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食道癌的偏方,壁虎泡酒治什么病?
无论壁虎泡酒都治什么病,现在千万别去捕捉壁虎泡酒。可能现在很多人们还不清楚,现在壁虎已经是列入到了国家动物保护中。现在捕捉壁虎达到五只者,就达到了犯法判刑的数量。所以劝所有的人千万别去以身试法,捕捉壁虎泡酒。
得了大病能隐瞒尽量隐瞒?
农村里未婚青年生了病,都是尽量隐瞒的,因为还想着娶媳妇。老李的儿子得了肝癌,为了留后,隐瞒病情骗娶一位姑娘。结果儿子死了,孩子也没有保住。
肝癌无疑了。老李一下子蹲到了医院走廊上,抱头着头。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才23岁,还没娶妻生子,怎么会得了这种病。这是要他老李的命啊!
他手伸进裤袋,艰难地摸着手机,想给老婆打电话。他姐姐一把把电话夺下来“打啥电话,这样打回去你老婆还不得疯了。她疯了倒没事儿,李刚生病的事情传出去怎么办?”
老李一下子惊醒了。是啊,儿子还没结婚,这事传出去,那娶老婆的事儿那就想都别想了。
老李是个木工,年轻的时候在乡里打家具,后来农村人也都买家具了,他就跟着姐夫的装修队到了青岛打工。独子李刚初中毕业跟着师傅学了贴瓷砖,这些年,爷俩挣了不少钱,老李的老婆在老家种地养猪,日子过得十分殷实。去年村里分了地基,建了二层小楼,这在村里算是头一户了。
晚上,老李和姐姐姐夫很晚才睡。父母去世得早,姐姐姐夫能当老李半个家。
“无论如何,咱们老李家不能断了后人。”姐姐说,“医生说还有个一年半载的,我看也不必折腾了,还是抓紧娶个媳妇,留个后。”
“这样干行吗?太亏人家闺女了吧?”老李姐夫有点听不下去,插言道。
“那你说,还有什么办法?就看着断后?”他老婆白了他一眼。“反正不是你们家的事,你就少说两句。”
按照姐姐的安排,老李先回家收拾新房子,托媒人。李刚先留在青岛这里,由姑姑照顾着。
一听老李家要说媳妇,好几个媒婆上门。条件这么好的家庭,提媒的自然少不了。好几个姑娘条件都不错,老李两口子嘀嘀咕咕了几个晚上,挑中了一个叫刘丽丽的女孩。
为什么是刘丽丽?老李自有他的盘算。第一,这个刘丽丽身体个子高,体格结实,看着好生养。第二呢,刘丽丽她家在村里是独门独户,以后真的有什么矛盾闹起来也好处理。第三,这个刘丽丽家庭条件差,她爸爸好喝酒,好吹牛,贪财。生了两个闺女还非得生儿子,三胎罚了不少,拉了一屁股饥荒。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家姓刘,能把李刚“刘”住。
果然,爱吹牛的老刘满口答应,李刚家的条件四邻八乡谁不知道,能攀上这样的亲家,自己做梦都没想到。就是听到要尽快结婚,他有点犹豫“闺女还小,我还想她在家多帮我干几年…”
媒人几句话就把他说通了,“两个村这么近,还不是一抬腿就回来了,再说还多了半个儿。”又不经意透露了彩礼,这事就办成了。
下聘礼的时候李刚回来,待了两天就匆匆回了青岛,说是装修队离不开。刘丽丽看着这么多彩礼,人有踏实能干,想着这对象真不错,就欢天喜地地地准备结婚。
就这样,两个月不到,李刚和刘丽丽就办了婚礼。这刘丽丽的肚子果然争气,很快就怀孕了,全家都很高兴。婆婆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变着法子给儿媳妇做好吃的。李刚呢,从结婚就不肯出去打工了,天天在家和媳妇腻歪在一起。
刘丽丽哪里享受过这样的日子,衣服都不用自己洗,想吃啥吃啥,饭做好了婆婆还得给端到楼上,还有老公陪着,刘丽丽感觉自己掉到了蜜罐里。连娘家都不太回去了。
有一天,李刚和他爸爸去县城里,婆婆去邻居家帮忙了,家里就刘丽丽一个人。她一个人待得无聊,就家里转来转去。看到楼下公公婆婆房间门没关,就走了进去。门边上是一个五斗柜,有一个抽屉上插着钥匙,好像是匆忙间忘了拔。
刘丽丽好奇地打开抽屉,里面装的都是药,刘丽丽翻了翻,一个药盒上贴着李刚的名字。再接着翻,又有几个贴着李刚名字的。没见过李刚吃药呀,几次看他最近精神不好,他自己说是睡不着觉,是老毛病。难道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瞒着自己?
