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养生,大雪养生有什么讲究呢?
大雪节气全年的第二十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书中对“大雪”的解释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量较小,而在北方已千里冰封。
大雪节气习俗
一:腌肉。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二:观河封冬。“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由于近几年的气候变化,黄河中下游地区还不会全面封河,提醒朋友们观河要注意安全哟!
三:进补。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之处?
今日大雪,如何养生保健?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
简单的交流,大雪正值冬季,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所说养生保健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膳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没错,但光防寒保暖还不够,那如何养生保健呢?
冬季特点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防寒极其重要。
冬季,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能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养肾防寒”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就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寒冷,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养肾为先。
肾既要为维持冬天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儲存一定的能量。此时养肾最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些食物易损伤肝脾。而食物过热会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的影响其它脏俯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再吃一些咸味食物,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的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苦味食品,以补益心肝,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肠胃不适等。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到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疼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和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晒太阳可以多晒背部。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药物养生
冬季是体虚之人进补的好季节,但“虚”的原因各不相同,进补要因人,因体质而异。
至于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因南方北方冬季温差不同,一般大约能相差一个节气,甚至更多,温度能差20多度。所以各种养生保健的方法就得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了。本人是北方人,对南方的一些生活方式不大了解,不便详细论述,望朋友谅知!就此谢过!
养生吃点啥好呢?
在这个寒冷的大雪节气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该如何养生才能安稳度过寒冬呢?大雪节气可以吃什么食物来让身体变得更加暖和,有余力对抗寒冷?大雪将至,吃这些食物可以帮助养生。
1.羊肉
羊肉性温,是最适合冬季食用的食物之一。羊肉能够补虚养胃,益肾养肝,多吃羊肉能够帮助人体御寒,也可以养胃护胃,无论是炖汤喝还是其他做法,都有不错的效果。
2.大蒜
大蒜能够解毒消肿,有杀虫止痢的功效,同时也能够预防感冒。秋冬交接的季节,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也大,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大雪节气多吃些蒜可防止感冒。
3.莲藕
莲藕能够益胃健脾、养血生肌,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还有清热除烦的功效。冬季多吃莲藕对肠胃有很好的养护作用,同时也可以缓解因为天气干燥带来的不适。
4.白萝卜
白萝卜能够下气消食、解毒生津,能够缓解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症状,而这些在大雪节气也是比较常见的病症,因此这个时间段可以多吃些萝卜,煲汤或者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5.山药
山药是健脾养胃的食物,冬天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让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多吃些山药有助于养胃健脾,脾胃养好了自然能够吸收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让身体健康起来。
6.橙子
冬天天气干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水果蔬菜能够帮助吸收身体所需要的水分,橙子是这个季节不错的选择。橙子中的维生素还能够帮助预防感冒。
除了以上几种食物,适合大雪节气吃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西葫芦、燕麦片、猕猴桃、牛肉、大白菜、雪梨、荸荠、黑豆等等。
大雪节气养生保暖需要注意什么?
“一直在线”是一家致力于“务基层、服务大众”的健质管理公司,能提供线上和线下医疗建康管理一健康咨询、就医协助、医技术支持、血适医院服务。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柚子、脐橙雪橙都是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养生原则
1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3饮食保健
大雪节气无论室内还是室外的空气都显得特别干燥,所以这个时候的蔬菜水果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可以帮助补充身体维生素可以预防上火引起的疾病。
而且日常饮用水量也要足够,不可以觉得自己不渴就不需要补充水分,缺少水份不光身体会生病,而且我们的皮肤也会没有光泽。所以蔬菜、水果、白开水是这个冬季必不可少的。
4早卧迟起
大雪节气以后的天气更加寒冷,所以一些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也会早早起床去锻炼身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等太阳升起来以后才可以出去锻炼。
因为早上的气温更低,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着凉引起疾病,所以要晚些再出去锻炼。注意帽子手套围巾戴好,避免贼风侵袭而生病。
5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大雪节气,气温会下降
成都一直在线健康管理机构提醒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保健养生哦!
