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现象,遇到过最尴尬最害羞的事情是什么?
我曾经借宿在游牧朋友的蒙古包里,实在太尴尬了,我竟然不小心弄乱了女主人绑在床头的“红绳”,第二天,男主人竟然急了!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旅游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很多人看过了大江大河,跨过了丛山峻岭之后,也会选择来草原旅游,尤其是内蒙古的大草原:以草原为床,以星空为被,数着星星看月亮,这种浪漫的体验十分受欢迎!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旅游,一年四季都可以:
春季,万物复苏,满眼葱绿,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美不胜收;
夏季,水草丰美,碧空万里,广袤无垠的绿草地,令人神往;
秋季,林海秋色,萧瑟壮美,亭亭玉立的白桦林,壮美无比;
冬季,银装素裹,冰雕玉砌,满是白色的林雪原,心旷神怡!
来到大草原旅游,一定要体验住宿蒙古包,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有机会留宿在牧民自己的蒙古包里,遇到女主人绑红绳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主要的活动舞台,尤其以游牧民族出现的身影居多,所谓的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具体指的是:逐水草而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居住在大草原上历代的游牧民族因面临着与农耕区域相比较高的维度,冬季严寒,夏季较短,降水量少,所以是不适合传统的农耕生产的,所以,生活在大草原的人们便过上了捕猎和放牧牲畜的生活,而这类生产生活想要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珍惜脆弱的草原生态!
为了保障草原植被的可再生,游牧民族不得不在一个地方放牧一段时间之后,就赶紧转场赶去下一个放牧地!
游牧民族热情好客以及特色住宿--蒙古包在古代,游牧民族由于医疗条件、食物供给的不稳定,人口极少,而家族单位,也是零星分布。因此,两个人或者两个家庭,想要谋面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毕竟,在以往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客人在行进途中穷困潦倒,即便出发的时候背着风干肉,风餐露宿,也是十分危险的,遇到赶着牛羊群的主人家,被接济一下,生存几率就会变高,一个人的单枪匹马,对比一群牛羊的主人家,显然,主人家获取食物更容易!
另外,考虑到精神慰藉,古代牧区除了牛羊群,就是老婆和孩子围在身边,每天就是干不完的农活,要是有家族聚集,几个兄弟出去驰骋草原、意气风发倒也不失为一个打发时间的趣事,此时遇到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有需要借宿在主人家里,主人必然会好吃好喝的招待,彻夜长谈,聊的天南地北,你给我讲讲故事,我给你讲讲见闻,彼此分享,精神上获得巨大满足,而主人家为了多留客人住几晚,也会以酒水招待,牛羊肉管够!
也就是说,游牧民族的热情好客是有历史渊源的!
谈到游牧民族,就不得不提起大草原的特色住宿--蒙古包!
蒙古包的出现,跟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有紧密关联,由于需要经常搬家,房子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固定存在,这种外观圆形,顶部圆锥形,围墙圆柱形的蒙古包应运而生,极其适合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普通的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长约50尺,门朝南或者东南开放,蒙古包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哈那(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哈那越多,蒙古包越大,通常有4个、6个、8个、10个、12个哈那规格,尤其是最后的12个哈那的规格极其罕见,室内面积要达到几百平米,一般以4-8个哈那居多!
作为游牧民族,需要考虑长途迁徙,蒙古包应运而生,在搭建的时候,不管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只要周围地面平整,水草质地良好即可,不仅安装容易,拆卸也比较简单,一个人三个小时就能搭建起来一个蒙古包,而且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材不用发愁,每个蒙古包的部分组成,都可以拆卸,哪个部分坏了、旧了,随时都可以替换掉,想要缩小还是放大都可以。
床头绑红绳,代表着人品检测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住蒙古包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来到草原就是为了体验烤全羊、欣赏草原美景、住宿蒙古包,蒙古包的保暖性很好,能够抵抗风雪和严寒的天气,但是住在蒙古包里面要面临一个尴尬的事情,那就是:一家人需要挨着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游牧民族热情好客,碰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当然要热情招待,肉管够,酒管饱,主人家热情好客,十分健谈,劝酒也很厉害,他们性格粗犷,不拘一格,如果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十分谈得来的朋友,那么就会好酒好肉的招待你,一杯接着一杯,热情的让你忘乎所以,喝醉了也不用担心,住宿一晚,第二天再走!
