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军阀1908,为何还被国际社会纳入列强行列?
很多网友都恼火清朝,认为清军入关不仅结束了汉人主宰中原的历史,更是恼火满清的闭关自守让中国从此落后于西方。尤其晚清,使中国由古代富裕的天朝大国沦为东亚病夫一部屈辱史,使得近代中国仿佛是一块谁可以踩一脚的抹布,毫无尊严!
如晚清在英法俄西方列强面前的节节战败,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大量的各地赔款,各种不平等条约与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不仅令无数中国人觉得屈辱!这些行为,犹如紧箍咒一样阻碍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最后大清在甲午战争中也输给了历史上曾为“倭国”,拜中国为“大哥”的藩属国日本,这令国人感到愤怒与羞辱无比!
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晚清内外交困、战乱纷飞的多事之秋,只有被西方列强吊着打的份儿,但却又被国际社会纳入到列强的行列,这是为什么呢?
列强的由来我们看看,在《汉典》一书中,“列强”一词就是指瓜分世界,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具有侵略性质的强大国家,如英、法、美、俄、德等国家。尤其近代西方列强侵犯中国领土,逼迫中国签订各种不平等条件,这也让“列强”具有强势、霸道等贬义色彩。
但在国际社会中,满清政府被纳入列强行列,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对“列强”概念认知与中国是不同。
如早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俄罗斯,这5个国家就签订了所谓的“欧洲协商”,这个条约,又称之为“列强协商”,这就是现代列强概念的起源。在西方国家看来,列强就是在军事上的攻守对抗实力相当一流,以及具有优势资源的大国。
因此,根据西方社会对列强的概念,才让近代饱受欺凌的清政府被西方国际社会看做是列强,屡战屡败的大清,在西方人看来也是列强国家。
我们看看,晚清时候两次国际事件,也可以证明满清也不是完全软弱可欺。
长崎事件在1886年8月1日,在日本长崎,当时大清北洋水师驾驶亚洲最先进的海舰,停泊在长崎港口。当时,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来日本长崎,主要是知道日本对朝鲜半岛一直有着贪恋的野心。于是,李鸿章就想借此机会大震大清的军委,恫吓日本。
因此,当海舰在长崎停泊之后,少数大清士兵下船寻欢作乐喝酒,与当地警察发生了冲突。这样,一场小小的纠纷很快也演变为一场引发两国争端的国际事件。当时北洋舰队400多名持武器下船,与长崎警察和民众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亡。
这样,一场大战也是迫在眉睫要爆发。此时,北洋舰队的所有炮口一直对准日本,清朝朝廷内部也叫嚣立即把日本灭亡。面对大清咄咄逼人的气势,这时候日本政府居然服软,派使者前来商谈。最后,日本就此事道歉,赔付医药费且解决。
拖累瓮城惨案晚清时候,很多中国华人去美洲打工。在1911年,墨西哥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运动,中国劳工与商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在托雷翁城,当地的暴民如野兽一样对中国人进行残忍的大屠杀,数千万华人被赶到屠宰场集体枪杀,顿时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当时,清朝廷知道这一点事情之后,立即表示非常愤怒,发出外交上的严厉抗议。同时,清朝廷也派遣当时在外交流访问的海圻号巡洋舰立即奔赴墨西哥,然后命令巡洋舰在墨西哥的家门口举行气势浩荡的军事演习。
当墨西哥政府看到军舰的炮声在自己国门海域上隆隆作响,也自然也有恐惧感。于是,在这一年六月,清政府向墨西哥政府递交外交意见,要求墨西哥政府对受害人家属支付1680万美元的赔偿金。
由于这一笔赔偿金数额的巨大,墨西哥政府是难以支付的。经过与清政府几轮协商,最终把赔偿金额降到原定数额的五分之一。然后清政府要求墨西哥政府成立法庭,审理屠杀华人的事件,把参与屠杀事件的数十名士兵判处死刑,这一件事情才最终罢休。
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到,晚清政府也不是这么软弱,在长崎事件中日本海军实力没强大之前,在墨西哥政府面前,还是一部不好欺负的强硬态度。这也主要是晚清政府,的确有西方国际社会认可的军事与资源上强大的列强标准。
资源优势如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包括新疆西域、西藏、内外蒙古和台湾,也都被纳入了大清的版图,面积远超明朝。
实际上,近代大清在外交上被人轻视,主要是在甲午海战中被小小的日本打败。即使清政府遭遇到两次鸦片战争,一次也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台湾给日本、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给沙俄,承认越南是法国殖民地。
但失去了大片领土,都是九牛一闹,都是不毛之地,而且很多也是以租界形式割让出去。晚清依然有11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如此庞大国土,也足以让任何国家产生畏惧感,觉得中国地大物博,也无法抗拒战略纵深,不好侵略!
更何况,在晚清也居住着四亿人口。四亿人口,这也当时也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1/4。要知道,人口就是人力资源。在战争时代,四亿人口也就意味着清政府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几十万兵力,即使军队实力再差,也可以吓唬敌人。
因此,庞大的国土与人口数量,让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小瞧清政府。
而且,晚清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开放国门,清朝廷通过给予西方列强开采矿山的权力、修造铁路权、海关税等,财政收入也是比鸦片战争之前还要多。如清政府在1908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2.3亿,1909年则达到了2.63亿。赔偿金额也是大清每年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并没构成多大比例。
就是因为满清的财政收入与人口数量的支撑,在晚清政府孱弱不堪的时候,也依然有左宗棠扬大清国威,一举收复新疆的壮举!
