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 墨尔本,德云社和赵家班哪个更具实力?
郭德纲与赵本山都是中国娱乐界的风云人物,可惜思想跟不上时代:用“家”的窄模式管理宽的现代公司——如果不能凤凰涅槃,德云社与刘老根前景堪忧。
▲ 郭德纲与赵本山
即便是在喜剧江湖,也避免不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前不久的《欢乐喜剧人2》总决赛上, “相声阿甘”岳云鹏加冕总冠军,成为新一季“喜剧之王”。拉上师傅郭德纲和与其撞脸的小网红“小小岳”,一出“祖孙三代同台”的戏码让网友感叹:“台上几乎站着中国相声界的半壁江山。”与其说是岳云鹏夺冠,倒不如说是相声的夺冠。
作为中国现代流行曲艺中的双生花,德云社风光的对面,是本山传媒的震荡。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围绕赵本山,这位家喻户晓的“东北大叔”上演了一场莫名其妙的风暴,他像处在龙卷风的中心,身边风声鹤唳。就连媒体对他的描写,也都是一副失意老人的形象——头发全白,暴瘦40斤。
上世纪90年代,赵本山与郭德纲几乎同时入行喜剧队伍,一个以“二人转”起家,一个以“相声”回归。20年时间,赵本山完成了从一个孤家寡人的“小品王”到一个艺术集团全产业链的扩张,郭德纲也将相声行业从传统家族化管理带到了企业化运作的道路,两者在喜剧江湖各自为天。
只是,无奈殊途终未同归。
手艺人与生意人
有别于舞台上的巧舌如簧,郭德纲私下坦诚且悲观。不久前,他向采访他的记者自我剖析,“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
尽管眼下风光无限,但在郭德纲内心深处,德云社的出走风波一直是他心里无法痊愈的痛。2010年,“德云四少”——李菁、何云伟、曹云金和刘云天一个接一个背离师门,“管理制度有问题”这一说法在外界甚嚣尘上,郭德纲这才开始“恍若惊梦”,以企业化运作让德云社转型。
如果说赵本山做的是产业,郭德纲专注的则是产品。
郭德纲一直称自己为手艺人,他着手挖掘整理濒于失传的曲艺节目,“让相声回归剧场”。
德云社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曲艺产品来打造个人品牌,并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客户关系,最终在各领域实现品牌溢价实现变现。
2013年,德云社在国内遍地开花,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墨尔本德云社分社也正式成立。
“卖艺为生,到哪儿都是卖。”
德云社这一“出海”,不仅仅是商业演出,更是周边配套的延展。比如,餐饮、华服,更甚者,在悉尼搞电影院线,在墨尔本做葡萄酒庄园。从剧场经营到多元化布局,跨界归跨界,但郭德纲的主心骨依然是德云社的经营,心里记挂着的一直是相声这门手艺。
德云社有个不成文的规矩:40分钟一段的活儿,每个演员会的不得低于50段,50段才有资格开公司,49段都没资格挣钱。每个在德云社里的学徒,每天凌晨4点起床喊嗓子,一喊就得3年,之后再跑圆场练翻跟头,磨练7、8年……
“在艺术和内容这个领域,永远是三分之二靠艺人。”
在郭德纲看来,在相声这个古老行当中,不管资本拥有多少商业包装、幕后推手、IP运作,也诞生不了第二个德云社。
相比郭德纲,赵本山似乎更具备一个生意人的潜力。
从2003年开办第一家二人转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就以每年新开一家分店的速度进行连锁经营。同时,赵本山通过个人品牌广收门徒,把一大批优秀的二人转演员招致麾下,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整合媒体渠道,又推出了舞台演出、影视剧等多种业态的旗下产品,将剧场经营和剧团经营相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条产业链,打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商业帝国。
