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判断是否是心梗?
心梗的五大症状
1、夜间或休息时胸痛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2、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
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3、腹痛
心肌梗塞在发作之前,患者会有心肌缺血和缺氧的症状。心肌一旦出现了缺氧的症状,腹部就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还有可能会出现腹痛,如果说腹痛突然加剧了,
那么就要考虑一下对否是心梗要发作了。
4、突然出汗、脸色苍白
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伴随一身冷汗或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常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或有濒死感,可能是心梗的先兆。
5、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以及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视。如果中老年人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
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的发生。
日常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1、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于激动。
2、饮食应均衡、戒烟以及戒酒,预防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
3、不要太过劳累以及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4、适当的参加有氧运动来锻炼身体,老年人可采取步行、气功以及太极拳等方式来增强体质。
5、不要吃饱饭就洗澡,水温最好和体温差不多,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6、寒冬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所以在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1、一旦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立即停止任何活动;
2、含服硝酸甘油1片,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心脏重新获得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
心肌桥的症状?
心肌桥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和猝死。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其临床症状与其分型密切相关。可以分为两表浅型和纵深型两种类型。心肌桥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往往容易出现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一些临床表现。胸痛的情况可能会向左肩背放射,一般在活动或者是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这种心肌缺血的情况一般多考虑和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系,多属于冠心病的表现。必要时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心内科检查确诊。
心肌缺血是怎么回事?
过去我们总以为类似心脏缺血这样的疾病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的,但现在,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长期吸烟、喝酒、熬夜,心肌缺血的发病人群也逐渐向他们发展。
据有品PICOOC高血压临床医学海外研究中心统计,中国人口疾病死亡原因的前10位,癌症居于榜首,而心脑血管疾病稳稳地占据了第2名的位置。
30岁左右发生心悸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越来越多,平均每15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因冠心病而丧命,而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
什么是心肌缺血?
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
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
心肌缺血前期症状
1、突然出现心动过缓
如果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性的心动过缓,或血压降低的现象,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昏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了。
2、无故疲乏,且心前区感觉疼痛
工作或学习后,身体易出现疲惫无力、胸闷、精力不足等情况,且心前区有时还发生持续性的紧缩性疼痛、闷痛,甚至肩部也会被疼痛影响,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
3、突然感觉心悸、憋闷
心肌缺血患者容易在睡觉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的情况,需要经过站立和走动缓解。或者在吃饱后,气温低时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的现象,经过静坐后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身体出现这样的症状,千万要引起重视。
4、体力活动时容易感觉呼吸不畅
当身体耐力变差,即使轻度的体力活动后,也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不畅的情况,感觉身体非常不舒服。
如何预防心肌缺血呢?
1、饮食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戒烟少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3、适度运动
可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要量力而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密切注意自身情况,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此外,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
5、预防药物
主要是防止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因冠心病死亡,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脏供血不足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什么叫做心脏供血不足呢?
