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激素药的危害有哪些?
严格来讨论激素的话,其实人体内的激素不不计其数,比如说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例如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调节血糖的胰岛素,控制人体代谢的甲状腺素等等。这些激素的正常分泌,对人体维持正常功能有极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出现某样激素分泌减少或缺失,必须要外源性补充激素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这是激素药使用的常见原因,比如说1型糖尿病患者缺乏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以维持正常血糖代谢;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分泌甲状腺素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优甲乐;卵巢早衰患者因分泌雌激素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雌激素以改善潮热、生殖器萎缩等更年期症状。
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抗炎、抗肿瘤等治疗。为了治疗某些疾病,比如白血病用于化疗、免疫性疾病用于抑制免疫,这些激素使用剂量往往非常大,容易造成各种副反应,比如肥胖、骨质疏松、水钠储留、血糖异常等等。但是为了治疗疾病,在没有更好的方案前,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有的无良商家会在护肤品药品里面加入恶皮质激素,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容易出现激素依赖,导致脱离激素后疾病的大反弹。
对于药物副作用,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其实小剂量、短时间的激素用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小的,长期使用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
激素是个很好的医疗武器,但是用的得当可以治病,用的不当也会害人,就看这武器是掌握在谁手里。
希望大家不要谈激素色变,正确的面对疾病和治疗。
免疫调节剂有哪些?
免疫调节剂按照功能来分类,包括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双向调节剂,具体如下:
1、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干扰素、白介素2等;
2、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硫唑嘌呤等;
3、免疫双向调节剂:如真菌(食用菌)等;
什么东西会侵蚀人体免疫力?
谢谢邀请。特殊时期,人人都在“防病毒,抗疫情”;此时这个特殊阶段,“科学的提高免疫力”是大家都应该关注并做到的一件事情,人人都知道“免疫力低的人更容易生病”,所以大家总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但这个说明并不“科学”,其实而言,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免疫力并不需要去刻意“提高”,为何会这样?那怎样才能保持“强悍”的免疫力?以此文带你了解“真相”。
免疫力,并不需要刻意提高,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保护”:免疫力,三个字组成的“名词”,具体的意思就是“身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体的“免疫力保护伞”,主要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外表皮肤和粘膜:
身体的“第一道物理防线”由皮肤和粘膜构成,其覆盖在人体的外表面和内部,可以将病原微生物“阻挡在身体之外”。
免疫器官和组织:
继续往里走,包含淋巴结、胸腺、扁桃体、骨髓等部位在内的地方,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以及定居等“进化流程进行”的主要地方。
免疫细胞:
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白细胞等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机体存在一些“免疫活性物质”,例如溶菌酶、抗体、白细胞介素等物质。
这些东西会消耗我们的“正常免疫力”:不靠谱的饮食习惯,经常性的大鱼大肉、能量过剩、蔬菜摄入量少等饮食习惯。
只吃不动,久坐时间太长,平常根本不运动。
熬夜晚睡,睡眠时间太少,给我们的免疫力减分。
乱用药、滥用药,影响身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正常的防御能力”。
负面情绪过重,总是有压抑的心态,也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
不消耗身体的免疫力,有些事情要做好:好好吃饭,全面且均衡:
靠谱进餐,请您做到全面多样饮食,每日进食的食物种类要在14种以上,鱼虾、禽畜肉、牛奶、蛋类新鲜蔬菜、水果、菌菇类、豆类等食物均应该存在,多样少量摄入,少食多餐,确保营养物质的“足量摄入”。
好好睡觉,很重要:
拒绝晚睡,拒绝熬夜。每日的睡眠时间应该保证在7—9小时,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也不该低于6个小时;请确保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拒绝“久坐”,适当运动:
长时间的久坐会把您变得“更爱生病”,每日适量运动非常关键。建议成年人保持“每周至少5天,每天30—60分钟的运动量”,快走、慢跑、瑜伽、打球、游泳、无氧机械运动都是靠谱的选择。
拒绝“药物依赖”,你的身体会更健康:
对于那些类似普通感冒等一些“自现性疾病”,不建议您过分用药,给您的免疫系统留出工作空间,它们完全可以杀灭这些病原体。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盲目看待,假设您是急性流感或者是那些自身免疫力根本无法对抗的疾病,请及时就医诊疗。避免贻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对待“免疫力”,请您科学看待;疫情当下,每个人都该用科学的“方法”去保持自身强大的免疫力,不必过分刻意增强。源于饮食和生活习惯,请您健康+科学对待。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期吃免疫抑制剂?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在回答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聊一聊什么是免疫抑制剂?
所谓的免疫抑制剂,是指对我们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具体来说,免疫抑制剂是用来抑制我们体内T细胞和B细胞等,这些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用来降低我们体内抗体的免疫反应。
说到这里,大家伙儿不免感到就有点纳闷和奇怪了!
健康科普宣传不是总在说,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抵抗病菌的侵袭吗?
例如打新冠疫苗的目的,不就是让我们体内产生对付新冠病毒的抗体,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能力吗?
为什么免疫抑制剂,又反过来要降低我们体内抗体的免疫反应呢?
不错,这说明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美,有的时候,也像电脑、计算机、网络一样,会出错儿。
比如,当我们进行器官移植后,医生把一个原本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器官,硬是被放进我们的身体里;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搞懵了,把它当成了“敌人”,向它发起进攻,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吃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我们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
又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等等一些疾病,这些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所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我们自身的抗体所发生的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最终引起的疾病。
简单地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当成了“敌人”,并对其进行攻击,导致器官、组织、细胞受损而致病。
那么,对于需要长期吃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来说,要注意哪些副作用呢?