不敢多想,又怕婆婆突然回来,刘丽丽赶紧找了一块纸壳把抄了几个药的名字,关好抽屉走了出来。回到房间,她给好朋友梅梅打了电话,让梅梅给查一查这些药是治什么病的。梅梅在县城里一个书店里打工,会用电脑。
梅梅很快给她回了电话,问她这是谁在吃这些药,刘丽丽留了个心眼,说是她亲戚。梅梅这才松了口气,告诉她这是治肝癌的药。
肝癌!原来李刚得了肝癌,怪不得不肯出去打工,人的精神也一天天变差,半夜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婆婆尝尝熬中药给他喝,说是调理肠胃的。原来他们都瞒着她,把她骗来就是为了给李刚生孩子!
刘丽丽什么都没拿,一路哭着跑回娘家。她妈正在院子里喂猪,爸爸坐在桌上喝得满脸通红,盘里的猪头肉半盘下去了。看到闺女哭着进门,她妈赶紧迎上来,问遇上啥事儿了。刘丽丽一边哭一边进屋,老刘本来喝得正高兴,就呵斥道:“哭,哭,哭,你爹娘没死呢,你哭谁?”
刘丽丽知道她爸爸的脾气,不敢哭了,把发现李刚吃肝癌药的事情说了。老刘一听,那里受得住,啪的一声把酒杯摔倒地上,“一家畜牲,咱不回去了!我倒要看看这一家子怎么交待!”
李刚妈妈中午回家给媳妇做饭,饭做好了端到楼上,看房门是锁着的,想着媳妇出去玩了,就没在意,谁知道等到天黑也没见到人影,有点慌了,等老李和李刚回来马上就和他们说了。
老李冲到卧室,看到五斗柜上的钥匙,一下子明白了。“完了,完了,她肯定知道了。”一屁股跌坐在床上。
爷俩晚饭都没吃,赶紧到了老刘家。老刘家两口子坐在客厅里,看到这爷俩来,老刘抄起一把椅子就朝着李刚抡过来。老李一看,赶紧扑到儿子身上护着,板凳重重地打到了他的肩膀。这一板凳下去,打得他一个趔趄。
爷俩吃了板凳也没有见到刘丽丽。第二天,托了村里认识老刘的去说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老刘还让给李家带口信,扬言要打掉孩子。
老李家慌了,赶紧去找了大队干部,让大队干部去给说说,无论如何先把老刘稳住,别把孩子打了。毕竟是大队干部,老刘多少给了点面子,收下了李家给的营养费,说让女儿住些天再回去。
收了营养费,老刘态度又松动了,他对女儿说,这个不遗传,再说了李家那么有钱,给他家生孩子还能有亏吃?过了十多天,老刘亲自把女儿送了回去。
半月不到的功夫,李刚已经变了样,他脸色晦暗,人消瘦了很多,刘丽丽一时竟可怜他起来,想着这几个月他对自己不错,下决心要好好陪护他,并生下这个孩子。
谁知道,婆婆一家并不领情,他们认为给了刘家那么高的彩礼,她就该伺候李刚,给他们家留下血脉。
三个月后,李刚死了。临死前再三叮嘱刘丽丽把孩子生下来,给他们李家延续香火。
李刚的葬礼办完了,她不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想先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快生了再回来。可是,李刚爸妈不但不同意,还把她看管起来。拿走了她的手机,寸步不离地跟着她,两口子出门的时候就把家里大门锁得严严实实。
刘丽丽彻底绝望了。看着自己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她心里一点要当母亲的喜悦都没有,对李刚的那点恻隐之心也烟消云散。想起李刚家对她的欺骗,把自己当成牲口买来,只为了下崽;想起自己的爸爸收了钱说的那些话,她恨极了。
她发疯似地冲向婆婆,撕打中滚下了楼梯。孩子没了,李刚的妈妈一夜白了头,人变得痴痴呆呆,老李满肚子懊悔,要不是姐姐的馊主意,说不定儿子还能多活几天,现在什么都没了。
刘家把女儿接了回去。半年后,刘丽丽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老李一家为了自己延续香火,骗娶无辜的姑娘。最后鸡飞蛋打,儿子早早地丧了性命,孙子也没有保住。
女孩子有个好娘家很重要。好娘家不是说要财大气粗,而是当你有难事的时候,能坚定地做你的后盾。在金钱和你之间,能够毫不犹豫地选择你。
最后,人生了病,切忌讳疾忌医,要积极寻求治疗。一个好的心态也能减轻很多痛苦。
怎么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老公2020年5月28日确诊直肠癌,现在是术后两年四个月,身体状况恢复还不错,回顾这两年多的就医经历,还是走了一段弯路,分享给大家借鉴一下吧[祈祷]!