但随着本山传媒的不断壮大,赵本山的是非也多了起来。事实上,2009年5月,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被控诈骗,就曾引发赵本山作为明星的舆论危机;同年9月,赵本山突发心梗住院抢救;2012年首次退演央视春晚;然而与代言风波、与春晚导演不和、身体疾病相比,2014年的舆论危机对本山传媒来说更加伤筋动骨。各种传闻愈演愈烈,刘老根大舞台的一次拆迁,也被视为是“倒闭”、“拆除”,公众对他的猜测达到顶峰。
作为一个手艺人,赵本山或许不再纯粹,但他毕竟凭一己之力将“二人转”这个曾经被主流曲艺排斥在外的行当,通过商业化运作在中国大放光彩。这一点,郭德纲远不及他。
商人的规则
冯仑的《野蛮生长》一书中提到:以江湖的方式进入,使得万通生存下来,而以商人的方式退出,才使得万通这家公司能够成功发展至今。这是商业规则。
赵本山没有郭德纲这么幸运,二人转与相声相比,始终游离在主流曲艺的边缘,赵本山的成本肩负着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辱,更多的还有二人转的兴衰。从这个纬度来看,赵本山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纯粹的手艺人。
作为本山传媒的主品牌,但赵本山并未独占风头,而是甘当绿叶,力捧旗下众多弟子,管理手腕刚柔并济。
一方面,重视每个人的价值。以全国连锁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出为基础,让弟子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得到提升,再根据他们的特长,分别输送到现场演出、影视剧拍摄、电视栏目主持等业务通道中,促进他们自身成长;另一方面,整合媒介资源,让品牌得以转播。通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演出活动,造星、推星,使得弟子的身价迅速飙升,同时让更多的演艺人才趋之若鹜。
“我给他们戏拍,让他们火,他们就不敢得瑟。让所有规矩形成制度,一条一条写出来,谁犯哪条,拿哪条钱。钱能治他们。”
赵本山对徒弟的管理非常严格。沈阳某知名二人转演员的经纪人曾告诉媒体,在弟子的言行举止上,本山传媒都会严格管控,比如,弟子参加朋友的生日宴,讲话内容和拍照的呈现形式都会被控制;弟子如果私自走穴则会被罚款;拍戏迟到等行为也会被惩罚。
反观德云社,几年前的“出走风波”,映射出的是德云社内部的管理混乱。
“我徒弟都是于谦的干儿子;徐德亮、张德武是张文顺的徒弟;高峰是张文顺的干儿子;张文顺给我捧哏这么多年,李菁、高峰也是跟我多年的师兄弟;李菁的徒弟又是我干儿子。”
面对德云社这样一环套一环的人际关系,郭德纲采取的是带有中国传统戏班色彩的家族式管理式,而忽略了其不公平性的存在。
何云伟曾对媒体表达,德云社管理制度有问题。“德云社的签约演员,一场演出收入大概是500元,在德云社,尽管是很重要的演员,一个月收入也就5000元左右,和普通白领差不多。”
何云伟、李菁、徐德亮等人的出走,加之外界的声讨,让德云社“千疮百孔”。终于,郭德纲决定要加强对德云社的管理,由家族化管理晋升为企业化管理。
“德云社的成员虽是签约制,但师徒关系下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合约自由、松散。以前的合同,一直没认真执行,以后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来。”
这当中,德云社首先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纪律及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再让老演员和新加入者一起,重新签订规范化合同。
由此,德云社在经历了一场现代化转型的同时,郭德纲也完成了一个身份再造,如今北京相声市场的热闹与多元,与德云社这些年的起起落落,有纠结不清的关系。
可真要探究根本,本山传媒和德云社在管理运作上的巨大差别,根源是在于二人转和相声这两个“产品”上。
“产品”差异化
2003年4月,赵本山以“赵家班”为班底,率辽宁民间艺术团演员开始在沈阳大舞台剧场进行二人转专场演出,改名为“刘老根大舞台”。同年,郭德纲带领的“北京相声大会”,改在天桥乐茶园演出,并更名为“德云社”。此后,“刘老根大舞台”走上连锁之路,而德云社的售票窗口时常出现“客满”。
