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2活力,沁园春雪如何体现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作的一首词。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 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这首词是1936年2月,毛泽东率军从陕北瓦窑堡出发,准备进入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在袁家沟登山观雪景后作的,1935年10月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年底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2月27日。毛泽东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会上决定渡过黄河东征。1936年2月,毛泽东便亲自率领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 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篇,词中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憧憬祖国的未来。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赠给柳亚子先生。 1945年10月14日《雪》公开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引起轰动。一时间重庆的骚人墨客,纷纷填词唱和,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据说想要填出超过这一首词的。据大致统计,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2月,国内报刊发表《沁园春》和词30余首,无出其右者。 由此可看出此词真可谓冠绝千古。《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 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此词的意境。 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第四句至第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作者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也正是中国的形象。“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此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第八句至第十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动态描写,表现了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作者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第十一句至第十三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与前十句写眼前的实景形成对比,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第十四句至第十五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统一天下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第十六句至第二十二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第二十三句至第二十五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字,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画龙点睛之妙。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古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前两句是什么?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群山蜿蜒起伏,像银蛇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像一只只白色的大象在奔驰,雪天云低,山天相接,群山高原等景物好像要与天比一比高低。
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腊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
欲与天公试比高,此句表现了“山”“原”与天相连,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的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巧用比喻。“舞”,“驰”两个动词,“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跑。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态移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关于追梦的四字口号?
1、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事业辉煌。
2、勇冠江山,鹏霄万里,万矢齐发,遮天蔽日。
3、精英十四,威武之师,艰苦训练,奋勇争先。
4、博学强识,时不我待,黑发勤学,自首不悔。
5、快乐工作,心中有梦,齐心协力,再振雄风。
6、奋力拼搏,扬我班风,努力学习,勇争第一。
7、英明神武,勇冠江山,史上最强,五年三班。
8、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团结友爱,顽强拼搏。
9、二班二班,猛虎下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0、十四十四,胸怀大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1、刻苦求真,努力奋斗,没有付出,何来回报。
12、齐心协力,再创辉煌,勇争冠军,实力无限。
13、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努力拼搏,永不言弃。
14、四班四班,锐不可当,超越自我,再创辉煌。
15、百舸争流,永争第一,八二八二,独一无二。
16、发愤图强,自强不息,日有所进,志远行近。
17、团结拼搏,永创辉煌,运动起来,勇敢第一。
18、失败以后,也能成功,成功之后,也会失败。
19、艰苦风斗,铁杵成针,矢志不移,滴水穿石。
20、青春如火,超越自我,三年六班,奋勇拼搏。
21、技巧提升,业绩攀升,持之以恒,业绩骄人。
22、全员实动,开张大吉,销售创意,呼唤奇迹。
23、鸟贵有翼,人贵有志,人若立志,万夫莫敌。
24、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文武兼备,百炼成钢。
25、十二十二,说一不二,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26、团结进取,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共铸辉煌。
27、勤奋乐学,团结拼搏,自重自信,奋斗不息。
28、竞速时代,十班最帅,团结友爱,不可阻碍。
29、十一十一,自强不息,奋力冲刺,二零一一。
30、群策群力,放马金鞍,离弦之箭,力贯长虹。
31、团结一心,奋勇向前,追求卓越,争创第一。
32、军鹰十连,翱翔九天,搏风抗雨,共创辉煌。
33、三心二意,扬鞭奋蹄,四面出击,勇争第一。
34、观念身先,技巧神显,持之以恒,芝麻开门。
35、磨砺意志,奋发冲刺,团结拼搏,展现自我。
36、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37、天骄十六,不懈追求,勇往直前,争创一流。
38、保定宗旨,砥砺德行,远见卓识,创造辉煌。
39、扬帆把舵,奋勇拼搏,看我二班,锐不可当。
40、竞速时代,九班最帅,团结友爱,不可阻碍。
41、零二零二,独一无二,激情飞扬,永创辉煌。
42、与时俱进,奋力拼搏,齐心协力,争创一流。
43、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互助,争创佳绩。
44、业务规划,重在管理,坚持不懈,永葆佳绩。
45、乐学善思,自强不息,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46、不耻下问,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47、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
48、时不我待,努力举绩,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49、不卑不亢,奋发向上,生命辉煌,我们开创。
50、真彩青春,活力焕发,勤俭有度,为梦奋发。
51、看我十七,文武双全,经邦济世,一往无前。
52、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积极进取,努力拼搏。
53、青春如火,超越自我,八年五班,奋勇拼搏。
您能悄悄地告诉我去过哪里旅游吗?