到了晚上,喝多了自然要安排住宿,住哪里呢?蒙古包里面只有一个炕,只能挨着睡!
但是,毕竟身份有别,一家人倒是无所谓,客人来了还是要进行区别对待的,特殊风俗在于:一般是女主人挨着客人睡,为了防止发生其他事件,女主人家会在彼此之间放上一条红绳,或是将红绳绑在床头,表示异性之间的“红线”不可逾越!
一般的客人都会遵守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是不敢逾越这条红线的,毕竟主人家好吃好喝的招待,晚上还留宿你,怎么敢做出其他举动呢?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存在,要是喝多了或者是睡觉不老实,容易翻身,误碰了这条红线,倒也是情有可原,只不过,第二天如果被主人家发现了,那就说不清了,甚至会受到惩罚!
弄乱红绳,会有哪些后果?如果第二天早上,主人家发现这条红绳安然无恙,还是原封不动,那么恭喜你,主人家会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是一个可靠的人,会接着拿出更丰盛的食物招待你!
但若是被主人家发现,这条红绳的位置有变化,或者变乱了,那么主人家便会不高兴,不管你昨晚是有心,还是无意,红绳弄乱了是事实,因为主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不是故意的,也不知道你到底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
如果发现这种情况,主人家会认为你并不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会对你产生不信任,解释也解释不清,脾气好的可能会冷漠对待,脾气不好的甚至直接进行驱赶,根本不会给你继续留宿的机会!
要是遇到脾气暴躁的主人家,发现你弄乱了红绳,便会拉你起来,劝你喝下三大碗烈酒,你要是心中有鬼就不好意思不喝,你心中没鬼,迫于对方的压力也是不得不喝,三碗烈酒,这一天你都甭想干什么了!
不要以为这种惩罚力度很轻,主人家实际上是借喝三碗酒的做法让你知道他不高兴了,这是对你的惩罚,一方面让你心里有愧,一方面让你醉倒,怎么说,都足以让你刻骨铭心!
去大草原旅游,还有哪些风俗习惯需要注意?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内蒙古大草原同样如此,来到大草原旅游,与当地游牧民族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尊重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若是因为我们的不自知,惹怒了对方,或者让对方觉得我们无礼,就会很尴尬!
那么,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除了住宿时不能随便碰红绳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一、对火要保持敬畏之心
在内蒙古旅游的时候,住在蒙古包里,不要在火炉上烤湿衣服、湿鞋子,也不能跨过炉灶,或者用脚踢炉灶。因为当地人认为火是纯洁、力量、财富的象征。
二、不要在流动水中洗手、沐浴
内蒙古大草原水资源匮乏,逐水草放牧,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无水则无法生存,游牧民族十分在意水资源的纯净,所以来到大草原旅游,不要随便在流动水种洗澡、沐浴、洗衣服。
三、病人所在的蒙古包有标识,勿闯
牧民家中有人生病了或者病危的时候,会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段埋在东侧,这就说明家中有病患,不宜待客,看到这样的情况,不能随便闯入。
四、不能踩踏牧民家的门槛
到牧民家中做客出入蒙古包的时候,绝对不能踩门槛,这个习俗不仅在蒙古包实行,在许多农村区域都有流行,如果踩了是代表不敬,是不礼貌的行为。
五、落座顺序要长辈为先
到蒙古包里面做客的时候,对着座位有着严格的划分,而且讲究座次分明,长辈先入座,晚辈后入座,这是礼数。
六、不要随便进入私人牧场
虽然说蒙古族人热情好客,但是作为客人也不能随便闯入对方的私人牧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除非得到主人家的允许,不然开车或者徒步都会侵犯到主人家的利益。
七、不能随便踩踏敖 包
在草原上经常能看到以石堆砌起来的敖 包,对蒙古族人来说这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不能随意地踩踏。
八、不能开车的时候鸣笛催赶牛羊群
在自驾的途中,遇到牛羊群不可以鸣笛催促,尤其是羊胆子很小,遇到了尽可能的降低速度,不然刺激到羊群,会惹得牧主人不高兴!
