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今日报纸,广州交警回应洛溪桥拥堵?
据悉洛溪桥路段在行车高峰时段拥堵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这个拥堵问题存在已久。根据经常通过该路段的群众反应,东晓南立交经洛溪大桥往返番禺的堵车时间加剧,在晚高峰时间甚至堵上40分钟到1小时不等。
为何较短的3.8公里路行车需要40分钟到1小时不等的时间呢?有以下几点:1.东晓南立交前往洛溪大桥一带的车流量较大;2.该路段有多个拥堵“黑点”;3.部分路牌设置与路面标线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为何广州交警会加强管控,拐点拟设路标等措施呢?这是因为南方都市报记者将其经过实测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广州交警部门。
有关部门能接纳群众或记者提出的问题是好事。证明政府部门是干实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但是有关部门应该在日常中主动发现问题的所在,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
有几种可能看未来谁的判断对?
新型冠状病毒持续了三个月,好在目前为止已经基本控制住了,许多地方已经放开了限制,允许人们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活动。科学家们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非典病毒几乎同源,可以将两者称为“姐妹病毒”。
此前有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疑似有被人为改动的痕迹,甚至有些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就是某些人研究出来的生化武器,伊朗的一位记者甚至宣称,新型冠状病毒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对付其他国家的武器,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结论是真的。
不过,现在医学专家已澄清了这些猜测,据病毒学家石正丽女士在网络课堂上说:“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与来自蝙蝠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绝非人为制造。”她提醒:“出现下一次蝙蝠冠状病毒跨族群感染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她还说:“华南海鲜市场的关闭确实给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溯源带来了困难。”
“腾讯课堂”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等人,在3月9日晚上8点的时候,共同主办“2020科学抗疫”,并发起了“智识学研社”等系列科普公益直播活动第二期开播,这时他们邀请的嘉宾是“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女士。
在腾讯的网络公益课堂上,石正丽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绝对非人造。”她说,已在蝙蝠提取的冠状病毒中发现了与新型冠状病毒一致的PRRA位点。并且,她还说“这就证明这个位点不是人为插入的,是在蝙蝠种群里面就有的。”她说研究发现,在与蝙蝠密切接触的人群里,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的抗体,显示人类有被感染的痕迹,但这些人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她说:“这说明蝙蝠感染人的机会是有的,但概率较低,而且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病毒”。
石正丽说,他们在从蝙蝠提取出的12种冠状病毒中,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是最强的。因此她提醒,SARS冠状病毒跨族群感染仍将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最后石正丽表示,“我没有想到,新型蝙蝠SARS病毒就发生在2019年底,而且就在我生活的城市。”在某次直播中,石正丽表示,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数组至关重要,但是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通过病人这条渠道了解病人接触过什么动物或者人,而是通过售卖野生动物的商贩了解这些商贩,售卖的动物是从何而来。通过这两种途径,就基本可以查明进行冠状病毒的来源。但是由于之前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导致野生动物的一些样本已经缺失,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去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的栖息地,比如说云南等地去寻找病毒的线索参考资料:1.南方都市报03月10日文章:《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新冠病毒绝非人造,建议去蝙蝠栖息地溯源》2.澎湃新闻3月10视频直播:《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新冠病毒绝非人造》新型冠状病毒持续了三个月,好在目前为止已经基本控制住了,许多地方已经放开了限制,允许人们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活动。科学家们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非典病毒几乎同源,可以将两者称为“姐妹病毒”。
