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果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枇杷和柿子的差别?
枇杷果,是枇杷树结的果实,味道甘美,形如黄杏。
枇杷果柔软多汁,风味酸甜,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应用如今的枇杷口味甘甜,肉质细腻,每年三、四月份为盛产的季节,枇杷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
甜脆柿属于落叶乔木植物。果实扁圆,可制成柿饼、柿角、柿汁、柿糖及柿蜜。
甜脆柿,又称脆柿,是柿子的一种,但是又与平常的柿子不同,不同在于脆柿它不是软的,是脆的,口感甜脆,有柿子的香味,苹果的口感
枇杷果怎么吃?
1、准备好枇杷,最好是洗干净的,因为外面的毛吃了不好
向左转|向右转2、从上面弄一个小口,然后慢慢的撕掉它的皮儿。注意,最好不要撕破,撕破了容易让皮上面的脏跑到果肉里去。
向左转|向右转3、等剥好了就是这个样子的,里面的果核不能吃,就是这样的。一定要吐出来。
向左转|向右转拓展资料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
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枇杷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正是初夏时节,相信在江南一带,枇杷正金灿灿地挂满了果园的枝头,等待着人们“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的喜悦情结。
与其他果树不同的是,枇杷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呈四时之雨露精华,所以被人们称作“单独具有四时之气的水果”,为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与杨梅、樱桃一起被称为“初夏果品三姐妹”。
果之冠——枇杷枇杷,又叫芦桔、芦枝、金丸等,是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植物,高可达10米,花呈白色,有芳香气味,直径在一到两厘米之间。
枇杷果近球形或长圆形,果实表皮呈白色或橙黄色,枇杷果的横截面为呈圆形、纵截面呈倒卵形、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在两到五厘米,果重平均在三十到四十岁克,有的枇杷品种大果实比较大,在70~170g之间。
枇杷之所以成为枇杷,就是因为其叶子像琵琶而得名。
枇杷因其果肉味道鲜美,酸甜适度,柔软多汁,营养物质丰富,也因其各种功效而被誉为“果之冠”。
吃的枇杷,都有哪些功效?枇杷,原产于我国东南部地区,为我国特产树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史,十八世纪传入欧洲,目前在日本、意大利、巴西、西班牙、印度等已经广为栽培。。
对于枇杷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公元前一世纪司马相如所著的《上林赋》中,书中记载:“於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杮,亭奈厚朴。”
到了唐代,枇杷就被作为贡品,可食可药。不但可以生吃,而且可以加工成枇杷露、枇杷膏、枇杷酒、枇杷罐头等食品。
枇杷,也为历代文人、画家所钟爱,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大诗人白居易曾赞枇杷:“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枝”,宋代的杨万里在《枇杷》一诗中写到:“大叶耸长耳,一捎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两压低枝重,浆流冰齿寒。长卿今与否?英遗作圆官”。
作为中药,枇杷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和胃降逆、抗癌的功效。枇杷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鞣质、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胡萝卜素含量比较高,在水果中位列第三位。
枇杷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全身都是宝,其果实、种子、叶、花、根和枇杷蜜均能作药用。
先来说说枇杷叶: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豆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中医认为,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有抗感染、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调节免疫、镇咳祛痰平喘等功能。
在美国走红的“神秘东方液体”川贝枇杷膏,就是由枇杷叶、川贝母和其他中药组成,主要用于伤风咳嗽、咽喉干痒、声音沙哑等疾病的调理。
枇杷花:
枇杷花,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其不但富含硒、锌、镁、钙、铁等矿物质,含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酚酸类和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枇杷核:
枇杷核,就是枇杷的种子,含苦杏仁苷、氨基酸、脂肪酸和游离氰氢酸等,性味苦寒平,入肾、肺、肝和脾经。
据日本研究报道,枇杷核含有的扁桃苷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赋活作用。而我国学者研究发现,枇杷核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肠道正常菌群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枇杷核含有磬甙类物质,与水分解后具有一定的毒性,用作中药材也是经过特殊炮制去掉大部分毒素后才能入药。
枇杷果实:
枇杷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肺、润肺、宁嗽、止咳、主上焦热、润五脏等功效,可治咳嗽、燥热等症。
批把果实可以洗净生吃,但因为性凉,而不能多吃。
清代王孟英在其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多食枇杷湿生痰,脾虚滑泻者忌之。”
也就说,枇杷不能多吃,每天最多生吃300g左右,大果在5个左右即可,脾虚腹泻的不宜食用。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枇杷核有毒,要做药用必须特殊炮制,去掉大部分毒性方可药用。
而生果不能多吃,脾虚痰湿和腹泻的人不建议吃,否则会加重病情。
最后附送两个枇杷食谱——
枇杷酱和枇杷银耳汤的做法枇杷除了生吃,还有不少食用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两种:
1.枇杷酱:
具体做法是把枇杷洗净,去除果皮和果核,用盐水浸泡5分钟。将枇杷果肉用清水冲洗一遍,倒入砂锅,放入少量冰糖和一点清水,用火烧开,改为中火,捣碎枇杷,改为小火熬制,熬至浓稠关火即可。
2.冰镇枇杷银耳汤:
将泡发净的银耳,少量冰糖和水放入锅中煮熬,约半小时时(可根据个人对银耳的嗜好调整熬制的时间),新鲜枇杷洗净后,去皮,去核,切丁。
起锅前,加入切好的枇杷肉丁,煮开后关火。然后放在容器内置于冰箱冷藏,随取随用。
再次感谢邀请回答,愿上述回答对看待食用枇杷有帮助。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枇杷果熬水好还是直接吃好?
