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有问题的症状,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来回答你,我接陪伴过一个抑郁症患者3年,算上接触有6年了。她现在在读大一,病情暂时稳定并有好转。抑郁症是一个长期情绪积累到一定量得不到缓解和释放而造成,换句话说长期的压抑消沉和某些有标志性的事推波助澜所导致的。
她现在读大一,今年19岁,一家四口,还有一个弟弟读小学,从小父亲就在家不管事,喜欢去外面打牌,有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爱唠叨,很强势,父母经常吵架。父母告诫她在家要让着弟弟,在家稍有做的不好或不顺心就唠叨个没完,她在家性格受到很大的压抑。在她读初中的时候,由于住校,压抑的情绪可以在同学们之间得到释放,但是又没有处理好同学的关系,导致和同学们闹翻。最严重的事是她一定要转班,转哪个班都行,而最终是转到隔壁班,和原班的同学天天会碰到,让她更消沉,在教室外抬不起头来。手指甲会有哪些症状?
常言道,肝者,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
中医讲:“养生先养肝”,一颗健康好肝,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尤为重要。
但是肝脏唯一的缺点就是肝脏肝没有痛觉神经,有的人肝脏已经严重损伤,但是还是没有任何的信号,导致疾病的恶化。
其实 “有诸内必行于诸外”,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肝脏发出的“蛛丝马迹”。
肝不好的人,指甲会出现3种迹象,多留心,早检查!
1、指甲易断泛黄
健康的指甲是红润有光泽的,而肝脏不好的人,指甲会出现泛黄的表现。
肝脏损伤,胆汁分泌异常,胆红素不能及时的代谢堆积咋体内,就会引起身体某处出现泛黄。
临床上常见还有,眼白发黄,脸色发黄,甚至全身发黄。
2、指甲变脆,易断裂
按照中医的理论讲“肝主筋”,而指甲也属于筋的外在表现。
如肝血不足,指甲得不到营养,就会变得脆,容易断裂。
3、指甲变形
如指甲的表现凹凸不平,边缘翘起,或是出现明显的细纹,这样的指甲往往与肝阴血不足有关。主要是指甲需要肝阴、肝血的滋养,一旦养料不足,指甲的状态就会异常。
日常养肝“四步走”,坚持做,肝会越来越
第一步:减负担1,不滥用药物
虽然药物可以治疗身体问题,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也不能乱吃,滥吃。
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如药物使用不当,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会引起肝脏损伤。
2、少抑郁
中医讲:肝主谋虑,主疏泻。
人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最先损伤的就是肝脏。
长期不良情绪,很容易导致“肝郁”,使肝气横逆,肝阳上亢,伤害肝脏。
3、睡前少吃宵夜
很多人都有睡觉之前吃宵夜的习惯,可是睡前吃东西,食物很难消化,如一些高脂肪的食物会堆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等。
所以,最好在睡前2小时不吃任何食物,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更要少吃。
第二步:排肝毒1、吃排毒食物
萝卜,胡萝卜中的大量果胶、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能够协助肝脏排除体内毒素。
小白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防止血浆胆固醇形成,促使胆固醇代谢物胆酸排出体外,对肝脏代谢有积极作用。
2、饮排毒茶多喝茶水,促循环,利吸收,排废物,可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可以用,婆婆丁,山刺玫,搭配成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有助于肝脏排毒的同时,还可以疏肝解郁,淡化色斑,更利于肝脏健康。
婆婆丁和山刺玫,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都对肝脏健康有益,二者搭配,效果加倍!
