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养生堂2011,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3?
“全民下饭综艺”——
就问一句对着这个东西你能口水与泪水直飞
导演YOU CAN YOU UP啊
作为万千吃货的下饭剧,端着深夜泡面的我们对着满屏幕的好吃的,就算没被饿死,也该哭死了(远在国外不能回家立刻吃到美食的泪水)……
就跟去年YouTube的那群歪国兄弟似的,油管上的舌尖第一、二部视频,他们纷纷点了dislike,下面留言原因是“谁让吃不到”。
可如今,,唉,还是去泡泡面吧,或者不想吃东西看着吐一发?
关于第三季的主题,舌尖上的中国官网已经写的很清楚——近观食物之美,远眺中华美食所根植的文化渊源,藉饮食之道深度挖掘更有价值和韵味的中国故事。在历史演化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看来节目组早已暗示大家,这一季不单单是拍美食,还要挖掘更多的故事。
第一集“器”一播出——
我:……
隔壁的印度阿三兄弟:……
隔壁的隔壁的二狗:……
隔壁的隔壁的隔壁一群拿着盆准备接口水的:……
导演,讲一下跟食物密切相关的器具没问题,但做的跟电视购物一样就是你们不地道了。
看完了不仅不想流着口水点个外卖解馋,甚至还想买口章丘铁锅?
不得不说,在这样一个国民大IP中混个脸熟还真是挺重要的,舌尖3第一集播出后,章丘铁锅在某宝的销量一路走高,一时间各种仿制手工锅也如雨后春笋,八百年不联系的亲戚可能也冒出来让你就近去给买锅了......
得,内容好不好搁一边,带货效果确实强,搞得店家弄出个公告“求求大家别买了,我给大家退款”...
在此感谢大师兄的蜀黍阿姨姐姐妹妹弟弟大姨二姨三姨四姨,以及老妈,真的不用再给我寄锅了,这边什么都能买到,就是贵了点,,,
行吧,没有好器皿,哪来的中国菜,姑且安慰自己这是《舌尖3》第一集传递的精髓,但是接下来的几集各位大兄弟们能走点心不?
第二集的名字是香,写的是隔壁二狗子的家乡泉州的小吃以及美食。
满心期待的二狗子看完后:唉,多好的一个故乡味道,活生生拍的我都回家吃东西了。。
四果汤的配料石花膏讲的确实详细,可是人物故事的占比还是太大,篇幅多分给面线糊一点不好吗!
面线糊是跟二狗子一个地儿的人最念念不忘的家乡记忆了。通过老华侨引出面线糊的点子很好,但多讲点面线糊本身会更好啊!
还有那什么麻辣烫钵钵鸡,老实讲,“把钵钵鸡和麻辣烫划个等号,认为麻辣烫就是钵钵鸡???”这样的观点是不是梁静茹给你们的集体勇气才让你们这么挑战万千吃货的智商???
不用多等级多高,就算是个普通吃货也知道钵钵鸡是冷锅做出来的,而麻辣烫是烫出来的……
还有节目组推荐的天津煎饼居然夹了火腿和生菜,于是一堆天津吃货站出来为煎饼正名:“你们这是邪教,知道不?”
至于那“什么根本不是为了爱情而放下手术刀的”的完全不真实的舌尖主人公故事,咱就不提了啊,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已经看了的老铁询问啊,具体内容在网上看不到的原因,你们懂得。。。
第三集是宴——古今各地宴席大荟萃。
被吐槽最多的不是水八仙是“哪八仙”没说清楚,不是把“八宝葫芦鸭怎么做出来的根!本!没!拍!出!来!”,而是一条鱼。
微博用户“开水族馆的生物男(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就发博直接质问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关于食材的内容剧组都向我们一众体制内外科研人员反复求证生物定种避免出错。现在竟把大口黑鲈错当作古文中的花鲈。开什么玩笑?不但分类属于不同目差距甚远,而且压根不是原产中国的种类,都把大伙当傻子啊?”
大口黑鲈长这样:
四鳃鲈鱼是这样的:
到底是我们眼睛瞎了,还是你导演组实在是太飘了?
