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吃什么,如何度过一个愉快的夏至?
夏至深圳,高温闷热,仍然坚持了两节瑜伽课,练瑜伽时汗如雨下颇难受,练完后神清气爽感觉挺好,贵在坚持,克服懒病,自有收获。
夏至吃了更多的瓜果,西瓜、荔枝、杨梅等等清甜可口,又吃一碗北京炸酱面,适合夏至节气。曹丕《夏日诗》云:“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 “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应多吃水果避暑。
夏至这天读了些关于夏天、夏至的古诗词。我最喜欢秦观这首:“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细细品味,这首诗真是新颖别致,繁花似锦固然美丽,浓密葱绿也一样可喜啊。
加拿大女诗人洛娜·克罗泽写道:“欢愉在于细小, 它只占据心灵一角; 它形成于季节和风, 是一颗青青的小草, 是一朵无名的小花, 让芬芳在微风中轻飘。”是啊,平凡的岁月,琐碎的日子,细微之处均有情意与美好,它就是生活的气象,舒缓、清雅和淡然。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夏至,美好的一天,读了古诗词,练了瑜伽,吃了西瓜。即使日复一日,匆匆忙忙,也不应忽略那些普通却丰盈的瞬间,生活的美与幸福是细碎的,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我们的生活丰富不丰富,全在我们对于生活的处置如何,不在环境的寂寞不寂寞。”
这真是幸福的一天,我还将幸福下去。
我们在二十四节气当天的时候都吃些什么呢?
我国的祖先根据一年里气候的变化,结合农事規律制定了二十四节气。
很多人感觉二十四节气有些难记,那我现在就把我的记忆方法说出来,看看对你们是不是有帮助
首先记住二十四节气中的四个节气,即3月21日前后的春分,9月21日前后的秋分,6月22日前后的夏至,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记住春分秋分,日夜平均。白天长到夏至,短到冬至。
然后可以想象,1月份是最寒冷,那就有小寒,大寒。寒冬一过就是春天来临,所以2月4日就是立春,春天一来,雨水跟着来。。因此2月份的节气是立春和雨水。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动物出洞了,因此3月里就是惊蛰和春分。春天到了,就要播种谷物了,所以4月里是清明和谷雨(注意和2月份那个雨水区分,是雨水在先,谷雨在后)。5月里是立夏和小满(小满是指小麦灌浆时期)。6月里是芒种和夏至。
然后7月份是最炎热,就是小暑和大暑。8月里就是立秋和处暑(处暑即停止炎热),9月里是白露和秋分。10月里是寒露和霜降,11月里是立冬和小雪。12月里是大雪和冬至。
节气的日子是上半年5日和20前后,下半年是7日和22日前后。
至于二十四节气适宜吃什么,应该来说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吧。下面叙述可供参考。
立春吃春卷,雨水吃龙须饼,惊蛰吃驴打滚,春分吃春菜,清明吃青团,谷雨食香椿。立夏吃鸡鸭蛋,小满吃苦菜,芒种吃梅子,夏至吃面,小暑食新米,大暑吃仙草,立秋吃西瓜,处暑吃鸭子,白露喝茶,秋分吃藕,寒露吃山楂,霜降吃柿子,立冬吃窝瓜饺子,小雪吃腊肉,大雪枸杞,冬至吃米团,小寒吃糯米,大寒吃猪肉。
请在下方赐评
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阳历的6月20日或21日。以下是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1. 天气炎热:夏至时天气已经变得十分炎热,此时气温已经到达全年最高值。
2. 白昼最长:夏至是全年中白天最长,也是夜晚最短的时间段。在北半球,夏至时太阳从东方升起,向北偏转,从正午开始向西沉落,一直到黄昏才落下。
3. 饮食习惯:民间有“夏至补面”的风俗,即在夏至这天吃面食以补身体、祈求平安。另外,南方地区还有吃糯米饭、喝冷饮等清凉食物的习俗。
4. 晒太阳:在夏至这一天,不少人喜欢到室外晒太阳,在阳光下享受温暖的气息,并增加一些维生素D。
5. 医疗实践:夏至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被认为与人体的心脏、小肠、三焦等器官有关。在这一天,中医认为应该保持情绪开朗、放松身心,并适当进行一些很有益处的身体锻炼。
夏至是一个重要的气候和文化节点,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感受到它的特点和魅力。
夏至吃什么?