婆婆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并且,婆婆丁可以对抗,内毒素造成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山刺玫,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并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二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对于排肝毒,效果显著,还有助于改善脸部色斑、痘痘等。
3、抻抻筋
蝴蝶式: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
这个动作可拉伸肝胆经,加速肝脏的代谢和循环。
脚趾回勾,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回勾。
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会明显的感觉到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这样可起到促进排毒的作用。
第三步:降肝火1、少辛辣油腻
不注意饮食,会导致肝火“烧”起来。
而辛辣,油腻的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的“罪魁祸首”。
爱吃辣的人,会使肝脏充血,并且下腹腔静脉受压,就会导致肝火上升。
2、常按降火穴位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产生酸、胀、痛为宜。
行间穴: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1分钟,反复推揉,即可。
3、睡前泡脚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
古人讲每天泡脚胜过吃补药。
泡脚可促进身体的代谢,起到降肝火,助睡眠的作用。
第四步:补肝血
1、 食二黑
桑葚味甘、酸,性寒。能滋补肝肾、补血养颜、生津止渴。
桑葚可用于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目暗耳鸣、津亏血少等多种问题。
黑芝麻性味甘、平,具有滋养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
肝血不足,肝肾亏虚的人不妨每天多吃一些黑芝麻。
2、少玩手机五劳七伤中指出“久视伤肝”。
我们长期的玩手机,看电脑,就会消耗肝血,引起肝血不足,使眼睛干涩,昏花等。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要少玩手机,对眼睛,肝脏都有很大影响。
3、睡好觉
人卧则血归肝。
子时熟睡,晚上11点前,尽量保证进入睡眠状态,可滋养肝血,保护肝脏。
此外,午时小憩,小睡15-30分钟的午觉,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肝火过旺有哪些表现?
炎炎夏天已经到了,天气越来越热,此时,稍加不注意,就会导致人体“上火”!
上火有很多种,肝火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
而肝火大,不仅仅让人难受,还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危害!
更有“肝火一烧,百痛难熬”之说,说的就是肝火对于身体的危害!
早起后,口干口苦,晚上睡不着,提示你肝火旺了!
天气越来越热,人们胃口越来越差,就会想要吃点“重口味”的来激起食欲,比如:烧烤、麻辣小龙虾等等。
可渐渐发现,早上起来,觉得口苦、口干,稍微动动嘴,还伴随着不小的口气,并且,在刷牙漱口后,这些症状并没有消失。
此时,一定要注意,八成是肝火旺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口干、口苦、是肝胆火旺的典型症状!
口苦是胆气上溢的,而口干则是因肝火耗损津液造成,同时肝火旺,还会导致口臭的出现!
如果,身体同时伴随,出现头痛晕眩、面红眼赤、大便干结、爱发脾气、眼干等的情况,基本可以判定,是肝火旺所致!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早起后的口腔问题,小心肝火旺,及时降降火。
晚上睡不着,失眠、多梦、易惊醒,小心肝火旺
夏季,很多人因为天气炎热,无法入睡,此时,除了天气的原因,还要注意,有可能是肝火旺,导致睡不着哦。
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
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
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
所以,如果出现晚上失眠,或者是凌晨1点左右,容易惊醒,爱做梦,此时,一定要考虑是否肝火旺了!
肝火旺,还有以下几种表现:
1、肝火旺,会引起妇女月经紊乱,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2、脾气暴躁、容易心烦意乱、发怒,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3、头痛自汗,肝热自汗,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4、目赤、眼部分泌物多,“肝主目”,肝火旺,通常会表现在眼睛中。5、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同时大便的时候容易便血。
肝火旺,降火谨记“4多3少”
4多:
1、多休息
预防肝火旺,要多休息,不要熬夜,减少肝脏负担,留给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有助于肝脏健康,减少肝脏上火。
2、多运动
日常注意多运动,也有助于预防肝火,可以在晚饭后1小时,散散步,效果佳!
3、多喝养肝水
对于有肝炎的人来说,调理肝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日常中注意养肝,避免肝火持续影响日常生活。日常养肝,可以每天在饭后喝一些植物养肝水,比如葛根决明子饮品,利用葛根、决明子、枸杞等养肝食材中的有效成分,达到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舒肝解郁、清泻肝火的作用。除了饮食调理,平时还可以多运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缓解肝脏负担。
4、多吃水果
有些水果,可以帮助肝脏健康,如葡萄、火龙果等!
