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湿疹偏方,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一、怎么判断得了湿疹诊断依据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加。
1.一般治疗(1)应尽可能的寻找患者发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详细了解病史、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情绪等;作过敏原检查,如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特异性IgE抗体及斑贴过筛试验等,以发现可能的致敏原。(2)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洗烫、剧烈搔抓等;尽量不穿化纤贴身内衣、皮毛制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咖啡等。(3)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避免过劳、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2.局部治疗应温和、无刺激性,具体用药视病期及皮损情况而定。(1)急性湿疹:无渗出时,炉甘石洗剂,每日4-6次外用。瘙痒明显时酌加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如1%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有渗出时,首先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等作冷湿敷,每次30-60分钟,每日2-4次湿敷或持续湿敷,湿敷间歇或晚间可用40%氧化锌油外涂,渗出减少后改用氧化锌糊膏。(2)亚急性湿疹:可选用糊剂,如氧化锌糊膏或5%糠馏油糊膏,糖皮质激素乳膏剂,每日2-3次外用。(3)慢性湿疹: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剂、软膏或硬膏、氧化锌软膏剂焦油类软膏。
糖皮质激素类:多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0.05%倍氯米松软膏、0.1%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05%卤米松乳膏(商品名奥能皮肤膏)或复方卤米松霜(商品名新适确得)、 0.02丙酸氯倍他索霜(商品名恩肤霜)等,选择其中1-2种,每日2-3次外用;15%氧化锌软膏,每日2-3次外用;焦油类,如5%-10%黑豆馏油软膏、10%鱼石脂软膏、10%糠馏油软膏等,选择其中1种,每日2-3次外用。也可选用非糖皮质激素类抗过敏外用制剂,如5%乙氧苯柳软膏(商品名艾迪特)、5%-10%色甘酸钠乳膏或软膏,每日2-3次外用,2-4周为一个疗程。对肥厚顽固皮损,可用去炎松尿素软膏、0.1%去炎松二甲基亚砜溶液;也可将上述药膏加塑料薄膜或玻璃纸封包,每晚1次;还可用含有糖皮质激素激素的硬膏贴于小片肥厚皮损处。(4)湿疹继发感染:如继发细菌感染,除选用有抗感染作用的湿敷液如0.05%黄连素溶液湿敷外,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混合制剂,如曲安奈德氯霉素乳膏外用,或加用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或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或1%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每日2-3次;如继发真菌感染,可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市售有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和抗生素混合外用制剂,如皮康乳膏、派瑞松软膏、复方康纳乐乳膏等,可酌情选用。(5)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用于小片肥厚而顽固性损害及钱币形湿疹,如2.5%-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或曲安奈德混悬液或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得宝松,1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 5mg,倍他米松磷酸钠2mg)加等量1%-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做损害内或真皮浅层局部封闭注射,宜采用多点注射,用量根据皮损大小而定,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每1-2周注射1次,后两种药每3-4周注射1次,共3-4次。应注意局部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发生。3.系统治疗(1)抗组胺类药物:传统抗组胺药多有中枢镇静作用,如扑尔敏,4-8mg,每日3次口服;去氯羟嗪,25mg,每日3次口服;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新一代抗组胺药较少或无中枢镇静及口干等副作用,亦可选用。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优泽),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商品名开瑞坦),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选择其中1-2种。对小儿较安全的药物是0.2%苯海拉明糖浆,剂量每日1ml/kg,分3次口服;或氯苯那敏,2mg,每日3次口服。(2)非特异性脱敏治疗:10%葡萄糖酸钙,10ml 或硫代硫酸钠,0.64g用注射用水10ml溶解后,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合用5%-10%葡萄糖液500ml内加维生素C2.0-3.0g,每日1次静脉滴注;也可用甘草酸二铵(商品名甘利欣)150mg或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商品名美能)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1-2周为1疗程。(3)糖皮质激素: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易复发,故一般情况不主张应用。
只有在急性湿疹严重,皮疹广泛或湿疹性红皮病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而又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时可酌情选用,如成人用泼尼松,30-40mg/d,分2-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5mg,每日1次肌注或静脉小壶给药,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也可用倍他米松注射液,每次1ml肌内注射,每3-4周注射1次,视病情注射2-3次。注意不宜减、停药过快,以免出现反跳现象使病情反复。(4)雷公藤制剂 目前一般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3-4次口服。
中医如何治疗湿疹?
湿疹是发病率较高的炎性皮肤病,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无一幸免,皮损呈现多形性,容易渗出,有明显的瘙痒感,往往对称分布。中医治疗湿疹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辨证论治来减轻湿疹。
1、脾虚血燥型
病程较长,皮损处粗糙且肥厚,往往伴有剧烈瘙痒,皮肤表面有抓痕,有明显的血痂,呈现色素沉着或颜色比较暗;舌头比较淡,舌头胖大,舌苔发白;脉搏平滑或沉缓,这是因为脾虚血燥,无法滋养皮肤所造成的。治疗的原则是健脾燥湿,养足气血来滋润皮肤。治疗方药是健脾润肤汤加减,其中赤白芍、鸡血藤和丹参、生地黄以及当归具有养血活血功效;苍白术和云苓能起到健脾益气和燥湿效果;陈皮能调中和胃;若伴有气虚,需加入党参和黄芪;若有剧烈瘙痒,需加入白鲜皮和苦参。
2、湿重于热型
发病缓慢,皮疹呈现丘疹或丘疱疹,长出小水疱,潮红和瘙痒,用手抓挠后会出现糜烂渗出,往往伴有身体倦怠、食欲不振、小便清长、便秘或腹泻等,舌头颜色淡,舌苔发白或白腻,这是湿热内蕴导致的,治疗的基础是健脾利湿兼顾清热。所用的方药是清脾除湿饮加减,其中生白术和赤苓皮能起到健脾渗湿功效,茵陈和泽泻能起到利湿清热作用,栀子和黄芩能苦寒泻热。
3、热重于湿型
湿疹发病急,病程比较短,皮肤潮红和肿胀,紧接着皮疹连成一片,伴有剧烈瘙痒和心烦意乱、口渴和大便干结等,这跟湿热内蕴有关。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兼顾凉血,治疗方药是清热除湿汤加减。其中生地黄和白茅根具有凉血清热作用,龙胆草能清肝胆热,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面对湿疹应选择正规医院治疗,不能擅自用药,以免病情恶化。期间应远离辛辣刺激食物,着重吃新鲜蔬果;做好皮肤保湿,避免太干燥。喜欢本文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皮肤相关知识,请点击头像关注【皮肤科专家刘志勇】
湿疹有什么土方子治疗?
湿疹没有土方法来进行治疗的,最好可以采取科学对症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一般情况下引起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者自身免疫因素低下,以及接触到过敏原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湿疹,需要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做明确的诊断,如果确定属于过敏的因素造成的,可以口服扑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