前三集跳过,直接上第4集,额,算了,难怪你《舌尖1》和《舌尖2》吊打你,剪辑不行故事不行美食不行也就算了,没有常识还一如既往的从第3集延续到第4集了!
食物与滋养,这样的主题有太多题材可以拍,但导演偏偏就跑题到了“医”上面,不仅方向跑的偏,知识还不怎么全面。
片中反复使用“药食同源”这个词,却把真正的主角食物放在一边做冷板凳,去介绍中药自制口红。
同属留学生的郑阳阳(第四集的主人公),看着格外亲切。回国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还自己研制化妆品创业,本是件值得宣扬的大好事。
但,妹纸,你这制作中药口红的材料确定不是三无产品?
而且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病从口入”。
自制化妆品的细菌问题稍微搜一搜就有不少科普,在家中自制化妆品,没有任何杀菌和防细菌滋生的处理,不仅保质期短容易变质,更严重的时候还会伤害人体,尤其是口红这种容易吃进嘴里的东西,在这么一个全民观看的纪录片上大肆宣扬,确实欠妥。
以及“白萝卜可以治很多病”???
老人家的经验我懂,长辈生活的经验我也懂。可导演你好歹解释一下啊,这并非事实啊,不能陈述一句就完了,不然好多人都还以为“萝卜吃了确实身体倍棒就算瘫痪吃了一段时间后都能跳起来”这观点还真他妈对。
毕竟不是吃干饭的医生人家早就否决了这纯属一排胡言:
目前《舌尖3》已经更新到了第8集,反正是师兄是抱着泡面直接关视频的节奏。这样侮辱吃货的智商,实在是不能忍(也无法忍受“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英国人说我们的菜跟他们差不多的节奏”,我们不一样!)。
以前的舌尖能把人看饿:
现在的舌尖能把人看吐:
大师兄不禁怀念起那几年跟着《舌尖1》和《舌尖2》的日子。
想念总导演陈晓卿和他的摄制团队,一个真正爱吃的会吃的人才能把美食拍到极致。
而陈晓卿导演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深谙在餐馆点菜的奥秘(真不是替人家导演洗白,人家导演也不需要依靠这篇来洗白)。
重庆火锅在他眼里是神奇的存在:
食物相当于一个“生命”:
在食物中是能够窥探出中国传统文化。
显然,第三部的导演没有真正地投入去爱美食,一闪而过、模糊不清的镜头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更别提什么不负责任的描述(《舌尖3》第4集中拍着的任何一种“草药”都叫“草药”,完全不说清它到底名为何物,有什么功效。食物的一切东西似乎在镜头面前都没那么重要了)。
在陈晓卿眼中,中国人的智慧在于能把没人吃的东西,变成有人吃的东西。中国人爱研究吃,也会研究吃,诚如汪曾祺所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
真正的人间至味,是需要怀着对食物的热爱去寻找的,食物的灵魂,是需要用虔诚的味蕾去品鉴的。镜头抓到的应该是真正的食物,而不是加了层层滤镜和包装后的“吃食”。
刚关完视频的大师兄,听二狗子说后面几集还不错,特别是第6集和第8集,有你最爱的粤式点心和酸菜哦~
好吧,前面的当我都没看,有时间再去对着视频“下饭”。
不说了,大师兄去学习了。汪!
对丰县的印象如何?
