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偏方,如何避免空调症?
空调病多发生于夏季,老人、儿童和妇女是其易感人群。呼吸道、关节肌肉、神经系统最易受累。空调病以预防为主,注意开启空调的时间不要过长,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切勿贪凉。人长期处在封闭的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称为空调病(air-conditioning disease)或空调综合征。
建筑设计不完善、空调本身的缺陷和人们对空调的过分依赖都能导致空调病。其实,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疾病,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通常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能称之为“空调病”。
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可出现发热、畏冷不适、疲乏无力、身体紧缩感、麻木感、头晕、头痛、皮肤发干发紧、皮肤过敏等症状。累及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打喷嚏、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严重者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胃肠道受累可表现为厌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肌肉关节受凉,导致腰、背、关节疼,关节僵硬,曲伸不利,肌肉酸痛等。面神经炎、皮肤局部末梢神经炎也是空调病的常见症状,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女性易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
得病原因:
夏季气温高,衣着单薄,长时间呆在低温环境里,冷感觉传至体温调节中枢,指令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分泌,以减少散热,保持体温;冷感觉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门窗密闭,缺少新鲜空气;空调房内、外气温相差过大;以及虽有空调过滤器能排除大部分灰尘,却无法排除微生物,致病菌容易在空调房内寄宿、生长繁殖。
1、温差大
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冷热交替,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就会引起头痛,易患感冒。
2、冷刺激
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冷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胃肠不适症状。
3、湿度低
长时间吹空调,导致室内湿度太低,会对人体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各种黏膜疾病。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在空调频繁开放的季节,应该经常开窗换气,最好两小时换一次。吸烟者应自觉做到不在空调的室内吸烟。工间若遇小憩,请务必去室外活动片刻。凡在空调室内装有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专门从事这类职业的人们,工作时应打开窗户或加装排风扇,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在炎热的夏季,千万不要长时间呆在开着空调的房间内,可利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一些户外活动。2.对症治疗大量饮进温热的开水,致肌体排汗祛凉。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免再受风寒。对于消化不良、胃腹不适者,可服用藿香正气液;腹泻者补液;低钾者补钾;合并感染着使用抗生素;有关节僵硬、疼痛者可局部热敷。还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西瓜翠衣汤进行食疗。预防方法:
1.在使用空调的房间里不要待得时间过长,每天应定时关闭空调打开窗户,增加换气。2.合理地调整室内温差,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5~8度为宜,室内温度不低于26℃,相对湿度40~60%。3.长期在空调室内者,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室外活动时间,多喝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4.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注意颈椎、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5.空调密闭环境尤其要严禁室内抽烟。注意室内卫生,定期使用消毒剂杀灭与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定期清洗空调。
您如果觉得有用或有异议,请关注私信我,谢谢!
有什么中医治愈疑难杂症的经历?
