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偏方,你们身边有脑梗的病人吗?
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患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少见。应该和饮食和个人体质有关。一般患者病前多数都有“三高”症,只是未留意罢了。
患脑梗的病人,都恢复得怎么样?
还真没有一等。当然,这和自身体质、患病的轻重程度、预后治疗及保养、家庭生活环境等都有关系。
总说起来,患了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原先效果一样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较轻度的脑梗患者,治疗后也不落任何后遗症,尤其是主要表现在智力思维方面,明显和未患病正常时不同。健忘、记忆力差是普遍现象。
我父亲、母亲及我老伴都患过脑血管疾病,父母患得是“脑血栓”,老伴患得是“脑出血”。
父母患病后,也及时送到医院治疗。但是,预后效果不佳,尽管遵医嘱按时服药,和子女们的精心照料,父母亲都是偏瘫、父亲还有语言障碍哑瘫半身不遂,基本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4年后去世。
我老伴60岁时管脑出血疾病,及时就医治疗,确诊为“蛛网膜下腔”轻度出血。预后效果不错,没有落下什么后遗症,只是记忆力差,其他没有什么大不同,现在身体健康,每年适期检查身体,健康情况正常。
总之,患了脑梗后,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预后情况是不同的。要说恢复到以前的健康状态是很难做到的。
预后护理保养得好,影响着恢复及长寿。一般情况下,患者寿命都不长。也有少数年轻患者能活到80~90岁的。
你们身边的宠妻狂魔能把妻子宠到什么程度?
老黄在婚礼上对新娘说,有我在你这辈子都是公主。老黄儒雅帅气,洗车行老板。新娘却走路一瘸一拐,二人着实不般配。这难免引发在场的人的各种猜测。如果你也认为老黄是凤凰男或者靠吃软饭上位的话。那你就错了!
把妻子宠成公主老黄做到了!熟悉老黄的人都知道,老黄把妻子当成宝,真是捧在手心怕化了那种。妻子吴英在一家餐饮公司做会计。她腿脚不方便,老黄怕妻子早上着急,每天早上送她上班。
晚上,提前回家做好饭菜等吴英回来。
如果碰上下雨,老黄一定会举着伞准时出现在吴英公司门口。引来无数小女子艳羡的目光。更加坚信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真实。
吴英被蚊子咬会过敏。老黄包里时刻准备有防蚊液。结婚二十几年,女儿都上大学了。老黄还是一如继往地拿吴当宝贝一样护着。
两个人出去逛街,吴英只要多看几眼某种东西。老黄保证是打包交钱带走。
老黄在妻子面前活生生一个小跟班,却满脸幸福。
老黄的母亲气得说,早知道我这儿子这个贱脾气。当初就不管他了。
人们常常用般配来形容夫妻。因此洗车行的老板迎娶了腿部有伤残的新娘。当时成了我们那里耳口相传的新闻。老黄和吴英的婚礼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去了。老黄请了不少客户和同行。婚礼也挺隆重。遗憾的是老黄的父母始终没有到场。
也难怪,老黄论外表是相貌堂堂,论事业也算成功人士。非要高调娶个身有残疾的老婆。换作哪个父母都心有不甘。
据说,老黄的父母多次托人给儿子介绍过对象。老黄每次都推说工作忙,拒见,或者直接放人家姑娘鸽子。
实在拗不过,老黄干脆带吴英回家拜见父母。
儿子能带女朋友回家,老黄父母十分高兴。提前几天就准备好吃喝。那天,还把两边直系亲属都请来了。
当见到吴英第一眼,黄母心凉半截。也觉得在亲戚面前丢了面子。不光是吴英腿上的伤残,她还认为是吴英毁了儿子的前程。在她心里儿子是应该考上大学的。所以她坚决反对吴英做自己的儿媳。
可是,老黄却不顾父母反对和亲戚的劝说,铁了心地非吴英不娶。这让大家很费解。
这可能要从多年前说起。
那是一段青涩的情缘老黄和吴英都是我的初中同学。读书时老黄的数学特别好。吴英的英语学得好。我们经常请老黄讲数学题。老黄经常借吴英的英语笔记来看。
都是同学,我们又同路,放学后骑自行车一起回家。
不知是什么时候,传出老黄和吴英在"谈恋爱"。这话很快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我们班主任特别严厉,她带的班中考升学率相当高。她认为谈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在开学第一次的班会上她就说过不允许这类事件的发生。
同学们这样一传,班主任有些生气。更何况老黄和吴英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这事儿与情与理她都要干预。
于是,她找老黄和吴英谈话。老黄和吴英都矢口否认。令她想不到的是,自从谈话后,老黄和吴英竞在她的眼皮底下出双入对。
自习课在一起,吃饭在一起。
果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班主任决定以儆效尤。