我是丰县人,祖祖辈辈都在丰县生活。
汉皇祖陵
是丰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有“天下金刘寨、大汉第一源”之美誉。
丰县始建于秦汉时期,至唐代形成“四庙二祠一殿”的宏大规模。
经历代兵燹、水患等沧桑变化,古古迹被毁坏,1990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汉代建筑布局,内有刘清墓、汉皇殿、刘氏碑林、厢房展厅等主要景点,每年都举办祭祀及汉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丰县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古丰城河
古丰城河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的河,保留较完整的方形城河之一。
刘邦广场
刘邦,丰邑中阳里人,公元前210年与丰西泽斩蛇起义,公元前202年2月3日登上帝位,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广场位于丰县城区中心,广场中心设刘邦塑像,西入口两侧设有龙头喷泉并镶嵌有刘邦生平的汉画像浮雕。
永宁寺
位于丰县城西北角,风景秀丽的古城河边。东汉明帝为祈福祖上平安敕资在其祖居丰城中阳里建永宁寺,为东土华夏第一座民间寺庙。2004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2006年建成开放,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大山门、柳将军庙、永宁湖等景点,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天师故里
道教祖师张道陵出生于丰县宋楼镇费楼村,人称张天师,至今这里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张天师的传闻轶事。宋楼镇依据得天独厚的汉文化资源,确定了张道陵故里景区规划,主要建设天师观、养生堂、张刚墓、邀帝城、关帝庙等历史文化景点,现已初具规模。
凤鸣园
因明万历年间所建的“凤鸣宝塔”而得名。1993年重建,采用自然式园林布局手法,建有凤鸣宝塔、人工湖、老年活动室、古亭、长廊及凤鸣书院等景点,是人们休闲和锻炼的好去处。
文庙(博物馆)
文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文曲池前人辞月”曾是县内八景之一。1962年、1983年和2008年县人民政府三次重修。1983年不但重修文庙大成殿,而且重修棂星门、东西殿廊。同年,将文庙改为丰县博物馆。大成殿陈列汉文代文物,供游人观赏。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状元碑园
位于丰县黄楼,因珍藏清康熙徐州状元李蟠撰作书丹的碑铭而得名,由前花园,垂花门,碑亭和碑廊组成,为仿清古代建筑,庄重典雅、精致堂皇,造型优美,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
大沙河百里风光带
两岸树木参天,水天一色,风光旖旎。
百年梨树
春天十万亩梨花纯白如雪,清香扑鼻,成为游人踏青游玩的最佳场地。丰县梨花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成为国内和江苏省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盛会。
果都
金秋十月,富士飘香,五十万亩熟透的红富士苹果挂满枝头,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尽情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还可以体验摘果的乐趣。
栖凤园
位于丰县新城区中心,占地面积300亩,通过地型堆塑、曲线形园路、疏林草地,以及开阔变化的湖岸线、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植物造景,与廊桥楼榭等园林建筑一起组成了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和生态乐园
如何看待央视315晚会辟谣螃蟹西红柿同食产生砒霜?
央视3·15联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今年3·15晚会的一号消费预警:食物相克靠谱吗?螃蟹与西红柿不能一起吃?同吃等于服用砒霜?
央视315实验辟谣:假的!
有网友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谢邀,华南农业大学的食品学院教授超哥来解答。
答案抢先看:我在悟空问答已经多次回答过关于食物相克的问题了,其他食物相克组合也是虚假的。
“食物相克”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希望我的粉丝都能不信谣,不传谣!
【“食物相克”的含义】
我长年在这个领域专注于学术的研究,在悟空问答等大众媒体上为大家普及一些健康的生活理念,也有很多人向我请教食物相克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虽然在食品科学界里,并没有“食物相克”这一说,“食物相克”中的一些说法也不能被全盘否定,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生活中所谓“食物相克”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食物相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将不同的食物用某种烹饪方法混合在一起时,食物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定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实际上,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食物彼此搭配起来食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所有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经过人体的代谢后的量却不一定能够达到对人体的致害的量,或者说人体压根就不吸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
生活中人们常道听途说或是根据生活经验获得一些“食物相克”的结论,但是由于对传统中医理论缺乏深刻领悟,部分人仅根据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将日常饮食生活所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归结于“食物相克”。很多扩大的“食物相克”影响的说法影响很深远,因此我们要擦亮双眼,不要轻信谣言。
古人因为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思考和检验,往往把一些引起不适的饮食问题归咎于“食物相克”,把一些个案轻易上升到了普遍性规律,这造成了大量错误的食物相克的忠告产生。例如食物不洁净、食物处理不当、乳糖不耐受、过敏现象等,如果发生这些问题的同时,刚好吃了两种东西,就被古人总结为经验,世世代代流传。
其次就是“宁可信其有”的心态,这个就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了。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是懒于探究事物真相的人,选择全部接受,是最简单最没有风险的决定。选择相信食物相克的话,不管食物相克存不存在,都不会有什么大麻烦,而如果选择不相信食物相克的话,万一某种相克真的存在,那么就有被毒死的危险。老人家,坚持不吃就算啦,吃别的补充营养也好。
【螃蟹西红柿同食不会产生砒霜】
螃蟹西红柿同食产生砒霜,这种说法听起来貌似很科学,据说西红柿里边富含维生素C,这个维生素C能把螃蟹当中无毒的有机砷转化成无机的有毒砷,就是三价砷。但是螃蟹跟西红柿一起吃,在我们胃肠的这个环境条件下真的就会产生很多有毒的无机砷吗?