下面,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以6个临床常用的抗器官移植排斥免疫抑制剂为例,来聊一聊长期吃免疫抑制剂,需要注意的副作用,仅供参考。
1.长期吃环孢菌素,要注意的副作用环孢菌素是从霉菌酵解产物里提取的一种环形多肽,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环孢菌素主要副作用为:轻度副作用,以头痛、肢体震颤、感觉障碍等多见;中度副作用,以视力障碍为主。
环孢菌素相关神经毒性的重症表现发生率极低。
2.长期吃他克莫司,要注意的副作用他克莫司是从土壤真菌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特性,用于预防各种器官移植所出现的排斥反应,效果优于环孢菌素。
他克莫司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3.长期吃雷帕霉素,要注意的副作用雷帕霉素也是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大环内酯抗生素,用于固体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雷帕霉素结构与他克莫司相似,但作用机制不同。
雷帕霉素主要毒副作用为:头痛,恶心,头晕,鼻出血,关节疼痛。
4.长期吃咪唑立宾,要注意的副作用咪唑立宾是从土壤霉菌的培养滤液中获得的咪唑类抗生素,我国将其作为肾移植抗排斥药用于临床。
咪唑立宾主要副作用为:是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障碍和过敏症状,偶见骨髓功能抑制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长期吃依维莫司,要注意的副作用依维莫司是一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后的排异反应。
依维莫司主要副作用为:上呼吸道感染、鼻窦和耳部感染、口腔溃疡等。
6.长期硫唑嘌呤,要注意的副作用硫唑嘌呤为DNA合成抑制剂,其代谢成活性产物6-巯基嘌呤,能抑制DNA、RNA以及蛋白合成,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主要用于延缓器官移植排斥,包括人肾移植排斥反应。
硫唑嘌呤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肝毒性、胃肠道毒性以及诱发肿瘤危险、引起粒细胞缺乏及血小板数量下降等。
总结:所谓的免疫抑制剂,是指对我们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长期吃免疫抑制剂,主要注意的副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且要认真看药品说明书载明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切莫擅自自行服用。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什么是免疫抑制?
你好!谢邀!
这是个十分专业的问题。免疫学是一门大学问,是医学科学研究中最复杂的。只能浅显回答供读者参考。
一,免疫学历史
免疫(immun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其原意是免除税赋和差役。引入医学领域则指免除瘟疫(传染病)的含意。
公元前430年,希腊有一位历史学家感染了当时流行于雅典的一场瘟疫,死了很多人。但侥幸得以痊愈。据此这位历史学家Thucydides总结了他自己及他人感染疾病的历史事实,发现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钟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传染病再次感染时具有抵抗力,称之为免疫"immunity"。这就是最早人类对免疫的初步认识。以后通过近百年的医学发展与实践,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免疫的认识:基本共识是:免疫就是不得病,免疾疫!现代免疫学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与认知。将免疫定义为: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认知、识别、应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表现。正常情况下的免疫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二,人体的免疫系统
上帝让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有着完整的免疫器官与免疫系统。如:扁桃腺、胸腺、骨髓、淋巴腺、淋巴结、淋巴管、脾脏等。产生了许多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其它免疫应答反应和效应细胞如肥达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三,人体有完整的免疫功能
1,免疫防御功能。
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是针对外来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毒素的侵入性损害而激发的免疫保护作用。御敌于国门之外,就象我国有几百万强大的人民军队,保护着祖国和人民,外敌一般轻易不敢侵略的道理一样。
2,免疫监视功能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畸变细胞突变和癌变的组织细胞以及变老、凋亡细胞。
3,免疫自稳功能
机体免疫系统有着极为复杂而有效的调节信息网络。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刺激,产生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监控机制,实现了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人也健康无病。
四,免疫的双刃剑!(免疫攻击)。
免疫是好事有时是坏事?免疫攻击可造成对自体组织器官的伤害!称为免疫紊乱。所以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除了上述情况对机体有利的一方面外,在某些异常情况下免疫清除可能导致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就是对正常组织细胞也带来了损害!临床上称为:免疫损伤。免疫损伤性疾病常见有:慢性乙肝、肺结核(空洞与干酪样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桥本氏甲状腺炎、阿迪森氏病等。
五,免疫抑制与免疫抑制剂
由于个别患者存在持续性免疫损伤,造成健康的损害!所以医学科学家决定对免疫损伤的疾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临床上分为免疫调节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后可使机体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被抑制下来,自体免疫性疾病也可逐渐康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药物有三大类。
化学合成药
1,烷化剂,环磷酰胺,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合成→使细胞分裂停止。有效干扰了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达到了身体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目的。用于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手术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2,抗代谢药
硫唑嘌呤,为核酸拮抗剂,干扰细胞DNA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用于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甲氨蝶呤,为叶酸拮抗剂,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临床上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3,糖皮质激素
临床上最早抗炎药,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减少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数量→也降低了抗体生成。抑制了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目的显现。同时还抑制了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因而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防治脏器移植排斥反应,治疗炎症和各型超敏反应。
真菌代谢产物类
1,环孢素A:系真菌又称孢子菌代谢产物的提取物,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基因转录!从而抑制Th细胞(免疫辅助细:)活化。防治器官:排斥反应最为有效的药物,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规范用药。
2,他克莫司:属大环内酯药,目前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3,雷帕霉素:干扰T淋巴细胞基因转录,抑制丅淋巴细胞增殖,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中药制剂类
雷公藤,抑制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对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青蒿:青蒿素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可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临床上用于肾炎、葡萄膜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