首先是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老公是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时突然出现大便次数多的现象,他以为是痔疮犯了,临近过年了,就去社区医院拿了一种苗药痔疮膏(名字忘了,记得是自费,好像还挺贵。然后我们就回去过年了。
那个春节大家应该都记忆犹新,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匆匆回来又被要求在家隔离到元宵节后才上班(因为来回乘坐了高铁[捂脸])。
那是一段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期:孩子上高一,在家学习;我们俩就在家看看书喝喝茶聊聊天。我发现他上大便的次数还是比较多,就问他用药效果怎么样?他说用上就好,不用就犯,看他精神食欲都挺好,我也没有当回事儿。就这样断断续续用了两个多月,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他的大便中有红色的粘性分泌物,有点紧张。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清明的最后一天,4月6号,武汉疫情已经接近尾声,单位允许去医院了。我们挂了省中医肛肠科主任的号,大夫做了肛门指检,看完以后说是大肠炎,连最基本的大便潜血都没有要求做。
我记得当时那个检查的指套上都是鲜血,老公疼的直皱眉头,情绪安定下来以后,还问他会不会是直肠癌?大夫摇了摇头,因为我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所以我就说他胡思乱想想啥!
医生给开了一种日本进口的外用药,用了半个月效果不是很明显,就又去找了他(这是我犯的一个致命错误)。
31块钱的挂号费,这次大夫连检查都没有做,就直接告诉我们说这个大肠炎就是不好治疗,不行就再加另外一种药吧。还说起日本前首相也是得的大肠炎等等。
最后问我们有没有做过肠镜,我说没有,他说有空来就来做个肠镜吧,当时我问他能不能做无痛,说无痛可以做,但是需要住院。
因为孩子还没有开学,老公就想等孩子开了学以后再去做(大夫当时如果说怀疑是癌症,我们肯定马上做肠镜了)。因为大夫肯定是大肠炎,觉得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似的踏实。路上我们还转道去了一趟家具城,给新装修的房子买了餐桌餐椅。
下午,我去社区医院找到了主任,让他帮忙给我们进了处方中的两种外用药,每样买了十盒,打算长期用药。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用着药,还是没有任何好转,这中间老公也打听了好多偏方,还咨询了一个做医生的同学。同学说,大肠炎可不能做肠镜,对肠道损伤太大。老公就特别抵触做肠镜。
5月25号孩子开学了,5月28号早上,老公去省中医就诊,换了个专家。我坐班车还没有到公司,他就给我打电话说医生让马上住院,我说下车立马回去,他说晚上回来再说吧,我先把手头上的工作安顿一下,这一天怎么过来的?我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记得一整天人都恍恍惚惚。
第二天肠镜检查确诊是直肠癌,距离肛门七公分,正常医生肛门指诊应该是能够明显地触摸到,老公就这样被误诊了,而且拖了将近两个月,加上疫情影响,本来就拖了好久才去就医的。后来病理鉴定为T3N2M0分期,4/11淋巴结转移,局部晚期。我总是会想,如果早点去就诊,如果不误诊,是不是就不会分期这么晚。
所以说出现异常情况的话,要及时就诊,而且至少要找两个医生,两个以上的医生去确诊,如果我第二次换一个医生,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是我们的惨痛教训
其次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正规医院去做治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老公的手术是在省中医肛肠科做的,之所以选择肛肠科,是因为他以前以为是痔疮,在肛肠科确诊的。当时一方面是比较懵,另一方面是出于信任:相信肛肠科对这个部位组织器官最熟悉的。
从肛肠科做完手术以后,病理分期出来后,医生给我们说需要做六次化疗,28天一次。但是考虑到分期比较晚,我们又托人咨询了上海和省肿瘤的专家,都给出了放化疗都要做的意见。从哪里做化疗,我有点拿不定主意。
肛肠科给的治疗方案最简单,说用不着放疗。六次化疗定期复查即可。要是论做手术,他们是专业的了,但是在这里化疗,可能就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我想去带他上海做治疗,觉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老公治好。给老公透露下想法被拒绝了:一方面老公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千里奔波,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的病没有那么严重,没必要;同事朋友又推荐去省肿瘤医院,省肿瘤离家很远,而且据说气氛很压抑,我怕老公思想负担太重不利于治疗恢复[祈祷]。
机缘巧合:单位领导帮我联系了省中医肿瘤内科的主任,朋友也推荐了同一个主任。托人和主任约时间见了面,主任的和蔼可亲,病房气氛的轻松让我瞬间做了决定,化疗药和化疗方案都是一样的,但是中药有很多缓解化疗副作用的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有中医的脐贴压耳豆足三里注射等辅助措施,本来胃功能就差的老公,六个化疗周期没有出现呕吐现象,化疗时能保证平时六成饮食,对于他白细胞水平正常,功不可没。
三是家属心态要放平,用爱去化解病人的恐惧,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病人,而不是把压力再转移给病人
曾提出快乐对癌症康复极为重要的中国工程院顾健人院士曾提出“3个1/3”的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发展的自然规律,比如90%死于癌的转移;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把人给摧毁了”;1/3病人死于恐惧与高度忧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被吓死的’”。
得了癌症都会害怕,我和其他人一样,也经历了初期的惊慌失措失和无所适从后,慢慢接受了患癌的事实,制订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大方针。
在战略上:我本来是心眼极小的人,有点什么事情就吃不下睡不着。老公生病后,我在背着他经历了最初的崩溃以后,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吃不下睡不着的现象几乎没有。老公对自己的病情并不是太了解,但是他看见我没有太大的异常表现,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会小一些。
在战术上:首先答应老公每次化疗都全程陪同,只要是我能替他做的都是我去做,让他思想上先放下负担[祈祷]。
老公本来就有慢性胃炎,对化疗药非常敏感,副作用非常大。看着爱人化疗时痛苦无力,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但是不会表现在脸上,而是心平气和地想办法陪他缓解不适:
我们会在上化疗前的间隙下上一盘象棋;化疗时间长(连续两天多),老公躺的难受啦,吃完饭需要消化啦,我会举着输液杆在走廊里转悠;
趁着早上放风(出去吃饭的空档),我们转变了省中医东院区的每一角落,寻找生活中的一点点美好;
为了一碗爱人想喝的南瓜羹,不惜来回花几十块钱打的回家去做;也会趁着下午护士管理松懈的时候偷偷把他带出病房去公园转转(他的微量输液泵是随身携带的,像个军用水壶)……
要知道,确诊癌症之初,病人是最孤独最恐惧的,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家人的爱与陪伴是最好的良药。痛苦时我们也会抱头痛哭,老公坚持不下去了也会给我说让我有个思想准备,如果不是为了我和孩子,他早就放弃了,感谢爱的力量给老公的支持与鼓励[祈祷]
我深知,癌症治疗是个系统工程,医药是一方面饮食也很重要,我购买了相关书籍,查阅资料,认真安排他的每一顿饮食……医生说多吃山药,买了20多一斤的垆土山药,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朋友推荐的有机玉米,7块钱一个,这几年我买了3000多块钱的,他信任海参的功效,就常给他吃海参……
四是治疗是要听医生的,也要学习相关知识,要有自己的主意
癌症家属普遍都有一个感受,对于治疗方案觉得怎么选都是错误的。都希望有一个明白人能够帮忙指点一下。
老公生病后第一个来家探望的是他的师兄,平时交往不是很多,但是人很实在。给我们讲了他爱人20多年前患癌的治疗经历,他说在此之前没有给任何人说过这个事情。师兄说治疗时医生的话要听,但是不能全听,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想想确实是很有道理:
首先医生只会告诉你怎么治而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应该怎么办?
按照老公的病理分期,应该是先化疗再手术,然后再化疗放疗。手术已经做了,再后悔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开始化疗时主任说要做六个月的化疗,中间要有一个月的放化疗。对于放疗要不要做我一直在犹豫:
老公属于术后放疗,由于直肠切除小肠掉入腹腔 而放疗剂量已经超过小肠对伽马射线的承受剂量,从而发生不可逆的放射性肠炎。肛门疼痛,小腹坠痛感,一天拉几十次,痛苦不堪,而且无法治疗……
而两周一次的化疗已经把老公折腾的生死不如,已经到了忍受的极限,还能承受放疗的折磨吗?
我拿不定主意,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有资料报道对于局部晚期的直肠癌患者,放疗的受益并不明显,还有一个医生发文说从不接受放射性肠炎患者的问诊(估计实在是没有办法吧[捂脸])。
我心里有了主意,三个月化疗结束了,医生让我们去做放疗,我给老公说了此事,他坚决不做,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决定赌一把,通过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去对抗癌细胞。
要知道,直肠癌术后最大的后遗症就是大便的困扰,没有去做放疗,术后两年多,老公的大便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不规律,估计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了,我在头条里看见了一个患者做放疗后的状况,庆幸自己当时的抉择。
其次,治疗以外的事情,比如说饮食的辅助治疗医生也不会讲,也需要你自己去学习了解。
老公术后出院,医生说要吃软的烂的好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硬的食物,但是没有具体说不要吃什么。结果我们因为吃炖烂的白萝卜造成了肠梗阻,才知道萝卜是产气的,而不是通气的,对术后肠癌患者来说,肠道蠕动功能差萝卜应该是个严禁吃的东西。
五是停疗后要继续坚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并且一定要按时复查
我们知道,不管是采取什么疗法,癌症现在没有治好的,只有一个临床治愈的概念。也从侧面说明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都不可能把癌细胞斩草除根。
我们正常人体内也有癌细胞,只是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即使除掉了。癌症的发生说明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坏,你弱它就强。放化疗就是帮助身体杀灭绝大部分的癌细胞,给身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给免疫系统一个重新构建的机会。因此,停疗后一定要继续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恢复性的运动,很多复发都与病人的忘乎所以有关系。
我在医院里碰见一个病友,是个包工头,和老公的病理分期一模一样,在山东省省立医院完成治疗的,完全按照规范进行的,放化疗都做了,没想到九个月以后复发转移到了肝脏上。
他说结疗后医生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定期复查。他以为自己已经治好了,就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吃辛辣食物,吃烧烤,喝啤酒,熬夜,啥也不管不顾,没想到这么快就复发了,好在是转移灶的位置比较有利,采用的消融法已经去除了,现在在做免疫疗法,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胡吃海喝了。
癌症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它的转移和复发。要知道,什么事情发生都有个过程, 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转移灶消灭在萌芽中,这也是癌症治疗后强调定期复查的原因,不能跟着感觉走,要知道等到自己感觉到有异常就有可能会很严重了。
癌症的复查周期是建立在大量病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的,可以及早发现微小的转移照灶并及时处理,减少对身体的损害,同样有治愈的可能[祈祷]。
写在最后:
医疗资源紧张的今天,大部分医院对于癌症病人家属的心理指导还很滞后,病人确诊癌症后到底要不要治疗?怎么治疗?对于家属来说,都是痛苦的抉择。
所以经常会听到过度治疗,人财两空的说法。病人遭了许多罪,家人倾家荡产,心力交瘁最后还是失去了至亲,留下了无尽的痛苦与遗憾。
我的经历告诉我,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病例,癌症治疗没有标准方案,医生的方案只是建议,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决定,不行的时候不能硬上,过度治疗得不偿失。
遇事要冷静,癌细胞是在提醒我们改变过去不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癌症治疗要学习才有参与权,才能做决策,不能完全把命运抉择权交到医生手上。
要用爱这剂良药去激发病人自身的力量,要以病人身体承受能力为基础,综合医疗心理调整饮食运动的力量,才能少走弯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愿所有的癌症病患在治疗上都能少走弯路……
有食道癌家族病史的人应该如何预防食道癌?
