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你都见过哪些很有趣的病历例?
1、秋衣穿反了。
2、
前几年实习的时候碰到的一个病人。
曼陀罗花泡酒用来外擦的,擦的时候酒瘾犯了,没忍住就偷喝了几口。
结果就被麻翻了,重症监护室躺了好几天。
3、
一个55岁产妇,家里有矿,没开玩笑,是真的有矿,就是想生男孩,G12P2(怀12个生2个),终于怀了男孩,剖宫产,手术当天,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在手术室门口挥着手对她说,姥姥加油啊!给我生个漂亮舅舅!………
4、
实习同学写的…
可能…
这个B超真的很贵…
5、
一小伙自己跑来说吃药中毒了,安乃近,70颗,当时也没多想,赶紧弄进去洗胃,搞完了再详细问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买了100片,吃了后来数的时候还剩20多片,所以才知道吃了70多片,“丢你老母啊,哪有人吃了还自己去数啊”,然后吃完了自己狂喝水,喝了又马上赶来洗胃,怕死你特么别吃啊!!!
6、
有一次急诊夜班,来了个女患者,四肢僵硬,面色苍白。口唇轻微发绀。双目紧闭。问了家属才知道,是跟老公吵架气的。
当时都惊呆了,这人这么大气性么?!
7、各种直肠异物
8、他刚刚应该经历了什么…
9、一病程这样写:患者今天胃口大开,想吃肉,家里人认为医院的伙食差而从家里做好送来,被拦在病 区外,向家属告知患者只能吃营养部的膳食而对外来食物不与保证,向家属交代如由此引起肠炎则医院不负任何责任,家属理解并签字。
10、
失眠症有哪些表现?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失眠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患者可以有下列表现:(1)入睡困难。即使在环境适合情况下,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易醒,每晚醒来次数超过2 次。
(3)早醒。
(4)睡眠质量下降
(5) 总睡眠时间短,通常少于6小时。
(6)白天出现多种不适:①疲劳或全身不适; ②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 ③学习、 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 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白天想睡; ⑥兴趣、 精力减退; 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易出错误; ⑧紧张、 头痛、 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⑨对睡眠过度关注等。
失眠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是尽可能明确病因。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不适症状。如睡前不饮酒、喝茶、咖啡、过多水;避免服用影响睡眠的药物;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经生活方式无法改善者,宜选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或传统中医治疗☞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癔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癔病分为两组症状,第一种是分离障碍,多表现为对自己的意识出现障碍,和对自己和周围的、过去的记忆出现了损害。并经常伴有原始性的剧烈情感反应,如捶胸顿足,大喊大叫等,或出现意识狭窄等。第二种是转换障碍,多表现为运动障碍,如类似抽搐癫痫发作。少数的癔症可伴有内脏性的反应,比如胃部不适,呕吐和心脏感觉骤停。
癔病是什么病?
癔症是之前我们国家自己的诊断标准CCMD-3时的说法,现在的ICD-10国际诊断标准叫做分离(转换)性障碍。
癔症是什么病?癔症是一种存在明显单位性格基础(好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类人群在明显的外界刺激下,出现的情感爆发表现(歇斯底里发作),癔症的患者往往存在一定表演色彩,常常用另一个人的语气说话,易受暗示,有时可以有被附体感。当然,癔症的患者也可以有幻觉和妄想症状。
癔症是一种发作性疾病,症状往往突发突止,疾病的缓解期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是,如果频繁发作的癔症社会适应也会越来越差,之后可能逐渐往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疾病转变。
癔症的患者需要如何治疗?首先,癔症是一种精神医学疾病,而且病情严重时很有可能出现危险的行为。曾经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听说过,一个和年逾古稀的老母亲一起生活的女性癔症患者,晚上突然发病,看母亲是只狐狸精,冲动下将母亲头砍下,直到第二天清醒后才发现铸成大错,追悔莫及。
所以说,患有癔症的患者一旦出现明显的情感爆发或者歇斯底里发作,就应该尽快到专科医院就医,控制患者躁动紊乱行为,防止情感爆发下伤到自己或其它人。
癔症的患病群体有明显的聚集性,一般农村女性是发病的主要群体。很多患者发病后因为口中明显的迷信词语,被相同文化的家人认为是患了“外病”,于是被送到当地的“大仙”或者“巫医”处治疗“外病”。但是这种典型的错误方法只能越看越重,在迷信人员的强烈暗示下只能让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
迷信思想要不得,有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治!相信你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尽快恢复健康!你们见过的癔病是什么样子的?
谢邀!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翻看了一些网友的回答,一位网友提到一位专家对癔病的语言疗法,我感觉很受益,现在也推荐给看到此问答的朋友:
平时多关心,病时少关注。
这虽只有10个字,但的确字字珠玑。
其实,人是感性动物,当他被冷落,不被关注时,便会迷失自我,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
有的人长此以往,便得了所谓的癔病:呆木、失语、或胡言乱语、不认识人、行为失控,以及长期缺乏脑力和体内劳动引发一系列身体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的人一开始是正常的,只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情感不合、离异、家庭成员复杂、或兄弟姊妹多,缺少关爱,他们更愿意装病来收获温暖,不曾想这一来二去,真把自己弄出病来。
比如:我的二宝在小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妈妈,我喜欢生病。因为生病,就会有那么多亲人关心,而且还会吃到好多好吃的。
当时,我们听了也只是感到孩子小小年纪太逗了,但如今真的体会到,是二宝小时候,因我们忙无法照顾,送小姨家帮忙时,孩子对父母爱的缺失的一种表现。
二宝是上幼儿园四岁被接回家的,她至今还质问过我们为什么单单把她寄放在亲人家?
所以,无论小孩、大人、男人、女人,只要能在一起,请给予我们能力之内的爱,因为一个人在爱的缺失后,心理真会得病。
就如:我大舅家的大哥嫂,一共养育了三个儿女。但18岁过门的她,在三十多岁时变得沉默寡言,不肯与外人接触。
后来大哥嫂重情加重,不能照顾儿女,甚至不能干农活和做饭。
于是背上有罗锅的大哥不得不低价卖了靠补鞋为生的行头,一心照顾孩子,嫂子及家里的一切。
没有女人照料的家,哪里像个家。大女儿过早便辍学回家,帮助爸爸,后来来婚姻也不尽人意。两个儿子在没有母爱的呵护下长大,生性也怪癖。
前些年先是大舅一病不起,后来舅母也病了,这一大家子老小,谁又心疼谁,谁又被关爱。
大哥苦,大哥嫂也越发病情加重,20多年再没出过大门,裹足在家的大哥嫂除了她这种半不识人的癔病,还有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
最终她去了,没有人哭,也许也没人留恋,她得病20多年,如行尸走肉一般,在与不在大概已不重要了。
重点是,这个家由于大哥嫂这一病不起,家里每个成员的命运也都发生的改变。
所以,生而为人要学会给予、学会换位、爱他人、更要爱自己。
因为,一不留神,我们也许找不到自己,也许失去很多,也许一无所有。
爱,就意味着去做,它比语言更温暖、更珍贵,也更持久。
愿大家如果愿意请把爱传递,那将多保全一个家庭,也将成就你我他,去它的什么孤单、烦燥、癔病,我们只管开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