她郑美丽带的班级不允许,这种风蔓延。于是她拿老黄和吴英当典型。在班会上点名批评。并让二人当众检讨。
老黄当场表示,与吴英没关系。都是他在主动纠缠。说完,直接把书包丟进炉子里。夺门而去。之后几个要好的同学去老黄家请了几次。都没能说服老黄回到学校。
儿子中途辍学,一直是黄母的心结,她怎么能接受吴英呢!一个害了儿子前途的人。不仅她自己反对还联合亲戚一起反对。最后都败下阵来。
老黄坚决和吴英结婚,才有了婚礼现场父母从未出现的结局。
当年老黄离开学校,本以为与吴英再无交集。哪成想,命运让他们以特殊的方式再次相遇。老黄负气离开学校,父母再三劝阻都无济于事。十几岁的男孩子在社会上游荡久了会出问题。所以两口子一筹莫展。
老黄的三姑父在镇上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部。老父母说尽了好话,三姑父才答应先让老黄留下来打杂。
一晃两年过去了,老黄在他三姑父修车部遇到了郝师傅,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儿。若不是修车技术过硬,老板早就不用他了。偏偏郝师傅对老黄网开一面。主动教老黄技术。让其他人羡慕得不行。老黄也争气。不到一年也可以独立检修一些不常见的问题。还学会了听发动机的声音判断哪里可能出了问题。
这让郝老师很得意自己没看错人。
老黄自己也难免得意忘形。一次,客户的问题车很快修好了,老黄想开出去得瑟一下。
老黄开车出了修理部,街角转弯处突然出现个走路颤微微的老太太。为了避让老太太老黄猛打方向盘,由于紧张,直接踩油门上。车冲向人行道,把一个姑娘撞出老远。
老黄慌乱地把姑娘送到医院。姑娘从手术室出来,老黄才发现,被撞的人竞是同学吴英。原来,吴英已经在镇上高中读书。
当医生告诉他,吴英今后腿可能会瘸,老黄的头像炸了一样。一个花季的女孩,被自己的错误造成了终生残疾。内疚和自责潮水般涌来。
老黄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配得上吴英,争娶有资格照顾她一辈子。
吴英住院期间,老黄天天跑医院。吴英父母相当怨恨他,每次看到老黄来病房都把他赶出去。他们气急之下,用鞋底子丢,用水泼,老黄都忍着。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是心疼女儿。老黄豁出去了就让人家出出气吧!
吴英听说自己的腿会残疾,一度崩溃。在老黄的鼓励下,她重拾勇气。一个月后,吴英回到学校读书。
从此,两个人从未间断联系。吴英考上了本省的专科学校。除了书信往来,老黄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学校看吴英。吴英母亲常年体弱多病。三年的学费都是老黄担负的。
在此期间,老黄的三姑父儿子大学毕业留在深圳。希望父母过去一起住。
所以三姑父把修车部兑给了老黄。老黄为人正直,加上修车技术到位。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几年后,老黄的又拓展业务扩大规模,把小小修车部,变成了洗车行。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
吴英毕业后,到了一家餐饮公司做会计。老黄曾请求吴英到自己洗车行工作,吴英拒绝了。女孩子心思复杂,老黄尊重吴英的想法。不久后,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老黄发现吴英在故意疏远他。原来是吴英听到同事悄悄议论,她配不上老黄。
老黄知道后,对吴英更上心了,每天都去接吴英下班,开始吴英悄悄溜走。第二天老黄还是去门口等。二个人本来就有感情基础,最终还是吴英被感动了。
在吴英23岁生日那天,老黄向吴英求婚。老黄不是个浪漫的人。却学着电视剧中的情节准备了浪漫的仪式。可惜的是,老黄总是演不好。准备好的台词总是说错,或中途笑场。急得几个哥们满头是汗。实在看不下去了,悄悄通知吴英。吴英主动跑下楼,才救了场。
老黄也挺尴尬,吴英却说:"那些仪式并不重要。这些年老黄付出的点点滴滴才是她是牢靠的依托。她早在心里认定老黄才是她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说得老黄一个大男人竟落下几滴眼泪。
家和万事兴,结婚后老黄是个合格的"救火员"。老黄和吴英结婚后,父母余怒未消。一直不和他们两口子来往。老黄却抓住每次机会,调和吴英与父母的关系。
他不仅想给吴英一个小家,还想让吴英融入大家庭的温暖当中。
为了调节婆媳关系,老黄煞费苦心,经常冒用双方名义,送些大小礼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吴英生女儿小悦时,婆婆主动提出照顾儿媳妇儿。老黄高兴得给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想说的是,老黄的宠妻跟其它人还真不一样。他觉得自己对妻子好还不够,还要身边的人,父母兄弟都对她好。甚至,老黄宠妻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只要吴英父母那边有什么事儿随叫随到。
他认为,这样才能保护妻子任何时候都少受伤害。并且没有后顾之忧。
题主问:宠妻狂魔能把妻子宠到什么程度?