葡萄是肝火旺的人要多吃的水果,葡萄还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减少自由基对于肝的损害,葡萄也被称为是养肝护肝最佳的水果之一。
火龙果味道清甜,是肝火旺的人不可不吃的降火佳果,具有明目降火,预防便秘、养颜美颜、预防贫血等功效。
3少:
1、少吃煎炸食物
煎炸的食物,含有大量的油脂,对于肝脏来说,是一大负担,如果肝火旺盛的时候,再吃这些食物,会加重肝火!
2、少吃辛辣食物
辛辣的食物,会刺激胃的分泌功能失调,肝火旺盛会犯胃,所以,肝火旺盛的人,应该少吃辛辣的食物。
3、少吃添加剂多的食物
肝是人体内的解毒器官,吃太多添加剂多的食物,会加重肝解毒的负担,导致肝火旺盛。
皮肤上会有哪些信号变化?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肝脏一直以来都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肝功能异常会引起身体很多方面的变化。那么,皮肤会有哪些改变呢?且听我给大家逐一道来。一、黄疸黄疸是由于血液内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双侧眼睛巩膜、全身皮肤黏膜黄染。一般胆红素超过34.2umol/L即可引起巩膜黄染。不同原因和病程引起的黄疸,巩膜黄染各有差异。
二、肝病面容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患者,由于黑色素增多和沉着,致面部色泽变黑、呈青灰色、晦暗而无光泽,即为肝病面容。
三、黄色疣,又称黄斑瘤或黄瘤分布于眼睑内眦部、颈项、背部以及腕肘关节屈侧和臀部,为扁平或结节状,色泽鲜黄或暗黄。
见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典型特征。
四、蜘蛛痣和肝掌(1)蜘蛛痣其实皮肤小动脉扩张所致的血管瘤,中心呈小瘤状、向四周放射状,常见于颜面、颈部、前胸,手背和肩部等处,大小不一,用细棒压迫蜘蛛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复现。
(2)肝掌指手掌两侧边缘大小鱼际及手指末端掌面出现鲜红色斑块,用手指压后可呈苍白色,去除压迫后即恢复红色。
一般认为,肝掌和蜘蛛痣的发生与肝病时雌激素不能及时被降解灭活有关,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体表小动脉充血,扩张。
五、营养缺乏肝病时摄入,饮食减少以及多种维生素吸收障碍,出现营养障碍,皮肤变薄和缺乏皮下脂肪,舌常呈绛红、光滑的光面舌、常伴有口角皲裂;白色指(趾)甲;勺状指或杵状指或毛玻璃样指甲。
六、皮肤出血倾向肝硬化导致凝血异常,皮肤发生紫癜和皮肤表面有出血样改变,下肢最明显。
七、腹壁静脉曲张正常人腹壁静脉曲张都看不到,或者隐约可见。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腹部静脉回流阻力增大而曲张,出现以脐为中心,放射状向四周延伸,严重时可伴有腹壁水肿。
八、非特异性皮肤改变肝病患者可见各类皮疹,最常见的为痤疮性皮疹、毛细血管扩张。
肝病患者不一定会出现所有的皮肤改变,但是当出现上述变化时,一定要警惕肝脏!因此,请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精神有问题的人有哪几方面的特征?
