!
立秋过后,做好三件事,一年百病不生,老病除:
一、早睡早起
古话有说“秋三月,阴气始起、早睡早起”。这时候会让人觉得很犯困,所以我们更应该早睡早起,充足晚上的睡眠,才能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睡可以收敛阳气,早起可以舒展肺气。
二、预防感冒
秋天是个很奇怪的季节,白天特别炙热,晚上却变得很凉爽。所以忽冷忽热的季节是很容易让人感冒的。所以这时候应该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饮食和作息的方面。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注意着凉。空调不要开的太低,尽量少吹空调,房间要保持通风透气,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
三、情绪养生防悲绪
夏秋之交,随着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一时的内分泌紊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此时做好细腻调节,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当中。
立秋后吃什么肉比较养生?
到了秋天虽然天气越来越凉爽了,但是总会感觉比较干燥,就是所谓的秋燥。这个季节吃什么肉比较好呢?
炖大肉
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在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还有清真的酱牛羊肉。
| 家常大骨头炖肉 |
酱肘子
从金朝开始,北京老百姓就非常重视立秋吃肘子,不过对天福号酱肘子的钟爱,可以从清朝的慈禧太后说起。
清朝光绪年间,金朝后代一位叫完颜氏的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买了几只天福号的酱肘子送给她品尝。天福号的肘子炖的特别烂,慈禧太后吃完后大加赞赏,赐给“天福号”一块腰牌,传旨每天定量送进宫中。
| 酱肘子 |
红烧肉
红烧肉老少皆宜,小孩子最喜爱。过去,只有过年过节才见回荤腥,这道菜特别解馋。
红烧鱼
鱼肉鲜美无比,对于不爱吃肉的人来说,这道菜最适合不过了。过去,普通人家无钱买肉,自己捉鱼烧红烧鱼吃,也是可以解馋的。
白切肉
过去,大户人家讲究多,像逢年过节,煮一方猪肉,趁热拆骨,待冷却后切成厚片,佐以酱油蘸食。
炖鸡块
现在这道菜最常见不过了,但在过去普通人家并不常吃,因为家中养的鸡还要留着下蛋了。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这道菜百吃不厌,深受大人小孩喜爱。
秋天,要注意养肺, 为什么说秋天养肺,当然是有依据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长夏养脾,冬季养肾。再说说五色养五脏,青色养旰,赤色养心,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还有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这下该明白了秋季养肺什么么要吃白色食物,因为白色食能滋养肺阴,主要是秋季应防肺燥,所以要吃些白色食物滋养肺阴,但也不可过量,过量后易发生五行相克,严重的还会出现五行反制。
那么秋天吃些什么最养生?吃这三白,让你的肺活跃起来。它们分别是什么呢?
1、豆腐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豆腐粥:豆腐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煮粥,待沸后,下豆腐、调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于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及肺燥咳嗽、脘腹胀满、痢疾等。
2、雪梨,生津润燥
梨性凉,微寒,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功效,秋季常有呼吸系统疾病、痰多,多可利用雪梨清热化痰。另外雪梨的苹果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含量也是相当丰富的,多吃有益于身体健康。
雪梨可直接生吃,弄成果汁饮用,也可将雪梨川贝一起吨煮,对久咳不愈效果特别好。如果肠胃不是特别好,最好煮着吃,效果更好。
蜂蜜蒸雪梨
做法:将梨洗净,将梨4/3高度水平切下梨盖,用勺子等工具挖去梨核,蜂蜜备用,将挖好梨,装入蜂蜜和清水,把梨盖和梨身盖好,用牙签做固定,装入碗中,入锅蒸,大火烧开,中小火蒸50分钟即可。
3、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甘,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对于较为新鲜的百合干,其含黏液质,可对人体起到润燥清热的作用。它含有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其他维生素可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使肌肤变好。百合还能滋阴润肺,对阴虚燥咳也非常有效,非常适合这个秋季食用。
西芹南瓜炒百合——西芹炒百合是一道常见的保健菜,加入南瓜一起炒,颜色漂亮了许多。
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健脾,预防胃炎,防治夜盲症,护肝,使皮肤变得细嫩,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平时吃多了大鱼大肉,炒一盘清淡的南瓜百合西芹,既有营养,又能解除油腻,利于身体健康。
喝:蒲公英桂花茶,润肺止咳
做法:取蒲公英叶2.0g、绿茶龙井0.8g、桂花0.2g做成蒲公英桂花茶,泡水喝或者“以茶入菜”皆可。
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消炎、对各种炎症类疾病均有效果,清肝利胆效果尤佳。绿茶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可调节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达到清理血液的作用。桂花性温,味辛,无毒,入脾,肺经,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肿散瘀之功效。非常适合养声润肺,止咳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