大清的军事实力也不弱虽然晚清在对外战争中很多都是失败,但是大清的军事实力也不弱,令人看起来是非常相悖论。但是,我们只要仔细看到,清朝军事实力并不弱。虽然当时处在农业国的大清,在武器装备上也许比不过西方的工业大国先进,但是清朝人口基数大,自然也决定了拥有强大的军队数量。换句话来说,清朝乃是当时世界上军人数量最多的军队。
如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虽然节节败退,却能在短时间内调集百万大军,这也是英国在大清求和之后,也没有选择进一步攻打中国的重要原因。而且,十九世纪中国与法国曾经发生过一场战争,法国的陆军被称为当时世界第一,但清朝却在战争中战胜了陆军第一的法国。可以看到,中国陆军实力是能战胜法国的,但是,这一切都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断送了陆军发展的良好机遇。
实际上,清朝在甲午战争之前,海军实力在全世界还是一流的。在清朝“同治中兴”兴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从外国购置了大量的武器,并且把舰队扩充成远东第一海军部队。当时清政府建立了三支实力强大的水师,发展了近代海军。
清朝的海军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就是1874至1883,清朝正式有了近代海军这一概念。
第二阶段,就是1884至1889年,乃是清朝海军发展最迅速且实力最强劲的阶段。在这一段时间,清朝才拥有被认为是亚洲最强,世界上也可以排上名次的海军舰队。如一等铁甲舰二艘,巡洋舰四艘(防护巡洋舰二艘、装甲巡洋舰二艘)、练习舰三艘、运输舰一艘、鱼雷艇六艘、无编制军舰:防护舰一艘、鱼雷艇七艘,合计排水量:31000 吨。
第三阶段就是1890年,建成了三支实力强大的水师,形成了近代海军。
但是同时期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大力发展工业,位于长崎与东京的海军造船厂规模小,造船技术也比较粗糙。从1876-1881年,日本本国造船厂总共才为海军建成了五艘大型舰船,这些舰船不仅是全木质结构,而且排水量均小于1600吨。
在1884至1889年期间,日本也只拥有排水量合计17500吨的战舰。虽然这一时期的中国和日本海军实力都远达不到欧美列强水平,但是清朝海军实力却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国家。同时,其他国家在造船业发展速度上,也远没达到同时期的清王朝水平。
日本在1887年,才建造了非木质结构的战舰,远达不到大清的水平。就是我们现在看来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称赞当时大清海军实力雄厚。在1881年智利-秘鲁战争后,担任美国海军大臣的威廉·亨特在美国国会评估美国海军实力的会议上,对总统以及议员们做报告,现在美国海军已经弱小,达不到智利与大清国的水平,仅能在世界海军中排名第12位。
威廉海军大臣的言论得到了美国总统与国会议员的一致认可,由此也促进了美国海军的发展。虽然威廉的话有一些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来了当时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海军力量强大的认可。
具有一定的工业实力在十九世纪,那个国家具有工业实力,这个国家可以称为列强。
但是,在十九世纪,能拥有工业实力的国家很少,清朝却是其中一个。虽然清朝还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底子比较薄,但是依靠洋务运动的数年革新,还是造出了很多新东西。
大清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于是兴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在中国大规模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在同治初年,清政府花费巨额资金,购买技术与兴办工厂,在大清的兵工厂里制造出各种火炮与枪械,甚至还成功制造出国产的军舰。当时,在亚洲,只有中国与日本有制造工业制品的实力,所以这一段历史也是清朝的“统治中兴”,足以彰显大清国的实力。
如著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在执政湖北的时候,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积极建设长江中游的交通网,为湖北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当时,在洋务运动兴起的汉阳兵工厂,可以说是新中国建立为止国内最先进的,可以生产大批量武器制造中心之一。近代中国士兵使用的武器,很多也是汉阳兵工厂制造的。
在左宗棠执政福建的时候,大力发展福建沿海地带的航海与船舶工业,改变了古代福建山区落后之状况。同时,在福建兴建了厦门这一座近代化城市。而且,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时候,通常也雇佣欧美国家的专业人才与机械师,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这也使清政府技术也没有落后于西方列强。
在1874年,英国海军军官寿尔在参观福州船政局的时候,夸奖福州船政局的造船水平与国外其他造船也没什么区别。当时,福州船政局的工人可以在没有欧洲员工的帮助下继续运用,并且能成功复制欧洲先进的船舰,可以证明当时造船技术很高!至于后来政府管理经营不善,最终奄奄一息,但也不可否认,晚清洋务运动的时候工商业也的确生机勃勃。
清朝即使经济率领但GDP依然处在世界领先虽然在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尤其是大英帝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大清依然是农业国。但大清的GDP依然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如在1820年,清朝最鼎盛时期,GDP占全世纪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期的英国,虽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是GDP却仅仅占世界5.2%。
但是,1860年,大清的GDP总量大于英国和法国的总和;1894年,大清的GDP总量为日本的五倍。
大清的GDP之高,不是工业生产总值带来的,却是上下五千年农业文明积淀的。当时,大清就是用农业来养活庞大的人口。大清这些GDP中国地大物博的农业生产总值带来的。
可以看到,晚清时候的中国也不是很弱,由于军事实力强与优势资源强,在西方人眼中也的确是“列强”之一。晚清政府具有的优势其实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沉淀积累的,也是勤恳的中国人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晚清政府也就是在前人奋斗基础上,才保持自己统治最后一丝尊严。
