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边策,五代十国里真正算的上英雄的皇帝是谁?
我觉得应该是柴荣。
柴荣乞其人,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
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
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公元954-公元959年)在位,在位时间五年六个月,后因重病无治而逝,终年三十八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从未因言论而杀一人。他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只作作样子。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纵观柴荣的一生,武功上高平大捷,西取后蜀凤陇四州,南唐江北14州,北攻辽,兵不血刃,取三关四州,这些军事上的成就是他在位短短的5年半的时间内取得的,为北宋的统一基本奠定了军事上的基础。可以说,他在五年半中完成的军事事业比宋太祖、宋太宗在以后几十年完成的任务还要多。是他在军事上发出了统一的先声。而宋太祖最初征战天下的河北军几乎都是后周的老底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匡胤实际上是拿着柴荣的家当给自己打下的江山。
更重要的是,柴荣给五代时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他基本解决了自中唐以来近200年藩镇割据的局面,结束了五代频繁政权交替的历史,为结束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奠定了基础。他继位之初,曾立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休养生息,十年致太平”的中国历代最朴素的“皇帝梦”,可是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最无情的玩笑,历史没有给他三十年,甚至没有给他十年,而只给了他短短的五年零六个月。而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柴荣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伟大功绩,效率之高,功绩之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帝王史上绝无仅有。
可是这一切,最后终归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公元959年7月27日,柴荣因重病无治而驾崩。就在他死后不久,他生前信任有加的那个看似忠厚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把他的国家和一切从他留下的孤儿寡母的手里抢了过去。他所创造的伟大功绩和他的王朝,都只能生存在在大宋三百年的光辉掩盖下。但是历史不会忘记,煌煌大宋三百年,却没有完成柴荣生前“三十年皇帝梦”中的任何一个理想,北宋全盛时期的疆土也不过才仅仅280万平方公里而已。自有宋以来,赵氏皇帝就不得不去面对“幽云十六州”给他带来的无边战乱,而更谈不上什么“致太平”了。宋太祖赵匡胤算的上是个伟大的皇帝,可是他的伟大也不过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而这个巨人就是柴荣。
面对历史,人们往往更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神武雄略的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做好了扫平天下、开创盛世的一切准备,却英年早逝、功败垂成;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柴荣制定的策略一统天下,结束了兵祸连年、饥馑遍地的乱世,迎来了文化灿烂的赵宋之世。因此,赵匡胤的事迹广为人知,柴荣这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奠基人却往往被疏忽和冷落。
纵观五代十国短短的五十四年的历史,除后周太祖郭威可以与之媲美外,其他的帝王要么就是平庸无能,要么就是无所政绩,没有一个帝王可以超越后周世宗柴荣,因此后周世宗柴荣便一举成为五代十国中唯一一位名副其实的最英明有作为的皇帝了。
世界电影之旅曾经的主持人叫边什么?
边策,汉族,内地男主持人。曾于2005年参加闪亮新主播杭州赛区的比赛,荣获赛区5强、全国第5名。
历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人?
