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预警机,性能能超中国美国同类型的吗?
A100预警机是俄罗斯最新式的空中战略预警机,它虽然仍旧采用伊尔76运输机(大改版伊尔476)作为空中载体,但是却换装了全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系统,无论是探测距离、反应速度、多目标跟踪能力相比前任A50都有了质的提升。该机在21世纪初期开始立项,于2017年首飞成功,主要目的就是追赶美国各种E2和E3预警机改进型,俄罗斯A100到底有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呢?而我国的空警2000于2005年服役,2009年首次亮相,相比空警2000而言,A100性能又如何呢?▲A100预警机
A100预警机仔细说来和我国还是有一定渊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色列和我国达成合作,想要将其最新的费尔康相控阵雷达预警系统搭配上伊尔76运输机,从而诞生一款性能强大的A50EIA-100预警机,但是就在以色列对伊尔76进行改装以后,来自美国的压力突然而至,最终已经成型的A50EIA预警机并没有交付到中国手里,而是成全了印度的预警机梦想,并且三哥表示对其性能非常满意。俄罗斯通过这起事件看到了相控阵雷达预警机的强大性能,再加之自身经济的不断恢复,最终在2003年左右开始了新一代A100战略预警机的研制工作,而这个时间点和中国的空警2000几乎同步,所以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俄罗斯由于资金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其预警机项目进度明显滞后。▲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
A100预警机和A50预警机相比,除了从传统的三坐标雷达升级为相控阵雷达之外,最为主要的改变就是采用了独特的双面阵列设计,它的雷达罩内部安装了两部双埠背面相对组合在一起的雷达,其中一面为S波段雷达,主要用于远距离的搜索预警和目标跟踪锁定,另一面则为专门优化过的UHF波段反隐身雷达,主要用于在高科技战争中探测诸如F22等五代战斗机以及B2等隐身战略预警机,不得不说A100的双面雷达设计有效弥补了传统预警机在这方面的不足。▲双面固定式相控阵雷达设计
而在雷达的探测性能上,根据俄罗斯半公开的消息,A100预警机的最大探3距离达到500千米,能够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并对其中50个目标进行中继攻击。相对来看,空警2000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470千米,多目标跟踪能力也超越后者。而美国E3C采用的是较为落后的传统多普勒雷达,即使官方宣传的探测距离也只有320千米,多目标跟踪搜索能力更是相差悬殊,实际性能表现更加值得商榷。▲E3C预警机
这三种预警机中,空警2000最为独特的优势在于三面阵列布置的相控阵雷达,一面可以提供120°的扫描,三面就能够实现360°无死角环视,这就是传说中的电子扫描。反观E3C和A100都只能依靠雷达罩的旋转来实现战场周视,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机械扫描,相比于电子扫描,机械扫描无法实现对战场环境长时间固定的搜索,平均转一圈需要花费3秒以上,锁定跟踪目标需要15秒以上,很容易错失目标。而电子扫描雷达则可以在五秒之内完成准确定位、信息分析传输等工作,战场反应速度完全碾压机械扫描雷达。俄罗斯21世纪仍然采用这种落后的雷达布局,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空警2000电子扫描雷达从其雷达罩构型也可见一斑
如果要说A100预警机唯一值得称赞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其新式的伊尔476平台,相对于空警2000老式的伊尔76MD而言,他在航程、载重、燃油经济性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能够帮助预警机提供更持久的滞空时间、战场支援距离,也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随着中国运20大运产能的提高,新一代以运20为平台的新空中预警机也将诞生,届时其性能肯定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俄罗斯的A100预警机虽然不错,但是由于电子科技水平的滞后,它显然不可能成为登峰造极之作!
这是一种全新空战模式吗?
土耳其F16击落基本无空战能力的苏24,算是胜之不武,没啥好吹的。
近期叙利亚伊德利卜局势升级,土耳其军方不得不亲自下场挽救自己的皇协军。除了地面战场的交付,伊德利卜的天空也不平静,双方空中力量轮番上阵、斗智斗勇。3月1日,土耳其空军击落2架叙军苏24,而今天(5日)土耳其又击落了一架L39。
算上2015年击落的那架俄罗斯苏24,土耳其F16近年来已经击落了3架苏24,堪称“苏24”杀手。而算上今天的L39,土耳其空军自2015年以来已经取得4个战果,是21世纪以来战果最多的空中力量,闹呢!