大清败退原因但是有着军事实力与资源优势的晚清,为什么会节节败退于西方列强,甚至惨败在千年来一直臣服于中国的藩属国日本,这样完全是大清政府的软弱无能造成的。在甲午战争中清军占据着主战场的优势,拥有着数倍于日军的兵力、后勤补给,还有着远东第一强大舰队北洋水师,却被日本水师打得全军覆灭,而且日军伤亡人数远远少于清政府海军的伤亡。
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就是一落千丈了。国人与西方列强也看到,大清的强大也只是一种回光返照,是一种垂死喘息与挣扎!这一切也在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
如在甲午战争中,当时大清海军是穷,慈禧太后居然也挪用海军的经费来筹办生日大寿。根据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总管小德张曾回忆过:慈禧太后当年一天的生活费就需要纹银四万两,一个月就是一百二十万两,这也意味着慈禧半个月的生活费,就可以买一艘日本的吉野号主力巡洋舰。
反过来说,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相当于我们每半个月就需要卖掉一艘巡洋舰,来维持慈禧那无比奢华的生活。
但在甲午战争之中,日本就以举国之力来发展军队建设,当年日本购买海军舰队吉野号的银子不够,明治天皇的母亲甚至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用这些钱来支持国家的海军建设。后来正是这艘吉野号在甲午海战中击沉了清军的致远号,爱国将领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
谢谢网友邀请。
1、标准问题。明朝版图争议较大,不同标准得出的结论差距往往很大。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标准问题。
我们现在说的领土与版图,是近现代才有的概念,和古代计算标准也存在巨大差异。一般而言,西方国家18世纪才有这个概念,中国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才慢慢有这个概念与意识。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以1640年——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近代史标志的,而中国近代史是以1840年为开端的。因此,不管怎么算,明朝都属于古代王朝,而不属于近代王朝。今天我们就按古代标准、近现代标准、谭其骧标准、西方标准,分别统计明朝版图。
2、按世界古代版图标准计算(汉唐模式):1500多万平方公里或者1700多万平方公里1)1500多万平方公里说法依据
参照汉朝对西域,西晋及三国对西域,唐朝对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南诏(羁縻附属国)的松散羁縻统治,明朝版图在永乐时期,最大可达1500多万平方公里。
这个是把《明史》列为外国列传的鞑靼、瓦剌(参照南诏)及旧港等的300多万平方公里加起来统计的。一些史学家认为,鞑靼、瓦剌对明朝一直有称臣、纳贡并接受明朝官爵,参照唐朝对南诏、靺鞨、回鹘等羁縻标准,也应该算作明朝版图。
对于鞑靼、瓦剌问题,不少史学家认为:“元朝的后裔鞑靼被清朝人别有用心的划在了‘外国传’,其实成吉思汗子孙的可汗称号,是来自明王朝的册封,瓦剌的三大部落封号也来自明朝册封,兀良哈是明朝的都督,蒙古部落与明朝的关系,不是外国与中国的关系,而是中央政府与被册封藩王之间的关系。”“明朝三百年,蒙古、新疆、西藏都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现代中国领土版图,是由明朝奠定,再被清朝一点点出卖成今天形状的,这是最起码的事实。”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所以传统明朝版图也都把鞑靼、瓦剌标示为不同于外部藩属国的颜色区别对待,后面要说的亦力把里也是如此。
1771年,蒙古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领17万族人东归,交给乾隆一件重要物品,表达归附中华之意。这就是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册封前土尔扈特部首领太平为贤义王的“永乐印”。送上此物,即表达归附中华之意。
这个不为人所注意的情节,既意味着清朝从此继承了明朝对土尔扈特的统治,也同样揭开了素来不为人关注的明朝对蒙古部落的统治情况。有关明朝和蒙古部落的关系,很多历史记载被清朝康雍乾皇帝借着修《明史》的名义,刻意删除了。
2)1700多万平方公里说法依据
这个是把亦力把里算进来的,很多人可能或有点意外,其实也好理解。把西域纳入汉朝的依据是什么?汉朝在此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把西域、回鹘、靺鞨纳入唐朝的依据是什么?唐朝在此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等。把亦力把里纳入明朝版图的依据是什么?明朝在此设置了亦力把里卫指挥使司。
因为西域都护府也好,安西都护府也罢,都属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同样亦力把里卫指挥使司也属于明朝的一个军事机构。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实行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5600人。卫下有千户所(1120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112士兵)。
3)几个容易被忽略的明朝边疆地区管理机构
斡难河卫指挥使司:是明朝统治蒙古国东部及中国呼伦贝尔市西部和俄罗斯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的机构。“1392年,明军兵锋抵达斡难河(今鄂嫩河),统一蒙古。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二月,明朝在斡难河流域设立斡难河卫,作为羁縻卫,管理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关西七卫:是指明朝在今甘肃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东部设立的7个卫所,又称“西北七卫”。亦力把里卫指挥使司:明成祖时在西域亦力把里城设置了亦力把里卫指挥使司,具体资料多已丢失或被刻意删去,散见于明朝部分史料。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朝在西藏设立的地方统治机构,包括现今西藏西部、新疆西部和今天的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东部。目前。国家档案局保存有明太祖任命搠思公失监为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的圣旨。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设立,表明在明朝西藏西部地区、新疆西部和克什米尔地区东部当时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对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国、不丹国的最高军政管辖机构。1373年明朝在此地置乌思藏卫,1374年改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治所乌思藏(今拉萨)。“明朝政府还采取“僧官制度”,封喇嘛教僧人为卫所的指挥使、同知、通判等官。最高僧官为法王,任乌思藏都指挥使。可见西藏地区与明朝中央政府是隶属关系,此关系一直维持到万历、崇祯时期。”