1930年2月,龙江起义在化名为邓斌的邓公领导下爆发了,时任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队长的宛旦平在3月20日,突遭广西军阀袭击,宛旦平率部阻击来犯之敌,给主力转移争取时间,激战到傍晚时分,由于弹尽粮绝,宛旦平不得不率部往凭祥方向撤离,次日拂晓被敌人追上,又一轮激战后,宛旦平为了掩护地方干部先行转移而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宛旦平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做一番大事却不幸在革命道路上倒下的先辈。
宛旦平烈士早年经历1901年12月27日,宛旦平出生于湖南新宁县宛家岔村,父母靠着务农、驾船和挑担叫卖艰难抚养着包括宛旦平在内的兄弟4人,日子过得很是艰苦。
就算如此,在宛旦平13岁那年,父亲还是为他攒下了一笔钱,将他送进了私塾念书。宛旦平也深知父母的艰辛,对这个难得的机会更加珍惜,他一面刻苦学习,一面还要帮家里分忧,4年私塾毕业后,宛旦平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新宁县立高等小学。
高小毕业后,他又考上了长沙岳云中学,1922年,宛旦平离开了新宁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来到长沙求学。初到大城市的他没有被灯红酒绿所干扰,依旧刻苦学习。而当时革命的火焰正在长沙熊熊燃烧,到处都是为了争取自身利益和振兴中华而不断斗争的工人和学生。
民国时期的长沙街头受到这股革命气息的感染,宛旦平那颗热血沸腾的心早就按耐不住了,上了这么多年学的他深知他们家之所以会如此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弱小,想要改变这一切就需要从根源上出发,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斗争的行列。
经过不断地深入了解以及阅读大量先进刊物和书籍后,他对革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期间更是结识了伟人、杨开慧、何叔衡、夏明翰等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宛旦平积极投入到了革命实践当中,并且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加入了组织。
何叔衡投身革命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办,在组织的帮助下,宛旦平在即将中学毕业的时候来到了广州,进入了黄埔二期学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宛旦平被分配到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担任参谋,期间更是参加了两次讨伐陈炯明的战争以及北伐战争。
1927年4月,老蒋悍然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大肆迫害组织人员,宛旦平奉命脱离第一军,来到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24师担任营长,这个师的师长正是叶挺,不久后又在24师中担任团参谋长兼营长。
随着汪精卫在同年7月叛变革命,组织发现想要革命就必须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于是急命叶挺、贺帅、周世弟等组织领导的军队迅速往南昌集中,举行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而宛旦平则跟随着部队参加了这次伟大的起义,并率所属营在一夜之间歼灭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半个团,还支援兄弟部队作战。此后,宛旦平率部转战潮汕,在揭阳一战中不幸战败被俘,在长沙监狱被关押期间,宛旦平坚贞不屈,拒绝写所谓的“反省书”,坚决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组织得知情况后对宛旦平等人展开了积极营救,宛旦平最终成功逃离囹圄。出狱后,宛旦平被派往上海从事秘密工作。不能继续在军队工作,宛旦平没有任何怨言,来到上海后他第一时间就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经常化装各职业,进入工厂、学校、农村组织活动。
1929年5月,老蒋和桂系军阀撕破脸展开大战,最终以桂系失败而告终,俞作柏、李明瑞掌握桂系军政大权后希望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巩固他们的地位,于是乎就请组织派人员到广西开展工作,而组织为了发展广西的力量也欣然答应,并将化名为邓斌的邓公派到了广西主持工作。
年轻时候的小平同志同年8月,宛旦平接到组织命令来到了广西,在张逸云麾下负责教导总队的工作,为组织培养一批新军官。宛旦平来到广西后废寝忘食的工作,在其他组织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仅2个月的时间,就初见成效,为红七军和红八军的建立培养了许多骨干力量。