写在最后游牧民族热情好客,对远方客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如果主人家喜欢你,相谈甚欢的话,便会让你留宿一晚,能够借宿在牧民自己家的帐篷中,而且让女主人或挨着客人,这是极大的信任,当然了,中间绑着红绳的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因为自己的冲动,破坏了主人家对你的信任,逾越红线,不仅是不尊重主人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如今,内蒙古大草原的旅游模式已经趋于商业化,蒙古包里也大多装修成了城市宾馆的格局,里面有床、沙发、独立卫浴,想要感受蒙古包的独特风情,是需要深入内蒙古大草原腹地的,如果有机会入住牧民自己家的蒙古包里,一定要懂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切莫因一时冲动或者以不懂的借口,造成双方的嫌隙,记住:尊重对方,就是尊重自己!
erdos属于几线品牌?
Erdos是国产的服装品牌,中文名是鄂尔多斯,创建于1981年。属于中端档次,二线品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令国人铭心刻骨的数次羊绒“争夺战”中,由于众厂家哄抬价格和原绒掺杂使假现象严重,破坏了羊绒产业正常的“造血”功能。在高昂的成本和市场波动的双重打击下,内蒙古不少羊绒加工企业纷纷“中箭落马”,从此一蹶不振。值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鄂尔多斯集团掀起了一场旨在“拒绝假绒、保证质量”的行业行动,并随后建起了绿色环保的山羊原绒基地,遏制住了随时可能继续恶化的市场走势,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一批濒临“死亡”的羊绒加工企业。
羊绒围巾起球吗?
羊绒围巾会起球。
羊绒围巾为什么会起球:
1.原料因素:原料品质越高、细度越好、表面鳞片越密、卷曲度好、手感柔软,越易缠合、起球。
2.织物组织结构不同(平针、元宝、双元宝等)、密度不同(松、紧)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起球现象。
3.穿着时与不同物体(平滑、粗糙)接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起球现象,袖子、袋口等部位经常摩擦最易起球。
4.从工艺上讲,若捻度偏松、绒线比较圆胖、条干比较丰满,则较易起球。但是,捻度偏紧,就会像绳子一样失去绒线的风格。因此,羊绒衫在穿着时出现起球现象,并不一定是质量问题。
你能用几张照片来描述你曾经旅游过的景点吗?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千行字不如一幅画,文字确实不如画形象而富有表现力。下面的照片是我在2018年5月底在肯尼亚旅游拍的。东非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我们乘敞篷车去野生动物园的路两边,雨季末美丽的大草原开满鲜花。
路边经常突然跑过几只野生动物带给我们惊喜。
公园门口卖工艺品的马赛人。
野生动物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这里是野生动物的王国,所有人都给它们让路。
母狮带几个小狮子在路边水沟里喝水,不理睬围着看它们的几辆汽车上的人。
在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回归大自然,处处风景如画。
马赛马拉的黄昏。
肯尼亚的特色宾馆环境优美。
我们住在英国人的私人庄园。
仙人掌像树一样高大。
肯尼亚的大草原充满了原始的自然美。人和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果带着小朋友来玩,肯定会非常开心。
我之前发过一个肯尼亚旅游的视频,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为你们去肯尼亚旅游做参考。
蒙古的军队伙食怎么样?