朵甘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青藏高原东部的 最高军政管辖机构,其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最高军政管辖机构。下辖1卫、2法王封地、3宣慰使司、5招讨司、4万户府、16千户所。旧港宣慰司:明代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东部设置的一个行政机构,大约12万平方公里,明朝时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政府驻地位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巨港,是明朝当时驻南洋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三宣六慰:是指明朝在云南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据《明史》记载,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云南,还包括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中北部,皆“滇中可以调遣者”。
3、按世界近现代版图标准计算:400万平方公里如果不算羁縻统治范围,只算郡县制也就是现在的省市县实打实统治地区,明朝版图只有约400万平方公里。
当然,如果按这个标准计算,扣除明朝大规模移民的贵州和云南,使云贵真正纳入中华帝国核心版图的面积,明朝以前的朝代版图最大也不会超过350万平方公里,更别说秦汉时期几乎没怎么开发的南方地区了。就是1908年(都快进入人类现代历史范畴了)以前的清朝版图,也只有约400万平方公里。
2014年3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赠送给我国的国礼,一幅清朝地图。1735年,德国绘制的世界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按清朝实际控制面积来划的,大约360多万平方公里,这也是欧美一些国家统计的清朝版图大小)。
当然,套用这套标准,清朝这方面还是可以占一些便宜的,因为在即将灭亡的1908年,清朝先后对全国将军领地(新疆、内外东北)等部分羁縻统治地区进行了郡县制(省市县)管理模式,此时的清朝明面上的实控面积达到60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1912年民国建立后才改为行省,青海1929年建省,内蒙古地区民国时期陆续建省,外蒙古 1911年驱逐清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宣布独立时还不是省),说到真正实打实控制住全国每一寸土地,实控面积最大的还是现在,能控制到村镇和社区。当然,这也是历史的进步,世界各国都如此。
4、按谭其骧统计标准:120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很好统计,不算鞑靼、瓦剌、旧港等地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明朝永乐时期版图最大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日常看到明朝所谓“最大版图”(997万平方公里)是宣德8年的,已经比永乐时期缩小了很多,此时的明朝已经放弃安南及蒙古的开平卫等,使得明朝在蒙古地区的版图后撤了300多里。
5、按西方历史地图统计:600多万平方公里众所周知,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不一样,西方国家对中国古代王朝版图统计一向异常苛刻在西方国家明朝版图只有约60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两京十三省+奴儿干(内、外东北地区东部)+旧港+安南+内蒙古大部+青海省+关西七卫(新疆东部)+缅甸东北部。但在西方国家历史地图,清朝也同样很小,甚至不到400万平方公,只有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大部地区。下图就是2014年3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赠送给我国的国礼,1735年德国绘制的世界上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大约360多万平方公里,这也是欧美一些国家统计的清朝版图大小。
6、明朝版图统计的几个误区1)拿明末版图和清朝鼎盛时期的版图对比
2)汉、晋、隋、唐、元、清等羁縻统治地区可以纳入版图进行统计,明朝就不可以。
典型比如西汉对西域的羁縻统治(前后持续60年),西晋及三国时期对西域的羁縻统治,唐朝对蒙古地区的羁縻统治(前后持续不到4年),清朝对西藏的羁縻统治(从头到尾),在满清及其御用文人的刻意宣扬下(包括上述将鞑靼和瓦剌刻意列入外国列传),明朝对奴儿干(前后持续约200年)就不算了,这个很不公平,明显的双重标准。就算明宣宗时期撤销了奴儿干(史料没有明确说撤销,但也没有史料记载还存在)的行政机构,但是明朝对奴儿干地区的卫所(军事机构,占领)设置反而由明初的100多个,增加到晚明万历时期的400多个,有增无减。
3)同样是内部蕃属的蒙古等地,可以算做清朝版图,而在《明史》将明朝内部蕃属鞑靼、瓦剌等标成外国,清朝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搞双重标准。
4)南诏是唐朝的附属国,清朝时期的内部藩属国内外蒙古、西臧(拥有自己的附属国)等地,尚且纳入唐朝和清朝版图进行统计,为啥明朝设置有行政+军事机构的奴儿干、乌斯藏都司、关西七卫、朵干都司、三宣六慰、旧港宣慰司(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一部)、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地就不能纳入明朝版图进行统计?!明显的双重标准,要么大家都统一不纳入计算,要么就同等对待。
连一向对中国古代版图统计异常苛刻的欧美国家,都把旧港宣慰司算作明朝版图(约600万平方公里)进行统计的,国内一些学者自己反而不纳入统计,是何道理?同样的还有奴儿干地区。一些人说,在西方国家历史地图,明朝版图只有600多万平方公里,但你没说后半句,同样在西方国家历史地图,清朝版图只有不到400万平方公里(下图)!
