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秋季如何养生?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其实我们一年四季都应该学会养生,春季,万物苏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憋屈了一冬的人们迫不及待跑出户外,春季尽量多穿点,出汗后别立即脱衣,以防风。 夏季,天气炎热,骄阳似火,应当养心。冬季,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应当养肾。肾喜温怕寒冷,冬季养肾应当适时保暖,多吃黑色食物。那么秋天如何养生呢?我们来看看吧。
1、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老人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不妨静想收获累累的愉悦,保持神态安宁,收神敛气。
2、秋冻有节 和用强身
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3、饮食调和 润肺防燥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逐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4、健身锻炼 动静和谐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面对诸多的锻炼项目,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从秋天开始,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增强机体对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5、注重预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而祸及生命。
以上就是关于秋季如何养生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吧。所以说大家在秋季养生时要注意以上的建议,另外平时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平时也要多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加健康。
秋季养生吃什么最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进补的好时节,各式色彩缤纷的水果蔬菜纷纷上架,多补充些新鲜果蔬,不仅能满足吃货们味蕾的享受,还能达到养生的效果。那么,秋季养生应该吃什么好呢?今天,小康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10种健康养生的冠军果蔬,一起来看看吧!
1、莲藕:维生素B1冠军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立秋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有助于缓解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和消化,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益血益气的功效,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莲藕的食用方法“生熟两相宜”。作为水果生吃,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红透明,软糯清润,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营养丰富,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但需注意寒凉体质的人忌吃。
2、蘑菇:补钾冠军
被冠以“山珍”美誉的蘑菇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尤其富含钾。常见菇类中钾的含量分别是:口蘑(白蘑)1655毫克/100克、蘑菇(鲜蘑)312毫克/100克、双孢蘑菇307毫克/100克。钾可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蘑菇口感嫩滑细腻,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蘑菇吃法多样,比如炒、做汤和做馅等。
3、小白菜:补钙冠军
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较丰富的一种,尤其钙元素,高达90毫克/100克,比大白菜高出近一倍。小白菜中还含有大量有助于钙吸收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K。另外,小白菜富含维生素B1、B6、泛酸等,具有缓解精神紧张的功能,多吃有助于保持平静的心态。小白菜富含抗过敏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族、钾、硒等,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癌症危险性,并能通肠利胃,促进肠管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小白菜不可以生吃,用它制作菜肴时,炒、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营养流失。
4、西兰花:胡萝卜素冠军
作为公认的明星蔬菜,其营养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尤其胡萝卜素含量更是遥遥领先,每100克中高达7210微克。当胡萝卜素进入体内不但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护眼明目,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延缓衰老和防癌都有重要意义。此外,西兰花中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比同属于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而且,其维生素C含量高出番茄近3倍。研究表明,将西兰花隔水蒸5分钟后拌着吃,抗癌效果最好。
5、菠菜:叶酸冠军
除了我们熟知的镁、铁、锌等矿物质外,菠菜中还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最重要的功能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力。并且,它也是预防宝宝出生缺陷的一种重要营养素。而且,菠菜还是叶黄素的最佳来源之一,而叶黄素对于预防眼睛衰老导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十分有效。由于菠菜中所含的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热、光线均不稳定,因此菠菜最好现买现吃,贮存的时间尽量别超过2天。而且,要用蒸、旺火快炒、少量水煮等方式来烹制,避免烹煮过久、过烂,损失营养。
6、葡萄:抗氧化冠军
葡萄的营养成分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而且,葡萄中含的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清除体内自由基,对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葡萄性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7、山楂:果胶冠军
山楂营养丰富,富含果胶,果胶是一种多糖物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此外,山楂还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肠炎患者,但孕妇、儿童、胃酸分泌过多者、病后体虚及牙病患者不宜食用。因为,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发胀满、泛酸,若在空腹时食用会增强饥饿感并加重原有的胃痛。
8、柑橘:维生素B1冠军
