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境先生,水镜先生厉害吗?
回答:很厉害,水镜平时跟韩嵩、孟建、崔州平、庞德公等人交往甚密。这几个人都是当时名士,可见,水镜先生在当时的名望也不错,还是有一定会水平的。
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徽:字德操,三国时学者,襄阳的著名隐士,道号水镜先生,意思是很会鉴识人才,如水似镜,明亮照人。
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都曾经求学于这位学问家。
刘备流落寄居与刘表之处,被蔡氏兄弟追杀,飞跃檀溪,逃到水镜庄。
刘备怀着求才之心,希望能得到司马徽的指点,司马徽谦虚表示:“我不过是个儒生俗士,哪懂什么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这里的俊杰有卧龙、凤雏两人。
”刘备问:“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司马徽答说:“卧龙诸葛孔明,凤雏是庞士元(庞统)。
”正是由于司马徽的指点,刘备才能够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定下三分天下的功业。
一人之下的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
司马徽(约145—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荆州牧刘表设立学校、学官,广泛寻求天下名士。司马徽客居荆州襄阳。司马徽博学多识,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在荆州时与汉末名士宋忠齐名。荆州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水镜先生和诸葛亮的故事?
传说诸葛亮小时候拜东汉名士水镜先生为师,向他学习天文地理和兵法谋略。那时,还没有钟表,为了计时,水镜先生在院子里喂了一只花颈公鸡,训练公鸡按时鸣叫。于是,花颈公鸡学会了每到中午要叫三声。水镜先生听到鸡叫,就下课了,可诸葛亮还没学够呢。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诸葛亮想了一个办法。他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装上一些小米来上学。快到中午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到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鸣叫,就吃起来。没等公鸡吃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的小米撒完。等公鸡吃完所有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已经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了。
水镜夫人每天只好饿着肚子等水镜先生吃午饭。这样过了一些时候,她忍不住抱怨起来:“你这位老先生真的成仙了,每天过了中午还不知道肚子饿!”水镜先生说:“你没听到公鸡才叫吗?”
水镜夫人是个聪明人,觉得其中必有原因。第二天快到中午时,她悄悄地走到院子里,见花颈公鸡伸长脖子刚要鸣叫,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水镜夫人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然后,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从此,水镜先生更加尽心尽力地讲课,希望将自己的本事都传授给诸葛亮
三国中他怎么能预测未来?
水镜先生即司马徽,他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与诸葛亮、庞统、徐庶、石广元等是好朋友。
可以理解为他是荆州地区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隐士。他没有预测过未来,只是说过两句话,第一次是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第二次是与徐庶交谈,当徐庶说已经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时司马徽说:“你何苦又引出他来。”这算是在对某些人才能、性格的了解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的推测,不算预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