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生粥,适合一岁半宝宝吃的粥都有哪些?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孩子都喜欢甜味,蜜桃姐姐为您介绍4款既受宝宝喜爱,又具丰富营养价值的低糖甜粥,不但可以当成甜点,也可当作主食,吃腻了一般咸粥的宝宝或大人,不妨尝试看看喔!
冰糖雪莲银耳甜粥 (适用12个月以上)
材料:1杯米、2杯水、3杯高汤、莲子100 g、银耳10 g。
做法:
1.将1杯米、2 杯水、3 杯高汤先煮成粥待用。
2.莲子洗过(不要浸泡),于煮沸的水中放入莲子,约煮20分钟后,加入1小匙冰糖,打成泥。
3.银耳泡水,煮约10 分钟,打成泥。
4.将莲子泥、银耳泥加入煮好的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营养小叮咛
有甜味的食物是宝宝们的最爱,甜粥保留了粥品的营养价值,偶尔为宝贝换换口味也不错!
冰糖南瓜银耳甜粥 (适用12个月以上)
材料:1杯米、2杯水、3杯高汤、南瓜85g、银耳10g。
做法:
1.将1杯米、2 杯水、3 杯高汤先煮成粥待用。
2.银耳泡水,煮约10 分钟,加入1小匙冰糖,打成泥。
3.南瓜蒸熟,打成泥。
4.将南瓜泥、银耳泥加入煮好的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营养小叮咛
南瓜本身带有甜味,因此冰糖微量即可。
桂圆红枣甜粥 (适用12个月以上)
材料:1杯米、2杯水、3杯高汤、桂圆10g、红枣10 g。
做法:
1. 将1杯米、2 杯水、3 杯高汤先煮成粥待用。
2. 桂圆泡水,煮熟放凉去杂质,切成碎末备用(愈细愈好)。
3. 红枣以冷水煮开,煮滚约1小时,去籽打成泥。
4. 将红枣泥和切碎的桂圆加入煮好的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营养小叮咛
冷热吃都好吃!可当点心也可取代正餐,微甜的滋味宝宝们都好爱。
小甜心八宝粥 (适用12个月以上)
材料:十谷米1杯、水2.5杯、红豆30g、绿豆30g、大豆30g、芋头30g、桂圆3.5g。
做法:
1.将十谷米先煮成软饭,倒入大锅中待用。
2.芋头削皮蒸熟,打成泥。
3.桂圆泡水,煮熟放凉去掉杂质,打成末。
4.红豆、绿豆、大豆分别熬至熟软。
5.将所有原料加入煮好的粥中,加1小匙糖混合均匀,酌量加水,以小火边煮边搅拌,再煮20 分钟即可。
营养小叮咛
八宝粥比较建议在宝宝的小牙齿长得较多、更善于咀嚼时,再让宝宝们尝试。
比起去年你节约了多少开支花销?
平常的日子😊我们家就是一天一买菜,基本上不储藏,一个是放在家里那么多不新鲜,在就是现在不管节假日还是过年,来人去客楼下超市什么都有,买的方便价格也便宜,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快过年时也就没准备,只买了点猪肉和🐷🐮牛肉,等疫情来时也没想到能这么长时间,肉啊蛋就没了!两天出去一次买回些,有时缺点啥也就对付了!孩子和老公都说别出去!有啥吃啥得了!咱们帮不了别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听政府号召!别给大家添麻烦,就这样也过了这些天,不知不觉省了钱不说,孩子还不挑食了!心里不时的有个希望!明天疫情就会过去!看到我们祖国在严重的疫情面前!为我们做到各种防御措施,有我们的政府做后盾,国家医疗水平这么先进,什么病毒都会攻克的!我马上就会有好消息的!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春季吃什么最养生?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春季养生,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与一个“生”字。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1.养肝养脾。
传统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养肝护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宜选辛、甘温之物,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及山野菜。
春芽、蜂蜜、红枣等养脾甜食都是较好的春季养生食品。
2.养阳
春季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此时养生宜侧重与养阳。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食品,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仁、豆浆、绿豆、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适用于肝火较旺之人,宜选用偏凉的食物,如梨、荠菜、百合等。
3.养阴。阴虚内热体质的人,春季忌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物。如赤豆粥、莲子汤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腻、油炸、生冷粗糙食物。
4.养气。春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易发季,春季阳气生发,人体之阳气也随之而生发,因此在饮食上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等。
5.养脑。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出现头痛眩晕症状。可多吃香蕉、桔子,或可用芹菜、红枣煎水代茶饮。
6.养胃。春季,应避免摄入过多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较多的猪肉汤、鸡汤、鱼塘、牛肉汤等,因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容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引起肠胃负担。春季饮食宜清淡,宜消化。
7.养肾。春季天气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如山竹、藕、薏仁等。
8.养热。初春时气候仍较寒冷,热量的消耗能减弱人体耐力和抵抗力,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所以一定要保证热量的供给。除谷类制品外,可多食用糯米制品、花生、核桃等食物。
春季,气候转暖,温差变化较大,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而且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因此除了在饮食上注意外,也需要适量的运动养生,注意起居调养,精神上也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使自己精神与春季大自然相适应,以利春阳生发之机。
什么是养生?