回想起这些年来,除江西本省外,省内去过的地方就不讲了。这里回答你的是专指省外出游地,也当对我这些年的出游地做个小结吧。
广东:惠州巽寮湾,广州长隆欢乐世界,韶关丹霞山,深圳小梅沙、海洋公园、欢乐谷、世界之窗等,湛江海上世界,南雄珠玑古巷、银杏村。
广西:桂林阳朔,北海银滩、涠洲岛,德天跨国大瀑布、东兴边境北仑河中越风情。
福建:厦门鼓浪屿、滨海大道、小金门海上游,龙岩永定土楼。
浙江:杭州西湖、宋城乐园,舟山普陀山。
江苏:西塘古镇,苏州园林。
湖南:汝城温泉、张家界。
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佣、钟鼓楼、回民街。
四川:成都锦里、宽窄巷、春熙路、都江堰、青城山
西藏:318川藏线,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羊卓雍措等。
青海:青藏线,青海湖,茶卡盐湖,西宁。
甘肃:兰州中山铁桥
重庆:李子坝穿墙轻轨、武隆天坑地缝、磁器口古镇、白公馆、渣滓洞、三峡博物馆。
海南省:海口滨海长廊,三亚蜈支洲岛、南山海山观音、天涯海角等。
上海:东方明珠、外滩、南京路、上海科技馆、迪斯尼乐园。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王府井。
天津:海河游、古文化街。
香港:维多利亚港、海洋公园、太平山顶、黄大仙庙。
澳门:妈祖阁、大三巴牌坊、威尼斯人。
越南:芒街。
暂时就能想起这些地方,至于最美的风景吧,在路上![耶]
等疫情彻底平息后,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待你我去游历,探寻。[祈祷]
长安为什么会改名叫西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改名长安,寓意“长治久安。”汉以前西周也曾在这里定都曾取名丰镐,王莽也曾在此称帝改长安为“常安。”所以长安之名的由来取名于汉高祖刘邦时期,而后到民国时期西安成为陪都从那时就改名西安了,一直沿用至今。
因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比较高陕西当地人包括一些学者呼吁西安再次改名为长安,学者认为改名的原因是长安在的历史名气要比现在西安在国际上的名气大的多,希望更名后可以让西安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陕西当地人特别是西安人愿意更名为长安的原因是因为长安的寓意比较好,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国家地震的次数逐渐增多而西安没有,当地人就说是因为西安深处秦岭腹地是一个风水保底,十三朝的龙脉在保佑着这片土地永远长治久安。其实我感觉现在的西安其实比那时的长安名气大多了根本不需要改名原因有一下几点。
首先谈国内:1西安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西部地区国家级中心城市,认知度比较高。
2:教育。西安是全国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和高校密度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五大教育中心,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人才数量而不是人口数量。
3:医疗。西安整体医疗水平居全国前列,其中唐都医院、西京医院的一些自主研发治疗手段居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
4:军工。中国国庆阅兵近乎一半的最新武器都是西安研发的,西安也是中国军工五大研发中心之一。
5:航天。西安拥有全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
6:西安是中国旅游最佳目的地,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西安在国外的知名度。
1:西安有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2: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事件“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西安。
3: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一带一路的经济方针从西安开始,全球瞩目。
4:西安是世界文明古都,全世界的外国人为了目睹中国风采,必来西安。
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西安的影响力都大于以前的长安,不管它是叫西安还是长安,这里永远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方针下,西安必定长治久安!西安为中国骄傲、中国为西安自豪!加油西安!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