今晚央视的实验说明:
样品里边的有毒的无机砷的总量真的是特别特别少,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了,跟真正能伤害人体健康、引起中毒的剂量,那更是远的都没边了;而且,这些有毒的无机砷是原来就在样品里的,并不是说因为我们加入了西红柿,它的量增加,它根本就没有增加,即便这里边的无机砷全部是三价的,都不可能让我们发生中毒的危险。
中国营养学会也曾经委托兰州大学医学院做了各种食物相克说法的临床试验[1],结果一百多位志愿者全部安然无恙。
【总结】
其实无论是什么食物,对于健康的人体来说,我们注意对其的摄入量在正常的范围内,就不用太担心“食物相克”这一回事。
谣言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仔细思考,敢于讨论,就能破解谣言,健康饮食,过于迷信“食物相克”的说法会影响我们的食物多样性,而且容易误导我们偏离健康饮食的大方向。
点赞,评论,关注我,3·15,一起识别伪科学。
参考文献
[1]张印红,邓丽丽,王玉,赵金生,岳莉,葛可佑.有关“食物相克”的调查及实验观察[J].营养学报,2011,33(02):148-153.
作者:廖钰樱 赵力超
在剧组当群演是一种什么体验?
看了大家的回答,感触良多,在剧组作为和群演接触最多的人——执行导演,我想从我的职业角度谈谈我对“群演”的认知和给想做群演的朋友一些建议。
关于“群演”的生活群演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职业群演,比如说“横漂”,吃住都在横店影视城,关于他们的生活,《我是路人甲》可作为参考样本。第二种是凑凑热闹,报了名想体验一把上电视的感觉。这里我想奉劝想“找感觉”的朋友,做群员并不值得。
我第二次做执行导演时,由于某些原因那场戏拍到深夜。凌晨两点休息期间,我见一位群演嚎啕大哭,她说:一早五点钟赶到这里,拍到夜里二点,没有超时费不说,原先谈好的80块钱现在只给50,还不报销车票。
委屈,这应该是群演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这场外滩天台戏,老外都要冷哭了……此图是休息期间,允许披上外套取暖)
大部分情况下,群演的日子从来不好过。我身边也有些亲戚朋友说“啥时候拍戏把我叫过去”,我一笑带过。工资被剥削只是小事,极度恶劣的工作环境却是常态。
比如说冬天拍夏天的戏,穿着短袖站在江边,那小风吹的……不出三分钟就得回房子里取暖,更有甚者,在北方的冬天拍夏天的戏,小风变成刺骨的北方。我里三层外三层都觉得冷,但群演得熬着,否则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在剧组里,群演可以说是必须听任何人的话:服装老师的话要听,道具老师的话要听,时不时甚至还会被某些完全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批评两句。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因为长相不佳被弃之不用,自尊受到打击。
我时常想,群演在剧组里是最没尊严、没自由、工资最低、地位最低的工种,为什么还有人要做群演?或者我反过来问,做群演要穿着短袖和西北风,冻死你丫的,还可能坚持了一天要上场了因为被导演认为长得丑不用,就这样,你还想做群演吗?
