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什么时候上市?
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什么时候上市
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是否可以上市及具体的上市时间需根据其三期试验结果确定。截至2020年11月26日,尚无准确的上市时间。
一般情况下,到达三期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的终点后,可以递交准备的申报上市资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后才可以上市。因此,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的上市时间至少在其初步完成三期临床试验之后。以下是在研进度较快的几种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初步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时间。
(1).由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预计在2020年12月22日初步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2).俄罗斯Gamaleya研究所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预计在2021年3月28日初步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3).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公司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预计在2021年12月30日初步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4).杨森公司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预计在2023年3月10日初步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于晓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吸入式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了?
1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通过“健康西城”小程序可以预约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接种。点开小程序可以看到“健康西城,疫苗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预约”的字样,根据预约事项说明,接种时间为每周三上午9:00-10:00,接种数量为每半个小时一个时段,每个时间段3人,上午总共12人。记者通过小程序预约发现,11月16日以及11月23日两天均展示“已约满”。
吸入式疫苗如何接种?
吸入性疫苗的原理是通过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腔吸入的方式完成接种,无需针刺,减轻接种人群的恐惧和顾虑。
工作人员会使用专用的雾化给药装置,将疫苗雾化至雾化杯中,受种者拿到的雾化杯每次剂量为0.1ml,受种者先深呼一口气,含住雾化杯的吸嘴,缓慢深吸气至杯中无雾,憋气至少5秒钟,如果雾化杯中的雾气没有吸净,或者吸入、憋气过程中发生咳嗽、提前吐气等情况,视为接种失败,需要重新进行吸入接种,且仅允许重复一次。
吸入式疫苗适宜的接种人群有哪些?
目前吸入式新冠疫苗仅可用于加强接种,接种范围在18岁以上、已经完成基础免疫6个月以上的人群中开展。
吸入用新冠疫苗有什么优、劣势?
一篇2022年8月发布在《柳叶刀》杂志的文章显示,2021年9月份,有420名接种过两针剂的成年人参与了吸入式疫苗接种的临床试验,420人分作三组,每组140人,分别进行低剂量(0.1ml)、高剂量(0.2ml)雾化吸入和同源肌内注射(0.5ml)疫苗接种,在加强接种后的14天内,低剂量组26名(19%)、高剂量组33名(24%)和肌内注射组54名(39%)的参与者报告了不良反应,低剂量组参与者体内的血清抗体平均滴度为744.4,高剂量组为714.1,肌内注射组为78.5,说明雾化吸入接种效果好于肌内注射组,低剂量组(0.1ml)与高剂量组(0.2ml)相差不大。
临床研究显示,吸入性新冠疫苗相比注射用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病毒拥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对抗奥密克戎变种的中和反应能力也比灭活疫苗强,且吸入用新冠疫苗只有0.1ml,是注射用新冠疫苗五分之一的剂量,直接通过呼吸道接种,在呼吸道形成局部免疫,防止病毒感染粘膜,与注射用疫苗一同使用可以更全面的增强免疫效果,且用量更少,节省大量的人力、经济成本,所以被紧急批准使用。
有如此好处,吸入式新冠疫苗有什么劣势吗?其缺点就是:吸入式新冠疫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肺功能异常的患者、对疫苗生产工艺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有未控制的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病患者,不适用于吸入性的接种方式接种。
接种疫苗是全球防止新冠肺炎重症的主要途径,一些慢性疾病控制较为稳定的老年群体也应尽快接种,我们为防止新冠疫情传播已经付出了很多,希望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共同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本人非职业医生,如果有疑惑,请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