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症状,如果你男友有糖尿病?
我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目前观点依旧。如果我是女性,我是不会嫁给糖尿病男友的。
糖尿病属于终身型代谢疾病,绝对称得起“重大疾病”,无论怎样控制,实际上还是会逐渐发展,越来越重。目前医学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糖尿病,也没有办法完全阻止病程进展。与已知患有糖尿病的人结婚,将来要面对很多问题。
1.开销。糖尿病人的开销,是相当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病人的花销不仅大,而且很可能越来越大。鉴于糖尿病人的身体情况,除了某些特殊人士,指望他们去赚钱也不太现实。而居家过日子,处处需要钱,一旦经济上出现问题,所谓“幸福婚姻”基本上就是空谈了。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由于经济情况导致婚姻破裂的例子数不胜数,也就是说,这是日后婚姻生活的一大隐患。
2.遗传。糖尿病具有遗传性,而且遗传率不低。糖尿病的遗传倾向可影响家族三代,1型糖尿病的遗传性还差一些,即使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孩子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只有25%;而2型糖尿病,目前医学统计给出的几率,大约39%的2型患者至少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2型患者一级亲属的终生患病风险,比年龄和体重相匹配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高5-10倍。考虑到后代子女的健康,嫁给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斟酌。况且,把这种风险强加于后代身上,对后代也是极度不公平的。
3.日常。虽然人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对抗糖尿病,但实在无法乐观地对待糖尿病症状。病人就是病人,毕竟不如健康人,一来他发病的时候肯定会牵连伴侣,除了自己痛苦,也要人照顾他;二来,鉴于患者的身体,高兴时想吃顿大餐或者出去旅个游都未必能如愿。这样的情况虽然属于琐事,但琐事很容易变成“积怨”,久而久之矛盾升级,感情淡化,也会威胁到婚姻的稳定。
4.亲族。且不论一般亲戚朋友的风言风语,单是家里老人那一关,恐怕就很难过得去。而之后的婚姻生活里,只要出了一点点问题,老人就能抻着这个茬儿数落你上万遍。不论如何,让老人心不顺,这也不是件好事。
5.长久。不得不承认,糖尿病患者的长寿几率实在是不高。若婚姻的其中一方“先走一步”,那这婚姻又怎么称得上幸福呢。
我相信“真爱”,但真爱不该仅仅是一方无私付出。患者若也爱她,便不该让她为难。
我仍然觉得,嫁给糖尿病患者并非明智之举。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也是很多人的事。究其种种,我个人是反对女性嫁给已知的糖尿病患者的。——还是那句话,除非女方是为了谋得巨额遗产,现实中愿意嫁给糖尿病患者男友的女性应该不多。
二型糖尿病人一天都喝多少水呢?
二型糖尿病人一天都喝多少水呢?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其中多饮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口干、口渴的症状,这属于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高,血液粘稠度高,机体就需要更多的水来稀释,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多饮水。
多喝水有利于稀释血液浓度,帮助降低血糖,多喝水有利于含氮废物排出,有助于排便,可以帮助清洗泌尿道,同时还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那么二型糖尿病患者一天都喝多少水呢?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补充2500毫升的水,这些水包括从食物中获取的一部分,其余的大部分是直接靠饮水补充的。
但是为什么二型糖尿病患者越喝水越渴呢?
这其实与“多尿”的症状有关。
多尿往往是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糖尿病患者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
所以糖尿病患者中有些人认为,是因为喝水越多越口渴,喝水越多,排尿越多,所以很多人往往会控制饮水,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口渴是因为体内血糖过高,加上排尿增多,因此需要喝水,不要把因果关系错置了,高血糖和多尿是因,喝水是果。
糖尿病患者饮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千万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如果感到口渴,表示人体已经开始缺水了,也就是说血糖已经超过人体的负荷了,所以即使没有口渴感,也要适量补充水分。
其次,喝白开水,远离各种糖饮料,牛奶、豆浆也是糖尿病患者补充水分的好饮料,还有助于改善缺钙的情况,可以作为早餐饮食。
运动过后、洗澡后、大量出汗后等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因身体缺水导致严重的问题。
部分糖尿病患者,比如合并有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控制饮水量,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糖尿病患者饮水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是按照血糖水平划分的吗?