我的总结是:
宠妻有很多种。
有的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有的是无限包容她的任性,有的是言听计从。
一百对夫妻都有一百种不同,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爱。
但是,老黄的宠妻才是大爱。
护她周全,给她独立,并爱屋及乌这些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杨绛先生说过,两个人相互维持的婚姻才是相互补给的,如果只是一方在努力维持、一方在付出、一方在索取,这样的婚姻是没有意义的。
婚姻并不是某一方的保护伞,而是找寻知心人,携手度过一生的选择。
但愿为人妻者不恃宠而,为人夫者更应该有大爱和担当。
脑梗患者平时有哪些可以缓解症状的方法或注意事项吗?
脑梗死患者应当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禁烟禁酒,低盐低脂、高纤维、足量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防治感冒。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如果留有后遗症则积极进行心理康复和日常护理,以求可以回归正常的社会活动。
一、家庭护理
1.脑梗死患者家属应对此病应有初步认知,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抚和鼓励,帮助患者按时服药、勤加锻炼、定期复查。
2.对卧床患者,家属应做好护理工作,及时翻身擦洗,防止吸入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3.日常家庭饮食应注意合理营养,荤素搭配,强调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二、日常生活管理
1.饮食应当清淡,低盐低脂,营养均衡,不要过度偏向于某种营养。
2.建议多食用全谷类。多进食蔬菜水果,蔬菜烹饪时可适当减少时间,或凉拌,减少叶酸及部分维生素的损失,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补充叶酸。
3.禁烟禁酒,积极控制血压,控制血糖。
4.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5.患者需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切忌擅自停药以及滥用抗生素和民间偏方等。
6.治疗后应当监测患者恢复情况,复诊时间遵医嘱;如出现相关症状及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最近身边好多五十左右的都走了?
个人认为五十岁左右,是不是人生命中的一个坎?除了战争、突发事件及不可抗拒的传染性疾病之外,剩下的因素完全取决于个人。因为从科学角度上讲,五十岁左右,正属于人生中的中年。
什么“73、84一道坎,阎王不叫自己去。”,那都是迷信、不科学的说法。实际上:“黄泉路上无老少。”哪管你是73还是84,三、五岁还是十七、八岁。
因为在医院里,我亲眼见到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从几岁到八、九十岁,甚至是上百岁的人都有。而五十岁左右,相比于八、九十岁的人来说,真的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中年人。事实上,多数五十岁左右早逝的人,并不是由于人体器官衰老而亡所致。而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纵欲、饮酒、不良作息等),生活环境,家庭因素,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等所引发的疾病所致。如肝癌、胃癌、高血压、心脏病等等,想想都令人痛惜!所以,我们要避免这些情况发生。首先,要管好自己的饮食,少食肥厚油腻食物。因为饮食如同睡眠一样,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如果饮食不当,极易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缺铁性贫血、儿童佝偻病等。