所谓的心脏供血不足在临床上也叫做心肌缺血,通常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和静脉部分或者完全阻塞的结果,就如下面这张图。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冠状动脉的概念,我们所说的冠状动脉、静脉其实就是负责给心肌细胞供血的像树冠一样的血管。以冠状动脉为例,它起源于人体的主动脉根部,分为左右两支,遍布在心脏表面负责供血。冠状血管对于心脏供血的一个优势在于:冠状动脉对血液的阻力较小,小于总体冠状动脉阻力的5%,以此为心肌细胞持续供应养分。而一旦这些血管发生部分或者完全阻塞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心肌为什么会缺血呢?心肌缺血的现象往往是逐步发展的,多会随着冠状动脉逐渐阻塞而缓慢发展。
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条件包括:
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硬化):主要由胆固醇的斑块积聚在你的动脉壁上,并限制血液流动,这是导致冠状动脉发生部分甚至完全堵塞的最常见原因。血栓阻塞:血栓引发冠状动脉阻塞的可能有可能来自冠状动脉自身,冠状动脉硬化产生的斑块有可能会破裂,引发自身的血栓阻塞,从而会导致突发性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发作。当然血栓也有可能来源于机体的其他地方,但是这种情况发生很少。冠状动脉痉挛:这种情况少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壁肌肉因不明原因出现暂时性的收紧引起心脏缺血。那么心脏缺血一旦发生会有哪一些症状体征呢?血管阻塞的程度如何决定你症状的轻重如何,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有症状缺心脏血和无症状心脏缺血。
1、有症状缺血:这种缺血的而表现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绞痛:首先我们谈一谈心绞痛,心绞痛患者最常见的体征便是自觉胸前区有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和憋闷感,这种感觉会放射到左上肢以及整个心前区。特别在劳动过程中、情绪波动中随着用力程度而增大。此时如果我们采取躺下或者静坐这种症状可能会稍做减轻,也有可能出现休息不缓解反而出现晕厥的现象。多数的心绞痛的出现常常意味着心肌供血已经明显不足,但这个时候的心脏缺血往往是暂时性的可逆性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及时休息或者及时就医并不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心肌梗死:不同于可逆性的心绞痛,此时的心肌细胞严重持久性缺血引发细胞死亡。 此时的心肌梗死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栓、血管阻塞引起。此时的症状与心绞痛类似,但是要比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更长,即使不劳作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发生。胸痛的范围放射的更广在发作的时候甚至会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等新的相关症状。猝死:猝死是心脏缺血最严重的情况,如果心肌大范围的梗死会引发心脏破裂的风险,缺血梗死后的心肌细胞不在具备相应的功能会被人体免疫细胞当成废物清除,如果心肌梗死的范围较大,很容易导致心壁破裂,如果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便造成心包填塞从而引起猝死。2、不表现出任何的症状:无症状缺血可以说是最可怕的一种类型,患者的心脏已经存在缺血现象但是缺少类似心绞痛胸部不适的主观感受,这个时候我们的患者常常无法抓到预警信号而错失最佳的防护工作,一旦就诊很可能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60岁的老年人、伴有冠心病的基础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都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人群。因此这也是我们主张健康体检的原因,通过心电图监测就可以很好的排出这种危险的可能。
这些因素会增加你患心肌缺血的风险烟草:吸烟或者长期接触二手烟会损害动脉血管内壁,这种损伤会增加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内壁上发生沉积,久而久之会减缓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血现象。除此以外吸烟会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并有可能增加血栓的风险。糖尿病:目前而言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与心肌缺血、心脏病发作和其他心脏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患者控制好血糖,维持好体机体代谢水平对于减少心肌缺血甚至是无症状缺血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血压:高血压会引发血液在血管内的异常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冠状动脉受损从而出现粥样硬化、血栓等危险现象的发生增大缺血现象。高血胆固醇水平、高血甘油三酯水平:甘油三酯、胆固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的主要部分,长期在血管内沉积会缩小冠状动脉有效输送血液的腔径。特别是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会诱发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因此我们都倡议患者健康饮食杜绝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饮食肥胖症、腰围过大:女性腰围超过 (89 厘米),男性腰围超过 (102 厘米),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而肥胖又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胆固醇水平密切有关。缺乏体力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运动会导致肥胖,和较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定期进行有氧运动的人心脏健康更好,这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些措施有利于纠正不良缺血事件的发生定期体检: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更具某些变化可以辨识到心脏的损伤;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可以直观的对冠状动脉堵塞情况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病的心脑血管患者定期体检有利于及早发现心脏缺血异常现象排出风险。备好常用药物:一旦发生心肌缺血及时服用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例如常备的心绞痛硝酸甘油片、常规降胆固醇药物、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按情况服药有利于纠正不良的缺血现象。选择手术治疗:心肌缺血的情况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例如稳定型心绞痛可以用硝酸甘油缓解,但是对于不稳定型类似的心肌梗死情况则无法缓解,此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常规的例如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疏通堵塞或者部分堵塞的冠状血管从根本上改善严重的缺血现象。总结:心脏供血不足也叫心肌缺血,指的是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静脉被部分或者完全堵塞引起,心肌缺血有时候不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感受,有时候会伴有胸前区不适、疼痛甚至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等现象,严重者会引发猝死风险。因此要求我们要定期体检,对症治疗,以此预防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从根本上杜绝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