夏至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而且往后气温将持续的升高不减,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2016年6月2日是夏至,对于许多的年轻人来说,仅仅只知道这是个节日,已经不了解在夏至这天该吃什么了,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很好的了解,以下是万年历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有关夏至吃什么 夏至的习俗该吃些什么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夏至吃什么 夏至的习俗该吃些什么
一、吃馄饨
“馄饨一吃,不长痱子”。江南地区夏至日讲究要吃馄饨,说是吃了馄饨,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过。馄饨,因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其音又与“混沌”谐音,所以民间还有夏至吃馄饨有助于孩子聪明的说法。
二、吃苦瓜
夏至的饮食调养,应多吃苦味、咸味,和清凉的食物。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所以苦瓜不失为夏至日的最佳蔬菜。
三、吃面条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说的是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但却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民间夏至吃面条的习俗之广。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
四、吃新麦
山东部分地区,夏至日有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秸编的小笊篱,在汤水中捞取新麦粒吃,既尝新,又是一种游戏。
五、吃冷饮
各地夏至日的饮食虽有不同,但皆有消暑解热之意。夏至日吃凉粉、凉皮、饮酸梅汤、吃西瓜、服冰块等等,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相传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宋代就有人当街列凳售冰饮,明清时有刨冰。清廷则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
六、吃大蒜、大葱
夏季雨水多,蚊虫也进入高繁殖期,很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疾病,特别是染痢疾等肠道疾病。《本草纲目》中有大蒜、大葱“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所以在夏至时节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七、吃乌饭纪念庞涓
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
八、好吃不过夏至狗
在广东省开平市就有夏至吃狗肉的风俗。开平人夏至吃狗肉的习俗流传至今,一方面有避邪等迷信的原因,也有一些市民认为“夏至吃狗肉可以精神旺运气旺”,“可以升官发财”;另一方面是因为狗肉滋补、暖胃,夏至过后,农民要收割和耕种,体力消耗非常大,吃狗肉能增强体力。
夏至吃什么好?
第一宝——苦瓜
苦瓜是夏季的最佳食材之一,可以遵循少酸多苦的饮食习惯,还能为身体补充营养。另外还有一种成熟后味道是甜的苦瓜,它可以称得上是“先苦后甜”的典范了。
第二宝——鸡蛋
鸡蛋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不管是炒、蒸、煮都能完美地呈现出它的营养价值。但在用鸡蛋做菜的时候不宜放太多的调料,一是影响它的口感,二是容易丢失它本身的风味。
第三宝——鱼肉
在夏季,鱼肉是最为鲜美的时候,多雨的季节给鱼提供了很多的养分,现在去菜市场在每个摊位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夏季饮食宜清淡,不妨去买个鱼带回家清蒸一下
第四宝——西红柿
西红柿可谓是夏季的代表食物,生吃或者做菜,都别有一番风味。它含有大量的维C,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代谢,排除有毒物质。
第五宝——西葫芦
西葫芦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葡萄糖,炎热的夏季出汗量会大大增加,而它就能为人体及时地提供所缺失的能量,而且她它的钙含量也比较高,不管是老人小孩都可以多吃。
第六宝——西瓜
西瓜被人们称为“夏季第一瓜”,从有籽西瓜到无籽西瓜,可以看出西瓜的种类还是蛮多的,而且西瓜的水分占据了全瓜的90%以上,还有其它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也被人们称为解暑“神器”。
虽然西瓜的优点很多,但也不宜多吃,毕竟是属于寒性食物,吃多了容易腹泻拉肚子,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去食用。
过了夏至,就要进入三伏天了,炎热的天气也不会持续太久,但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身体才会有能力去抵抗热浪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