特别注意的是,食物五味的摄入,因为从临床上发现:偏食辛辣者,易致便秘、痔疮、溃疡等病;偏食甜食者,易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偏食酸者,易致胃酸过多,对胃溃疡等胃病者不利;偏食苦食者,易致胃寒伤人阳气,对脾胃虚弱及阳气不足者不利;偏食咸者,易致人得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
儿童脏腑娇嫩,脾胃薄弱,食物要营养充分又要易于消化吸收;老人脏腑衰退,消化能力差,食物要以清淡、素食、乳制品及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为主;妇女妊娠者,要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哺乳期,要多食含矿物质的食物,满足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瘦人多偏血虚,易多进食滋阴生津之品;肥胖者,要限制糖及脂肪的摄入。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适时适量。简单概括地讲,就是: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同时五十岁左右,身体功能比不了青少年,尤其是在劳累过度、病后体虚、脾胃失养等情况下,还要适当地进行中药调补。因为针对性的中药调补的效果,要比饮食来得快。具有延年益寿的药方有:1、长春不老丹:源于明.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功效: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滋肾水,养心血,添精髓,壮筋骨,扶元阳,润肌肤,聪 耳明目,宁心益智,乌须黑发,固齿坚齿,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壮阳种子,却病轻 身,长生不老。2、扶桑至宝丹:源于明.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功效:步健眼明,须白返黑。消痰生津,补髓添精。除风湿,润五脏的功效。主治肝经虚热引起的头眩目花,迎风流泪,皮肤粗糙,须发早白。3、百龄丸:被誉为不老秘方。老年人服之,耳聪目明、腰腿有力、身轻体健、益寿延年;中年人服之,开胃健脾、多进饮食、强筋壮骨、至老健壮;女性服之,活血通经、滋阴补虚、宽中理气、经脉通畅。
我的一位同事,长期服用其中的一种,年近六十岁,不但脸上、手上无斑点,气色也非常好。上次手枪打靶,十发子弹打了100环。人也长得年轻,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不象有的人,年近五十岁,看上去七老八十,手上、脸上长起了老年斑,腿疼眼花。而我也时不时地用砂仁水,服用六味地黄丸,当做养生的药方使用。
除食疗与药补之外,平时,我们也要常锻炼身体(散步、打羽毛球、打打太极拳等),听听歌、跳跳舞,多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山南地北,侃大山,吹牛皮也有益于身体健康。此外,人的乐观、进取、包容的心态,与健康长寿有非常大的关系,要知道:人生沒有过不去的坎,有些事,眼前是困难重重,走过去回头再看。原来,是我们在心里把问题,想得太难了。遇山翻山,遇水搭桥,只要迈过去了,一切都是那么容易、简单。有些家庭、情感上的纠结,受苦、受罪的还是我们自己,与其如此不如放开。
女人漂不漂亮,男人年不年轻帅气,都与有着自律、良好的心态有关。至于,五十岁上有老,下有小等等,谁家过日子,不都是如此呢?你愁眉苦脸的,又做给谁看?又有谁会可怜你呢?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八、九十岁的长辈们,他们不也是健康快乐地走进了新时代。从家里没电,走进了现在的万家灯火呢?
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向上、进取、包容的心态,注意饮食与药物的调理,听听歌,跳跳舞,打打球,多参加些娱乐活动,使我们每个人都充满阳光、快乐,健康长寿就不会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所以,五十岁左右,并不是什么人生命中的一道坎,而是人生中,最富有人情味和知识及经验的光辉年龄。
在此祝福五十岁左右的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注)如需要服用文中提到的药方,务请咨询中医医师或中药师,辨证后应用。
大家都有哪些因祸得福的事?
我侄女婿阿浩当初追我侄女阿红的时候,因为是“姐弟恋”,两人相差5岁,所以遭到大家一致反对,连我侄女自己都对阿浩说:“小屁孩,哪凉快哪玩去!”