这个我还真真试到了中医的奇妙。
有耐心的就看我慢慢道来哦。
纠缠我女儿几年的湿疹,中医两个月治好。
发现:女儿三岁那年,夏天突然有一天脚背长出一些红色的疹子,痒难受啊一直抓,然后就去医院看,医生说是湿疹,开了药膏摖,口服的消炎药。一个星期之后好了。可是过两个月又长,然后又去医院,还是说湿疹,照样照湿疹的药开,这次两周才好。到了同年冬天,脸上长一片脖子也有,又去医院,还是湿疹。但是摖的药没用了,换另外的药。我就奇怪怎么不同的红点都叫湿疹?医生说湿疹是一种总称,咱也不懂呀,就医生说啥是啥咯。
发展:这以后每年都长几次,夏天长在手脚露手面脚面的地方,冬天在脸上脖子上。别问我为什么不换医院看?换了,原来去三甲医院,后来人家说是皮肤问题去我们那里有名的欺负医院检查用药,一次好几百,用了好了那次,过一两个月又长。亲戚说外面民间的谁谁那里可以,我不怕远问到地址开电车就车她去,那些医生都是开药膏,西药吃。问他们湿疹不能根治吗?医生说有些人湿疹跟一辈子的。我彻底心凉了。医生安慰说六岁以后大点抵抗力好就不长了。
我巴巴地熬到她上小学,其中还是年年都出。夏天在手脚,冬天手脚身脖子。
前年(八岁了)夏天又长,摖了药还蔓延,脚上一层一层的湿疹厚皮像牛皮藓一样,看得我都不想要这女儿了。我爸我妈看着心疼,连迷信都用上了,带去给人烧艾,后来摖了药多热的天都叫她穿鞋子袜子,足足三个月才消下来好了,以为是信婆显灵了,以后不会长了。唉,冬天十一月,全身痒,手脚背一颗一颗的。又去皮肤医院整了五六百。
转机:去年三月,一个好久不见的同学来玩,说到我女儿这个,然后她介绍一个中医,说她几个孩子感冒咳嗽都是吃中药看那个医生,我其实不信的。这么多年了,也不抱啥希望,只是在她刚长疹子时赶紧把药膏备好,随时用,免得严重。可是同学极力推荐,说试试也无妨啊。
我考虑了一段时间,好家伙。女儿那个湿疹不按常理出牌了,才4月,天还没热透呢又开始长出来了。我其实发现了,她这些东西一年长的时间比一年多了。于是找到我同学,将信将疑跟她带着我孩子去给医生看,看了手脚,把脉,说是体内有热毒,吃点中药排毒就好。我问他:“能根治吗看过好多医生都说不能根治的,要一辈子摖药膏。”他说你信我就能,吃一两个月药排完了毒就好了。我信!当天拿了要回来就开始煲。
治愈:开始吃药第一天,我女儿说整天要上大号一天上四五次,这就不正常了。我说应该是排毒了,不怕,继续吃,第二天还是,吃了药起码上四五次大号。虽然说排毒,这样下去也不行吧?第三天我自己带着孩子去找那个中医,说了情况,他把了脉,然后说确实是排毒,但是药猛了一下,给我们换了两味,护理一下肠道,但是毒还得排,不排毒素好不了。我咬咬牙,坚持吧。回头了我也这么和我女儿说,得继续吃药排毒,不然你好不了整天长那些一颗颗的丑死人。问她要不要好起来?她自己想想,说不想长那些了,想要好。那就继续煲中药咯。好在去年她九岁了,知道要想好得坚持,吃那些苦苦的中药,很难吃,哄几句也能坚持下去。
这药吃着吃着吃了两个多月(中间有时停隔三两天给她缓缓)4月到6月,去年暑假终于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去外婆家(以前每年暑假去外婆家都是手脚红斑,都要带药膏去的)去入冬时我还万分小心的时不时查看她身子,就怕身上那些还出来。好在没长了。终于摆脱激素药膏了。
以前谁和我说中医比西药的抗生素好我是不敢断言的。这次之后我真真的信奉中医了。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能治好疑难杂症的民间老中医高手?
我早年的一位同事(己故),是治疗奶痈和背花等疑难杂症的民间高手。
所谓奶痈,就是哺乳期妇女的乳腺发炎,乳汁排不出,乳房胀得硬梆梆的,疼痛难忍。
当年与同事一个排字间上班,经常看到乳房肿胀,疼得“哼哼”的哺乳期妇女,由丈夫或婆婆扶着,慕名来找他求诊。
同事治疗奶痈的方法很简单,要患者自己解开衣扣(他从不乘机沾女人的便宜),用手在患者肿胀的乳房上按捏几下,就基本搞清状况了。随后便去山间,田边,眯着他那高度近视的眼睛,扯一些外人不知名的植物根草。洗净后用擂缽捣碎,或用口嚼烂,敷在妇女肿胀的乳房上,不久疼痛肿胀缓解,乳汁排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背花是一种背脊上化脓的疔疮顽疾。同事用自己配制的中药给患者涂擦,十有八九都能痊愈。
同事医者仁心,为人治病不计得失。上世纪七十年代,患者对他的报酬是,在饮食店给他打一碗需要二两粮票,0.14元现金的洪江米粉,或者两包价值不足一元的香烟。八十年代,也偶尔见他能得到两元,三元的红包。直到九十年代末,我们从未见他一次性得过患者上十元的报酬。,
这位仁兄济世苍生,用草药解决了一些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使病人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蝎子可以泡酒吗?