1929年9月下旬,李明瑞、俞作柏在汪精卫的挑拨下出兵反蒋,奈何10月中旬,就因为部队叛变,二人逃回了南宁。与此同时,广东军阀陈济棠在老蒋的授意下兵锋直指南宁。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公当机立断,将组织已经掌握的武装力量全部集中到南宁,与左江、右江等地的农民运动相结合,相机发动武装起义。
期间,在组织的指示下,宛旦平对旧军队进行了严厉的整顿,一方面揭发旧军队的军阀作风及所犯罪行,另一方面主持枪决了一批一贯克扣军饷,打骂士兵,买卖烟土的军官。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部队逐渐得到了整顿和改造,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也改变成了“讨蒋南路军第一军第二旅”李明瑞担任总指挥,俞作豫担任旅长,宛旦平担任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
于此同时,组织还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收编了养利、龙州、宁明、思乐四地的四支游击大队,一时间广西的革命力量空前强大。
1930年2月1日,见时机成熟,龙州的英雄儿女们在组织的领导下,举起了有锤子和镰刀的红旗,红八军也在这个时候成立,李明瑞担任总指挥,邓公兼任政委,俞作豫任军长,宛旦平人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
龙州起义起义后,俞作豫率主力东进攻打南宁,而留守龙州的革命力量非常薄弱,投机投靠革命的黄庭儒、钟显章率领的第三、第四游击大队叛变了革命。在宁明一带大肆破坏工会、农会,抓捕红军家属,疯狂地进行反革命活动。
军部得知后,第一时间让宛旦平率一个营的兵力兼程前往剿匪,赶到后,宛旦平并没有草率出击,而是派出侦察人员侦察敌情,第二天一早,1000多匪兵就包围了县城,占领了西门和南门城楼,妄图消灭红军。
民国土匪宛旦平沉着应对,将一个连成两个小队,分东西两路直取西门,另一个连作为支援,经过一番激战,西门的乌合之众被宛旦平率部歼灭,只有南门城楼还有小股匪徒在顽抗。
而东出南宁的主力也在这个时候迂回了过来,两面夹击之下,这群匪兵没有任何意外被彻底剿灭。但进攻南宁的计划也因此告吹。
1930年3月20日,龙州城内正在举行何建南烈士的追悼大会时,突然城外枪声大作。原来是红八军电台台长何炳南背叛了革命,将红八军的详细情况泄露了出去,广西军阀梁朝玑伺机率领4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包围了龙州县城。
红七军和红八军壮烈牺牲龙州城被围后,红八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人一路挺进,欲抢占龙州铁桥,彻底将红八军消灭,城中顿时枪炮声不绝于耳。俞作豫和宛旦平一面组织群众疏散,一面指挥战斗,经过大半天的激战,宛旦平深知敌众我寡,长此下去必然要全军覆没。
为了保存红八军的有生力量,宛旦平和俞作豫决定放弃龙州,往凭祥方向转移,而为了主力能安全转移,必须要有一个营的兵力在铁桥阻击敌人。
作为军长,俞作豫第一时间让宛旦平率部转移,自己留下来阻击,但被宛旦平严词拒绝,他称俞作豫作为一军之长,不能离开主力,由他来负责阻击最为合适。说完不等俞作豫反应,宛旦平转身就前往指挥阻击了。
龙州城被丽江分割两岸,两岸全是高耸的峭壁,江水又湍急,江面有4、50米宽,唯一连接两岸的就是铁桥,所以宛旦平只要守住铁桥,那么红八军主力就可以安然转移。
宛旦平生前用具宛旦平的战斗部署也非常简单,由一连和三连在南岸拉开战线阻击,而他自己则亲率2连坚守桥头,不让敌人前进半步。
战斗一直从早上打到傍晚,宛旦平率部消灭数百敌人,自身也伤亡200余人,但这个时候宛旦平所部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好在这个时候宛旦平也接到了主力已安全转移,他可以率部撤退了。
宛旦平率部连夜往凭祥方向转移,然而在第二天拂晓之际,敌人还是追了上来,宛旦平第一时间作出了决定,他亲自率数十人阻击敌人,掩护地方干部转移,待安全后他再撤离,然而在阻击的战斗过程中,宛旦平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革命先辈结语宛旦平是最早一批的革命先辈,不仅信念坚定,还参加过北伐等诸多武装革命斗争,可以说具备丰富的革命经验以及军事素养,是组织中不可多得的一个多面手,而就是这样一颗共和国冉冉升起的将星却在他29岁的时候牺牲了,可以说宛旦平若不牺牲,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低。
闪亮新主播?
边策(杭州入围10强) 男 汉族 出生年月:1983.
2 身高:175cm 体重:62kg 出生地:吉林长春 现居城市:浙江杭州 目前职业:学生 就读学校:浙江传媒学院 学历:大专 专业:播音主持 特长:主持 演讲 唱歌 表演 参加目的:给自己多一次机会 演艺经验: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东北亚音乐台主持人 “芳草牙膏”电视广告 深圳电视台“青春之星”电视大赛全国12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