此前有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疑似有被人为改动的痕迹,甚至有些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就是某些人研究出来的生化武器,伊朗的一位记者甚至宣称,新型冠状病毒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对付其他国家的武器,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结论是真的。
不过,现在医学专家已澄清了这些猜测,据病毒学家石正丽女士在网络课堂上说:“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与来自蝙蝠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绝非人为制造。”她提醒:“出现下一次蝙蝠冠状病毒跨族群感染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她还说:“华南海鲜市场的关闭确实给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溯源带来了困难。”
“腾讯课堂”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等人,在3月9日晚上8点的时候,共同主办“2020科学抗疫”,并发起了“智识学研社”等系列科普公益直播活动第二期开播,这时他们邀请的嘉宾是“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女士。
在腾讯的网络公益课堂上,石正丽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绝对非人造。”她说,已在蝙蝠提取的冠状病毒中发现了与新型冠状病毒一致的PRRA位点。并且,她还说“这就证明这个位点不是人为插入的,是在蝙蝠种群里面就有的。”她说研究发现,在与蝙蝠密切接触的人群里,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的抗体,显示人类有被感染的痕迹,但这些人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她说:“这说明蝙蝠感染人的机会是有的,但概率较低,而且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病毒”。石正丽说,他们在从蝙蝠提取出的12种冠状病毒中,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是最强的。因此她提醒,SARS冠状病毒跨族群感染仍将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最后石正丽表示,“我没有想到,新型蝙蝠SARS病毒就发生在2019年底,而且就在我生活的城市。”
在次直播中,石正丽表示,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数组至关重要,但是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通过病人这条渠道了解病人接触过什么动物或者人,而是通过售卖野生动物的商贩了解这些商贩,售卖的动物是从何而来。通过这两种途径,就基本可以查明进行冠状病毒的来源。但是由于之前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导致野生动物的一些样本已经缺失,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去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的栖息地,比如说云南等地去寻找病毒的线索参考资料:
1.南方都市报03月10日文章:《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新冠病毒绝非人造,建议去蝙蝠栖息地溯源》
2.澎湃新闻3月10视频直播:《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新冠病毒绝非人造》
碳酸饮料须标健康损害提示标识?
1.我支持对未成年人全面禁酒,以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精饮料。
相比于许多欧美国家,我国应该属于禁酒令非常松的国家了,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在最崇尚自由的美国,它们的法定饮酒年龄是21岁。而这个规定出台之前,很多未成年人要想在超市或者小卖部买到酒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酒本身对于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肝脏功能之外,酒精还会对脑部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对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饮酒不仅伤身而且烧脑,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身体发育。
酒精还会造成人在短时间内的兴奋,对于自控能力相对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说,饮酒更会造成犯法犯罪事件的多发。
2.碳酸饮料须标健康损害标识是什么操作?现在市场上售卖的饮料,除了奶制品、矿泉水以及极小部分茶类和咖啡类之外,还有其他完全健康的饮料吗?碳酸饮料固然不健康,那路边店里卖的奶茶健康吗?星巴克的咖啡健康吗?勾兑出来的果汁健康吗?如果都不健康,为什么只有碳酸饮料要被标记呢?
3.如何杜绝青少年从其他渠道购买酒?虽然有禁令,但是青少年完全委托其他成年人帮他们买酒。而这种委托的过程,极有可能滋生出新的犯罪行为,比如敲诈勒索,比如互相殴打等等。如何对帮助未成年人买酒的人进行处罚,是法律需要完善的地方。
新冠病毒有特效药吗?