一些人为了抬高清朝,称清朝无羁縻版图,这是一种谬论。其实清朝在绝大部分的时间,实打实控制的也就是汉地18省(也就是默克尔送的国礼绘制的版图),其他地区都属于藩属部落或者将军领土等羁縻统治地区,这也是中、日、韩三国官方组织编纂的《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中日韩三国历史编纂委员会):“国际共识”。
总评:明朝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但不管怎么说,在谈论明朝历史时,希望大家能公平客观对待,不能搞双重标准。当然,正因为明朝历史一贯这样大量的被抹黑,也使得越来越大的人,随着明史研究的深入,对明朝认识越来越多,反而对明朝愈加热爱,这恐怕也是满清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和那些故意抹黑明朝的人所想不到的了。当然,如果有人还想继续拿近代王朝或现代国家和古代王朝比拼实控版图,比拼科技发达,比拼军事强大,以此刷他所谓的某朝代的强大,那就没办法了。就如同一个网友说的,如果你想刷荣誉感,你可以和古代人比先进,如果你想如实客观评价自己,那就请把自己和当代人或者周围世界的人进行对比。个人尚且如此,国家及朝代也是如此,一些人老拿20世纪的清朝和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朝代吹谁的实际控制面积大,是荒谬的。求单女主小说?
斗罗大陆
神印王座
异界仙莲
崩坏世界的传奇大冒险
盘龙
星神震天
道缘儒仙
腾龙神剑
皇道金丹
善良的死神
寸芒
斗罗大陆
炼宝专家
东方血修
武林高手在校园(女主百里冰)
天魔神潭
异界之极品奶爸
邪风曲
神魔变
酒神
驭兽斋
九鼎记
文理双修
寂灭天骄
巫临异世
星辰变
刺客魔传
龙蛇演义
无为传说(女主雅心一)
修复专家(女主薛莹莹)
超能力风云录(双主角:郭铭 徐东卓 林宜璇 方悦慈)
修真魔法师传奇(女主云临烟)
太虚幻境(女主楚韵如)
暴力狐尊
现代强者录(女主云梦迪)
重生之长风破浪(女主小影)
昊天流澜(女主东方流澜 有暧昧)
天鸿魔道(女主慕容若雪)
超级进化(女主仙翎)
穿越之仙神屠戮(女主寒芯)
神之传说(女主雪若)
电子神仙(女主莹雪)
驱魔笔记(女主怜心)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女主陈茹芸)
生之道(女主齐云)
洪荒时辰(女主凤嫣然)
洪荒封神(女主女娲)
穷人修仙传(女主玉漱)
从零开始
漂流王
大亨传说
小亨传说
斩风(女主流千雪)
桓侯再生
幻世梵天(女主紫雪儿)
新宋(女主桑梓儿)
宋风(女主赵浅予)
大猿王
东胜神州志
新蜀山传(女主叶缤)
清朝醉游记(女主十六格格福琳/聂小青)
汉侯(女主芷晴)
大唐御医(双穿)
仙体凡胎(女主黄蓓)
异界大贤者(女主凯瑟琳)
巫颂
我的老婆是死神
天擎
魔法教授(女主莎萝)
朱雀记(女主邹蕾蕾)
修修仙种种田(女主刘丽)
仙佛录(女主萧夜月 暧昧)
独闯天涯
网游之天地(女主芸芸)
重生混元道(女主白雪灵)
武道修仙(女主箐柔)
八荒诛魔录
冰封魔狼剑
情仙问天剑
重生之科技巅峰(女主林怡)
星碎时空
渡劫专家的后现代生活(女主方寻)
纸神
梦灵
罗浮—无罪(女主纳兰若雪)
现代奇人(女主钟文秀)
玄天灭世决(女主秦若晓)
天妖都市行
惊鸿星经(女主李幽诗)
一剑惊仙(女主石颂霜)
北洋(女主方榕卿)
黄金瞳(好看 女主秦萱冰)
疯魔传说(女主林烟儿)
诛仙(好看)
星际间谍
惟武独尊(不好看)
超级玩家1、2(女主萧萧 有暧昧好看)
游戏小工之元素操控师(女主晓晓好看)
贼胆(女主赵岚馨 好看)
不灭剑体
剑祖
YY之王
网游之复活
网游之永生传奇
若星汉 天空
天命裁决者
子虚
皇极惊世录
异界修神传奇
踏碎虚空
御医
天才相师(没完结)
帝国(没完结)
重生之贼行天下(好看)
闪电风暴
邪龙道
异界之刺客纵横(好看)
飞翔篮球梦\王牌高手(不好看)
将夜(没完结)
不死邪神
异能丑汉(有暧昧)
我的老婆是买的(女主郝燕)
我本寂寞(不是很好看)
星空倒影(不是很好看)
重修仙道(女主冷小凤)
御宝斋(女主玉馨)
尘世人生(女主陈辛娜)
重生于康熙末年(很好看)
明朝五好家庭(双穿 还行)
退役特工(女主冷月很好看)
草侠(女主周乐)
我的天师女友(很好看)
中国龙组2、3(不好看)