您好,我是【生活来点心理学】,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精神病态者的症状特征“精神病态”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赫维·克莱克利1941年的著作《正常的假象》(The Mask of Sanity)。克莱克利想知道一个精神病态者如果惟妙惟肖地假扮一个普通人,我们该怎么来识破他。他主张精神病态者会展现如下特征:
流于表面的魅力不会感到焦虑或内疚不可靠、不诚实自我中心(egocentricity)无法长期维持亲密关系无法从惩罚中获得教训情绪贫乏对自身行为造成的影响缺乏醒悟无法预先计划
克莱克利对精神病态的定义里没有提到对他人的身体攻击或者违法行为,这暗示了精神病态者未必会引起刑法体系的关注,他们或许就隐藏在社会之中。在任何一个工作单位里都可能有这样的“穿西装的蛇”。有些精神病态者显然会用身体侵犯的方式给别人造成痛苦,克莱克利的突破在于他将精神病态的概念扩展到了另一部分人身上,这些人也会侵犯他人,只是以更加微妙而隐蔽的方式。P型人格有一个比较轻微的变种,有人把它称作“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理查德·克里斯蒂和弗罗伦斯·盖斯则称之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也就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满口谎话。
在罗伯特.D.黑尔的著作《良心泯灭.心理变态的混沌世界》中,对精神病态的特质按照情绪/人际关系和社会越轨两项进行了如下分类:
注:左边第四项中的“同感”翻译为“共情”更加合适
注意上面的清单里有几项特征都和共情的丧失密切相关,比如对自身行为的影响缺乏醒悟,比如自我中心。共情低下的本质是缺乏自我觉知,这大概就相当于“缺乏醒悟”(lack of insight,这是精神病学家特别钟爱的名词)。缺乏醒悟就是缺乏共情的必要成分。在克莱克利的定义中,一个精神病态者或许能同时做出这两种缺乏共情的行为:他们缺乏内疚,因此会在明知别人会痛苦的情况下伤害他人;他们对自身行为的影响缺乏醒悟,因此也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伤害他人。
精神病态者的内心特征精神病态者在测量共情的问卷上的得分要低于其他人。比如人际反应指数中就体现了这一点。不过许多人都知道,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来鉴别精神病态者是极不可靠的,因为他们往往会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本性。为避免这种失误,研究者转而采用自主神经唤起这个生理学标准,也就是测量你在听见或看见情绪性素材时的激动程度。他们一般测量的是皮肤电反应(GSR),也就是当你在接触饱含情绪的素材时,你的手掌会出多少汗。GSR测量显示,精神病态者在观看他人遭受苦难的图片时,他们的自主神经反应是较弱的(也就说是他们不太激动)。此外,精神病态者在指认人的恐惧表情时也表现较差。这说明P型人在共情的两个主要成分(即识别和反应)上都有欠缺。还有一项测试显示了精神病态者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处理情绪素材:向被试展示一组单词并问他们“这真的是单词吗?”大多数人在看到情绪性单词时的判断速度都超过中性单词,但精神病态者却没有显示这种速度上的差异。还有一种方法能测量某人受情绪素材唤起的程度,就是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者在被试的头皮上固定电极,并用记录到的事件相关电位揭示他们的脑内电活动。测量发现,精神病态者在接触情绪性单词之后,脑的中部和顶部区域不会像普通人那样活动增加。另外,那些富于攻击性的人和常人还有一点不同:他们会把模糊的情境解释成对方怀有敌意。这个倾向在那些品行障碍的儿童身上就有体现,而他们中的一些也的确会成长为精神病态者。研究者把这种倾向称作“归因偏差”,它是共情的认知部分未能精确运作的清楚例证。
有一种观点认为,精神病态者的内心没有是非观念(amoral)。对道德观的一项经典测试是由劳伦斯·科尔伯格设计的,他要求被试阅读一个故事,然后判断其中某个角色的行为是否道德。一个著名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丈夫闯进一家药店偷走了一种抗癌药,拿去挽救他患癌症病危的妻子,因为药店老板坚持要价2000美元,虽然他进货的时候只付了200美元。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位丈夫是不是做错了。对于这类道德两难,你想得越是复杂,就表示你的道德推理水平越高。如果你能看出这道论题有正反两方的观点,或者事情的缘由可以改变一个行为的对错,那就说明你的心思比那些只会死守规则的人细腻。我们或许想当然地认为精神病态者在这些测试中肯定得分较低,但事实未必如此。这或许是因为精神病态者能够嘴上说一套,在日常生活中却做另一套。