为什么还要做群演?后来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梦想、成名、功利,这些是驱使人做群演的动力之一,这些需求不应该被质疑,你们也不要怀疑自己做群演的选择,但,要做就做聪明的群演。
(*在剧组通宵拍戏是常态)
想做群演?这里有一些建议以下建议只针对从事群演行业的群体,尤其是跟组演员。
1,个人基本素养。准时准点到达现场,听从服装、演员副导的安排,现场手机静音或者关机,不大声喧哗,合理安排上厕所的时间,按导演意图进行表演……这些都是基本素质。你每一次出场,你代表的是你自己,你的行为留给别人什么印象,别人就会怎么看你。我做执行导演,最喜欢拿群演里的刺头开刀,杀鸡给猴看。反之,认真负责的群演我会格外照顾上镜的机会。
2,学习和观察。混剧组混时间长了,要说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嘛,这说明完全没有用心。如果不学会适应剧组的生活,只会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站位,牢牢记住自己在某场群戏里的站位是很基本的事情。当所有人都不记得自己位置时,你先站好了,给执行导演和其他群演有了参照物,你就是此刻的中心。你想要走得更高,对剧组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自己要做什么必须得了解清楚,除了能让你在剧组如鱼得水之外,或许你还会发现更适合你的工作。
(*想成为演员的第一步是,你相信自己是个演员,并为之而奋斗)
3,职业规划。大部分专职群演并没有职业规划,永远都在等待着好运降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你所要做的准备一是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说从群演到有词演员,到小特约、大特约,比如说限定自己在半年内必须争取做个脸熟的特约,或者说规定自己手头的演出机会资源能到达多少;你所要做的准备二是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付出努力。我见过大量的漂亮女生,一开口说话就不行了,完全不能用。你想要的成功都是有代价的,台下十年功绝不是开玩笑。普通话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至少该把自己当做一个演员一样保持训练,台词、形体、剧作等等,不只是要了解,而是要深入研究。
4,适当的曝光率。你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无论是微博、公众号还是抖音一类的短视频,都是你可以发挥的舞台,你要把自己的生活分享出去,除了积攒人气之外,也是锻炼你怯场的方式之一。你要做的是,时刻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5,给女生的忠告: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值得。
6,记住,你是个演员,没有什么你不能做的。即使不会跳舞,你也要说你会,但说完后,你必须去学。
全球华人财富排名2021?
2021全球华人十大顶级富豪排行榜1、钟睒睒
2、黄峥
3、马云
4、马化腾
5、何享健
6、曾毓群
7、王卫
8、庞康
9、李嘉诚
10、杨惠妍
1、钟睒睒
财富值(美元):948亿
财富来源:农夫山泉
钟睒睒,中国十大富豪之一,出生于1954年,“儒商”是他的毕生追求,曾在杂志社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创办了养生堂,因“龟鳖丸”一炮而红,在这期间仍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之中,为人类、社会造福。
2、黄峥
财富值(美元):631亿
财富来源:拼多多
黄峥,出生于198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2007年开始创业,2018年拼多多正式上市,并且一直在为公益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马云
财富值(美元):581亿
财富来源:阿里巴巴
马云, 出生于1964年,曾“三战”高考,最终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录取,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在1999年创办了阿里,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一个传奇”。
4、马化腾
财富值(美元):559亿
财富来源:腾讯
马化腾, 出生于1971年,早先是一名编程工程师,专注于软件开发,凭借其在软件中敏锐的市场触觉赚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也为后期的创业打下了基础,在1998年同朋友创办了腾讯之后,期间虽然经历了诸多困难但最终“柳暗花明”。
5、何享健
财富值(美元):416亿
财富来源:美的
何享健,出生于1942年,1992年创办了美的,之后进行全面改造,在多个行业、领域内都有涉及,真正实践了“改革才是硬道理”。
6、曾毓群
财富值(美元):353亿
财富来源:宁德时代
曾毓群,出生于1968年,早先是一名技术员,在1999年同一群伙伴创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在2011年进行二次创业成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7、王卫
财富值(美元):345亿
财富来源:顺丰
王卫,出生于1970年,顺丰在创立初期只有6个人,一观现如今可谓是实现了质的飞跃,是仅次于EMS的快递巨头,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
8、庞康
财富值(美元):340亿
财富来源:海天味业
庞康,出生于1956年,海天味业前身佛山市珠江酱油厂,海天可不止是做酱油,还有蚝油、醋、鸡精等调味品,有烟火气息之处,必然有海天的存在,这就是“中国味道”。
9、李嘉诚
财富值(美元):326亿
财富来源:长江实业
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被称为“塑胶花大王”,22岁之时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也就是“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期间虽然经历了诸多艰苦,但仍扛了过来。
10、杨惠妍
财富值(美元):319亿
财富来源:碧桂园
杨惠妍,出生于1981年,碧桂园杨国强之女,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行事低调从不抛头露面,不管何时的她都是以淡淡的笑容面对大众,有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