蒙古军队的伙食前些年特别差,这些年因为中国向他们出口了很多加工食品,使得他们的军队伙食有了一定的升级。
说实话,就他们现在的军粮水平跟韩国都没法比,更不要说中国和日本了。简直差了快半个世纪。
我有一个朋友,是甘肃天水人,在当地有一个肉鸡加工厂。15年到16年的时候曾经往蒙古出口了很多冷冻分割鸡,前前后后大概有将近200吨。而这批鸡肉其实主要还是给蒙古军队改善伙食用的。
后来他去了蒙古几趟,当地的蒙古商人就跟他介绍蒙古的军队到底吃些什么,其实非常非常简单。他们的军队很少,郭德纲郭先生调侃的蒙古海军,虽然有些夸张。但实际也强不到哪去,所以国家也不值得在上面动什么脑筋。
(蒙古的杂牌军和新兵,穿的基本都是苏联人的军服)
蒙古的所有军队大概只有2万人左右,这其中能保持训练的约有4成,其他的都属于治安军那一类的,毫无战斗力可言。至于海军,更是只有20余人和一条破拖船。除了军官和亲卫国家给饷,其他的都等于是临时工。被雇过来干活的。
所以在蒙古也只有4成左右的禁卫军有军粮的说法,其他的杂牌军实际上和老百姓吃的是一样的。都是些奶制品,面包,土豆,米饭,牛羊马肉等。这个就没必要多说了,这里简单的说一下禁卫军的军粮构成。
主食类:全麦面包,吐司面包,烤土豆,大米饭。蒙古是畜牧国家,他的一切主食基本上全靠进口。又因为他知道夹在两个大国中间要军队是没有用的,所以尽量会减少军队的开支,蒙古军队在吃上面时候是很抠门的。
其中的全麦面包,吐司面包以及烤土豆主要从俄罗斯和中亚几个国家进口。而大米主要从我国东北进口。
面包类和烤土豆多用塑料袋和锡纸包裹,吃时打开即可。大米是被加工成类似爆米花,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肉汤的时候放一把,类似炒米。
副食类:雅鹿奶酪,速溶奶茶,羊肉干,牛肉干,马肉干,咖喱牛肉,辣椒鸡肉等为主的各种罐头肉和罐头黄油,罐头肉汤,真空包装肉馅饼,脱水蔬菜干。雅鹿奶酪是蒙古特有的一种干酪,很硬很酸,像士力架一样呈长条形。这种东西拿一块就可以像石头一样打人用。所以军队都会把它泡在水里或者奶茶里,等稍微变软后,就一点一点的掰下来吃。据说耐饿还能生津止渴。
速溶奶茶可不是香飘飘这种,而是真正的咸味奶茶。其实速溶奶茶也是中国加工出口的,在网上应该也能买得到。不信邪的话可以尝一尝,其实和新疆的奶茶差不多。而且他们还会自带加热包,就为了能喝一口热乎的。
罐头就不说了,去过蒙古的都知道,蒙古基本上是全世界罐头的倾销地。各色各样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各种肉干都是类似士力架那样的塑料包装,撕开就能吃。肉馅饼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平底锅加热。如果碰到节日什么的,还会发马奶酒。
零食:巧克力,奶棒,奶片,棉花糖。零食基本上都是俄罗斯进口的。比如那个巧克力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紫皮糖。奶棒奶片实际上和我们超市里卖的那些都是差不多的,可能含奶量要更高一些。
蒙古的棉花糖比较有特色。它不像我们这里软软的遇水就会化。它的韧性非常好,长得像宝塔糖,但每一个都有鸡蛋大小。吃到嘴里要嚼一会儿才能咽得下去的,而且非常非常甜。
写在最后:蒙古在东亚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国家。所以很多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政治形势时,都会刻意的把它忽略掉,认为东亚不过是4个国家(中韩朝日),一个国家能活到这个地步也不知是悲催还是幸运。
至于还有网友说我们早晚要收回来,先不说老毛子同不同意。就问你收回来干什么,收回来还得扶贫对不?我们就挖他矿,把他挖的大洞小洞彻底掏空。到时候,他再反华也会夹着尾巴来求你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