科尔伯格的测试并不是衡量道德推理能力的唯一手段。埃利奥特·图列尔也设计了一套道德推理测试,他的故事不仅描述了违反道德的情况(即侵犯人权的行为,比如伤害别人),也有违反常规的情况(即侵犯社会规范的行为,比如在图书馆里说话)。你的任务是判断某个行为有多严重,以及如果没有规则禁止它还算不算错。普通人到了4岁大多就能说出这两种行为的区别,他们明白常规可以修改、使某些行为不再违规(比如宣布在这座图书馆里可以说话),但是即便你修改了道德规范(宣布伤害别人不犯法),这些行为也和从前一样糟糕。精神病态者则很难区分这两种情况,有反社会行为的儿童也是如此。
杰弗里·格雷是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格雷提出了一个焦虑模型,叫“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ural Inhibition System简称BIS,位于脑中的隔——海马网络[septohippocampal brain network]),这个系统的功能是使动物明白自身行为的情绪性后果(奖赏或是惩罚)。受它的启发,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约瑟夫·纽曼提出了精神病态者的BIS不够活跃,而焦虑者的BIS过分活跃。纽曼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他认为精神病态者想象不出自身行为的后果,就像BIS受损的动物会不断重复引起惩罚的行为一样。
纽曼主张这就是精神病态者的核心问题:他们无法学会畏惧惩罚。难怪他们会做一些连自己也知道会带来麻烦的事了。纽曼指出,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某些任务中,精神病态者会频频犯错,这些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哪些数字能带来奖赏、哪些不能(它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中性的)。这还能解释他们为什么在一种行为已经不再产生奖赏、反而招来惩罚的时候仍不改正。比如给被试发一副纸牌,起初每张牌都能带来奖赏,但后来奖赏没了,那些具有精神病态特质的儿童却照玩不误。明尼苏达大学的行为遗传学家大卫·莱肯用一个“条件反射”实验验证了这个假说。他给被试听蜂鸣器响,同时施以电击,结果“正常”被试在听见蜂鸣器时产生了“皮肤电恐惧”(也就是出汗),说明蜂鸣器响成为了一个条件刺激。和他们相比,精神病态者对蜂鸣器响的皮肤电恐惧就比较轻微了——他们并未对这个威胁产生“条件反射”。在突然听见响声或发现有物体偷偷逼近时,他们的惊跳反射(身体自动跳起)也较微弱。这一切都指向一种特定的学习困难,它的特征就是较少畏惧惩罚。
精神病态者的脑的特征科学家成功说服了精神病态者爬进扫描仪,好让我们了解是什么样的神经基础造就了共情以及共情的缺乏。结果不出所料,他们的共情回路果然出现了异常:这些好斗的人显示出较低的vMPFC活动。一个人在精神病态清单——修订版(Psychopathy Checklist-Revised,简称PCL-R)上的得分越低,他的OFC/vMPFC和颞区的活动就越少。而这几个区域正好都是共情回路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当科学家绘出vMPFC/OFC和杏仁核之间的连接时,他们还发现精神病态者的这条连接不太完整,而这种不完整性也能预测他们的PCL-R分数。平均而言,男性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概率要比女性高得多。这个性别差异主要可以用OFC大小的性别差异来解释:男性的OFC体积比女性小,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的男性的OFC更小。
