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的副作用,今幸人参皂苷吃了有副作用吗?
人参皂苷对于由于气虚引起的免疫力不足,效果很好,但是需要辩证应用。
阴虚火旺类型的免疫力不足,需要适量服用西洋参。
阳虚有内寒的免疫力不足,需要适量服用红参。
既无火又无寒的免疫力不足,只需要服用白参或者党参就可以。
长时间低血压会怎么样?
什么是血压?
由于血液流经血管时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而这个压力就是血压,我们平时所说的血压多指动脉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
当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高血压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对于低血压却不甚了解。
那什么是低血压呢?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90/60mmHg即为低血压。
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两类
生理性低血压有部分健康人群,其血压已达到低血压诊断标准,但无任何不适症状,经过长时间监测后除血压偏低外各组织器官均无缺血及缺氧症状,这就是生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并不影响寿命,故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仍需注意有无组织器官缺血症状。
当生理性低血压者出现血压升高时,不论是否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都应警惕高血压的发生。
病理性低血压是指由于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
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等。
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的低血压。
低血压的危害血压过低会导致各组织器官灌流不足而引起组织缺血及缺氧。
1.如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可造成脑缺血、脑梗、心悸、心肌缺血、心前区疼痛的症状,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2.如导致胃肠道灌注不足,可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严重的灌注不足可导致胃肠道坏死、功能衰竭的发生。
3.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晕厥,使得摔伤、骨折等发病率大大增加。
同时,目前有研究表明,如长期处于低血压状态,也会大大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的可能。
希望大家提高对低血压的关注,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严重的低血压者一定要及时于医院就诊,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点赞”是一种鼓励!
保持健康只是缺一个提醒你的人,为你的健康打开一线天!
大家有问题可以,留言评论咨询, 点击关注“医线天”
如何正确的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
煎药前真的需要清洗饮片吗?
许多患者在煎煮买来的中药饮片时,总是嫌其“脏”,而在煎药前用水清洗,以除去表面的污垢、灰尘等杂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市面上销售的饮片都是经过净制,净制是饮片炮制的第一步,包括挑选、水选、筛选、剪切及泡洗等方法,清洁药材,去除非药用部位,以保证达到净度标准。其次,不适宜的清洗会造成一些经过炮制饮片表面辅料的流失,如蜜、酒、醋、胆汁等;也易造成粉末及细小药物和水溶性成份如滑石、大青盐、芒硝的流失。这些都会减弱或改变煎剂原有的药效,故煎药前不宜清洗。
什么样的锅适合煎煮中药呢?应选择与药物所含的成分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锅,如陶瓷器皿、搪瓷、玻璃、砂锅、不锈钢锅等可以。其中砂锅、陶瓷锅保湿性好,水分蒸发量少,传热均匀。煎药忌用铁锅、铝器、铜器、锡锅、银锅,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另一方面是因为铁、铜、锡、铝等这些元素本身就是药物,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煎煮前需要用水浸泡吗?煎煮前宜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如自来水、蒸馏水浸泡,但不能用矿泉水。因为矿泉水中金属离子含量较高,会与中药中的生物碱、苷类、鞣酸等反应。一般浸泡加冷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浸泡30-60分钟为宜。花叶类药材为主的组方浸泡时间相对较短,可浸泡20-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浸泡时间可相应延长,可浸泡60分钟。
准备工作就绪后如何煎煮中药?中药一般会煎煮两次。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煎煮20-30分钟,趁热过滤留取药液,这为第一煎。第二煎是继续在药渣中加水(冷水、热水均可),超过药渣表面1-3cm,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煎煮15-20分钟,趁热过滤,合并两次药液,成人约400ml (儿童100-300ml),分两次服用,每次服200ml(儿童每次服50-150ml)。第一煎、第二煎为连续煎煮,而不是上午煎第一煎,煎完后服用,下午再煎第二煎,煎完后再次服用。