治疗新冠肺炎离不开药物,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也试验和开发了不少药物,比如我国的中药双黄连,以及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清瘟解毒片等等。
用于治疗新冠的药物有几十种;西药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也实验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药物,比如可利霉素,目前公开的相关临床试验信息显示:可利霉素可及时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新冠病毒,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肺部炎症,对比其他药物,其安全性极高,特别是对重症患者、病毒复阳及经治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西药中还有阿奇霉素、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氯喹和羟基氯喹、法匹拉韦、阿比多尔、瑞德西韦等等。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抗病毒研究》(Antiviral Research)刊发论文称伊维菌素可以在48小时之内杀死新冠病毒,属于一种特效药。
伊维菌素主要被用来消灭人和动物身上的寄生虫虱子、螨虫、疥虫、跳蚤、蜱虫等,也可以消灭体内的蛔虫、蛲虫等、不过它不但能消灭寄生虫,而且也可以体外抗HIV、登革热和流感等多种病毒。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药物开发研究所和彼得·多赫迪感染和免疫研究所两个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发现,单份剂量的伊维菌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在细胞内生长,可以在48小时内将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RNA有效清除,甚至24小时就能显著减少该病毒在细胞中的存在,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4月3日,莫纳什大学生物药物开发研究所的吉莉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从实验效果来看伊维菌素对杀死新冠病毒很有效,但目前尚不清楚伊维菌素如何作用于新冠病毒,分析来看是它阻止了病毒抑制宿主细胞的免疫能力,吉利博士还称下一步将研究伊维菌素用于人体抗新冠病毒的安全剂量,预计该药物可在一个月后开始人体测试,你估计在新冠疫苗大量使用之前“这种药物可以用上一阵”。
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4月4日报道文章《重大突破:治疗头虱的伊维菌素最快可以在24小时内杀死新冠病毒》
身在大时代的你看到的趋势是什么?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而此前,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据央视新闻2019年3月2日的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常会,“新基建”再次被提及,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一时间,“新基建”成为经济大热词!实际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中国将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占比将不断提 升。目前中国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带来 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而5G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新基建涉及到的领域:
“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5G基建
近期,针对5G建设政策层面的鼓励接连不断。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相关会议与文件,对5G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此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3月2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随着5G标准的完善和SA独立组网技术的成熟,5G建设将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建设基站数量或突破70万,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明显增长;同时,政府层面有望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建设支持和用电支持。5G网络的快速扩张将会推动5G业务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从而带动数据流量高速增长,配套网络平台服务需求也会随之提升,数据中心、云计算有望从中获益。
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也是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方向。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国内数据中心项目会出现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绿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地域结构上看,北上广深地区由于政策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但周边省市数据中心新建、扩建的投资需求将会显著增多,另外一些环境适宜、电价优惠、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西北、西南等,数据中心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建设都会提速,数据中心新建和扩容步伐会加快,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特高压
近期,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以及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等工程。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后,预测特高压仍有约1000亿元的投资体量与约300亿元核心设备订单等待释放。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重点板块,全年成长空间与趋势确定。
未来电网投资以效益为先,电力物联网、电力芯片、特高压、配网建设等有利于电网降本增效、长线发展的领域仍有结构性增长。推荐国电南瑞,建议关注:长高集团、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炬华科技、国网信通、长缆科技、中国西电、远光软件、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等。
充电桩
中国充电桩目前共保有121.9万根,其中公共桩51.6万根,私人桩70.3万根。认为“新基建”对充电桩的建设驱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驱动公共桩建设提质且区域均衡发展,直流桩占比将持续提升,省份间差异有望缩小。
2)推动优质场站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申报流程办理。
3)推动小区、商场等停车位充电桩建设。
4)促进对运营商的建设与充电运营流程支持。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700万辆左右。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00万辆、车桩比1:1估算,需要的充电桩数量约1880万台,充电设备市场空间约2800亿元,充电和服务市场将约400亿元。充电桩的加速投资将拉动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受益于本轮新基建的启动,看好技术优、市场应用积累深的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长期看好充电桩运营企业,推荐特锐德、科士达。
工业互联网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推进,2025年属于第一个规划期,重点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内“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引导和发展的重点,在疫情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也在要求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力度,行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财政较好的省份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增长。据各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规划区域分化仍十分明显,认为2020年财政实力较强省份交通投资较高的增长目标有望带动全国的交通投资继续实现稳健增长,十三五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各省市2020年公路投资有望加速,华东等地的交通投资高增速目标有望助区域内基建设计、工程龙头基本面持续超预期。
人工智能
近期,政策也在不断加码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发文,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3月3日,科技部等5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时代证券指出,2019年9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运用于智能安防、医疗、金融和教育等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45%,远超全球市场规模增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