蝎子可以泡酒吗?泡酒有什么功效?蝎子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它比较喜欢潮湿的环境,而怕干燥,同时也怕强光刺梨。蝎子一般都是集体生活,晚上集体出动,在农村很多地区人们都会通过晚上上山去捉蝎子泡酒或者贩卖。
蝎子分很多品种,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蝎子都是具有毒性的,只是毒性大小不同而已,因此大家看到蝎子最好要小心,以免被咬伤。蝎子虽然有毒,但是确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油炸蝎子在山东一些地方成为一道特色美食,深受人们喜爱。蝎子含有一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但经高温破坏以后毒性减少,因此油炸蝎子毒性不大。
蝎子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人们常常用它来治疗口眼歪斜、风湿麻痹、痉挛抽搐、破伤风、恶疮肿毒等病症,而且通过使用蝎子泡的药酒还具有活络通经、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蝎子泡酒配比也有讲究,一般一斤白酒陪5克左右的蝎子即可,浸泡时间至少一周以上。
除此之外,蝎子泡的药酒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扭伤的作用,药酒可以内服也可以作为外用。如跌打扭伤引起的肿痛,只需要适量的药酒拭擦肿痛部位即可,一段时间即可达到消肿化瘀的效果。
最后主要注意的是蝎子本身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动物,而蝎子酒性刚烈,对于不了解的人在使用前最好遵循医嘱。
历史上有哪些为了美不要命的神操作?
女人为美而折腾,从古至今都如此。
一句古诗“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从古至今人们为了留住美,手段层出不穷,有些更是堪称荒谬怪诞。数千年前,战国时代《孟子·告子上》就指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世间无论是男女老少,哪一位都希望自己被人赞"美",这个传统至今在岭南一带,招呼人都还用一个“靓”字,比如靓女,靓仔,靓姨,哪怕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听到这样一句,打心底里会飘飘然。而“靓”字在粤语中的解释,很简单直白,就是∶好看,漂亮。
我们现在见到许多明星为了靓,有整容,有打玻尿酸,甚至还有磨骨的,可是万事无绝对,因此出现想美变丑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现在整容医学科技发达,人们才“要靓不要命”。其实古代人们为了追求美,做出了许多让我们难以理解,甚至觉得是疯狂的操作。
先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在许多埃及的壁画中,历史学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规律,就是埃及法老们的脑袋和当时普通人不同,埃及法老都有一个一个长长的后脑勺,在出土的一些木乃伊中也证实,当时的法老脑袋确实像个橄榄球一样,和我们现在圆圆的不同,
这让英国的历史学家感觉很奇怪,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其中的原因,原来古代埃及人,信奉头是智慧的象征,当时他们认为,头长代表这自己更聪明和有智慧,当然也有专家猜测和地外智慧生命有关系,反正无论怎么说,当时法老必须后脑勺要长,才算是美和威严。
所有出生都一样,头太大是很难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普通的埃及人,在壁画里都我们是一样的,所以专家解释埃及法老为了异于常人的“美”,在孩子一个月开始,就用绷带和木板进行了定型,这样一段时间的捆绑,基本在长大之后就可以定型,类似于我们现在种葫芦瓜,先给它一个模具,出来之后就是长的和模具一模一样,算是人为干预自然一种方法,