有一种观点认为,精神病态者的脑主要是额叶出了问题,因为额叶的功能是对行为做“执行控制”,防止我们做出可能招来惩罚的行为。但是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说,这个解释却太过简单了,理由有几个。首先,额叶占据了脑的至少三分之一,用额叶受损来解释精神病态,实在太宽泛了一些。其次,额叶是可以分区的。OFC/vMPFC受损的病人(但背外侧无恙)攻击性增强,说明反常只发生在额叶的共情回路,而非整个额叶。vMPFC受损的病人在观看引起痛苦情绪的刺激时心率变化不大,并且在不再获胜(也就是不再得到回报)的情况下也会继续纸牌赌博任务。菲尼亚斯·盖奇的OFC和vMPFC整个受损,之后便开始出现冷酷、粗鲁、无礼和不受抑制的行为。这些都显示了病人很难再用窘迫和内疚之类的情绪来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OFC/vMPFC受损的病人还会出现道德判断上的变化,比如他们认为,为了解救五人而亲手杀死一人,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而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做法不能接受)。研究发现,这些病人之所以在道德抉择中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们较少注意自己或他人的意图。因此,vMPFC受损的病人才会认为伤害另一个人的图谋是为道德所许可的,而健康的对照组就不会这么认为。总之,像我们在前面看到的那样,病人在前额叶皮层的这个特定区域受损,就会表现得像一个精神病态者。
阿德里安·雷恩和他的同事查看了杀人犯的脑(他们“以精神不正常为由拒不认罪”),并且也在他们的共情回路,vMPFC、杏仁核和STS中发现了异常。另有一项研究比较了不同人格障碍的患者,同样发现攻击性患者的OFC活动较少。
证明共情回路参与攻击行为的还有一条额外的证据,它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让·德赛蒂和同事开展的一项杰出研究,对象是一群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他们全都和人打过架。上文已经提到,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长大后会变成P型人。在德赛蒂的这项研究中,青少年观看两组影片,有的表现了人物意外受伤(比如有东西恰好掉到他们手上),还有的表现了人物受到故意伤害(比如有人故意踩在他们身上)。在观看某人故意使另一个人痛苦的影片时,这些喜欢攻击的青少年的杏仁核和奖赏回路(腹侧纹状体)都显得格外活跃。奖赏回路的过度反应或许是反社会/P型障碍的关键特征。这说明他们很享受看到别人受苦。
这项研究中发现的另一项反常,是这些喜欢攻击的青少年的一部分共情回路没有显示活动,比如通常在道德判断中理解他人意图的颞顶联合区(TPJ),或是AI和MCC(要记得这些都是疼痛网格的一部分)。在华盛顿,供职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詹姆斯·布莱尔也提出了一个可信的主张,认为精神病态者的杏仁核也不在正常工作。这个观点得到了一项神经影像研究的佐证,它发现精神病态者在受到引起反感的条件刺激时,他们的杏仁核活动较常人更低。总之,我们可以说P型人的脑显示了许多共情回路反常的证据。
精神病态者的部分行为特征以下部分总结自罗伯特.D.黑尔的著作《良心泯灭.心理变态的混沌世界》,想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建议阅读黑尔教授本人的著作。
言之无物:似乎知道词语的字面意思,但无法理解或欣赏其中的情绪价值或意义
缺乏良心:良心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他人所制定的规则的一种理性觉知,他们缺乏遵守这些规则需要的感情,不存在良知和道德感
情绪贫瘠:两个大脑半球都不擅长情绪加工,没有聚焦,这导致了他们空洞肤浅、无情绪色彩的生活
多动的手:精神病态者使用的无意义手势比正常人多很多,在陈述过程中会伴随着大量的手部动作和夸张的面部表情,使得其说话或表演非常有戏剧性,吸引人们的注意
糟糕的说谎者:所说的话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说话跑题:在沟通中会频繁地变换话题,说话跑题,话语表达缺乏连贯性
果敢:更高水平的社会效能、更能自我肯定、强大的抗压能力,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在面临威胁时也更加冷静沉稳
捕猎天分:具有找到普通人弱点的天分,能抓住大部分人的“情感烦恼”和自我怀疑为己用,十分擅长冷酷无情地利用他人和操纵他人
自我满意:对自己及其内心世界感到满意,认为自己充满理性、值得称赞、令人满意、高人一等,为了自己的“权利”操纵和欺骗他人是合理的
希望大家积极讨论、评价我的回答。
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