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之道,退休后做点啥好来消磨时间呢?
我是2015年退休的,原来喝酒不抽烟,偶尔打一下麻将,喝酒和打麻将都没有瘾。退休以后麻将不打了,由于有痛风病,后来又得了脑梗,所以喝酒的事儿,一点也不沾边了,这样就真正成了烟酒,麻将不沾边的人!那用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呢,我还真是用今日头条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因为在今日头条里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弥补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的不足,合理的安排时间和晚年生活。
一开始接触今日头条是看那些搞旅游发视频的开始的,因为自己先前是带孩子,后来又得了脑梗病,所以不能出去旅游,发现今日头条里,国内国外各种旅游景点,都有自媒体在播放,不用自己出去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景色。有些你跟团去旅游,也到不了那些地方,看不到那些风景。所以我就申请了今日头条号,自己发一些文章,另一方面主要的就是看人家的旅游视频,有去西藏的,有去新疆的,还有去南方各个省的,各个景点的。也有内蒙的,还有东北各个景点的,真是开阔了眼界,又省了旅游费用,解决了自己身体出不去的问题,这比喝点小酒,抽点烟,打个麻将强多了。这样我关注了几十个国内外旅游发视频的自媒体,可以说看几个月比自己出去走几年了解的事情太多,特别是那些到国外发视频的。有越南的,尼泊尔的,印度的,美国的,日本的,欧洲的等等。我以前也没有出过国,没有看到这些好的景色和当地一些民风民情,看到这些自媒体视频感到长了很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没有白白浪费时间,不但没有感到退休以后寂寞,反而感到时间不够用,有时想看的。由于时间不够就过去了,对这些实时的报导。比看电影看电视,看那些过时的东西好多了,所以我感到生活充实也很有趣味,有时还拉着我老婆一起看,她也说挺好,后来她喜欢上了饮食方面的视频,跟着今日头条里一些发饮食操作视频的师傅学习了不少做菜做饭的方法,使我们的饮食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样我和老婆都热爱上了今日头条。
由于我以前做过公务员考试的面试辅导,有一些经验,也收到一些成果。得了脑梗之后就不辅导了,又怕这些东西我死了以后谁也不知道了,就把它分别按文章发在了今日头条上,这样有些没有钱参加培训的考生,就可以看我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面试水平,我感到我做这样的事就是做了一点好事,可能就会长寿一点,按照因果报应应当有一点儿好的结果。果然有一些考生学习我发的这些内容,考上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给我发私信感谢我。这是让我很欣慰的,我原来辅导公务员面试基本是10个人能考上六七个,就是百分60到70的比例吧,比那些参加别处培训的考生比例多了不少,现在虽然学习我这些东西的考生并不是很多,但是有几个考上的,我认为就没白发这些文章。这比我去打麻将要好得多,因为从去年开始在今日头条发文章,发微头,条做回答有了一些收入,也得了几千块钱,如果是去打麻将,不但不能得到这些钱,还要输掉一些钱,因为我打麻将的手把就是一般,去打麻将给人家送钱的时候多,能赢钱是很少的,所以我老婆也非常支持我在今日头条发文章,这真比喝酒打麻将抽烟好,由于我动脑筋,对恢复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好处,现在可以骑自行车买菜或者办一些事情了,也能够走步几里地去公园,去有景色的地方游玩了,拍一些照片发微头条,多少还有一点收入。现在是感到时间不够用,不是闲在家里没事做,反而感到挺忙乎。由于不抽烟,不喝酒也受到女儿女婿的赞扬,家里卫生好老婆也高兴。
今日头条当中会有很多网友陪着你度过每一天,你可以参加评论,也可以欣赏别人的文章或者视频,看看人家发微头条有什么诀窍,可以看到社会上各个阶层对事物的观点。也可以学习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又可以了解到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所以有了今日头条的陪伴,不用喝小酒,解愁解忧,也不用抽烟解闷,更不用出去找别人打麻将来进行调解生活乐趣,现在我和老婆几乎都不看电视了,有时间就看看今日头条,回答一些感兴趣的问题。感到心里高兴没有什么烦闷的事情了。
在今日头条里,我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治疗脑梗的文章和得了脑梗如何恢复健康的文章,我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了三篇关于康复的文章,对怎样锻炼身体,早日实现身体康复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和新的做法。也知道在饮食方面注意哪些事情,其他想知道的事情在今日头条里搜索一下,也可以找到很多个答案,有时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比打麻将胡了还高兴。
在今日头条里发表文章或者回答,有时会得到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在评论当中结识了一些朋友,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现在粉丝已经快到10,000了。有一个阶段。我在今日头条当中学习对对联,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提高了文学水平和欣赏水平,非常锻炼脑筋,看到人家写的好的对联非常羡慕,无论是网友的鼓励和支持,还是有人的反对意见和讽刺,甚至是挑毛挑刺,都得用心去对待,用脑瓜去考虑,这样对防止老年痴呆症还是大有好处的。所以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可以,但是不能不参加今日头条的活动。
什么东西都是一分为二的,现在上今日头条基本是使用手机,时间长了对眼睛确实有影响,我在控制时间上有时还是做得不够,现在学习了用语音转文字这个功能,提高了写作的效率,对保护眼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时自己管理的还不好,所以这里也提醒我们热爱今日头条的朋友们,要在参加今日头条活动当中,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以上就是近年来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用今日头条消磨时间的一些体会,如果网友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一定虚心学习,把自己的晚年安排的更好。
不要过分依赖子女和朋友?