田园大唐(没完结)
混沌谱(不好看)
化工大唐(好看)
异界仙莲
驭兽仙师
我是小鬼(没看明白)
狙魔特工(比较恶心)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好看)
网游之刺绝天下(没完结)
睡龙(好看)
重生小夫妻(好看)
牧唐(好看)
清朝完美家庭
以王之名(好看)
苍穹印
异世起风云(好看)
剑译天下(还行)
冰尊觉醒(还行)
未来接收器(女主郭倩蓉不错)
都市战狼(好看)
超级仙医(有暧昧)
神职(有暧昧)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杨月 好看)
重生者狂想曲(高原)
重生之学生时代
网游之再生勇士(没完结)
北唐(没完结)
幸福的小农民(女主赵涵 好看)
误入官场(还行)
灵剑情缘(好看)
门派养成日志(女主苏浅雪 好看)
镜控天下(叶静柔)
掌控雷霆(唐悦曦)
鲨皇
霸绝天
我的师傅是只鬼
法神重生(贝莎)
炼狱法则(有老婆 还有一个妹妹)
至尊盗修神记(小轩)
武林霸图(唐唐 有暧昧)
鬼舞(天涯)
异世起风云(诸葛茜)
死神之箭(孟子凌)
注册阴阳师(司徒雪 第一人称)
月落星沉(白灵)
重生之游戏全才 (叶芊芊)
冒牌神灵(风铃)
无限神镇 (女主程若雪 没看懂)
禁咒师(女主甄麒麟 MS死了又重生了)
异界兽印师(完结 女主朱莉亚)
洪荒之太昊登天录(完结 女主望舒)
仙焰(无完结 女主严灵素)
执掌天劫(莫梓柒)
谈谈心恋恋爱(女主林巧儿)
作为一颗小草我压力很大(女主戴佳)
战魂(女主冷凝儿)
修真庄园主(女主徐颖)
盗情(女主沐璃心)
剑谍(女主容若蝶 暧昧)
网游之一枪飙血(女主碧蓝星空)
际之海盗传奇(女主竹雪可)
异世风尸游(女主云娜)
紫尸皇族(女主苏桐)
幻刃仙缘(女主燕依依)
无上真身(女主林珊)
修天记(女主馨语)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女主唐梦美)
未来图书馆(女主刘xx)
不死医神 女主是西夷光
幻影仙剑 女主:柳月霜
化星 女主:夏均茹
鸿蒙玄修 女主:冷灵儿
七彩龙剑神 女主:皇甫雪
玄门天道 女主:柳馨
圣道独尊 女主:女娲
仙侣神鹰 女主:林雪
超凡至圣 女主:童夕颜
1908远东狂人 女主:翠旖
战争本能 女主:安可
武神 女主:袁礼薰
异界散仙(女主沉雪)
青铜王座(MS女主绾青丝)
荣飞的梦幻人生(女主邢芳)
方士的炼金攻略(女主葛莹)
双剑(女主霜舞)
大宋桃源(女主寿昌)
漫漫修仙路(女主葛馨馨)
在乡村的悠闲生活(女主慕容容)
乐活农庄(女主韩琦)
超级客栈系统(女主云岚)
惟剑为极 (女主李敏毓)
神兵诀 (女主马馨儿)
天鹏纵横(女主姚菁)
封神记(女主芙纪瑶 第一人称)
道行仙缘(女主定舒)
天赋图腾(女主梦青璃)
混沌圣典(女主梦可儿)
戈壁水世界(女主李春花)
修真小农民(女主林弱水)
随身带着玉如意(女主少卿)
神级农民(女主袁彩霞)
重生平淡人生(女主杨阳)
校园魔王(女主陈筱然)
长生大帝(女主傅玉馨)
仕官(女主小娜)
大富贵(女主明明)
神医圣手(女主米雪 无完结)
随身种田(女主郭海兰)
种田记(女主苏缨)
手上戴个小鱼塘(女主宁小雪)
重生之网络娱乐(女主木碗儿 无完结)
火工弟子(女主常娜)
异界大贤者(女主凯瑟琳)
日本为何还要建造大和级战列舰?
是啊,航母早已问世的年代,日本为何还要拼死拼活的制造“大和级”,还硬是憋出了“大和”、“武藏”、以及半拉子“信浓”呢?
这是因为,航母在二战开始并不是什么主流武器,它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么高。
二战是航母的成名之地,二战以前航母都以各国改造的实验性船只为主,20世纪20年代初,哪怕最早制造出专用航母“凤翔”的日本,以及制造出“竞技神”的英国,最开始也只是将之作为战列舰“海上航空实验平台”。
当时不少人的思维都走了岔路,他们认为航母不过是“舰队航空、侦查的支持力量”,所以没必要搞要命的甲板着舰,反而应该发展“水上飞机母舰”,让航母带着一堆水上飞机,打仗时把它们放飞,任务完毕从水上捞回来。
而且这种思维还颇有些市场,毕竟那会儿谁都不认为航母是“主战兵器”,那是个大炮巨舰主义者的时代。
他们提出的理由很充分:航母那点小飞机能做啥事儿?能像战列舰那样狂轰滥炸吗?它们能准确投弹吗?它们能突破防空炮吗?它们连自己的降落安全都把握不好吧!