1型和2型糖尿病都发生在身体无法正常储存和使用葡萄糖时,这对能量至关重要。糖或葡萄糖在血液中聚集并且不会到达需要它的细胞,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通常首先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但也可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免疫系统攻击胰腺β细胞,使它们不再产生胰岛素。没有办法预防1型糖尿病,它通常是遗传性的。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约有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1 型糖尿病。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2型糖尿病更容易出现,但许多孩子现在开始发育它。在这种类型中,胰腺产生胰岛素,但身体不能有效地使用它。生活方式因素似乎在其发展中起作用。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大约90-95%的糖尿病患者属于这种类型。
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可导致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力丧失,神经病症以及血管和器官损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美国有超过3000万人可能患有糖尿病,但其中25%的人不知道患有糖尿病。
另一种类型是妊娠糖尿病。这种情况发生在怀孕期间,通常在分娩后消退,但有些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患上2型糖尿病。
原因1型和2型有不同的原因,但它们都涉及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激素。胰腺产生它来调节血糖变成能量的方式。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会影响年轻人。
在这种类型中,科学家认为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但儿童感染可能起作用。
免疫系统会破坏这些细胞,这意味着身体不再能够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在接受诊断时及其余生中需要使用补充胰岛素。
1型经常影响儿童和年轻人,但它可能发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它可以突然启动,并且趋于迅速恶化。
风险因素包括:
有糖尿病家族史出生时具有影响身体产生或使用胰岛素的某些遗传特征一些医学病症,如囊性纤维化或血色素沉着症可能接触某些感染或病毒,如腮腺炎或风疹巨细胞病毒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中,身体的细胞开始抵抗胰岛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停止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因此它不能再有效地使用葡萄糖。
这意味着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相反,它在血液中积聚起来。
这被称为胰岛素抵抗。
当人总是或经常患有高血糖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当身体的细胞过度暴露于胰岛素时,它们对它的反应就会减弱,或者它们可能根本不再响应。
症状可能需要数年才会出现。人们可以从早期阶段使用药物,饮食和运动来降低风险或减缓疾病。
在早期阶段,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不需要补充胰岛素。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他们可能需要它来控制血糖水平以保持健康。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患有2型糖尿病的家庭成员有肥胖症抽烟遵循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使用一些药物,包括一些抗癫痫药物和一些艾滋病毒药物来自某些种族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这些人包括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着居民,太平洋岛民以及一些亚洲裔人。
风险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引发1型和2型糖尿病,但许多人可能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避免2型糖尿病。
研究还表明,其他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发挥作用。
维生素D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1型和2型糖尿病。
一些研究表明,低水平的维生素D可能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2017年发表的一篇评论表明,当一个人缺乏维生素 D时,身体中的某些过程,如免疫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就不能正常运作。据科学家称,这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糖尿病的风险。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暴露在阳光下。食物来源包括油性鱼类和强化乳制品。
哺乳
一些研究人员建议,即使是短时间给予婴儿仅母乳,也可能有助于预防未来的1型糖尿病。
2012年发表的一项综述得出结论,完全母乳喂养和1型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弱保护关联”。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链接。
当2型糖尿病遇上高血压?
糖尿病时间长了,血压也高上去了,高血压时间长了,血糖也升高成了糖尿病了,或者糖尿病高血压同时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多见,对于有2型糖尿病,同时又有高血压的朋友,应该如何控制好这两个疾病呢?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更应该注意健康风险对于糖尿病初期和轻度的高血压患者,身体往往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的感觉,也不会马上就产生什么肾脏、心脏方面的健康问题,但需要主要的是,这两种疾病,对于心脑血管、肾脏健康、以及眼睛等其他靶向器官的健康损害,是共有的,而且也都是逐渐产生的,而两种疾病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血压都偏高,这种损害可以说是双重的,双倍的,血管的硬化速度也是加倍的,而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几率也是成倍增加的。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首先最大的健康风险就是心脏的健康风险,这两个慢病都是导致血管硬化狭窄的重要风险疾病,因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最终导致死亡风险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占第一位,而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脑卒中的风险更高,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如果这两个疾病控制不好,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一旦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死亡率高,预后通常也较差;另外,如果血糖和血压控制不好,还会逐渐影响肾脏功能,高血压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都是在肾脏疾病中占比很大的疾病,因此,想要保障好肾脏健康,避免肾功能出现问题,也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控制目标是多少既然有糖尿病,还有高血压问题,我们要做的当然是控制好血糖和血压水平了,那么到底血糖控制到多少,血压控制到多少才算达标呢?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想要做好血糖控制,不但要经常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是很重要的血糖控制指标,这个值反应的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如果您能够做到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内的水平,当然就是很好的血糖控制了,如果已经出现肾功能下降的老年人,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那么可以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值适当放宽到8.0以内。
对于血压的控制,很多朋友都知道140/90以下的达标水平,但实际上,对于65岁以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我们通常建议把高压控制在130以下,低压控制在80以下,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脑卒中风险,而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这个控制范围如果身体不耐受,则可根据情况适度放宽,比如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一般把高压控制在150以下,就是很好的血压值了。
只有能够平稳良好的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才会减少血糖和血压偏高,可能对身体带来的健康危害。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推荐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合并有高血压的情况,在降压药的选择上,首选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这类药物有改善微量蛋白尿的作用,同时对肾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很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的首选降压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这类降压药,应该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如果出现血钾升高或血肌酐水平超过265,应该停药。
除了沙坦和普利类药物,地平类药物也是对肾脏和血糖没有影响的药物,糖尿病人也是可以用来单独服用或联合用药控制血压的降压药,而噻嗪类的利尿剂,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影响,一般不推荐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使用。
在降糖药的选择方面,糖尿病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各类降糖药服用,通常没有降糖药会对血压造成不良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尽量选择有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另外,近年来新上市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既有肾脏保护作用,还有一定的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也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的药物。
糖尿病人能吃姜吗?
糖尿病可以吃姜,患者吃生姜会提高自己的抵抗力,除此之外生姜具有抗菌、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建议患者平时可以在血糖控制正常的时候少量的食用,患者需要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糖尿病患者首先要规律进食,主食限量,不吃粥等糊状食物,不吃油炸食物,少吃坚果类,主食尽量做成馒头花卷米饭等干的食物,绿色蔬菜不限,尽量多吃,每天有牛奶鸡蛋瘦肉等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水果含糖量都很高的,血糖水平高时尽量不要吃水果,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平稳可以在两餐之间吃少量水果,比如苹果四分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