柑橘类水果所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单萜、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类丙醇、吖啶酮、甘油糖脂质等。柑橘中还含有抗氧化、抗癌、抗过敏成分,并能防止血凝,减少冠心病、中风及高血压的发病率等。而且,柑橘富含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柑橘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秋季水果,这种营养素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具有护眼明目的作用。另据科学家发现,他们从柑橘皮中提取出一种抗癌物质,在这种物质中还发现了具有降低血压的成分。这种抗癌物质广泛存在于柠檬皮和柑橘果皮中,经动物实验表明,服用这种物质的患癌动物能明显地延长寿命。
9、石榴:膳食纤维冠军
石榴果实如一颗颗红色的宝石,果粒酸甜可口多汁,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水果糖类、优质蛋白质、易吸收脂肪等,可补充人体能量和热量,但不增加身体负担。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钾等矿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缺失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而且,石榴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人体消化道中不会被酶分解,既可以防止便秘,又能缓解腹泻。此外,石榴籽富含大量维生素C、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在吃石榴的时候要嚼嚼籽。需要提醒的是,石榴有收敛作用,便秘的人要少吃。
10、鲜枣:全能冠军
一日吃仨枣、终生不显老,鲜枣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有机酸、胡箩卜素、蛋白质和铁钙磷硒等微量元素,富含维生素C,且含有“环磷酸腺苷”、“葡萄苷”等营养成分,对美容保健、治疗高血压、防止癌症都有神奇功效。而且,与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鲜枣多项营养素含量均居首位,尤其是所含维生素C可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钾对控制血压有利,镁有助于对抗压力等。需注意的是,枣偏热,痰多、便秘、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吃。
霜降养生该怎么做?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中医吴兰贞,以为有42年的中医大夫,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推荐中医药知识和健康常识!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霜降有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
二候草木黄落:野草树木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过冬了。
霜降有三防
一防秋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二防秋郁: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寒露节气,保护身体4个部位
1、霜降节气,保护呼吸道
在冷空气和干燥的双重刺激下,霜降前后是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秋燥也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秋季养好肺脏十分重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饮食宜清淡、低盐、少量多餐。
2、霜降节气,保护肠胃
霜降多胃病,因为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又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增加或复发。因此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饮食宜温和,少吃生冷、不洁、腐败变质食物。
3、霜降节气,保护皮肤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
4、霜降节气,保护膝关节
老寒腿、老寒腿,天气越寒腿越疼!到了秋冬交替的时候很多老人的腿部疾病复发,每天酸痛难忍真是折磨人。这时候要额外注意对膝关节和脚裸的保暖,避免老寒腿提早发病。
如何防止疾病?
1、平时多饮水
秋高气爽,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不要让身体脱水,但是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间断性喝水。
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一天的饮水量要在2000毫升左右。
2、用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治疗口腔疾病,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此方法有预防作用,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3、按摩鼻子
约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由于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
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约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
4、饮食清淡
保证三餐按时定量,饮食清谈、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勿偏食或挑食;避免大鱼大肉或暴饮暴食;禁止酗酒。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多食一些可增强免疫功能的各种深色蔬菜水果、菇类、藻类食物。
5、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
“春捂秋冻”之说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在秋装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6、保证八小时睡眠
如果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患感冒的机会将升高三倍。耶鲁大学的专家们发现,睡眠紊乱或缺少睡眠都会影响免疫系统活动。
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7、适当锻炼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适当的锻炼都能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细菌、病毒的预防。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白萝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开胃健脾、顺气化痰之功效。
霜降后的萝卜不但口感好,脆、甜,营养成分也最高。白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增强免疫力。白萝卜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霜降养生食谱
白果萝卜粥
配料:白果6 粒,白萝卜100 克,糯米100 克,白糖50 克。
做法:
1、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
2、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 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萝卜包肉卷
材料:萝卜、鸡肉、猪肉、香菇、豆粉、鸡蛋
做法:萝卜削皮,洗净切薄片。鸡肉、猪肉剁成肉馅,和香菇、豆粉、鸡蛋、盐、鸡精、花椒面一起调和均匀作馅用。白萝卜烫软捞出,把肉馅包在萝卜里,用葱叶扎紧,蒸8分钟(水开后才上笼)。另一口锅加油烧热,放入耗油、枸杞和少许水,再用豆粉调成汁,淋在萝卜上即可。
功效:消食降气,止咳固阳
秋季养生最好的食物是什么?