煎煮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特殊方法?先煎
含毒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难溶的药物需要先煎,即在群药煎煮前单独先煎30-60分钟,再与群药同煎。常见饮片包括:生石决明、石膏、生磁石、生自然铜、生龟甲、生鳖甲、生牡蛎、生瓦楞子、川乌、草乌、附子等。
后下
气味芳香含挥发性物质的药物,如薄荷、青蒿、香薷、沉香等;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如大黄、番泻叶等需后下。后下方法:不需浸泡,在群药第一煎煎好前5-10分钟放入,第二煎与群药同煎。如为辛凉解表药,不建议二煎,如确实要二煎,又有后下药物的,应一煎与二煎药液合并后再加入后下药煎煮5-10分钟。
包煎
细小、质软、质轻的植物果实或种子;表面有绒毛的药材,易对咽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含有黏液质的药物,易沉于锅底,造成糊锅;矿物质、贝壳类粉碎后呈细小颗粒状,易使汤液浑浊,不利服用;这些饮片易用丝、棉布、无纺布等包扎宽松,直接放入锅中同煎。常见饮片包括:旋覆花、车前子、葶苈子、六一散、青黛、滑石粉、儿茶、金礞石、海金沙、辛夷、马勃。
烊化
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等胶质、黏性较大或易溶的药物需要烊化,即用煎好的药液加火速化,或用热水融化后兑入药液同服。
另煎
人参、红参、高丽红参、西洋参、鹿茸片、羚羊角片、西红花、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1-2小时。煎液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与其他煎液兑入服用。
冲服
牛黄、朱砂粉、熊胆粉、鹿茸粉、三七粉、珍珠粉、羚羊角粉、沉香粉、琥珀粉、水牛角浓缩粉等标明“冲服”字样的中药粉末,宜用药液或开水冲开服用。
感谢审稿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朱全刚、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正骨医院 林静吟
以上由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谢欣辛 提供答案!
参麦颗粒里含有氨基酸吗?
参麦颗粒不含有氨基酸。参麦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体组成包括红参、麦冬、山药、枸杞子、南沙参、黄精干浸膏、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阴不足导致的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悸心慌,口干,喜饮,头晕眼花,夜寐不安等症状。
什么是气虚?
气虚则胖,你知道气虚有多可怕么?!
当你一天三顿吃着白水涮菜依然“喝凉水都长肉”的时候,你发觉身边那些瘦子炸鸡撸串配啤酒,最可气的是人家吃!不!胖!
其实,你大可不必这么艳羡,除开遗传因素,“喝凉水都长肉”可能是因为你气虚啦!正如古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只要坚持调理,改善气虚体质,瘦下来则指日可待了。
此外,吃不胖的瘦子们也不用沾沾自喜,因为“怎么吃都不胖”并不表示你的新陈代谢更快、更健康,可能还是血虚在作祟。这个下回再解说。
体质小测试☑ 经常出现呼吸短促、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 四肢乏力,即使睡眠充足也给人疲惫不堪的感觉;☑ 喜欢安静,总想坐着或者躺在床上;☑ 稍微动一动就出一身的虚汗;☑ 说话低弱无力,不喜欢说话;☑ 容易感冒;☑ 容易出现心慌,心跳加快的现象;☑ 经常出现头昏眼花的症状,感觉头重脚轻;☑ 睡眠质量差,彻夜难眠,或者整夜做梦或容易惊醒。以上满足6点,你就是气虚体质的人啦!
什么是气虚体质?
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很多人表示这是听不懂的废话,咳咳...)
这样说吧,气虚气虚,不仅仅是呼吸的气有点虚,肝、心、脾胃、肾都能出现气虚:
肝气虚
表现为懈怠乏力,不耐劳作,情绪低沉,悒悒不乐,易恐善惊,胁肋隐痛而喜按喜揉,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指甲干枯,舌淡,脉弱。
心气虚
主要是面色淡白,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或心悸易惊、神疲体倦、精神委顿或心神不宁等,脉细弱无力
脾胃气虚
则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无力,食欲减退,并伴有上腹部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稀;或口角流涎不止;或虚甚而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眼睑下垂、内脏下垂。舌淡,脉缓弱无力。
肺气虚
以呼吸短促、气少懒言,语音低微,咳喘无力,自汗易感冒等较突出;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为突出。舌淡,脉弱。
肾气虚
多现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排尿无力而淋涩不畅或小便频多、尿有余沥、遗尿、尿失禁,性机能减退,男子滑精早泄、妇女白带清稀过多或滑胎,舌淡润,脉细弱,尤以尺脉虚弱为甚。
除此之外,若气虚日久未能及时调理,往往兼见多种体质类型。例如气阴两虚、阳气虚或阴气虚、气血两虚、气津不足,气虚血淤或气虚血出、气虚津停或气虚津脱,气虚水肿等症。
(展开来讲太复杂,后期慢慢解说,今儿就只讲单纯气虚体质吧!)