题目中说:有食道癌家族病史的人应该如何预防食道癌?很容易理解为食道癌是遗传的,事实上,食道癌可能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生活习惯。而这,才是现在咱们可以预防的。
中国人总说“民以食为天”,吃的意义是如此重大,但中国人消化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却相对很高,其中尤以食管癌最为典型。2012年,全球的食管癌患者,有一半是中国人[1]。对于饕餮食客来说,食管癌后期无法吞咽的痛苦,又让病痛加深了一重。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食管癌的高发区?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曾冠绝全球,从那些被食管癌诅咒了的县市里,我们能够读出哪些救命的启示?
食管癌的梦魇
1957年,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第一次有人汇报了河南林县“三不通”的问题,说这个地区不仅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也不通,居民们饱受食管癌的折磨[2]。
这个汇报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1959年,河南医学院的专家人员入驻林县开始调查,很快发现此处真的如传说中那样,拥有极高的食管癌患病率。1959~1970年间,在林县,食管癌导致的死亡占据了死因的20%[3]。
后来多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河南、河北以及山西三省靠近太行山的位置,存在着一个“食管癌高发带”。在河北磁县,1974年时,大约每500个男性就有一个人得食管癌[4]。
2013年4月2日,河南周口沈丘县孙东楼村,老人的丈夫患食道癌不幸去世。在河南、河北以及山西三省靠近太行山的位置,存在着一个“食管癌高发带” / 视觉中国
当时这些惊人的数字显示,林县等地食管癌患病率居世界之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5]。但是,不住在太行山附近的人并不等于可以置身事外:1974~1976年,全国涉及8亿人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全中国食管癌的患病率不足林县的六分之一,但食管癌依然是中国人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2.3%),仅次于23%的胃癌[3]。
食管和胃这两个与饮食关系最近的器官,让中国人爱得最深,也伤得最重。
随着现代医学的介入,河南林县等地乃至全中国的食管癌发病率,稍稍得到控制。然而,中国依然是食管癌的重灾区,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居于世界前列。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47.8万新增食管癌病例、37.5万死亡病例,食管癌是中国发病率排名第三的癌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6] 。
亚洲人口占全球的60%,但却有全球75%的食管癌病人。即使是跟地域比较接近的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相比,我们的患病率总体上也一骑绝尘、遥遥领先[1]:
亚洲各国的年龄标准化食管癌患病率(AC、SCC为食管癌的两种分型,蓝色为女性,红色为男性),中国的患病率整体上远比图中其他亚洲国家高 / Malhotra et al. 2017
对于食管癌来说,饮酒和吸烟是诱发食管癌的两个危险因素[8,9],而中国恰好就是烟酒大国 [10,11]。
东亚人群约有36%的人“喝酒上脸”,只喝一点点也会面部潮红、恶心头痛,这种反应主要是因为ALDH2缺乏,这也是传说中的“亚洲人红脸综合症”。因为缺乏ALDH2这种酶,所以没办法代谢酒精在体内生成的致癌性物质乙醛。东亚人的这种体质,可能也是造成食管癌高发的原因之一[12]。
喝酒上脸的人,更应该限制饮酒而不是硬撑,或是异想天开地想要少量多次地“锻炼酒量”,因为这不仅容易猝死,还容易长远地增加患癌的几率[12]。
2018年6月21日,墨西哥球迷世界期间豪饮狂欢,不少外国地区,人们喝酒就不容易上脸 / 希帕图片社
对于食管癌来说,喝少量的酒还不至于太过危险。但是烟酒不分家,四川省的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又烟又酒,那么罹患食管癌的概率将会是同龄人的8.86倍[8]。
2015年5月27日,北京,酒吧内抽烟的女子。抽烟和喝酒会导致女性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 / 视觉中国
太行山的启示
如今,中国食管癌的分布依然带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地区的发病率是城市地区的两倍以上 ,太行山一带,依然是重灾区[7]。
然而,饮酒和吸烟这个两大危险因素,并不足以解释中国太行山周围畸高的食管癌发病率。在河南林县,就连鸡的食管癌患病率都比别处的高[13],这说明环境或饮食中肯定存在某些重要的致癌源。
2019年3月13日,河北省,太行山深处的原始山村和山民生活 / 视觉中国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美的医学机构已经开始合作调查背后的原因。当研究人员走进林县居民的生活时,他们看到的景象一定十分惊悚。
首先是储存用具边的霉菌,和在不当储存条件下霉变的主食。当时还没有普及冰箱,研究人员将蒸熟的玉米面馒头放在室温中保存3~5天,借此模拟居民们的生活习惯[3]。
2014年9月28日,陕西佳县泥河沟村,红枣成熟季节几场淋雨让红枣开裂霉变,产量受到影响 / 视觉中国
除了主食外,这里的人们习惯吃一种在水中腌制发酵的蔬菜,水面上往往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色霉菌。在夏季,人们还会将发酵的蔬菜汁水当作饮料饮用[3]。这样的腌制食物会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14]。
另外,林县的居民大部分在枯井和水塘取水,这些水多数来自于雨水,混合着生活垃圾和农业肥料,本来就不干净,之后还要储存在家里的水缸一段时间再饮用。因此除了食物外,饮水中也存在着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同属太行山食管癌带的涉县和磁县[15]。
