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症状,直肠癌早期症状和前兆有哪些?
直肠癌早期症状和前兆有哪些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和前兆,癌肿影响排便或破溃出血时才出现症状。具体症状主要有:
1.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
2.癌肿破溃出血症状: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甚至有脓血便。
3.肠腔狭窄症状: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初时大便进行性变细,当造成肠管部分梗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
4.癌肿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远处器官引起相应症状: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侵犯阴道,可出现阴道异常分泌物。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晚期出现肝转移时可有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消瘦、水肿等。
直肠癌症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便血80%~90%;便频60%~70%;便细40%;黏液便35%;肛门痛20%;里急后重20%;便秘10%。
本内容由北京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科 主任医师 邢加迪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结肠癌的症状?
结肠癌首个现象就是大便增多,平时大便有血和粘液,呈不规则或疏松的大便。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稀。中下腹痛。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稀。中下腹痛,程度不等,多为钝痛或胀痛。当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时,患者常有发热,会引发腹痛、右腹部充盈、恶心、呕吐和厌食。
十有八九肠道病得不轻了?
肠道,是人体健康的“保护伞”,一旦其发生病变,则严重危害健康。
由于肠道蜿蜒曲折,导致其病变时,不易察觉。
临床上,很多肠道疾病,发现时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尤其是肠癌,发病隐匿,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在延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约80%以上,是因未做直肠指检造成的。
肠癌发病隐匿,很多人是拖到了后期,才就医检查,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一旦身体出现4种异常,十有八九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延!
异常1:放屁多又臭
正常情况下,一天之内放屁次数,会在5到10次之内,而且,不会有非常明显的臭味。
如果,一天之内放屁次数超过这个数,同时,还带有非常臭的气味,就可能是肠道出现了问题,此时,应尽早就医。
异常2: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腹泻,便秘,都是十分常见的一个现象。
然而,一旦二者交替出现,需警惕肠癌来临。
异常3:大便性状改变
道内有肿物,便可能会压迫粪便,使排出的大便形状改变。
大便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等。
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有一丝丝血痕,此时,一定尽快就医检查。
此外,排便的时间、次数改变,或者是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也要尽早检查。
异常4:体重下降快
虽然,现代以瘦为美,但是,短时间,体重下降严重,则要高度警惕。
很多癌症,到了晚期,一般都会出现持续性消瘦的现象。
尤其是肠癌,一旦肠道癌变,无法正常吸收营养,人体就会大幅度的消瘦。
短时间内,体重大幅度下降,不要“窃喜”,一定要尽早检查。
这4类人,易被肠癌“找上身”,希望你不在其中第一类:长期久坐者
长期久坐,缺少运动,是肠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科学表明,吃完饭后,没有活动,或活动量太小,使得肠壁蠕动慢,延长有毒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从而增加了肠癌的风险。
第二类:爱吃肉者
研究表明,每日食用100克红肉,可增加17%的结直肠癌风险。
而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就可增加18%的结直肠癌风险。
第三类:有肠癌家族史者
肠癌家族史的家属,罹患肠癌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数倍,是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
这类人,一定要重视肠镜的筛查,每年至少做一次肠镜。
第四类:结直肠息肉者
肠癌,大多数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腺瘤性息肉,是不可逆的,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且,会因为某些刺激有恶变倾向,腺瘤性息肉,才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保护肠道,预防肠癌,做好这三点:一:多喝水,常饮茶,少喝酒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喝水,可减少肠道有害气体,使大肠保持清洁,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温热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茶水,对于润肠通便,改善便秘,十分有益。
常饮茶,可促进肠道排便,改善便秘的发生,减少肠癌发病几率。
金蓝菊根茶,泡水喝,可排肠毒,改善肠道菌群,缓解便秘,护肠道。
金蓝菊,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被《药典》收录,习称菊苣。
其根茎药用价值高,用其泡水喝,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金蓝菊根含有菊粉、咖啡酸、奎宁酸所形成的甙——绿原酸和苦味质。
菊粉,对肠道有保护作用,显著增加便秘患者的排便频率,由便秘引发的恶心和疼痛也随之消失。
此外,金蓝菊根中,还含有低聚果糖,具有清肠排毒、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电解质和水分的重吸收,缩短粪便在结肠内滞留时间,促进排泄。
经常用其泡水喝,排肠毒,改善肠道菌群,减少肠道病变,十分有益。
少喝酒,减少对肠道的损害,有益肠道健康。
调查发现,从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来看,每天饮酒的人,要比不饮酒的高出一倍。
特别是,长期饮酒的人更容易患大肠癌。
所以,要注意少喝酒,尽量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二:不懒惰,多运动,少熬夜
懒惰,缺乏运动,长时间静坐,都会增加肠癌的风险。
不经常运动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明显的增高。
而适当的运动,则会降低肠癌的发病几率。
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0%。
跑步,能够降低人们患结肠癌高达31%的机率。
每天跑10-15分钟,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运作。
走路,是预防肠癌,最简单方便的运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研究显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几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肠癌的机率降低了31%。
三:重检查,不拖延
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肠癌,都是“拖”到了晚期,没有及时检查,错失了救治时机。
因此,要重视肠道的检查,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检查,不可拖延。
临床上,约80%以上晚期肠癌,是因未做直肠指检造成的。
完善指检,对于早期发现肠癌,尤为重要。
精确的直肠指检检查,可以初步的确定肛门附近、直肠是否有癌变的性质。
肠镜,更加不可忽视。
90%的肠癌,都是通过肠镜检查出来的,肠镜检查,是最准确的检查。
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关于直肠肿瘤的手术后会有什么问题和我说一说?