气虚体质的成因一是先天禀赋不足,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二是后天失养,如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饮食营养匮乏或营养搭配不合理,或自然环境恶劣、空气污染或缺氧等因素,或肺、脾胃、肾功能低下等可导致气的生成不足;或劳逸失度、饮食失宜、情志内伤等,使气过多消耗,均可形成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养生法【忌】
破气耗气之物,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等食物。
【宜】
1.食补
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2.药补
中草药里边人参、黄芪是最主要的补气药。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众所周知的大补元气食物,医书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是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黄芪性微温,味甘,医书上称“黄芪补一身之气”,与党参、太子参或人参同服,补气的作用更佳,更适合气虚体质的人食用。
3.日常养生
忧不可积,乐不可纵,运动宜柔缓。
四季养生【春】
春季多风,风性开泄,气虚体质者应当做好“春捂”工作,不要暴减衣被,防止汗出当风。春季万物生发,容易感受病毒性感冒、风疹、麻疹等流行性疾病,因此尤其应当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感冒,及时注射疫苗,生病后要及时就医,防止加重难愈。
【夏】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气虚则肌表不固,大汗大渴之下容易伤津耗气,严重时可以产生心慌、头晕、中暑,甚则脱水、休克的严重情形。因此,夏季应当避暑,防止阳光暴晒,出汗后应当及时补充水和盐分,以防虚脱。另外,不能过于贪凉,空调太凉反而易受风寒,饮食过量、过于生冷油腻也会损伤脾胃之气。
【夏秋之交】
夏秋之交湿气较大,此时脾胃最易受邪,应注意饮食卫生,陈腐变质的食物不要食用,过夜或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应当加热后食用。这个时节尤其应当防止痢疾、肠炎的发生,久泻久痢均可损伤一身之气。夏秋之际应当开始户外运动,并坚持至入秋,为过冬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秋】
秋季干燥,容易伤肺气,气虚体质者应当注意保肺,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防止感冒;如果出现气短、燥咳、痰中带血的症状应当及时吃药,多喝水;坚持户外锻炼,适当出出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独处,以免出现悲秋情绪;随着白天时间逐渐缩短,应提前入睡,避免熬夜。
【冬】
冬季严寒,肌表腠理紧固,应注重闭藏,忌食辛辣发散的食物,提倡每日喝粥,以养护脾胃;当减少汗出及户外运动,防止感寒。气虚体质者多有困倦、疲乏、嗜睡情况出现.可适当延长睡眠时间,饭后应稍做家务,忌饭后即睡;慎房事,勿竭肾精,宜顾护闭藏。
养生食谱【参芪淮山乌鸡汤】
备乌鸡一只,白干参10克,生黄芪30克,生淮山药50克,生姜5克。将参、芪、淮山药清水洗干净,塞进乌鸡的肚子中。将乌鸡放入沙锅内,入生姜,加适量盐和清水,盖上盖。在火上另外放一锅水,水开之后,把沙锅放进大铁锅内隔水蒸,大火蒸3到4个小时即可食用。
【黄芪童子鸡】
取童子鸡1只洗净,黄芪9克,用纱布袋包好,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可益气补虚。
【山药粥】
将山药30克和粳米180克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作用。
【生脉保元汤】
红参6克、五味子10克、黄芪10克、龙眼肉10克、麦冬8克,加入瘦肉(或母鸡、排骨)适量,生姜2片,先用大火煲开改用文火煲2小时。此方益气敛汗,适用于气虚自汗、气血两虚、免疫功能低下者。
【西洋参养阴茶】
西洋参3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只需用开水冲泡服用,冲淡为止。此方可补气养阴、益胃生津,适用于易疲劳者,口臭或者口腔溃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