2013年4月12日,山西省晋城市蟒河的河面污染久积而成固体纹状 / 视觉中国
除了霉变的吃食外,饮食结构的单一、营养素的缺乏,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林县居民的食谱非常简单,一锅掺杂着一点蔬菜的小米粥,在炉子上煮上几个小时,便是一顿饭的全部。大部分的能量来源就是谷物,蔬菜水果摄入很少,能量来源只有不到1%来自于动物产品[3]。
民再以食为天,也无法改变物质贫瘠的事实。1985年,中美合作推行了 “林县营养干预实验”,给选定的参与者服用各种营养素补充剂。这个实验持续了5年多,最后内镜检查发现,补充了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硒的实验组人群中,患食管癌的人数较对照组少42%[16]。
林县居民爱吃烫食的坏习惯也受到了广泛重视。1965年,研究人员察觉到,这里的大多数居民都有烫食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可以习以为常地吞下80~88摄氏度的滚烫食物。
在实验室里,被灌饮75摄氏度以上烫水的小鼠的食管内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数天后,就会出现溃疡和粘膜再生,这样的损伤可能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3,17] 。
2007~2010年,针对中国南方地区的一项病例对照分析显示,平常有烫食习惯的人,罹患食管癌的可能提高了3倍。这种危险随食饮食温度的上升而上涨,那些自称会吃“非常烫”东西的人,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8倍[18]。
常吃烫食也容易增加患食道癌的机率,火锅里的食物捞出来直接趁热吃就是一个坏习惯 / 希帕图片社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多、食物冷藏手段的飞跃,太行山一带的食管癌发病率才渐渐下降。过去食管癌的高发不仅是习惯和观念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要归咎于落后的经济水平。
霉变食物、食谱单一、爱吃烫食,这几种祸从口入的行为,是前人用生命的代价发现的,实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另外,南方地区的研究也显示,进食过快、高频率地摄入油炸烧烤食物也会提高患食管癌的风险[18]。再好吃的东西,恐怕也要节制啊。
进退无路的困境
食管癌是一种隐匿而凶险的疾病。早期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大多数病人都是因为感觉吞咽困难去就诊,一确诊往往发现肿瘤已经大到压迫挤占食道,那时候便已是晚期[19]。
根据默沙东诊疗手册,目前对于食管癌,没有特别有效的疗法,患者的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如果是最早期肿瘤局限在黏膜表面的病人,那么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约80%[9],但由于大多数人就诊时已经是晚期,无法积极治疗,所以生存率极低,5年生存率不到10%[19]。
除了生存率低之外,生活质量差也是一大磨难。2013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吞咽困难、无法吃饭、疼痛和咳嗽困难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总体健康状况的最重要因素[20]。
2013年4月8日,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一位患有食道癌的老人,如今一个人住。十几年前,他的妻子也因为胃癌去世 / 视觉中国
很多晚期病人无法承受放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只能采取姑息治疗,尽量减轻食管梗阻和压迫症状,让患者能够经口自主进食。在这个阶段,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病人无法进食、连水都吞不下的痛苦。
有人会进行食管扩张术,但缓解时间常常只能持续几天,比较长效的方法,就是在食管里放一个金属支架,硬生生撑开被肿瘤挤压变形的食管,才能勉强让食物通过。
大多数人奔波了一辈子都只是为了吃饭糊口,末了遇上这样的状况,普遍会感到无望和抑郁。不仅是患者本人,抑郁的常常包括患者的家属及照料者。2014年,湖北一项调查显示,约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家属会感到无望和抑郁[21]。
2013年6月3日,安徽省阜阳市颖上县,一位老人2011年查出食道癌,2012年做完手术 / 视觉中国
在绝望之下,很可能就会病急乱投医,听信虚假医疗广告包治百病的宣传。2015年,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发表的调查显示,该院过去接受的172例食管癌患者中,有45人遭遇了游医及虚假广告的哄骗。游医们不仅骗人的钱,还要害人的命,最终这45人中,有43人的诊疗因此被延误[22]。
然而,毫无专业知识的病人被骗,很难说是他们的错。举个例子,在国家专利局的官网上搜索“食管癌药物”,能够发现很多获得了国家专利的“新型”草药配方。
这些“新型”配方没有一个能通过严苛的临床实验,却依然大言不惭地在专利说明书里写出诸如“92%有效率”这样的数字,病人如果被这样的官方文件蒙骗,那也很正常。有的通过专利审核的偏方居然张口就要30千克的紫河车(人胎盘)[23]。
骗子不能战胜食管癌,过去几十年,最能够战胜食管癌的,是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定期的筛查。如果可以,大家还是少点胡吃海塞比较好。
本文文献引用与科学性,已经过 秋慕小(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郑一昕(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医学)审核。
参考文献
