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低说明什么原因,血碳酸氢根低代表什么?
在肾内科,很多肾友都不太关注这个指标,但这项指标异常却会导致肾功能更快下降,以及死亡率增加。它就是:
血碳酸氢根
也叫CO2或CO2结合力
所以,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让大家都记住这个既重要但又易被忽视的指标。
肾脏的功能之一,调节酸碱平衡
肾脏有多个功能,比如调节血压、排出水分和废物等,以及调节酸碱平衡。
人体每天会产生大量的酸,通过肾脏排泄。随着肾功能丢失,肾脏排出酸性物质的能力降低,体内酸性物质增多,而碱性物质减少。直到肾脏无法代偿,就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在指标上,表现为血碳酸氢根浓度下降。
血碳酸氢根浓度低,加速肾衰,缩短寿命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血碳酸氢根浓度下降,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以及死亡率增加均相关,结果如下:
这些研究证明:血碳酸氢根浓度降低,可加速肾功能衰竭,以及升高死亡风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血碳酸氢根,比血肌酐更为重要,值得每一位肾友关注!
哪些人,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呢?
• 透析患者
• 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
• eGFR<40-50mL/min,即慢性肾脏病3期及以后的患者
发现血碳酸氢根浓度下降,怎么办?
发现代谢性酸中毒(即血碳酸氢根浓度↓),治疗常使用碱化疗法,即口服补充碳酸氢盐(如碳酸氢钠)。
可为肾友带来多项益处,包括:
1.延缓肾病进展
服用碳酸氢盐治疗的肾友,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减慢,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降低;
2.保护骨骼健康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延缓骨质减少和甲旁亢性骨病的进展,尤其对透析患者更为有益;
3.改善营养状况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肌肉分解加速、白蛋白合成减少。纠正后,营养状态改善,血清白蛋白和体重都会增加。
临床上,对轻微的代谢性酸中毒,并不会使用碱疗法,因为服用碳酸氢钠会增加额外钠(盐)摄入,加重水肿或高血压。每天3次,每次1片(500mg)的碳酸氢钠,会摄入钠410mg,相当于1g盐。
但研究显示,与等量钠盐相比,碳酸氢钠导致的钠潴留和血压升高要轻微得多。
药物的使用,需要权衡利弊,大家安心遵医嘱即可。但同时,一定要重视这个指标,发现异常应及时积极调整。
更多肾病知识,请关注爱肾网。
肌酐降下来了为什么不一定是好事?
肌酐是肌肉的代谢产物,一般由肾脏代谢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出现问题,肌酐排不出去,血肌酐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功能受到了损害。
因此,在肾病患者的意识里,坚信血肌酐的值越低,代表自己越安全,血肌酐越低,肾功能越好。
但,关于血肌酐下降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首先,要明确的是,并不是血肌酐越低越好,有些人血肌酐低于正常,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而血肌酐异常升高后下降,有的人是真,有些人是假!如果是由肾功能恢复而导致的血肌酐降低,则为“真”;不是由肾功能恢复而是其他途径,则为“假”!
“真” 案例
如果血肌酐升高,是由于肾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急性肾损伤,通过合理治疗,血肌酐下降了,这种情况是真的肾功能恢复了。
举个最近遇到的临床实例,一位患者在1个多月前突然发现血肌酐由原来的80umol/l上升到150umol/l,通过检查发现是由于结石导致尿路梗阻,引起急性肾损伤,通过外科治疗,及时解除梗阻,最近这个病人的血肌酐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他的血肌酐降低,代表肾功能恢复。
“假”案例这种血肌酐“假”降低,临床有很多办法。
1、只吃素,完全不吃肉或是不活动,使肌肉萎缩肌酐来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主要是我们吃的肉食,内源性来源于自身肌肉。因此长期完全不吃肉食、只吃素,可以使血肌酐下降。一点也不运动,导致全身肌肉萎缩无力,使肌肉含量减低,血肌酐也会降低。
2、用药物干扰肌酐检测羟苯磺酸钙,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说了,如果检验科用的是肌氨酸氧化酶法,这个药可以干扰肌酐检测方法,导致正常值被掩盖,使查出来的血肌酐降低。
3、用药物增加肾小管分泌肌酐有些药可增加肾小管分泌肌酐,肌酐排出去得多,血肌酐就会下降。比如服用心得安(普萘洛尔)。
4、用药物增加肠道排泄肌酐这是为什么一些中成药能降肌酐的一个原因,例如含大黄的中成药,还有中药灌肠,通过肠道多排泄肌酐,从而使血肌酐降低。
5、注水稀释法短时间内喝下或者静脉输入大量液体,使血液被稀释,可以导致血肌酐值下降。
但是以上介绍的5种方法,血肌酐下降并没有真实反映肾功能,并不是通过肾功能好转而使得血肌酐下降,这个肾功能还是原来那个肾功能,只是通过其他途径减少肌酐来源、增加排泄造成的。
到底该如何对待血肌酐?如果血肌酐长时间稳定在一个数值,那么代表肾功能就处在这个水平,这时候我们肾病患者的目标是维护剩下的肾宝宝,不让它们继续过快的丢失,对很多肾病患者来说,肾脏储备功能是很强大的,能维持住剩下的,肾功能这辈子是够用的,能维持稳定就是最好的治疗!但有时有的患者就是喜欢“聪明反被聪明误”,偏要去试降肌酐的偏方神药,这些神药无外乎刚介绍的那些方法,肌酐下来了,患者还以为肾功能真的恢复了,不成想这是给自己埋雷,更大的隐患在后面,乱吃药只会给自己更大的负担,造成更大的肾脏损伤!
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
肌酐(Cr)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肌酐偏低的原因一般有4点:
1、肌酐是检测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了,它也是健康体检的项目之一。许多人在检查到自己血肌酐值正常范围时,就觉得自己的肾脏没有什么问题,其实这是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肾脏疾病的基本特征,才能做好平时的预防措施。
2、只要肾脏损害的程度达到了肾脏的一半,就会导致血肌酐的升高。因此,早期轻度肾功能下降,血肌酐无反射。低血肌酐水平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是需要及时检查医院。但是,正常的血肌酐,认为肾脏是好的,这是一个我们存在的误解,无论低或高肌酐值,我们应该注意。
3、肌酐的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时肌酸的产生,肌酐是通过肾脏排泄到人体外。肌酐值偏低,一般情况下是由于人体肌肉量相对稳定,所以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主要决定了人体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人的肾脏代偿功能是十分强大的,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只要一个肾脏发挥作用,血肌酐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
4、其实血肌酐值并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只是当肾脏大面积受损,肾小球率过滤降低时,血肌酐的升高才会在临床上表现出来。
肌酐清除率低怎么办?
内源性肌酐清除率较低,常代表肾功能下降。如果是生理现象,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40岁以后,内源性肌酐清除率每年自动下降1%。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就要治疗,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肾结石等都会引起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病人可能需要用激素来控制原发性肾炎,控制血糖、血压、尿酸、除石等。ES和其他措施。
肌酐低是什么意思?
肌酐偏低往往代表体内肌酐生成不足,或者是排泄增加的情况。引起肌酐排泄增加的原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比如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或者是孕妇、儿童,肾小球滤过率比常人明显增加,所以会出现肌酐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