但是细究起来,土耳其的这4个战果含金量不足,并不是与战斗机空战的来的堂堂正正的战果。苏24是前苏联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前线轰炸机,虽然凭借便后掠翼布局获得了2马赫的极速,但是无论从任务定位、飞行性能、火控系统还是机组人员训练上来看,苏24基本不具备空战性能,偶尔挂着空空导弹,仅仅是聊胜于无的自卫手段而已。
而L39更是不值一提,作为一种单发中级教练机,看看它的平直翼就知道,根本就不是用来搞空战的,而且基本也没有像样的航电设备。土耳其F16击落苏24、L39,就像成年人打小孩,没啥含金量。
即便是大人打小孩这样的一边倒,今天在伊德利卜上空,当年居民拍下了一架叙利亚苏22成功规避土耳其空军发射的导弹后的空中轨迹,而算上2017年一架苏22规避掉美国超级大黄蜂发射的AIM-9X,苏22这种老掉牙的前线轰炸机都能规避性能先进的美制导弹,可见”被导弹锁定就等于被击落“的说法只是军迷的意淫而已。
虽然土耳其F16击落叙利亚苏24、L39含金量不高,但是土耳其空军实力不容小觑,土耳其空军在预警机、电子战无人机的支援下,实力不凡。
根据土媒体报道,在E-737预警机的支援下,土耳其F-16关闭雷达隐蔽待机,而E-737在探测到叙利亚战机后通过数据链向F16发送目标信息,F16通过E-737引导在视距外发射AIM120C,远程吊打叙利亚空军,既有效杀伤对手,又能在安全距离外保证安全,这种能力在算是中高段位选手了。
凭借这种强大的体系支撑,今天击落L39的土耳其飞行员在返航时非常嚣张,点名要单挑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5。
苏35:你过来啊!
中国的空警600预警机到底有多强大?
今年二月,空警600已首飞成功,且日后必将成为我国航母战斗编队的“千里眼”。在现代战争中,无雷达相当于战场盲人,而漂流在海涛汹涌,海风方向飘忽不定的复杂海中战场上,雷达等信息探测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已经有了舰载雷达,为什么还要预警机呢?其实由于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舰载雷达极有可能在应对低空飞行的目标时变成瞎子,上世纪90年代美国洛杉矶机场发生的跑道撞击事件,其罪魁祸首就是失灵的固定雷达系统。那么空警600到底有多强大?它到底能给海洋战斗体系带来多大的帮助?且听我细细道来。
它凭什么成为战斗机群的首脑?没有预警机,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半的战斗力。侦察半径超500海里,3W米空域以下的目标一览无余;可同时监控250个以上的目标,并为我方超30架战机提供信息,空警600是当之无愧的空中首脑。尽管美方一些专家认为与美E2系列相比,空600相去甚远,但是仍有军事杂志指出,两者的侦察半径仅仅差出不到30海里。
“我们认为空警600并不比E2K鹰眼差多少,在未来,它给中国航母群带来的增益是巨大的。”美杂志《大众科学》如是指出。其实我国最初采用的是直升机来担任预警机,但是很快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直升机升降起飞的特点使其无法快速投入使用,机型较小导致燃油携带量达不到续航要求;无法安装大型雷达。在问题诸多的情况下,空警600呼之欲出。
它究竟能在战争中做什么?从即时战略,再到如今大火的MOBA游戏,战争迷雾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有时候为了一小块迷雾,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空警600,就是最强力的眼位。
能同时看清水下和空中。战争越来越趋向于空间和立体化。空警600装备了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可同时探测海中和空中目标,其信号传递具有穿透性,不惧云层和海波。
能够识别敌我目标。在我们平日所玩的一些游戏中,敌我双方的颜色是不同的,空警600也有这一功能。内置的应答和询问机系统能够识别敌我目标,并用不同颜色的符号将将其标注,通过信号传导到指挥系统终端。
强大的导航系统。空警600在导航系统上也有比较大的进步,其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这就避免了被GPS导航监视,踪迹始终暴露在他人视线下的劣势。
快速的计算系统。既然是机群的大脑,就要拥有精确的计算能力。担任空警600大脑的计算机每秒运行的计算峰值可以达到几百万次,相当于可以同时运行几百部3A画质的游戏巨作。
空警600以它强悍的侦察功能,保卫着航母战群的安全。
百年历程,从“鼠目寸光”到“眼观六路”这是一张屈辱的图片,请牢记它。