枇杷直接吃好。因为枇杷是一种脆嫩的水果,口感爽口,香甜可口,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和吸收。同时,煮水喝可能会破坏枇杷的营养成分,因此建议直接食用,以充分享受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
枇杷蔬果有哪些技术要领?
枇杷栽培技术要点
一、园地选择
1.气候条件
枇杷花果越冬,容易受冻,冬季低温直接影响产量,是枇杷经济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经济栽培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以上。
2.土壤条件
枇杷根系好气性强,最忌积水。宜选择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地方建园。砂土和土层过浅的园地容易发生旱害;粘性重、地下水位高的园地容易发生通气障碍,都不太适宜。
3.地形地貌
枇杷在山坡地、平地、河边都能种植。但应注意如下问题:坡地种植时应注意坡向、坡度与高度。应尽可能选择上有山顶林、下有水体、坡度≦25°的南向或东南向坡地,尽量避开风口、盆地。平地种植时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园地。
4.忌地现象
枇杷具有连作忌地的特点,老枇杷园以及刚育过枇杷苗的园地,往往土壤中残存有较多的致病菌和害虫,并积累了较多的根部排泄的有害物质,对新种枇杷的生长不利。
二、品种选择
枇杷品种可分红砂与白砂两类。红砂抗性强,容易栽培,适于做罐头,但鲜食品质较差。白砂肉质细软,适于鲜食,但容易受冻,成熟期易裂果,栽培要求较高。生产上可根据果实用途与栽培条件等加以选择。
三、果园建立
山地建园应修筑好梯田,并设置好道路与排水沟、保水沟、蓄水池。平地建园应注意降低地下水位。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可采用深沟高畦或筑墩的办法。
定植前应对定植穴内的土壤进行改良。
四、定植
1.定植时间:春植3月上旬~4月上旬。秋植10月~11月。
2.定植密度:行距3~4米,株距2.5~3米。
五、土壤管理
1.深翻压绿枇杷园可套种绿肥,并及时耕翻,以熟化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
2.生物覆盖一种是采用园地生草的模式,生草园不行削草,也不用除草剂,草长茂盛后,割草盖园。另一种是用稻草、柴草等为覆盖物,来覆盖果园。
六、施肥
1.幼树施肥:宜薄肥勤施。2~10月隔月施一次肥,肥料可用10~30%的腐熟人粪尿。11月~1月,施冬肥一次,肥料可用栏肥10~20公斤,再加人粪尿。
2.成年树施肥:
春肥:2月施。目的是促进春梢生长和果实膨大,结果多的宜多施。速效肥为主,多用磷、钾肥。占全年肥量的15~20%。
夏肥:采收前后一周内施下。要求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以氮为主,配合磷钾,占全年肥量的50%以上。
秋肥:9月中旬~10月上旬施,以有机肥为主,重磷钾肥,配合氮肥,占全年肥量的30~35%
七、整形修剪
1.树形
目前枇杷整形比较常用的树形有主干形、双层杯状形和变则主干形等。下面简单介绍双层杯状形的整形要点:定植后,在距地50~60厘米处剪短主干。发枝后,留分布均匀、生长良好的3~4个枝作为第一层主枝培养,在距第一层80~120厘米处培养第二层主枝,第二层主枝不能与下层重叠。
2.修剪
春剪3月上旬,修剪量不超过总枝量的10%。主要是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徒长枝,并对部分老枝短截更新,以增加春梢发生量。
夏剪在采后一星期完成,修剪量不超过总枝量的20%。主要是疏除直立性枝组,回缩衰退枝组,促进夏梢发生等。
八、疏花疏果与套袋
1.疏花:
时间:10月~1月
方法:摘除早性花,留存迟性花。疏除花穗基部和顶端的花,保住花穗中部的花。
2.疏果:
时间:2月下旬~3月下旬
留果量:每穗留1~3果
方法:先疏畸形果、冻害果、病虫果、机械损伤果,后疏密生果
3.套袋:选专用袋在最后一次疏果后进行。套前宜防治一次病虫害。
九、病虫害防治
枇杷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包括灰斑病、斑点病、角斑病)、污叶病、炭疽病、枝干腐烂病等
病虫害宜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十、自然灾害防御
1.台风7~9月用绳索将枇杷树株间相互牵制,或用木桩固定。
2.冻害寒潮来临前,枝干涂白、根际培土、束枝裹叶、下雪后及时摇雪
等。在冬季,可每隔20~25天,树冠喷洒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