常常听人用羡慕的口吻夸赞某个老人说:你的儿女事业有成,又有孝心,老两口晚年生活啥也不愁,真有福气。
其实,许多老年人衣食无忧到不佳,但美中不足的是:儿女们指望不上,靠不住。
这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以前的邻居老刘向我诉苦:含辛茹苦拉扯大的独生女儿,大学毕业后,跟男朋友跑到他老家南京去创业,不久后结婚成家。老两口取出隔三差五能听到一声电话问候。
后来女儿女婿越来越忙, 十天半月也看不到一个电话。女儿有了孩子后,传统的春节,一家三口回家团聚几天,板凳还没坐热就拍拍屁股走了。
去年春节,说好要回来,老两口盼星星盼月亮,不曾想,临时又变了卦,说孙子寒假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几个重要活动,父母的陪在孩子身边。
老李接着说,我们老两口生下一儿一女, 儿子5岁夭折了,闺女如今成了老外的媳妇。我和老伴体弱多病,是居委会重点照顾的空巢老人。女儿除了寄点钱,偶尔电话问候,几年见不上一面。这真是验证了一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老王也长叹一口气说道:虽然我的儿女都在本市工作,有的还近在咫尺,聚散总有时,和他们比起来强多了,但在儿女指望不上、靠不住这一点上,与他们却相似乃尔。
老王接着说,两个月前,我患重感冒,老伴得了肺炎,两人都住进了医院。这其间,儿孙八人(3对夫妇,2个孙子)中,只有四人到医院探望过。他们的孝心交给了雇来的护工。
我们家的马桶、炉灶、水管、热水器,以及一些家用电器出了毛病,对他们来说,修好是举手之劳,不费吹灰之力,但电话告知后,总的等上一两天才登门维修,有时他们还互相推诿。
人,越来越需要亲情。可对很多老人来说,这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儿女们忙于生计,好不容易有三五天假期,多半是与狐朋狗友一起玩乐。即使抽空回家看看父母,也是蜻蜓点水。
有一种普遍现象:晚辈进门后,夫妻俩手机响个不停,小孩忙着上网玩游戏。老人想多说几句话,他们嫌烦,更社奢交流、沟通、一起玩了。他们饱了口福,嘴一抹变溜之大吉。
儿女们的心,变得淡漠、寡情,甚至坚硬。有血缘关系的儿女尚且不可能一生相守,更何况他们的配偶和第三代。
女婿、儿媳对老人的贤孝,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婚姻是否美满牢固;孩子不知爷爷奶奶姓甚名谁,已不再只是笑话。
一位青年坦言:十天半月,乃至一年半载回一趟岳父岳母家,是出于一种义务。只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不知孝顺,忘恩负义。
其实,凡此种种,只不过是如今世态炎凉的一个缩影。亲人之间尚且淡漠如此,与朋友、同事、客户、陌生人,又将如何?
在这些方面,老人既然无法苛求,则不如退一步,“理解万岁”。
反正我是想开了,养老不宜过分依赖儿女。
一天吃几顿饭更健康?
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要想健康地活着,就要有健康的生活。人到了中老年(特别是60以上)活动量就会减少,新陈代谢缓慢,身体各功能有很大的下降,消耗的热量降低,特别要控制甜食和糖的摄入量,因为,甜食和糖摄过量,容易发胖,体重增加,容易患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也增加心脏负担。
老年人随着身体各功能下降,更需要丰富的蛋白质,而获取优质蛋白质更为重要。通常从食物获得,如瘦肉、乳类、蛋类,鱼虾,豆类等。 老年人要注意,不要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海带、豆制品、芝麻酱以及,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
老年人一天吃几顿饭,常常根据身体情况来决定,身体一切比较健康,每天三顿饭,就可以了。当身体患有一些疾病,可选择少吃多餐。老年人的饮食宜淡不宜咸,由于咀嚼能力比较差,同时胃、肠分泌的消化液减少,老年人对油性大、比较粘的食品,要尽量少吃,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品,更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及油炸食品,不要吃冰凉的食物,饮食量最好控制在7、8成饱,以温食和容易消化食品为主,饭后适当去室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维持老年人身体功能与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只有健康的饮食才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所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长寿星都是怎么养生的?