但阿浩一点也不气馁,依旧每天乐呵呵的像个“小跟班”:怕阿红炕鸡蛋饼站在湿漉漉的地上滑倒,他就铲来一大锹煤灰渣子来,垫到阿红脚底下;
每天收摊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满满两三轮车,阿浩让他表姐骑一辆,自己骑一辆,然后在他三轮车后面留一个稳稳当当的“专座”给阿红。(因为摊位离家远,回去还要刷碗,阿红不得不坐);
知道阿红不爱吃猪油渣,他就特意炕两个啥也不放的梅干菜饼,一直放在火炉边保温……
总之,处处陪着小心,就想打动阿红的芳心。
但阿红始终不松口,一是自己比阿浩大5岁,其次就是阿浩妈妈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儿子的选择,在她看来,按老规矩,“宁可男大十岁,不可女大一岁”,而且一个属狗,一个属兔,有“狗撵兔”之说,觉得不吉利。
阿浩几个在城里上班的堂姐,隔三差五过来给阿浩做思想工作,在她们看来,阿浩年轻幼稚,有许多人情世故不懂,喜欢上阿红纯粹就是一时冲动,慢慢等新鲜劲过去就好了。
谁知道阿浩对她们的劝说充耳不闻,以至于后来只要听说哪个堂姐来了,他中午饭都不回去吃,绕着她们走。
因为阿浩和侄女阿红的老板是我亲表兄,所以阿浩妈妈就准备从“源头”上抓起,倚仗自己是我表嫂的弟妹,所以她提出让阿浩分离出来开个百货店,这样阿浩就不再每天跟阿红在一处干活了。
表兄开的早点铺在那条路上是最早的几家,因为味道好,品种多,而且还干净卫生,所以也没少挣钱。
想着阿浩一旦离开,早上没人起来去拉豆腐脑了(我表兄腿残疾),生意肯定会一落千丈,再说一个生意做久了,也产生厌烦感,做早点生意虽然利润高,可人太辛苦。
就这样,在给阿浩找门面房的同时,表兄也给自己找了一家门面,如此一来,两个小百货商店同时开业,仅相隔两家。但阿浩是自己单干,阿红则转行,继续留在表兄小商店打工。
表兄有经商头脑,他看准这条路紧挨着医院,人流量大,用电话的人肯定多,于是,在店里装了一部公用电话。
而我和阿浩表姐,把我表兄的早点铺承包了下来卖盒饭。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挣的人生第一桶金。
因为阿浩是表嫂侄子,所以虽然自己开商店了,但一天三顿还在表兄那吃,只不过每天照看生意,店里离不开人,所以跟侄女阿红接触少了。
如此一来,我侄女如释重负,而阿浩呢,急得抓耳挠腮。
我侄女是一个非常有自尊心的女孩,她跟我一样,从大家庭出来,情商高,能看出人的眉眼高低。
面对阿浩妈妈对自己的防范,阿红更加洁身自好,有时候阿浩转过来找她说话,她爱答不理。
面对阿红对自己的冷漠,阿浩就跟没事人一样,时不时进货的时候看到有时令水果,他都会买一大兜给我提过来,然后让我给阿红拿过去。
我知道这小子是想从我这找突破口,因为他知道我和侄女阿红的关系好,我说话在阿红心里有分量。
可婚姻大事,我不能被他的糖衣炮弹打败,一切根据阿红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也不劝说,也不泼冷水,想把这一切交给时间。
之所以阿红不答应阿浩的求爱,我在心里给他们做了分析:一是两人相差岁数大;其次我觉得阿红有点瞧不上阿浩,嫌弃他文化程度低,因为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阿浩初二就辍学了,他爸妈拿他没辙,只好把他送到自己姑妈跟前打工。
真是“一马服一夫,卤水点豆腐”,羁傲不训的阿浩只要在阿红面前,乖的像只小兔子,哪怕阿红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阿浩都不知道怎么站立好。
不过能看出来,阿浩不是阿红理想中的男友。
就在阿浩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随后发生了一件事,让两人关系出现了转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小商店无外乎就是卖点烟酒、各种礼盒,卫生纸、毛巾之类的,品种单一。而这条路香烟卖的最好,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卖二三十条。
但唯一不好的就是香烟进货渠道纷繁复杂,有的直接卖假烟,那简直就是暴利。
不过我表兄老实本分,从来不敢进假货,哪怕推销上门他都不敢接收,怕被“钓鱼”。
虽然不卖假烟,但必须具备识别真假香烟的一双火眼金睛。这一点我特别佩服侄女阿红,其实对于这些她等于是一张白纸,啥都没接触过。
不过,只要她想学的,她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去钻研。为了掌握过硬的本领,她向同样从事烟酒经营的瞿姐取经,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似的,通过对香烟的一系列查看,再闻,她就知道哪个是假烟,哪个是正宗的烟。
有天晚上大概7点多钟,正是生意上人的时候,旁边打公用电话的就聚集了三四个人排队。
阿红一边收钱,一边招呼其他顾客。
这时候,有一个穿着灰色笔基呢的中年男人,从一辆自行车上下来,径直来到阿红柜台前,指着橱柜里的“华子”对阿红说:“来一包。”
说完,就从口兜拿钱。一般拿到香烟时,都习惯性的看看,这个男人也是如此。
阿红心想:你看就看呗,反正卖的是真货,随便你怎么看。所以就没在意,继续招呼其他顾客。
男子付完款,拿着香烟扬长而去。
不一会儿,这个男人又来了,骑着车直接把车停在了商店门口,而且脸色很难看,老远就对着阿红吼道:“你刚刚给我的是啥烟?赶紧给我换!”
