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谁知道过香磨五谷这家做食疗养生的公司?
别搞,我做过类似的店,太难了
你有什么关于养生的建议和具体的配方值得分享?
第一,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多活动
第三,多沟通
第四,良好的作息时间
第五,合理的膳食结构
配方
硒元素是长寿之源,具有抗氧化,防癌的功效,建议多食富食以及富硒水果蔬菜。
在饮食养生方面要关注什么?
今年11月7日“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冬季来临,天气渐冷,万物收藏。
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旷惠桃教授表示:中老年立冬养生,当以防寒为要务,特别是早晚气温较低,要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把好关:衣 随时添衣加被 预防外寒侵袭寒冬时节,人们必须及时添加衣物,规避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特别是寒性体质的朋友,平时怕风怕冷,手足冰冷,天气寒冷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穿戴严实,最好带帽子、口罩、手套,避免风寒入侵;尽量不穿短衣短裤,女士少穿裙服;产妇尤其要做好产后保养,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衣着过少过薄,既耗阳气,又易感冒。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冬季当深居简出,早晚气温更低,寒气伤人威力更大,故不宜清晨深夜外出,以免感受风寒而发生感冒、风湿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告诫:“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食 少食生冷食物 避免寒邪内生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尽量不吃冷食、冷饮、冷水果;尽量少用冷水洗头、洗脸、洗手、洗澡等,《内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胃)”,进食生冷食物容易导致呼吸道,消化道、风湿类疾病等;立冬时节,宜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以及坚果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行 锻炼须当暖阳 温阳又驱寒湿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常锻炼可提高正气,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和免疫能力。《内经》指出冬季当“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季最佳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11时,下午3—5时,于天气晴朗,太阳高照时进行。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跳保健体操、广场舞等有氧运动。在阳光下运动,能吸取太阳光热量,补充身体阳气以去除体内寒湿。晒太阳对养生很有帮助,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防治骨质疏松、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活跃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组织营养状况。同时冬季晒太阳还能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使人心情大好。旷惠桃教授提醒,俗话说:“寒从脚起”,人体的脚部脂肪少,而且许多穴位与人的内脏相对应,脚部受凉就会引起多脏腑不适。寒冬季节一定要注意脚部锻炼和保暖。可随时踮脚:双脚并拢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同时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钟左右;雨天可在室内原地踮足反复20次左右,以不疲劳为度,注意循序渐进;睡前泡脚:用苏梗桂枝生姜汤泡脚:紫苏梗、桂枝各30g,生姜10g,加水半盆煮开5分钟,趁热泡脚,泡手25--30分钟,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作用。擦干后用双手对双足足底按摩:对足部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进行按、揉、拍、打,有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等功效,可防治消化不良、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多梦,关节麻痛等多种疾病、症。故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旷惠桃教授为大家在立冬时节推荐了几道药膳方:1、温阳补肾煲组成:鹿角10g 肉苁蓉15g 菟丝子10g 胡桃肉15g 淮山10g 淫羊藿10g用料:温阳煲1份;任选甲鱼肉、乌龟肉、鲜羊肉、狗肉其中100-200g;生姜3片、大蒜3粒、黑或白胡椒3粒,香葱、食盐适量。制法:选用肉料洗净、切小块;胡椒拍碎;与温阳煲1份、生姜、大蒜共入沙锅。功效:温肾壮阳,补益精血,强筋壮骨。适应症:适用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见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阳痿早泄,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等。服法:服法:弃药渣,吃肉喝汤;每周1次,1日内分次服食。或煎服。注意:请使用精品、道地药材。感冒发烧慎服用。2、 乌发煲组成:制何首乌15g 西洋参10g 当归15g 枸杞子15g 菟丝子10g 补骨脂10g 桑葚子10g 黑豆20g 黑芝麻20g制法:乌发煲1份;选鲜鸡肉、猪肉、狗肉其中一种200g左右;生姜30克、大蒜7粒、黑或白胡椒10粒,香葱、食盐适量。功效:补益肝肾,乌须黑发,强壮筋骨。服法:弃药渣,吃肉喝汤;每周1次,1日内分次服食。或煎服。适应症:适用于肝肾不足,见毛发早白,或脱发、发枯,牙齿松动,腰膝酸软,梦遗滑精等。注意:使用精品、道地药材。3、益寿煲组成:人参10g 黄芪20g 枸杞子15g 淮山15g 龙眼肉10g 湘莲10g芡实制法:益寿煲1份;任选鲜羊肉、猪肉、狗肉、甲鱼肉其中100-200g左右;生姜30g、大蒜7粒、黑或白胡椒10粒,香葱、食盐适量。功效:补益五脏,调养气血,滋补强身,益寿延年。服法:弃药渣,吃肉喝汤;每周1次,1日内分次服食。或煎服。适应症:适用于年老体弱,元气不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体倦,四肢无力,腰膝酸软等。注意:使用精品、道地药材。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华传统的饮食养生思想是什么?
饮食养生是养生文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合理正确的吃来达到养生目的。对古代统治者来说,是为了调治百姓的疾苦,而对普通大众来说是用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黄帝内经》是最先对它的功能和要求作出解释的,结合其他医学和营养学书籍,基本可以概括为“九个五”: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五味调和、五补为养。
意思很好理解,无非就是主食、饭菜、荤素要搭配合理。五谷的特点决定了养生的功能,比如营养最丰富,提供人体热能来源碳水化合物“人是铁,饭是钢”就这意思;第二谷物容易被消化并能很好地被吸收。为什么谷物作为主食? 因为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其他物质易于补充谷物所缺乏的营养,比如你吃动物性食物来补充脂肪,谷物可以提供糖分帮助氧化,从而产生热量。
五菜为充,指的是葵、韭、藿、薤、葱,这些只是代表,应该是所有蔬菜都要合理食用。蔬菜中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有矿物质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生活中,长期不爱吃蔬菜的人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问题,比如头发枯黄,肤色暗黄,或者消化不好等。
五果,就是说要多吃水果补充营养和促进消化。后面几句说的是饮食养生要注意顺应世界,就是什么时间、季节该吃什么,保持和天气环境的相宜。
所谓“五方、五态”说的是地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饮食才会有地域差异,有人会水土不服呢。五态,指的是五种体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不同体质应该对症养生。
五味调和,甘、酸、咸、苦、辛,不同味道对应身体不同器官的联系,比如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等,过多味觉刺激对身体并不好。
五补,是不同的补法儿,升补、清补、淡补、平补、温补,这对应五脏六腑和阴阳气血,中医里面用的比较多。
饮食养生是最合理有效的方式,说简单也容易,每断进餐都适当注意,长期下来形成习惯,自然达到养生目的。
GSN
中医养生保健是什么?
中医在养生保健上面是比较好的,首先中医讲究顺节气进行养生,如说在不同的节气,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食材进行养生。
另外的话中医讲究饮食的阴阳调和,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相关的搭配,另外,中医的一些像是保健治疗手段,比如说像是针灸,推拿,按摩罐,泡脚,都能够有效的身,人体的正气。
祛除人体的湿气等达到比较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另外,中医本身来说,对于人体讲究的是一个整体性,所以中医的养生保健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