早期航母确实远没有后来那么厉害,舰载机的性能很成问题,连阻拦索都是靠密集的绳网加上两头吊挂的沙包工作,飞行员也严重缺乏着舰经验,导致飞机坠毁率奇高,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航母根本不靠谱。
各国不是没有看到航母的作用,但在大炮巨舰为主流的年代,航母的功效被低估了,战舰派们宁愿在大学里为个“雷击战列舰”研究上十年,也不愿意以发展的眼光看航母。
日本当年甚至都不管航母叫“空母”,而是称之为“特务舰”,可见其定义只是艘辅助船舶。
真正的变化来自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和后来《伦敦海军条约》的商订,这场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的装备裁军影响了许多炮舰的发展,许多已经被建造出来,或者建造了一半的重巡、战巡、战列都被迫中止和拆毁。
但航母是个新生事物,1922年时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下水还没多久,《条约》并不熟悉这个东西。所以,尽管也对航母有很大的限制(避免各国以造航母的名义造战舰船身,避免大舰军备竞赛),这反倒促进了航母的发展,毕竟航母怎么也少个火炮口径限制,还能多留下点船。
按照《条约》,各国在主力舰和航母发生意外损失时,可以立即建造替换船只;主力舰和航母不得进行重建和大规模改装,但“以防御潜艇和飞机攻击进行的改装例外”。
各国挖空心思壮大自己,又为了那些刚造出来的新船不被白白扔掉,便采取了用航母这种新产物“钻空子”的做法,将它们改装成了航母。比如日本的“赤城”、“加贺”等等,都是炮舰改装的航母。
到这里,需要结合一点历史背景讲述了。20世纪的历史进入30年代后,日本的历史发生了新一轮的改变,军国主义的时代到来。
1931年918事变,日本关东军以下犯上的形式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软弱的国民政府在“不抵抗”政策下丢弃了东北,事后竟也不敢反击,只谋求“国联”干预,这巨大的成功令日本军国主义空前膨胀。
膨胀到什么程度呢?主张“蚕食”中国的孙中山故交,日本首相犬养毅,因为政策被认为“过于软弱”,在1932年竟让一帮少壮派海军官兵杀入府邸,将其毙于刀枪之下,事后凶手居然还被万民上书,要求“轻罚”。
这件事被认为是日本举国军国主义化的开始,从这个时候,日本从爬在中国身上吸血的蚂蟥,变成了要疯狂盘绕吞吃中国的毒蛇,军备发展当然成为日本一等一的大事(36年又发生了二二六事件)。
1932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他们派出了大批军队,以海军舰船打头阵,悍然进犯上海,史称“一二八事变”,也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日本在这次战役中刷出了不少航母使用经验,在战役之前,改装的准飞机母舰“能登吕”号就已经用飞机对中国沿海进行过侦查。
此后,“凤翔”、“加贺”两艘航母与“能登吕”先后奔赴上海,堂而皇之的停泊在吴淞下游一带。
这是日军航母的首次作战,也是世界航母最早的几场大战,日军深刻感受到航母带来的革新——飞机太多了,一下子就能带来近百架战机的队伍,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搜肠刮肚也只有60多架战机。
有航母参战的战场显然与战列舰是大不一样的,“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日军稍遇阻击便能得到航空兵的帮忙。
仅在次日,日本海军的舰载机就连续出动高达25架次,完全是以狂轰滥炸给地面开路,所到之处,国军防线给撕得一塌糊涂,上海市内火海四蹿,火车站、汽车站、仓库、军火库、装甲车、大炮纷纷被摧毁。
日本航母的舰载机当时嚣张到什么程度呢?1月31日英、美驻上海领事调停,日机轰炸国际电台。
2月1日双方意向停战,日机轰炸中国军队。
2月2日,国民政府对日本抗议,日军2月3日报复性轰炸吴淞要塞。
2月4日,国民政府对日本进行外交照会,日本继续轰炸。
这段时间内,日本轰炸的战机几乎全是从航母上起飞的,他们经历了海上侦查、对陆支援,以及4月5日开始的与中国空军的空战,甚至还击杀了看不过眼插手参战的波音试飞员罗伯特·肖特,积攒了满满的航母作战经验。
也正是通过淞沪抗战,日本航母派开始占得了一席之地,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谁能像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鬼子那样,对航母拥有最直观的、清晰的使用经验。
日本人发现,乖乖!航母实在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合着大家都是捏着寿司当馊饭团子啊,那么,当然要快快的发展,决战兵器的干活!
一方面是烧得爆热的全民军国主义情绪,一方面是开始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队,日本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在1934年退出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议事机制,《伦敦海军条约》在1936年也随即终止。
日本海军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不光航母要造,战列舰也要造,任何一条壮大的方法他们都不会放过,否则如何与陆军马鹿们争食吃呢?