长寿星都是怎么养生的?综观长寿老人的性情特点:1.性情平稳:日常无急无怒,与人少有争执,遇事不偏执。求个心清神静;2.为人和气、善良:扶危济厄,解人急难,不贪不图,与世无争。求个心安志稳;3.平日生活规律:饮食清淡,饥饱有度。少酒肉,不贪口福;劳逸有度:不懈怠,不懒惰,早睡早起。
以上通常的养生之道。纵观古今,多有养生大家不唯如此。且从经验上遵循人体机能特点,寻求打破人的生理机制,将养气、养精、养神
做为一种养生技术,贯穿于日常生活。据个人经验确有实效!凡是寿数跨越极致的长寿老人,往往都是那些掌握特殊养生技能的高寿老人。以上具体说明长寿星的养生=通常养生法要+特殊养生技能(调神养精练气)方法。
2019.12.15.
拉筋天天梳头发有利于长寿吗?
长寿与遗传、环境、心态、行为关系密切,天天拉筋、梳头应有利于长寿。
我有个本家的伯母,活过百岁,前几年刚去世;有个同学的父母,今年分别95岁和98岁;有个老师和他的弟弟,今年94岁和92岁。一家人中有几个长寿者,应该与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氛围是分不开的。遗传基因自己不能决定,但心态、行为和家庭环境氛围都是自己创造的。
总结他们健康长寿的秘诀,主要应该有:
心态好,认命,顺其自然我那堂伯母,可谓是一生坎坷,解放前流离失所,几次不得不搬迁,解放后才过上安稳生活。但她七十多岁以后,大儿子、三儿子、大孙子相继病死,但她说生死都是正常事,“有命该生,无命该死”,由他去吧。因此,她并没有天天以泪洗面,而是坦然面对,顺其自然。
我那同学的母亲是地主家的女儿,父亲是她家的长工,由于出身地主,过去没少被批斗,但是他们觉得那是命,没有办法,要批就批、要斗就斗吧,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行了,所以态度端正,老老实实,因此也没有受到多少苦。
我那老师出生在省会,解放前战乱频繁,很多邻居、同学都在战乱中伤亡,他也积极参加进步组织,他认为自己没有伤亡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所以心态很好。
善待一切,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无论是我那同学父母,还是我那老师两兄弟,由于心态好,因此也能善待一切,无论是社会环境、家庭境况好坏,都不生气、不呕气,不互相责怪,而是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共同克服困难,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随心所欲,做乐意的事,自得其乐除了我那堂伯母因为家境不好,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因而也安于天天做些农事、家务事以外,我那同学的父母和老师两兄弟,晚年都能随心所欲,做自己乐意的事。
我那同学的父母,有两儿两女,除了大哥在老家,其他儿女、孙儿孙女都在不同的地方,他母亲几乎就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一年跟这个在几个月,跟那个在几个月;而他父亲却跑了几年以后也不想那么跑了,就比较固定一些,但闲也闲不住,在老家还可以养养鸡猪、种种菜,在外面就不行,因此七八十岁时,还让我那同学给他找了个保安、仓库管理员的事情做了几年。
而我那老师两兄弟,就几乎是每年都到国内、甚至周边国家旅游一两次,一些我们认为偏远、不易去的地方,如一些古寨、海岛,他们都去过,而几乎每个月都要到郊区、周边县市去玩几天。老师由于文化水平高,还天天玩电脑、玩手机,是同学微信群中的活跃分子。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些人由于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所以无论家庭条件好坏不同,他们都坚持自己的习惯,有什么吃什么,也不忌肥肉。像条件好的那老师,无妻儿子女,自己工资上万,但也不请保姆,都坚持自己买菜,自己做饭菜,无论在家还是外出,从来不暴饮暴食。他们都有个共同的习惯,就是中午睡一觉,晚上睡一觉,早睡早起,起而行,困而息。我那老师和同学的父亲,也抽烟(甚至是草烟)、喝酒(粮食烤的白酒),抽烟是想抽就抽,而喝酒是顿顿有酒,却从来不会一醉方休。
除了我那老师因为文化高,退休以后自己学习、并坚持做孙思邈养生操,天天指梳发、掌搓面、巾擦身以外,我堂伯母和同学的父母,可以说根本就不懂养生保健,也不专门做什么运动,就是能做事就做事而已。
所以,我认为养生重在修心养性,心平则气和,性静则神安,气和、神安,则脏腑不紊乱,外邪难侵入,故而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