上世纪70年代,面对海上强敌,我们甚至只能把坦克搬上舰船来弥补火力不足的尴尬。当年的兔子,是真的急了眼的,面对空中耀武扬威的飞贼,甚至让轰炸机绑上探照灯来抵抗。面对种种无比现实的问题,我们逐渐认识到,仅仅有顽强的品质是不够的,现代化战争,必须走科技强军之路。在完全靠自己的情况下,70年代我国终于拥有了第一架预警机空警1号,我们终于在蓝天插上了“眼睛”,如今的空1已被珍藏于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但是面对高速移动的隐形战机,它还不够格。全球化浪潮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也接收了大量的外来知识,中央设置“一号工程”,足可见对预警机的重视程度。随后,空2000,空200诞生。十多年风云变迁,如今已演变成性能更为强大的空600,在前辈们的注视下,它始终保卫着蔚蓝的天空。
总结:战争自古就是你死我活的,而现代战争只会更为残酷而无情。毛主席说的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剑不用和没有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改革开放之后,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武器的发展,一艘艘航母在碧蓝的大海中劈波斩浪,他们不必担忧,除了自身的强大,头顶还有一双双锐利的双眼,决胜于千里之外,而背后是强壮的祖国母亲,她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
探秘现代航母发展的理论困境?
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力量就是来自于其携带的舰载机,固定翼舰载机是航空母舰进行作战的主要武器。世界上装备航空母舰的国家不是很多,除了美国之外就是俄罗斯,中国,英国,印度和法国。
目前美国海军装备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可以携带44架F/A-18E/F战斗机,6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除了这些机型之外还有5架E-2D空中预警机,3架C-2A灰狗舰队后勤运输机和10架搜救反潜直升机。
航空母舰的作战与战斗机的出动率有很大的关系,同一时间内出动的战斗机越多就越能实现攻击能力,美国海军可以实现每天150架次的出动率,这是依靠其装备的弹射器来实现的。
而作为使用滑跃起飞的模式的航空母舰是无法达到美天150架次的出动率的,目前使用弹射器的航空母舰只有美国海军和法国海军。航空母舰舰载机短时间内大批起飞可以提供更多的火力密度,这样就提高了打击的能力。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能不能使用火箭助推起飞?
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服役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就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的E-2“鹰眼”系列预警机。目前,总体性能最先进的E-2“鹰眼”系列预警机就是E-2D“先进鹰眼”。E-2D“先进鹰眼”是E-2C预警机的改进型号,主要改进之处包括:机体的改良、雷达现代化计划、先进红外线搜索追踪系统、新的电子截收系统、高速光纤资料汇流排、导航系统、新型任务资料处理单元、通讯传输等,并具有网路中心作战能力以及USG-3协同接战能力终端系统等,在未来网络化作战的美军中将扮演管制与资讯传递中心等重要角色。
E-2系列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虽然一开始仅是为了美国航空母舰的需求而设计,但是其基本设计良好、功能完备、提升空间大,经过多年改良后被证实也很适合在陆地上空操作,加上价格适中,因此被许多西方国家采用,成为全球最畅销、数量最多的空中预警机。除了美国海军以外,其他操作E-2系列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以色列(14架)、日本(13架)、埃及(5架)、新加坡(4架)、法国(3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6架)等。
E-2这样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可以通过弹射器实施弹射起飞,利用火箭助推器起飞的危险性很大。而且在相对面积较小的航母飞行甲板上使用火箭助推器起飞,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火箭的高温高速尾流会对其他飞机或者人员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