[1] Malhotra, G. K.; Yanala, U.; Ravipati, A.; Follet, M.; Vijayakumar, M.; Are, C. Global trends in esophageal cancer. J. Surg. Oncol. 2017, 115, 564–579, doi:10.1002/jso.24592.
[2] 王立东; 宋昕; 赵学科; 韩文莉; 周福有; 高社干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4, 149–159.
[3] Yang, C. S. Research on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 a review. Cancer Res. 1980, 40, 2633–44, doi:10.1007/s10896-006-9020-8.
[4] He, Y.-T.; Hou, J.; Chen, Z.-F.; Qiao, C.-Y.; Song, G.-H.; Meng, F.-S.; Jin, H.-X.; Chen, C. Decrease in the 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rate in mountainous but not level parts of cixian county, China, over 29 years.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05, 6, 510–514.
[5] Lin, Y.; Totsuka, Y.; Shan, B.; Wang, C.; Wei, W.; Qiao, Y.; Kikuchi, S.; Inoue, M.; Tanaka, H.; He, Y. Esophageal cancer in high-risk areas of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Ann. Epidemiol. 2017, 27, 215–221, doi:10.1016/j.annepidem.2016.11.004.
[6]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Zhang, S.; Zeng, H.; Bray, F.; Jemal, A.; Yu, X. Q.; He, J.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 115–132, doi:10.3322/caac.21338.
[7] Chen, W.; Zheng, R.; Zeng, H.; Zhang, S.; He, J. Annual report on status of cancer in China , 2011. Chinese J. Cancer Res. 2015, 27, 2–12, doi:10.3978/j.issn.1000-9604.2015.01.06.
[8 ]Yang, C.; Wang, H.; Wang, Z.; Du, H.; Tao, D.; Mu, X.; Chen, H.; Lei, Y.; Matsuo, K.; Tajima, K.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 a Case-control Stud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05, 6, 48–53.
[9] 食管癌. 默沙东诊疗手册
[10] Malhotra, G. K.; Yanala, U.; Ravipati, A.; Follet, M.; Vijayakumar, M.; Are, C. Global trends in esophageal cancer. J. Surg. Oncol. 2017, 115, 564–579, doi:10.1002/jso.24592.
[11] 王立东; 宋昕; 赵学科; 韩文莉; 周福有; 高社干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4, 149–159.
[12] Yang, C. S. Research on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 a review. Cancer Res. 1980, 40, 2633–44, doi:10.1007/s10896-006-9020-8.
[13] He, Y.-T.; Hou, J.; Chen, Z.-F.; Qiao, C.-Y.; Song, G.-H.; Meng, F.-S.; Jin, H.-X.; Chen, C. Decrease in the 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rate in mountainous but not level parts of cixian county, China, over 29 years.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05, 6, 510–514.
[14] Lin, Y.; Totsuka, Y.; Shan, B.; Wang, C.; Wei, W.; Qiao, Y.; Kikuchi, S.; Inoue, M.; Tanaka, H.; He, Y. Esophageal cancer in high-risk areas of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Ann. Epidemiol. 2017, 27, 215–221, doi:10.1016/j.annepidem.2016.11.004.
[15]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Zhang, S.; Zeng, H.; Bray, F.; Jemal, A.; Yu, X. Q.; He, J.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 115–132, doi:10.3322/caac.21338.
[16] Chen, W.; Zheng, R.; Zeng, H.; Zhang, S.; He, J. Annual report on status of cancer in China , 2011. Chinese J. Cancer Res. 2015, 27, 2–12, doi:10.3978/j.issn.1000-9604.2015.01.06.