阿红闻听,有些莫名其妙,她不解的问道:“咋回事?你说的啥意思我不太明白。”
只听“啪”的一声,男子把一盒“华子”烟丢到玻璃柜台上,对阿红说道:“别废话!自己干啥心里没数吗?你换一包就对了!”
阿红此刻明白了,这是过来找茬的。
但自己刚刚卖的就是真“华子”,所以阿红一点没着急,而是把男子放在玻璃柜上的香烟拿起来,稍微看了看,捏了捏,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这包香烟不是我们家的,你自己调包了!”
男子一听,咆哮道:“放P,这明明就是刚刚在你们家买的!你乖乖的给我换了,否则,今天没完!”
听到男子的叫喊声,过路的三三两两的人都围拢了上来,一探究竟。
眼看聚拢上来的人越来越多,男子更加肆无忌惮的指着阿红说道:“快!赶紧的换烟!”
阿红虽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可好赖在家也做了两年代课老师,所以,面对男子无理的要求,阿红不慌不忙的对议论纷纷的人们说道:“大家来了,正好给做个鉴定。”
说完,阿红从柜台里拿出一包“华子”,迎着灯光对众人说道:“大家看看这里,我卖出的‘华子’,我是用大头针在下面扎了四个眼,目的就是为了辨别真伪,而且我的每一包散装的都是四个眼,而且在同一个位置,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看。”
阿红边说边把香烟递给靠前的一位男士,随后又从柜台里拿出第二包香烟,让大家鉴别。
果然,靠近前的男士说道:“没错,这两包香烟下面都有四个针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这时候,穿灰笔基呢的男人有点着急,他恼羞成怒的对旁边的男人吼道:“你少管闲事,我知道我这包烟就是假的,就是刚刚在她家买的,敢不给我换,我砸了她的柜台!”
面对无理取闹的男子,阿红莫口难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正在她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人,对着穿灰衣服的男人问道:“干啥?准备欺负一个女孩子?”
阿红一看,原来是阿浩来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阿浩那时候一身打扮很时尚,一条大喇叭裤,还蓄着一头长发,一看装扮,也不是好缠的角色。
男子明显有点畏惧,但他以为阿浩只是过路的人,所以他看都不看阿浩一眼,指着阿红骂道:“小丫头片子,赶紧给大爷我换烟!”
阿浩一听男子出言不逊,态度嚣张,而且是在自己的面前,对阿红这个样子,他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走上去,薅起男子的衣领,说道:“你再骂一句她试试?”
男子看上去是40多岁的中年男人,但长得柔柔弱弱,副尖嘴猴腮的样子。见阿浩抓起自己推搡着,他条件反射似的,想往自行车跟前跑,估计想溜走。
但阿浩不依不饶,就随着男子的拉扯来到自行车跟前,就在男子手扶自行车把手,准备走的时候,阿浩的暴脾气起来了,他攥紧拳头,一拳朝男子脸上打过去,谁知道男子一躲闪,阿浩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踉跄栽倒在自行车上。
等阿浩自己站起来的时候,手捂住了眼,阿红借着灯光,突然看到顺着阿浩的手指缝流出了血。
阿红吓得三步两步跑到阿浩跟前,阿浩还是用手捂着眼,血流的越来越多。
这下可把阿红吓傻了,她哭着说道:“不得了了,你是伤着眼睛了,赶紧去医院吧!”
