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什么症状表现,尿路感染特征是什么?
尿路感染特征是什么?
尿路感染特征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上尿路感染的主要特征为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下尿路感染主要特征为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少有全身感染症状。
上尿路感染主要为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通常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腰痛等全身症状,伴或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慢性肾盂肾炎症状可不明显,部分患者是急性肾盂肾炎迁延导致的,急性发作时症状与急性肾盂肾炎类似。
下尿路感染主要为膀胱炎,主要特征为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可有排尿困难症状。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张晓威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腺病毒感染实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比较容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腺病毒的感染症状,一般成人和儿童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成人的表现主要为。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表现为出血性膀胱炎,呼吸道感染,咽结膜炎
膀胱炎怎么治疗呢?
膀胱炎主要靠药物治疗,还有中药对于缓解膀胱炎的症状是有好处的。膀胱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是肉眼血尿,下腹部疼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候会出现血块等症状。这个疾病在女性比较容易发生。
猫为什么会得膀胱炎?
猫咪出现未明原因的下泌尿道(包括膀胱以及尿道)疾病或异常时,我们将其统称为猫自发性膀胱炎,也称为自发性下泌尿道疾病、
发病原因所谓“自发”也就是含蓄地表达“不知道为什么”。FIC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理论可以解释发病原因。由于有学者认为这与人的“自发性”间质性膀胱炎(IC)类似,因此将猫咪的这种未知病因的下泌尿道综合征取名为“自发性膀胱炎”。
主要症状膀胱扩张、渗透性增大
FIC患猫的膀胱传入神经对物理及化学刺激的兴奋性明显增加。另外,由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具有“类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可分泌如三磷酸腺苷(ATP)、一氧化氮(NO)等物质,这些分泌的物质具有增强移行上皮细胞自身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交感神经-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膀胱粘膜渗透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膀胱粘膜表面粘液减少
正常情况下,膀胱粘膜表面存在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粘液,具有抑制细菌附着、防止尿液中有害成分损伤尿道上皮的作用。而在FIC的病例中,这些粘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尿氨基多糖(GAG)的分泌量会下降,这也许是FIC的膀胱粘膜受到损伤的原因。
诊断标准1、身体检查猫咪会因为膀胱疼痛而频尿,每次的尿量都是一点点而已,所以到医院检查时大多是触诊到小的或无尿的膀胱,如果发生尿道阻塞时,腹部触诊就会引发疼痛,腹部紧绷而硬,可触诊到涨大且坚实的膀胱,外观上会呈现虚弱及脱水。2、尿液分析不当的尿液样本会影响检查结果,建议采用膀胱穿刺或导尿所得的新鲜尿液样本,并立即进行检验,自发性膀胱炎有可能会与尿石症并发,所以尿渣中若检查出大量结晶时应先诊断为尿石症,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及处方饲料,若仍持续症状时,就必须考量并发自发性膀胱炎的可能性。乱尿尿的猫咪其尿液样本中若出现血尿或蛋白尿时,就必须考量自发性膀胱炎的可能性。3、全血计数及血清生化无尿道阻塞的病例大多呈现正常检验结果,若发生阻塞时则会显现肾后性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高血钾。4、B超检查有些发生FIC的猫咪B超检查可见肿胀的膀胱壁,并借此排除膀胱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等。5、X线检查排除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特殊对比的X线检查:可能见到膀胱结构异常,如膀胱的泌尿憩室等。6、膀胱镜检查检查尿道和膀胱的内壁,需要麻醉,以观察是否有细小的结石、息肉、肿瘤,这些可能是其他影像学很难评估的。
治疗方法目前FIC治疗的目标是去减轻症状严重的程度,并增加无症状的时间。FIC的治疗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相互配合进行:1、 行为治疗如上所述,FIC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与环境压力有关,因此治疗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少环境压力。可以从猫砂盆欧尚对于猫砂盆的处理,可以放在安静愿意去的位置、猫砂盆的数量比猫咪数量多一个、在不同的地方放置猫砂盆、每天清洁猫砂两次且每星期更换新的猫砂、猫砂盆要够大且猫砂深度要足够、使用无味道的猫砂。2、药物治疗止痛剂三环抗抑郁药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有助于缓解疼痛及不安,也有抗炎及修补膀胱内壁的作用,剂量为每日2.5~12.5mg,口服,晚上给予,配合环境调整长期治疗。N-乙酰-D-氨基葡萄糖(N-Acetyl-D-Glucosamine):本品为糖氨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前驱物质,具有强化膀胱内壁的GAG层、减少有毒物质对膀胱的影响,起到膀胱粘膜保护作用,初发病例剂量为125mg,口服,每日两次,至少两周,复发病例剂量125mg/k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给药。
膀胱癌的前兆是什么?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目前研究发现,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网络图,仅供参考)
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
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细菌、血吸虫及HPV感染等)、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潜伏期6~13年)、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近期及远期的盆腔放疗史、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
(网络图,仅供参考)
另外,膀胱癌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见于膀胱鳞状细胞癌和膀胱腺癌。
(网络图,仅供参考)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锋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者,无痛性肉眼血尿往往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常见于泌尿系肿瘤性病变,如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肾癌等。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另外,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即可同时或先后在膀胱、输尿管、肾盂尿路粘膜发生)、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术后需定期(每3-6月)复查膀胱镜、CT及配合膀胱灌注化疗等,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及时干预。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锋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