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和感冒的区别,疫情期间总觉得自己有新冠的症状?
疫情期间总觉得自己有新冠的症状,其实没有,这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啊?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解释的话,这是一种“思想(思维)插入”状态的体验。换句话说,运行期间是一个过程,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你是亲身体验到的,在这种体验的过程当中,当然,你不愿意自己患有新冠肺炎,但是有一种思想或是思维强行的闯入你的脑海,让你自己感受到自己似乎有新冠肺炎的症状,这种感觉并非是你的推理的结果,而是在疫情这个环境当中一种强迫当时感受性体验,而并非真实的,这主要是因为你的思想被强行插入的体验与现实的环境同时发生的。
比如当我们处在某种环境下,我们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个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感觉,不论是喜悦还是害怕、恐惧、都让我们能够在思想当中产生一些属于强迫性的思维产生,当然这种思维与你所身临其境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在大海中漂泊的一条船上,这是你思维当中所出现的一些强迫性的与现实大海相关联的思维就会出现,这种关联性不仅有大海的美景,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甚至是恐怖,或其他方面与大海相关联的感受。当你看到一个人浑身长满小红疙瘩,在用手使劲儿挠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感觉到自己身上发痒是一个道理的。
而感觉到自己身上发痒,却根本没有像那个人长满浑身的小红疙瘩,而这种自我感觉就是一种心因性的“思想插入”。其实这种“思想插入”的实际状态就是我们主观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应激”过程,而这种“应激”的过程,就是因为你处在这种疫情当中的环境而受到的一定刺激,当然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也正是由于这种刺激,才造成了自己在生理和心理反应的总和而形成的一种感受或感觉,其环境往往是真实的,就如同我们看到了大海,或看到某个人浑身长满小红疙瘩,而你所亲临的场景就是疫情下的大环境,正如你自己的感受一样,其不存在真实性。
其实“思想插入”是每一个人在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或情境当中,都有可能产生的,这些与我们的“认知”以及我们的“感知”程度,都是有一定关联的,而在许多时候,如果我们受到了某种环境不良的刺激,所产生的“应激”,使我们处于一种“思想插入”的状态。这就是我们产生了自我的感受,或者感觉当这种感受或感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似乎让我们感到了真实的体验,但事实上却非是真实的体验,而是一种具备当时性的强行插入的体验,与思想感觉到的几乎是同时发生,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已经离开某种环境或场景的时候,同样会带来当时亲临其境时的“思想插入”感,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最多也是阶段性的。
有没有可能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不一定是新冠而是其他?
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如果结果已经复核,那就是送检标本里面有新冠病毒或者病毒RNA片段。这意味着需要结合被检者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为感染,必要时要进行管控了。这里面分不同的情况。
我们所说的核酸检测,基本原理是使用“引物”、“扩增原料”、“扩增仪”将核酸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扩增出来,通过测定扩增产物中基因片段的拷贝量反推检测标本中的拷贝量,再通与阈值比较得出是否为阳性的结果。
从原理可知,核酸检测的靶标是基因片段,并不能检测标本里的是否为活病毒。实际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核酸采样已经将标本在采样管中灭活,送到实验室的基本都是“死病毒”(也有采集活病毒用于培养分离的)。也就是不管我们核酸采样现场采集的是否是活病毒,入了采样管里都一样了。
因此,核酸检测阳性只能说明标本里有病毒或病毒RNA片段,具体有没有感染还要看对应的人或物的接触史,以及是否有相关症状。当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区分人或者物品所带的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一来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二来就算沾染的是死病毒也说明发生过接触,执行防控措施已经是非常必要的了。所以一阳性就隔离在方法上是很合理的。
可能有的朋友担心核酸检测不准确,会不会有“假阳性”?实际上核酸检测实验室都有质控机制,还有复核机制,误报假阳性的概率是极低的,反而是“假阴性”多些,主要跟核酸采样时未能采到有效标本有关。
总结来说,核酸检测阳性基本说明人或物品身上有病毒,可能是感染者,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无论哪种情况都属于处在危险之中,需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处置工作。
那个第一个被传染新冠肺炎的人是否知道是自己惹得祸?
那个第一个被传染新冠肺炎的人是否知道是自己惹的祸 ?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肯定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呀?我们设想一下,比如这个人就是我,我是第一个得新冠肺炎的,出现了发烧,呕吐,咳嗽,但是这个是新冠肺炎,问题我不知道他是新冠肺炎,以为是普通重感冒,还到处游走,这时很多人都传染了,但是我不知道是自己传染的,有可能被我传染的人还先发病,我还以为是被他传染的,所以我认为他不会认为是自己惹的祸,不管怎么,我好希望疫情赶紧结束,生活一团糟啦,今天才和老公吵一架[流泪][流泪]疫情结束赶紧去做我自己想的事,没收入活的憋屈.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有什么症状?
当人体感染到了该病毒之后,在早期身体就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还会伴随这皮肤发热,如果免疫系统无法对抗时,病人就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身体疲乏的症状。所以说如果身体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尤其是出现呼吸急促的话,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
得了新冠肺炎是什么感受?