穷兵黩武的日本军国主义海军,自1934年一退出《条约》,立马就开始设计“大和级”战列舰,毕竟当时的日本航母派还没有真正的崛起,他们仍然认为需要一种单舰实力极为强大的“超级战列舰”来对抗美英海军的数量优势。
1936年,日本终于想明白了,因为吞噬中国和不断的对东南亚的渗透,他们迟早会与美英列强在海上发生矛盾,因此他们在国防对策上明确表达了:“海上截击,岛链阻击,迅猛消灭美国舰队,围歼美国援兵,夺取美军关键基地,决战小笠原群岛”的战略方针。
后来山本五十六贯彻的也基本就是这个大战略,只不过败在麦克阿瑟的蛙跳和尼米兹的舰海反扑上了。
航母?战列舰?日本当时自己也吵吵嚷嚷说不出个所以然,一派人认为依靠航空兵完全可以发动“奇兵”,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一派则认为日本没有过硬的大炮巨舰怎么“截击”呢?敌人只要组成大舰队压过来靠飞机能打仗吗?
1937年,77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这也加快了其国内的武器制造,“大和级”的方案很快就在同年11月4日得到批复,准予建造。
这会儿日本已经谈不上什么资源、金钱、能效比了,况且战列舰是当时的超级武器谁都没有异议,航母已经有那么多了,再造个两三艘超级战舰不算什么吧。
为了“大和级”,日本算是熬尽了心血,他们从德国花费巨资购买了一系列相关工业机械,从水压机到平炉一个没少,连吴港的工厂船坞都重新挖深一米,
1941年12月7日,南云忠一率领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炸烂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已经下水并调试好主炮的“大和”专门进行了炮击测试,宣布试航期结束,巨大的声响震撼了吴港的所有人。
大和最终在12月16日被吴镇守府海军接收,进入了联合舰队服役。
但尴尬的是,一切都如航母派所说的那样印证了,被视为“廉价解决方案”的航母牛得不行,耗尽菁华的战列舰却怂的没门儿。
日本的航母部队大发神威,先是在珍珠港干掉了大半美太平洋舰队,后又在东南亚打得英、美、荷等国海陆军屁滚尿流,英国连续组织了两次成规模的“Z舰队”救场,却连续两次被日本航母打得覆灭,一直到中途岛战役前,日本航母们都压着美英狂抽。
这其中压根就没有各大战列舰们啥事儿,它们不是漂着打瞌睡,就是毫无用处的四处晃荡,尤其是“大和”,这艘本被赋予“主战扛把子”地位的超级战舰,很长时间都没有仗打。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本来就是个航母派,当年就挺反对建造大和这种“废铁砣”,虽然他的旗舰从长门改成了大和估计心里也美得很,但他最终还是没拿大和当干粮,航母们各种血战冲杀,大和在后面像度假一样茫然,美其名曰“军国重器,不得擅用擅毁”。
说清楚了就是:“您是大爷,咱不敢屈尊,让您老去耕田,要是挖了脚闪了腰我可负不起责任,不如您找个僻静地儿,喝喝茶,看看报纸就成!”
整个中途岛战役,大和基本就划了个水,从柱岛出发,又返归柱岛,那些知名航母加贺、赤城什么的全沉了,它连个战场都没入,隔着300海里呢。
再后面打所罗门群岛,“男人的大和”还是在划水,从柱岛出发,到特鲁克群岛,然后趴港里不动了,越明年,复返柱岛,接着又跑回了吴港搞保养,首保后基本都在干运兵、送货的活计,还在1943年12月20和25日连挨美军潜艇两雷,差点被击沉。
1944年打菲律宾战役,“大和”带着兄弟“武藏”参战,结果武藏被击沉,大和一路都在惊恐的挨各种炸。
1945年打冲绳岛战役,日本海军可能觉得再这么下去留着大和也没啥用了,倒不如莽一把,所以在联合舰队的极力反对下,仍然派大和执行“天一号特攻作战”。
几天后,大和号让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发现,一口气被砸中24发航弹,10发鱼雷,弹药库殉爆,死的可比德国那个“俾斯麦”惨烈多了。
这时候日本的航母呢?其实能咬牙凑出“大和”出航的那点燃油,就已经是日本海军的极限了,“葛城”等航母都压着空荡荡的肚子,飘在港中挨炸呢。
而大和三号舰,那艘实在憋不出战列,最后被改装成航母的“信浓”,既没有成熟的飞行员,又没有性能良好的舰载机,船身还粗制滥造,空挂了个“世界最大航母”的记录,出港20小时就给潜艇轻松击沉了。
大和号的建造与日本建造其它兵器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帝国主义丧心病狂的表现,其中理智的部分恐怕是最少的。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开端是哪里?
1890年建成的贵州清溪铁厂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开端,但它在仅仅投产数月之后,便因缺少专门的技术经验等原因而过早地失败了。几乎在清溪铁厂关闭的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水南岸开始建设汉阳铁厂。
1894年汉阳铁厂建成投产,大冶铁矿同时得到开发。1896 年,为了解决汉阳铁厂的困境,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同时开发萍乡煤矿。1897年铁厂开始向京汉铁路供应钢轨。
1904年京汉铁路即将建成之际,盛宣怀决定对汉阳铁厂进行改扩建工程, 1908年改造工程初见成效,为再次筹集资金,盛氏决定将汉阳铁厂、 大冶铁矿、 萍乡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汉冶萍公司),合并之后的汉冶萍公司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可以说,汉冶萍公司实现了张之洞用自造之轨建设京汉铁路的理想,但在经历了1908年后近10年短暂的黄金时期之后,汉阳铁厂于1925 年停产,汉冶萍公司从此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