[17] Yang, C.; Wang, H.; Wang, Z.; Du, H.; Tao, D.; Mu, X.; Chen, H.; Lei, Y.; Matsuo, K.; Tajima, K.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 a Case-control Stud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05, 6, 48–53.
[18] Feng, L. I. U.; Baolin, S. U. N.; Shouqiang, Y. U.; Yonghui, Q.; Zhiliang, Z.; Yong, W.; Mingwei, H. U.; Kunpeng, W. U.; Jun, Z. H. U.; Surgery, C.; People, N. L. 食管癌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武警医学 2018, 29, 4–7.
[19] Guo, X.; Huang, Y. G. The development of alcoho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J. Food Drug Anal. 2015, 23, 19–29, doi:10.1016/j.jfda.2014.05.002.
[20] Li, S.; Ma, C.; Xi, B. Tobacco control in China: still a long way to go. Lancet 2016, 387, 1375–1376, doi:10.1016/S0140-6736(16)30080-0.
[21] Brooks, P. J.; Enoch, M.; Goldman, D.; Li, T.; Yokoyama, A. The Alcohol Flushing Response: An Unrecognized Risk Factor for Esophageal Cancer from Alcohol Consumption. PLoS Med. 2009, 6, e1000050, doi:10.1371/journal.pmed.1000050.
[22] Rubio, C. A.; Liu, F. S. Spontaneous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in chickens. Cancer 1989, 64, 2511–4.
[23] Islami, F.; Ren, J.; Taylor, P. R.; Kamangar, F. Pickled vegetables and the risk of oesophage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Br. J. Cancer 2009, 101, 1641–1647, doi:10.1038/sj.bjc.6605372.
[24] Zhang, N.; Yu, C.; Wen, D.; Chen, J.; Ling, Y.; Terajima, K.; Akazawa, K.; Shan, B.; Wang, S. Association of Nitrogen Compounds in Drinking Water wit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hexian, China. Tohoku J. Exp. Med. 2012, 226, 11–17, doi:10.1620/tjem.226.11.
[25] Taylor, P. R.; Li, B.; Dawsey, S. M.; Li, J. Y.; Yang, C. S.; Guo, W.; Blot, W. J. Preven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the 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ials in Linxian, China. Linxian 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ials Study Group. Cancer Res. 1994, 54, 2029s–2031s.
[26] Chen, Y.; Tong, Y.; Yang, C.; Gan, Y.; Sun, H.; Bi, H.; Cao, S.; Yin, X.; Lu, Z. Consumption of hot beverages and foods and the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BMC Cancer 2015, 15, 449, doi:10.1186/s12885-015-1185-1.
[27] Lin, J.; Zeng, R.; Cao, W.; Luo, R.; Chen, J.; Lin, Y. Hot beverage and food intake and esophageal cancer in southern China.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1, 12, 2189–92.
[28] 常晓松; 甄鹏; 王俊杰 食管癌放化疗后局部复发挽救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 2018, 1582–1588.
[29] 张晴晴; 戚艳波; 万崇华; 李高峰; 罗家洪; 孟琼 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医学 2013, 34, 1842–1844.
[30] Lightdale, C. J. Practice guidelines Esophageal Cancer. Am. J. Gastroenterol. 1999, 94, 20–29.
[31] 欧阳燕; 韩燕红; 邓云云; 李蕾; 吴玉琴; 张幽兰 食管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无望感及抑郁状况调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27–30.
[32] 杜仰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CN1298359C 2006.
[33] 唐文瑞; 陈霖祥; 方佳英; 罗家逸; 林昆 2003-2010年中国人群食管癌的流行特征.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 26, 233–238.
吃饭前先喝汤真的好么?
坊间流行饭前喝汤,赛过药方,人们认为在饭前喝汤可以增加食欲,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更利于消化和吸收。那么饭前喝汤是有科学道理的了?
首先,饭前喝汤,确实可以很好的避免热量的过量摄入。当我们在正式进餐前喝汤,会干预食欲中枢,使之兴奋减弱,这样至少可以减少15%的摄入量。但说胜过药方的话,还是略有夸大了。如果这是一碗油腻的肉汤,那简直就是“毒药”呢。科学的喝汤才是正解。
如果你想达到减肥的效果,可以选择在进餐前的五到十分钟喝汤,它会增加你的饱腹感,另外饭中少量的喝汤也是可行的。两者功效略有不同。饭前喝汤,是将我们的口腔与食管提前润滑了一下,可以促进我们消化液的分泌。而进餐中间喝汤,除了增加饱腹感还能减少胃炎、食道炎的发生。
早餐时我们可以适量增加汤的饮用量,但是午餐和晚餐最好是半碗汤的量。汤的温度在45℃最为合适,温度再高很可能烫伤粘膜,引发食道癌。最为理想的汤,为蔬菜汤和粥汤,其中粥汤以豆类和粗粮为原料熬煮的粥最为理想,尤其适于糖尿病人。
对于未成年人,并不建议饭前喝汤。这样对于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势必会减少正餐中营养的摄入,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可以这样说,成人、减肥人群、糖尿病人更适合饭前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