昨天跟好友打了三个半小时的电话,她去日本出差,回国后确诊了新冠,住院12天已经出院,目前在居家监测中,明天就到期可以恢复自由活动了。她详细给我介绍了新冠确诊的具体情况。
朋友是单位出差,2022年7月份去的日本,7月28日乘航班返回国内。上飞机之前,还去做了两次核酸检查,尤其是第二次,是24小时内的核酸阴性。因此,她还挺得意,到日本一趟也没有中招。据她介绍,日本目前的新冠很普遍,她所前往的日本公司,总有一小半员工不在岗,一问,都是新冠阳性在家休养,需要10天后转阴再来上班。朋友他们的商务拜访与会议,是全程不摘口罩的,中日双方的人员都不摘,包括几个小时的会议期间,大家也一直戴着口罩。朋友当时想,可能是这种严格防护,保证了大家的安全。总之,他们顺利地拿着阴性核酸证明,坐上了回国的班机。他们是乘坐的东京-深圳直飞航班,抵达深圳后,按照机场的指引,在机场过关处做了落地核酸、取行李后被转运至隔离酒店,开始了他们正常的入境7天隔离。当晚8点左右入住隔离酒店,晚上11点多,朋友就接到了前台电话,通知她收拾一下行李,等会可能要被转运。朋友心里一惊:这是为什么啊?难道中招了?!不至于啊,在日本的两次检测都是阴性啊!询问前台,前台只是委婉地告知,可能是核酸检测有什么异常。夜里11:30,朋友坐上了转运救护车,被送到了隔离医院。当天晚上,朋友就感觉自己有点发烧,她还吃了点从日本带回来的感冒药,到医院后测了体温,38度多。因为舟车劳顿,朋友很快就在病床上睡着了。当晚并没有打吊针,医生也没有给开药。这一点是比较特别的,入院后,医生询问了朋友有没有服用过或者自备有退烧药或者感冒药,朋友如实回答去日本的时候带了一些,医生就嘱咐朋友发烧时可以服用,后续再没有给开过感冒药或者退烧药了。朋友的症状还比较严重,入院后,一共发了三天烧,最高温烧到了40度,整个人就是昏昏沉沉地在床上昏睡了三天。三天后,烧退了,嗓子开始不舒服,吞咽时嗓子里就像有小刀子在割一样,特别疼。之后就开始咳嗽,特别剧烈的咳嗽。问了医生,告知咳嗽并不是因为肺,是上呼吸道支气管炎症引起的。在此期间,医生还是没有开过抗生素或者消炎药,也没有让打过吊针。发烧时医生给开了维C,嗓子疼给开了甘草片,咳嗽给了咳嗽药水。感觉上治疗思路就是缓解症状,用自身抵抗力扛过去。朋友也问了日本得过新冠的朋友和同事,基本上症状都跟她一样:发烧两三天-嗓子疼-咳嗽,一般十天左右症状会消失,除了还会有点咳嗽。只是日本同事们说很少有人高烧到40度,基本上发烧都是38,39度。我俩分析,可能因为朋友在日本的出差行程安排得太满,身体太累,她在日本半个月基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时在高强度的拜访和开会,所以才会烧到这么高的温度。对了,她确诊的是奥米克戎毒株。退烧后,朋友就开始询问何时可以出院,医生告知出院的标准是CT值(代表病毒浓度的指标,数值越高浓度越小)高于35,而提高CT值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杀灭病毒,因此提高免疫力是关键。为了增加CT值,朋友一方面调整饮食,多摄入蛋白质,也按时在病房做些运动,增加身体免疫力;一方面使用医生开的洗鼻子药水,通过冲洗鼻腔,降低病毒浓度。12天后,朋友的CT值检测终于上了35,达到了出院标准。我问她有没有照过胸部CT,她说一直都没有,现在奥米克戎的出院诊断标准也不需要胸部CT了。朋友很开心她能出院,因为在病房里,是24小时开灯的,而且隔离病房没有窗(不能与外界空气流通),根本看不到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朋友只能把手机时间设定为上下午12小时模式,借手机显示的时间知道是该起床还是该睡觉了。出院后,还有7天的居家隔离,社区会安排大白上户做核酸,买的外卖也有志愿者给送到门口。坐在家里,能看看窗外的景象,自己做几个菜,朋友觉得生活又回来了。还有一天,她的居家隔离期限就满了,就可以正常出门了。但是新冠痊愈患者的生活还是会略有不同,比如后面半年,她会在一些时间节点收到通知,必须按时去医院做单人单管核酸检测,不能参加普通的社区混检,不然健康码会变红。比如她后续去其他城市出差,可能要单独咨询当地的防疫措施有没有特殊限制。奇怪的是,朋友公司一起出差的一共有五个人,大家都打了疫苗,包括加强针,出差期间同吃同行,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确诊,其他人在提心吊胆了三天后发现,他们都没事,连无症状都没有。所以,病毒的感染与否,与自身体质和抵抗力息息相关,朋友是出差期间最累的一个人,最终只有她被病毒击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