就是大雪节气了?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12月7日,18时18分,将迎来“大雪”节气。
大雪过后,北方呈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
而我国江南一带,则常常出现“冰冻”现象,使得健康也“危机四伏”。
大雪过后,养生关键时刻,要做好相关事宜,为顺利度过深冬,打好基础。
大雪时节,吃三肉大雪飘寒,温补有方,多食三种肉,暖身驱寒。
1、羊肉
羊肉,被称为“暖身第一肉”。
大雪时节,吃点羊肉最相宜,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羊肉最好是炖着吃,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羊肉性温热,多吃易上火,所以,不可贪多哦。
此外,吃羊肉时,可搭配凉性或甘平性的蔬菜,如:冬瓜、萝卜、莲藕等,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2、鹌鹑肉
鹌鹑肉,含有多种矿物质、卵磷脂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补五脏、益精血、温肾助阳,具有补身健体的作用。非常适宜中老年人及高血压、肥胖的人吃。
3、牛肉
牛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
牛肉,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富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非常适合冬季进补。
大雪时节,食三粥1、山药粥
山药去皮,切块,加入枸杞、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山药,可促进食欲,有效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及免疫力。
枸杞,归肝、肾经,滋补肝肾,养肝明目。
两者与大米煮粥,具有增强免疫力,补肝明目的功效。
2、玉米粥
将玉米,与粳米,一起煮粥食用。
玉米,味甘、平,入脾、胃经,有健脾和胃,利水通淋,益肺宁心之功。
煮粥食用,可健脾开胃,对老年人脾胃亏虚,胃纳不佳,脾胃虚弱,纳食不香者甚宜。
3、红枣粥
用红枣,与粳米,一起煮粥食用。
大雪节气,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并准备生发。
此时,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气调达,打好基础。
用红枣煮粥,是不错的选择。
大雪时节,饮三茶1、红苏子叶茶,暖胃驱寒
天气寒冷,容易导致胃病复发,胃痛、胃胀等。
此时,用红苏子叶,泡水喝,可暖胃,能缓解脾胃气滞,胸闷,腹泻,呕吐之证,可用于治疗胃寒症等,具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还可缓解脾胃气滞,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预防干燥导致的便秘,保护肠胃健康。
所以,冬季一受寒,就胃不舒服的人,不妨泡上一杯,大有益处。
2、金蓝菊根茶,清肠毒
冷空气刺激肠道,会引发多种肠道疾病,加上冬季进补,也会增加肠道负担。
此时,将金蓝菊的根茎,炒制成茶,泡水喝,有助于清肠毒,改善肠道健康。
金蓝菊根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养护肠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炎都很有帮助。
此外,还能降低大肠的pH值,可增加肠道的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内菌群环境。
所以,经常用其泡水喝,可清肠排毒,促进矿物质吸收,有益肠道健康。
3、谷谷丁红茶,去火消炎
大雪时节,室内热,室外寒,穿得严实,易生内火。
再加之“进补”,吃些辛辣食物,导致人体“内火”严重。
将谷谷丁,洗净后,发酵炒制成茶,降低寒性,泡水喝,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预防改善上火的情况。
谷谷丁,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有“天然抗生素”之称,有广谱杀菌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去火、消炎。经常用其泡水喝,对上火引起的嗓子疼、发炎等,效果尤佳。
大雪时节,揉三处,冬季安康少生病1、揉百会,助降压
大雪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此时,按揉百会穴,是不错的选择。
百会,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经常按揉,有助于降血压。
2、揉内关,护心脏
天气寒冷,也是心脏病高发时期。
此时,按揉内关穴,有助于护心脏。
内关穴,对心血管疾病,十分有益,可强心,调节心率,还可改善睡眠、胸闷,舒缓压力。
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内关穴,其食指或中指,外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然后换手做。
3、按涌泉,强肾脏
寒冷冬季,最主要的就是护肾。
经常按揉涌泉穴,可强健肾脏,促进肾脏排毒。
涌泉穴,在足底的前1/3处。
以边按边揉为佳,一定要感受到足部发热、经络通畅舒服才好。
大雪时节,谨记“2忌2宜”1、忌熬夜《黄帝内经》讲,冬养生,“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卧”,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雪过后,宜早睡晚起,最好以太阳升起时间起床为宜。
2、忌少穿
大雪过后,天气寒冷,此时,一定要穿戴保暖,切莫穿的少。
尤其是要护好腰部、腹部、头部、脚部。
这几处,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防寒。
3、宜泡脚
冬季,寒从脚底来,除了穿厚袜子、棉鞋,每晚泡脚也是必须要做的。
热水泡脚,有助于温补肾阳,泡脚水在38℃-40℃左右,泡至微微出汗为宜。
泡脚后,按揉足心,对肾脏亦有好处。
4、宜晒太阳
冬季,最重要的就是保护阳气。
晒太阳,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
尤其是,晒晒后背,护阳气效果更佳。
因为,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经常晒晒后背,可影响全身,对脑、髓、肾精肾阴亏损者的补阳效果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