但在此之前,二人转作为民间曲艺,虽有近百年历史,却终究登不上大雅之堂。最初,只有“下里巴人”才观看二人转,通过赵本山的包装和推动,二人转才从农村走进了城市。
它像是一个新兴产品,没有形成规则,赵本山只需要从中制定规则,便可从0做到1。当然,这还得归功于赵本山与生俱来的商业才华,没有他,就没有本山传媒,甚至没有如今二人转的扬名海外。
可是相声不同,从清咸丰年间开始,相声便得以流传。长久的发展,已让相声形成一个行业,既然是行业,就一定有规则。
据资料查证,“拜师”对相声演员来说是头等大事,一个相声演员没有师父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旧时候,师父收徒弟要立个字据,合同也好,契约也好,双方在字据里约定好弟子学艺期限,在此期间徒弟卖艺收入全归师父所有,出师之后的所挣收入归自己,并有义务赡养师父一生。合同中还要说明所学内容,师父除了教授相声,也会兼授其他曲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相声艺术走入低谷,而郭德纲以非主流、“非著名相声演员”自居,把自己放在低位,说的段子与当代生活接轨,嘻笑怒骂,撞开了一扇“有点意思”的门。
可即便是创新,从上流传至下的规矩他得遵守。
这就是为何德云社最初是家族式管理,以人情带动的原因。但显然,与理性的商业规则脱轨,这才有德云社之后的起起落落。
曾经靠嘴吃饭的两个手艺人,从草根民众里崛起,一个成为“庙堂之高”,一个成为“江湖之远”。可时过境迁,中国喜剧江湖里的后来者,呈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新一轮洗牌后,可能,又有新的规则了。
出国旅游境外旅游意外险需要买吗?
我是保险解密局,请关注我,用真实案例为您解密保险迷局!
我的建议是:如果是出国旅游,一定要为自己或家人额外购买一份旅游意外险!
我们为什么需要额外购买一份旅游意外险呢?我们先回顾一起新闻事件:重庆“公交好司机”国外度假突发疾病,80万包机费阻断回家路。
新闻大意为:2017年,杨女士在印尼巴厘岛休年假期间突然患病,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无法对杨女士进行有效治疗,家人不得不选择将她转回国内,但巨额的包机费用(60万元)却成为了阻断杨女士回家路的一座大山。杨女士的家属表示,已和印尼一家航空公司签订了包机合同,“本来说是要80万,但通过大使馆和媒体的帮助,对方只要求要8.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60万元左右“。
从这个新闻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外旅游尤其是出国旅游,我们可能遇到的风险不仅仅来自各种交通意外,还有可能来自突发疾病、盗窃、绑架,甚至我们想不到的各种事件。而这一切,当我们在国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保险公司可以及时的伸出援手。
旅游意外险都包括哪些保险责任呢?我们来看一款保障期限为15天的旅游意外险,不但包含了“紧急医疗运送和运返-40万元”,而且旅游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几乎都涵盖在内,而保费仅需“110元”。
保险责任如下:
意外身故及伤残-30万元
公共交通意外身故及伤残-15万元
医疗费用-10万元
旅行每日住院津贴(30日为限)-100元
猝死保障-5万元
紧急医疗运送和送返(尼泊尔地区的直升机救援费用以6,000元为限)-40万元
身故遗体运返(丧葬费用以2万为限)-10万元
家属慰问探访费用-5000元
未成年人逾期停留费用-3000元
未成年人送返费用-5000元
旅行变更-3000元
旅行延误(每满5小时赔偿200元,但以保险金额为限)-900元
行李延误(每满6小时赔偿500元,但以保险金额为限)-1500元
绑架及非法拘禁每日津贴(30日为限)-500元
旅行证件损失-5000元
个人随身财物(每件物品限额1000元)-3000元
银行卡盗刷(不适合未成年人)-1万元
旅行期间家财保障-2000元
高尔夫球具保障-5000元
个人及宠物责任-20万元
通过上面这款旅游意外险,我们会发现旅游意外险的保险责任非常全面,我们想到没想到的意外,保险公司全都为我们考虑在内了,最关键的就是价格便宜!
