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的症状是怎样的?,新冠肺炎有什么病状?
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控制,但世界上新型冠状病毒却大势施虐,席卷世界,我们有必要好好再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核心信息
一、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通的一类病壶的统称,来自武汉的2019-nCoV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系统的感染。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管理;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二、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主要症状:发热(≥37.3℃)乏力干咳;
严重症状:呼吸宿迫、脓毒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目前研究发现,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低,其传播力和致病力目前均低于2003年的SARS疫情。
三、可能被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现有的证据显示:
1、通过咳嗽或打喷喷在空气传播;
2、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
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4、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动物。
四、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怎么处理?
1、出现上述症状不一定感染冠状病毒,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
2、如果发病前14天内曾在武汉旅行;或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也可联系本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
五、去医院就诊时要注意什么?
1、详细告知大夫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要告知近期是否有武汉旅行史,以及是否与可疑患者或动物 有接触史。
2、诊疗过程应佩戴外科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
六、如果是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1、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之 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 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 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
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主动配合好卫生部门居家家隔离14天,期间做好个人健康状况记录,接受健康询问:隔离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及时联系辖区卫生人员。
七、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青的感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疫苗可以预防,主要通过减少接触或暴露的机会,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降低感染机率。
(1)保持手卫生。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室气的流通,不到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
(3)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口鼻。
(4)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5)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6)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八、如果近期如果云武汉,返回居住地后应注意什么?
1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的身体状态。
2、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 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执(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 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九、如何保持手部卫生?
十,如何选择,如何佩戴口至?
1、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都可以。
2、如果去医院、人群聚集处、。或有病例发生的地区,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建议您佩戴口罩。
3、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呼吸道病人近距离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要佩戴防生物 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
十一、如果被诊断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1、要相信当前的冠状病毒疫情是可防可治的 ,患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2、主动配合隔离治疗,接受健康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个人接触史,不得逃避管理。
3、接受卫生部门的随访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如实报告个人病情变化。
4、不要紧张,保持心情放松,遵医嘱科学安排睡 眠和运动,注意加强营养。
预防方法
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感梁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野生禽畜,杜绝带病上班、聚会。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执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
接触史、旅行史等。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 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触禽备、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居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 成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 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 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三、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四、及时就医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 史、旅行史等。
及时就诊
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冬春李,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浑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影。病毒性肺炎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 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该病可防可控,预防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需卧床休息。如有上述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为什么有些地方还用体温作为排除依据呢?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随着新闻的普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一部分患者,确实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没有发热症状,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度的干咳,但是大家要知道,这种情况是个例,大部分的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首发的症状还是以发热为主。
我们对于新型病毒感染的认识还很浅,面对这种新出现的病毒,专家也在探索、研究的路上。
根据最新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指南第4版,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以发热、乏力和干咳为主,有少部分的患者呢,会表现出来一些卡他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涕。另外现在比较令人关注的一个点就是腹泻,相信大家经常看新闻的话,应该知道美国在今年的2月1日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美国第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疗的过程,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发现其有明显的腹泻症状,而且给予其进行了粪便的检查,结果其粪便检查病毒核酸阳。
就在当晚,深圳医院也发现在患者的粪便病毒核酸检查阳性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有媒体也采访了钟南山院士,钟院士表示不排除有经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可能,这是我们需要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期待后续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要筛查发热病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严格的关注发热的病人呢?其实这个举动并不是为了要给患者确定诊断,是筛查!
而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部分的患者都是以发热为主,我们要把可疑的病例筛查出来,筛选出来后给予其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其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将感染的患者隔离出来,给予科学系统的治疗,而且这样才能切断感染途径,不使已经感染的患者再感染其他的人!
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逐渐的将这次疫情控制住。
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患者,可以采取简单的退热治疗,指导患者回家继续观察。
您以为那些没有发热的可能感染者就被忽视了吗?请大家相信,我们的流行病学专家和感染科专家不仅会关注发热的病人,对于这些不发热的病人,获得的关注有可能要比感染的病人还要大。
如果在感染的患者接触的病例当中,确实发现了这种只有轻度症状不发热,但是经过病毒核酸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将会获得更大的关注。
因为这一类的患者,他自己有可能并不知道已经感染了病毒,但是由于他或者是她的抵抗力比较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其仅仅存在着一些非常轻的症状,比如干咳,没有发热,那么他会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如果其能好好的在家休息还好,一旦这个人是个不靠谱的主儿,到处乱窜,随便接触其他人,甚至是个大咧咧的人,口罩都不戴,他触摸过的地方,他的一个喷嚏,就会感染更多的人!
这样他就成为了一个超级传播者,所以必须要给予更大的关注,严格筛选出这样的人士!
说句心里话面对这次广泛传播的疫情,如果我们想要战胜它,真的需要我们全民所有人都重视起来,只有切断了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被感染的小链条,最终才能彻底切断病毒感染在全国的大链条,最终得到这场战役的胜利。
作为医生,对于这次疫情看的真的特别的重,因为这次病例感染的特别多,如果将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累积起来,已经超过了3万人,全国所有的省份都有感染的病例。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有很多人根本对这次疫情不在乎,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聚集性病例,就在今天,我们这边确诊的一个患者,明明知道家里有武汉归来的亲属,仍然积极的参加家庭的聚会,最终被感染,其所有家属都要被隔离,具体有没有其他的感染者仍然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其在潜伏期的这个过程当中接触了很多人,相当于一个人不在乎,结果导致了n个人受累。而且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着。
这种情况,说实在话,真的恨的人牙根痒痒!
在这里谢医生,真的想跟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说句心里话:
求求您了,求您尽量减少外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多人聚会,请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出门的时候要戴口罩,回家的时候要先洗手,在便后也要洗手,室内多通风,要科学合理的饮食,科学合理的休息,不要熬夜,尽量不要伤害自己的抵抗力。
咱们就坚持一段时间,啥时候,钟院士告诉咱们可以好好出门了,咱们再动!
也请必须要上班的诸位,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尽量规避感染风险!相信,只要我们都对自己负起责任,那么就是对整个社会负起了最大的责任!
有句广告词特别适合现在的情况:你好,我好,大家好!
您觉得呢?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感冒症状有什么区别?
你好,谢谢邀请!
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如图所示):
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三者的表现和症状,可以参考下图对自己做个判断。如还是无法确定该上医院还是得上!
#关注新型肺炎# #武汉协和医院最新治疗方案#
新冠肺炎潜伏期一般多久?
新冠状病毒它的潜伏期最长是在14天左右,但大部分在3~7天左右就会发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潜伏期也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有接触过疑似患者或者是有去过疫区等地方的,一定要进行隔离半个月左右。如果半个月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才可以解除隔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的传染性也是非常强的,人群普遍有易感性,所以尽量要少出门,少去人多的地方,室内要保持通风,可以定期进行消毒。同时在出去的时候尽量要戴上口罩,手套以及防护镜等,都可以有效的预防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应该注意什么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答: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答: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答: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答:(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答: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