可是这种做法需要一点技术含量,想想孩子才一个月就这样折腾,即便如何一个民族,都没埃及法老家族那么大勇气,因为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变的痴呆,那么王位传承就麻烦了,所以埃及在最后一任女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就是埃及艳后以后,这种审美就断层和消亡了,因为埃及王朝被罗马人给取代了。
埃及艳后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倾国倾城的红颜,连莎士比亚都把她的美捧上了天,罗马的凯撒和安多尼更被她迷的神魂颠倒,据说她50岁还是肌肤胜雪,人保持的和30岁差不多,后来传说她有两个非同寻常的美容秘方,一个太奢华,一个重口味,重口味那个是用尼罗河的鳄鱼粪加其他东西调成糊状敷脸,反正现在看着是有点恶心人,奢华那个是用金箔当面膜,还有金丝做成面具每晚都带着,后来还甚至有传说她肌肤不老,就是植入了金丝。现在看来这都是一个大胆的行为,具有远古文明的埃及人,为何有如此多与众不同的审美,其实都是因为法老们想和当时平民百姓的一个区分,毕竟有无论是整形,还是黄金面具都是普通老百姓无法承担的。
和埃及法老折腾自己头和脸,数千年后的欧洲皇室,却折腾自己的腰,我们看到一些老电影,比如《茜茜公主》中就经常穿着束腰裙子,出现在正规场合,在当时看来谁的腰越细,谁就越引人注目和越漂亮,和我们现在经常说的A4腰其实概念差不多,
但是和现在我们依靠健身锻炼不同,当时的细腰完成是靠衣服勒出来的,这传统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和英国王室的婚礼上,当时西班牙人用鲸鱼骨头,加上藤条或金属丝,做成一个大圈圈的裙子,在罩上华丽的布料,结果确实很美,在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下嫁给英国亨利八世那场婚礼,这件衣服惊艳了所有人,当然后来由上到下,开启了一场廋腰时尚,
可是当时因为饮食不同,每个人情况不同,有很多人过度追求这种时尚,却在路上走歪了,因为这种当时的束腰,需要的是专门的模板和金属片,而长期的束腰,会造成一定的透不过气,经常出现昏厥甚至婚礼变丧礼的事情。可即便如此,当时的妇女和女孩都纷纷以此为美,即便是到了19世纪,这样审美还依然纯在,比如芭比女孩,还有电影《铁达尼号》的露西,就是最好的诠释。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才渐渐的被人淘汰。束腰的时尚一度反应了当时人对身材美的追求,发展已经出现了过度,可是也侧面显示人们爱美,什么苦都能吃。
其实细腰审美,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著名的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兼爱中》记载“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和欧洲不同,楚王好细腰,可是楚王喜欢的可不只是宫女,还有楚国的大臣们,在墨子中记载,因为楚灵王不喜欢肥胖,喜欢细腰,其实也算是一种健康美。所以导致许多大臣每天只吃一餐,生怕自己胖了被楚灵王嫌弃,这和现在很多女女天天称体重,怕自己胖了男票和老公嫌弃差不多,
而且比当时楚国的大臣已经领先于欧洲女士,开始研究用各种腰带束腰,当然这样一年后,楚国的大臣各个营养不良,年上的菜色,其实墨子这时在谴责古代君王不重视纳贤臣,而是依靠个人喜好选择人才,最终结果就是楚灵王一样,失去了民心,丢失王位,最后自缢而死。
和埃及妖后一样,中国历史上许多美女,也喜欢发明一些离奇的护肤方法,也是就什么东西都敢往脸上抹,这在当时看来可是毕竟有道理,可现在我们看来就觉得他们非常胆子大了,比如南朝著名的美人张丽华,他是陈后主的宠妃,知书达理博览群书,自己发明了一个美容方法,就是将鸡蛋打个小孔,拿出里面的蛋黄,在注入少量的朱砂粉末,
然后腊封,放到母鸡群蛋里面,都能够母鸡都孵出了小鸡,他就拿里面的朱砂蛋液当面膜。据说她的“特聪慧,有神彩,进止闲华,容色端丽“就是这样来的,可她精心呵护的美丽,却引致带来了南陈的灭亡,最后给隋朝以红颜祸水的说法,让她先走一步,据说是杨广担心,自己父亲杨坚会被她迷惑了,才有此举,