出国旅游时,虽然我们都不希望有意外发生,但意外的发生又不能由我们的意愿所决定。当真的意外发生时,110元换40万元,以小博大正是旅游意外险的真谛所在。所以,下次出门旅游之前,一定要记得给自己配好旅游意外险再出发!愿所有外出旅游的朋友一路平安、安全到家!德云社有几个剧场?
德云社剧场在全国一共有9个剧场,但每个剧场有不同地址的小剧场。1、天桥剧场2、三里屯剧场
3、广德楼戏园剧场
4、湖广会馆
5、三庆园剧场
6、张一元天桥茶馆
7、南京老门东剧场
8、黑龙江德云社剧场
外德云社还在墨尔本建立了海外分社,这也是中国相声社团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分支机构。德云社最困难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郭德纲因为对相声的无比挚爱,和无人能及的能耐,引导德云社这艘相声巨轮,遨游在演艺界的海洋里。先后经过一步步的成长。有经验也有挫折。可以分为:艰难创业、95爆红,10波折,重新振兴,拓展海外,开枝散叶,走向辉煌。
其中最困难的时期,便是10波折。发生于2010年。有外因,更有内因。外因就是某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未经允许私自闯进郭德纲的住宅进行拍照。与郭德纲的徒弟,发生争执,以致发生了肢体冲突。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关部门令德云社停业整顿10余天后,才重新开业。
但郭德纲与几位徒弟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却正在酝酿。而且难以调和。这几位徒弟,曹云金何云伟,是郭德纲倾心培养的,也是德云社中坚力量。他俩因为得到郭德纲的真传,绝技在身,而且任你郭德纲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收回。郭德纲不但给了他们的能耐,还为他们开专场、想尽办法扩大他们的影响。有了这些宝贵资源,他们置德云社的波折于不顾。反而认为郭德纲无力顾及。便抛弃了师父,离开了德云社。正式走上自己的创业之路。
曹云金创办了听云轩。何云伟跟李菁成立了星夜会馆。与师父的德云社形成了竞争关系。要说商业路上,可合作又可竞争。这本来无可厚非。关键是刚遭遇风波,已对德云社造成了重创。议论纷纷。整个形势很不稳定。而几位徒弟的离开,加剧了不利的局势。外界几乎觉得德云社分崩离析。摇摇欲坠。
再从曹云金和何云伟等人的行动上可以看出,他们内心其实也期待德云社垮台。凭借刚刚从德云社带来的热度和影响力。郭德纲培育的相声市场的巨大流量,将如潮水一般涌向曹、何的小剧场。曹云金将会成为新晋的相声之王。有了钱又有市场的曹云金完全会对郭德纲坚决打压。绝不手软。不这样,那时时对自己事业是巨大威胁。郭德纲也只能做个厨子,混碗饭吃。
但事情发展并非如曹何的设想。在异常艰难的状况下,顶着极大压力的郭德纲,如巨人般巍然屹立,重整旗鼓。他与于谦一起,又捧岳云鹏等几位新人,一年之后,更是把商演办到国外。又跨行业发展,开枝散叶。新人辈出。德云社的天更蓝更美,路更宽更广,事业越来越辉煌!
反观曹云金何云伟。经过了一阵子热闹,慢慢沉寂。已经沦为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事业轨迹恰如一道渐渐暗淡的流星。
郭德纲有资格加入曲艺家协会吗?
郭德纲算什么?不就是老百姓喜欢的多一点吗?他有什么进我们的协会,我们协会都是正经人、身怀绝技,有到处认干爹的、有给女徒弟买包、买手表、玩亲亲的、有按摩被敲诈的、有勾引师婶的、领头人啥都不会的,这样的才能进我们曲协,郭德纲滚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