日常工作生活中,身心的放松非常重要。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心理调节对心身的健康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可以改变人对疾病的传统错误认识,明显地改变人对疾病的恐惧情绪,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改善体质,延长生命。
养神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神的物质基础
神的表达形式有“神气”、“神明”、“精神”、“神机”等。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
也就是说,人的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在同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精神意志坚强的人,身心遭受的损害会比意志薄弱者轻得多。
神首先表现在气血方面。
因为气血是化生精神的基础物质,故气血的多少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气血充盛则精神旺盛,气血不足则精神萎靡。
《黄帝内经》说: “神者,血气也。”
可见,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与否,要以气血的功能活动为前提,若气血化生障碍,运行、输布失调,皆可影响神的活动。
临床上,当心血不足时,可表现为心跳、心慌、健忘、失眠;反过来,若精神过用,又会暗耗气血,导致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
另外,神与五脏也是息息相关的。中医认为五脏藏精而化生神。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神、魂、魄、意、志都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范畴,但它们分别有赖于五脏所藏的物质基础,即血、气、脉、营、精。
“五脏藏神”在于强调人体内部有承担心理活动的统一系统,神是在全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最为高级的机能,即脏器间的整体协同作用,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先决条件,如果各脏器不能协调和谐,则不可能有正常的神志活动
养神以不伤为本
古代养生家认为“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散,故不可不谨养也”。
养神以不伤为本,即首先要避免对精神的各种伤害,防止七情过度;其次是心欲常静,这里所说的静不是绝对的不动,静者即静动也,非不动也。精神不用则废,多用则疲,疲则不足;用之则振,振则生,神则足。由于“大用则竭”,所以合理用脑有助于健脑全神。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
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
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
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
所以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得神与失神
《黄帝内经》说: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
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故察眼神的变化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
若两眼明亮、灵活,鉴识精明,语言清楚,即为得神;相反,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则称为失神。
失神者表明身体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得神即心理健康,失神就是指心里的某种异常和情志不遂。
心理健康、精神好的主要表现
1、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情绪稳定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心情愉快则表明人的身心活动处于和谐与满意的状态。
2、有良好的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适应是个体为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与周围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心理健康要求自身和客观现实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沉着冷静,积极稳妥地加以处理。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因为社会分工和共生环境而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建立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关系则可以消除孤独感。
4、积极参加劳动锻炼。
劳动可以使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意义。
现在哪里还有种植高粱?
现在高粱的种植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在我们东北地区基本也看不到多少种植高粱的地块。一方面是产量不理想,另一方面是价格也不是很理想。目前,高粱的种植还是相对分散,在国内的很多地区都有零星或者小规模的区域性种植。
1、高粱种植区域。目前,高粱的集中种植区域不是很多,大多集中在一些盛产名酒的地区,专门种植酿酒的专用高粱。至于说帚用高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我来到黑龙江10年的光景,在黑龙江地区看到的高粱种植面积也没超过几百亩地,还都是比较分散的。所以,相对于黄豆来说,高粱的种植、利用市场更加的萎缩。主要就在于高粱的用途太过于专一,不像玉米、水稻、黄豆、小麦那样用途多样化,这也是限制高粱行业发展的一个原因。其次就是高粱的适口性太差,肠胃有问题的人是不能总吃高粱米,增加肠胃的负担。所以,现在高粱的种植面积逐渐的萎缩也是必然的了。
2、那个季节适合种植高粱。在我们东北地区最适合种植高粱的就是春季了,种植季基本与黄豆、玉米等旱田作物处于同期的水平。而且,相对于玉米、黄豆等旱田作物,高粱的抗旱能力更强。也适合在一些土质相对贫瘠、相对干旱的地区种植。
3、高粱的用途。高粱分为高秆和矮秆高粱,也可以分为酒用和帚用高粱,基本都是专用的品种。酿造白酒的原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酒用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必须原料之一。也可以作为酿造食醋的一个原料;
而对于帚用高粱来说,就比较好理解了,农村家庭用的那种扫帚,就是用这种帚用高粱编制出来的,现在在农村还是比较常见的;
还有就是少量的作为饲料的原材料使用,但是这个用途比较少。不管是从成本、养分组成还是适口性方面,玉米和黄豆的优势更加的明显。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