可朱砂这东西,在我们现在看来,可是十分危险的东西,朱砂里面含有硫化汞,而开了孔即便是腊封的鸡蛋,长时间也会变臭,长期使用硫化汞摸脸,最后时刻的张丽华,还是容光照人,是不是硫化汞涂抹多了,产生了防腐的效果,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在现在看来,都是极度危险的操作。
可当时美女都不是这样想的,当时许多的关于妆容的粉,都和一种化学元素铅有关,在未经南北朝时期,以白为美,特别是当时门阀世家的男子,不但要有风度还得要白,所谓一白遮三丑,可是我们也知道,白这是的看基因,天生皮肤不白怎么办,只能靠抹了。
当时的士大夫们流行用“米粉”和“铅粉”美白,注意当时是男人更爱美,可是米粉因为是粟米磨出来的,虽然是很白,可是如果出了汗,有点沾不好回家卸妆,大家更喜欢的是铅粉,因为这东西美白效果很好,同时好卸妆,《神农本草》称之为“鲜锡”。脸上抹铅粉,确实能让人容貌增辉生色,所以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铅华”。后来有一句成句“铅华落尽”形容的就是这东西。
可这东西抹多了,大家都知道后果了,我也不多说,轻则也就是皮肤敏感,长期时候可就是麻烦大了,可古人们就好这个,即便是到了明朝时期,女孩子们还是喜欢用一种叫定粉来美白,这东西其实就是含铅的一种美白粉末。
而明朝时期,美貌的标志除了是相貌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三寸小脚,据说这风俗在宋朝以前就出现了,是为了跳舞好看而特意如此的,到了宋朝开始渐渐盛行起来,宋朝的大学士苏东坡还写过一首《菩萨蛮·咏足》专门形容这事的,也可以说是古代第一首赞小脚美的词了,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虽然他说的很唯美,可是宋朝这风俗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女孩子,特别是到了明朝时期,这风气达到了最盛,可害苦了许多的女孩子,因为缠小脚和埃及法老的头型是一样的方法,依靠绢布或者纱布来包缠,待一定时间才能解开,这让许多女孩子特别的苦,通常在缠足的前几年,这些女孩走起来特别的痛,需要用竹竿支持自己,等到熬过了这段时光,才会稍微好一点,其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折磨人,可是许多的女孩为了美咬牙坚持,因为当时大脚的女孩子很多是很难找到人家嫁出去的,到了清朝才开始开始有所改观,最后清末才完全淘汰,
但是脚越小就代表越美,这种审美观确实存在了数百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现在我们是无法欣赏,可是侧面放映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为了美,为了取悦心爱的人,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也是一种封建文化的糟粕
除了以上这些,远在一海之隔的东瀛,女孩子们为了变现自己皮肤白,还特意用染黑自己的牙齿,也就是著名的“蚂蚁牙黑”,但是这种牙齿涂抹色素的做法,也是具有很大副作用,不过比较其缅甸的长颈族用铁圈叠长脖子,非洲的摩尔西长唇族审美,已经不算什么了。
其实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追求美,本来无可厚非,在孔子看来这是人的天性,因为自然界的动物都是爱美的,但是由于爱美而过度刻意的追求美,反而因为爱美做出了许多“要靓不要命"的行为,确实有点离谱了,也怪不得老子在《道德经》中劝诫世人,美为之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在他看来,美是和丑相对应的,只有人有美丑之心,就会有分别心,这样做反而刻意和不自然,而美应该是来自心灵深处,与万物自然和谐的一种状态,这种美会更长久和耐人寻味。
毕竟岁月催人老,每个人每段人生,都会拥有不同时期的美,而最终我们懂得,毫无造作自然而然的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