1.首选白萝卜,放屁利器。对消化好。就是吃多了容易放屁。肠道好了,看着人瘦一些,看起来就好看一些。身体的线条更加的美感。吃法就多种多样啦。搅拌的,炒着吃,炖着吃,包包子的,炸着吃的,都没有问题,我最爱萝卜炖粉条,或者大乱炖。
2.红薯,美颜。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美颜又美丽。想长漂亮就多吃红薯吧。吃法就更多了。煮着吃,放在稀饭里面。蒸着吃,放在蒸馒头的篦子上。烤着吃就更受大家喜爱了。尤其是在街头那些很大的烤罐子里烤的红薯。整个街头啊,都飘着一股香气,真的让人垂涎欲滴呀。像我们小时候记忆犹新的,那就是在大铁锅下面的柴火灶里面。有做饭之后的那些火焰疙瘩。把红薯埋在里面,然后烧熟的红薯。看似有些烧焦的那种糊糊的感觉,但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比那些蒸出来的味道要更好吃,就是因为有了那点糊味儿,感觉吃起来更香甜可口了,更有一种烟火味的感觉。也可以让人回忆起那时候艰苦的岁月。
大家好,我是甜七公子,一个热爱汉服的蓝孩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哟。
养生谨记一个字?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而立秋,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今日立秋,养生谨记一个字!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季之主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又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所以,立秋养生,要牢记一个字,那就是“润”!
如何润?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喝水!以润燥。
建议秋季,每天喝2000ml水,这样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今日立秋,吃三菜,喝三茶,按三穴,身体更健康【吃三菜】
1、白萝卜
白萝卜,不一定只有在冬季可以食用,在秋季也是可以食用的,因为它具有治疗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功效。
另外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等物质,对人体起到补益的作用。
2、秋茄
有句俗话叫做“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说的就是立秋应该吃茄子的典故,一到了立秋节气,就表明正式进入秋天了,此时还有一些燥热,但要吃一些凉性食物,帮助身体清火。
在这个时节收获的茄子叫做“秋茄”,秋茄口感细嫩,味道清香,营养价值也最高。
3、南瓜
夏季养生以豆类为主,而秋季则是以进食黄绿色蔬果为主,比如南瓜、胡萝卜等,其中,南瓜是秋季滋补的佳品。
《本草纲目》中对南瓜这样记载:“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其肉浓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食,味如山药。
南瓜富含丰富维生素A,可以减少饮秋燥引起的眼睛干涩和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具有滋润的效果。
【喝三茶】
1、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的味道很好,是润肺佳饮。
蜂蜜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能润肺补虚、补中润燥。
柚子含有维生素C,能化痰止咳、清热去火。
二者煮茶,味道很好,很适合养肺饮用。
2、谷谷丁菊花茶
谷谷丁、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而成。可清火润燥,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适等症。
谷谷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被中药界誉为清热解毒的“八大金刚之一”。有清热、解毒、利尿之效。
用其泡水喝,可泻火除湿,降秋燥、去秋火等。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
菊花能够疏风,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桂花有润燥作用,对皮肤干裂、声音沙哑、口腔炎等有一定疗效。
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消除沮丧、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秋燥。
3、紫苏生姜茶
今年立秋,处于中伏和末伏之间,此后,依然高温酷暑,需要解暑降温。
用紫苏叶、陈皮、生姜一起煮水代茶饮,有益健康。
紫苏,可发汗解表,生气宽中,健脾祛湿、防暑降温。
生姜,可驱赶病邪,助阳气发散以排寒。
陈皮,可健脾和胃,搭配在一起,养生效果加倍。
【按三穴】
1、关元穴
古人有“立春灸气海,立秋灸关元”的养生说法。
立秋是按摩(或艾灸)关元穴的最好时机,可以帮助收敛人体阳气,还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凡是元气亏损的疾病都可以用此穴来治疗。
位置: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分钟。
2、迎香穴
秋燥易伤肺,所以,日常可以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
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四缝穴
立秋人们经常会注重“贴秋膘”,所以,为了避免秋膘增肥,日常可以按揉四缝穴。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
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
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