您好,我是一名全科医生,但同时我的亲人中也有得这个疾病者,我来回答您正合适,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直肠癌的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脓血便、疼痛、尿道刺激症状、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确诊直肠癌后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做完直肠癌手术后,以后需要做什么或者说下一步如何去做?
第一,做完直肠手术后,首先需要跟主治大夫沟通,是否需要做放疗和化疗。大多数直肠癌初期的临床症状都不很明显,一般发现临床症状后就会是中晚期,所以说,对于中晚期直肠癌虽然做了手术,但是仍然需要做放化疗治疗,才能更好的综合治疗癌症,巩固治疗成果。
第二,大多数直肠癌术后留有造瘘口,方便直肠手术恢复,需要跟手术医生沟通是否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肛门排便排气。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个是保留肛门的手术,后期恢复后可以再去通过手术恢复肛门拍死排便。另一个是无法保留肛门手术。
说这个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手术后,有可能再次通过手术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这样可以减少患者造瘘口带来的生活不便。具体能不能够再次手术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如何去做,什么时候才能做,也是需要及时的跟主治医师沟通。
第三,后期造瘘口的管理,这个会带给直肠癌术后患者非常大的生活不便和痛苦。患者突然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前通过肛门排气排便,而现在通过肚子上的造瘘口排气排便,会非常的不方便。而且会觉得不卫生,不仅仅是患者自己觉得不卫生,一同生活的家属也会觉得不卫生,这要牵涉到后面说的理解照顾问题,我稍后再说。
日常造瘘口的管理是非常繁琐和细心的活儿,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反复做的事情。如果造瘘口护理不好,患者日常生活中会觉得非常痛苦,以至于影响患者心情和生活质量。
具体如何护理造瘘口,需要根据您使用的道造瘘口护理材料来决定。这个也需要你去咨询做手术时所在科的护理人员。
第四,定期的复查。及时定期的复查能够尽早的发现直肠癌术后是否有复发和转移。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建议一开始的时候每半年复查一次,三年之后可以改成一年复查一次。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直接每半年复查一次。
第五,家人的陪伴和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尤为重要,我把它放在生活照顾前面。患者得直肠癌手术之后,加上疾病本身和有手术后带来身体上的不便,会非常痛苦。家人的陪伴和精神上的鼓舞可以让患者重燃生活的勇气。不至于因病而抑郁,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去,也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所以说多多陪伴多多鼓励,尤其是多多理解支持,是患者真正内心所需要的。
第五,积极治疗预防其他基础性疾病。直肠癌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同时病发其他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日常生活中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基础性疾病。预防基础病才能有助于患者直肠癌手术后的恢复。
第六,生活上需要格外照顾。患者通过直肠癌手术之后,尤其是通过放化疗之后,患者会有明显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等症状。需要日常生活中给予细心的照顾。尤其是造瘘的患者。通过改变了肠道的消化功能。患者排泄物中水分明显增加,需要给予易消化食物营养支持,需要多补充水分。
综上所述,患者直肠癌手术之后,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需要家属给予理解支持鼓励,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照顾。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积极的投身到生活中去。我是@全科医聊 ,期待您的关注,共同关注健康!
肠炎和肠癌的区别?
肠炎和肠癌的区别
肠炎是各种肠道炎症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是一种炎症疾病总称,炎症性肠病肠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肠癌。
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主要与日常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多由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所导致。一般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另外,贫血、消瘦、乏力和食欲减退也是肠癌的临床表现。
肠炎是良性的问题,肠癌是恶性的疾病,从症状上很难区别这两类疾病,均可表现为出来腹胀,腹痛,黏液血便,血便,排便习惯的一些改变,但是为了明确肠癌诊断,还是应该做粪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血液方面的肿瘤指标化验检查,必要时进行腹部CT等进一步检查。而不能够单纯的从症状上,来鉴别两类疾病。
本内容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屠惠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