说完,不由分说拉着阿好往医院方向走去,连小商店都不管不顾了。
因为七点多钟正是小饭店上人的时候,所以我在后堂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邻居小倩过来让我去看商店,说阿浩跟人打架了,阿红陪着一块儿去了医院,当时把我也吓傻了。
因为离医院很近,阿红给阿浩送到急诊部后,就出来在公用电话亭给在医院上班的二姐(阿浩堂姐)打电话,让她赶紧找人去看看。
因为一着急,阿红把特别熟悉的号码居然忘得一干二净,还是在店主的安慰下,让她别着急,慢慢想,好不容易把电话号码想起来以后,却身无分文交电话费钱。
阿红只好把手腕上的手表取下来,交给店主说:“先押这吧,待会儿我拿钱过来取。”
谁知道店主善解人意的说道:“没事儿,没事儿,你赶紧去忙你的吧!”
就这样,阿红又回到手术室门口,焦急的等待阿浩做手术。
因为医院有熟人照顾,所以阿浩的手术很快做完就出来了。
不过当看着阿浩缠满纱布的眼,阿红吓得腿发软,她赶忙问大夫道:“伤到眼睛了吗?”
谁知道阿浩堂姐在旁边不满的训斥道:“做生意要和气生财,怎么动不动跟人打架呢?”
言下之意,怪阿红多事儿。此时此刻,阿红什么话都不敢辩解,她现在唯一担心的事儿就是,阿浩的眼到底伤到什么程度,如果变成“独眼龙”,往后怎么跟他们家人交代?
阿浩能感觉到阿红的不安,他笑着安慰道:“没事儿,没事儿,即使变成‘独眼龙’了,我还可以戴墨镜嘞,更帅!”
面对阿浩的俏皮话,阿红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听说阿浩眼睛受伤了,阿浩妈第二天就从老家赶过来,当弄清楚是因为什么原因受伤后,她朝着阿红愤怒的吼道:“年纪轻轻的,万一以后眼睛就瞎了怎么办?”
阿红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只是默默的流着泪。
堂姐们知道阿浩眼睛受伤了,提着水果奶粉过来看望,那天晚上吃饭时,坐了一桌十几个人。
表兄那天晚上做了一大桌菜,还炖了一只鸡,招呼着大家吃。
这时候大堂姐站起来,将这只整鸡一点一点的撕开,然后给每一个人碗里放了一块,而阿红就坐在她的身边,大堂姐连一小勺汤都没有给阿红盛。
并且在饭桌上说道:“阿浩这次真是飞来之灾,如果不是阿红多事,怎么可能会受伤呢?”
众人在旁边不住的点头附和着,尤其是阿浩妈妈,脸阴沉的像“黑包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阿红说句公道话。
那天晚上,众人散开后,阿红一个人收拾着桌椅碗筷,默默的流着泪。
我那时候自己租房住,中间发生的这些事情,阿红受的气,我一无所知。
有天中午,阿红来到我的出租房,流着泪对我说:“阿浩的眼睛这次肯定伤的不轻,即使没瞎,也会留下疤痕,说到底都怨我,看来我真要接受他了,想甩都甩不掉。”
我也六神无主,于是安慰道:“其实阿浩为人挺好的,只不过岁数跟你差的有点多,再说,他对你是真心的,实在不行就答应他吧!”
也许就是从那次开始,阿红对阿浩的态度有了转变,每天除了去看商店,还给阿浩洗衣做饭,陪着一起去医院换药。
阿浩拆完线后,眼睛不但没有失明,反而因为针脚缝的仔细,由原来的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
看到阿浩的眼睛安然无恙,阿红准备及时抽身,但阿浩对她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不能说话不算话。”
就这样,阿浩不顾父母的反对,非阿红不娶,哪怕跟父母断绝关系。
无奈之下,双方父母就算默认了,阿浩和阿红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没有订婚仪式,没有彩礼。
后来在我的撺掇下,两人于1999年5月18日举行了婚礼,阿浩达成所愿。
可以这样说,阿浩如果不是眼睛受伤,阿红担心他成了一只眼不好找对象,不见得答应他的求婚,所以阿浩完全是因祸得福。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相信缘分,事实证明阿浩的选择是对的,他们两人的结合就是最好的搭档,珠联璧合。
如今两人携手20多年,生意越做越大,儿子也优秀,阿红在阿浩的呵护下,虽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一点不显老,跟阿浩站在一块,根本看不出来她比阿浩大5岁!
而阿浩那个大家族的人,更是对阿红刮目相看,由原来的鼻孔看人,变成对阿红笑脸相迎。
不得不感叹经济基础,决定一个人在家的地位,这就是现实社会。
有道是:欢笑使人变得年轻,爱情让人美丽!
大家好!我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