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通学校,郫县岷阳实验学校怎么样?
郫县岷阳实验学校是相当可以的!
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县委、县政府谋划区域教育发展大计,将原二中初中部与鹃城学校的小学部合并,成立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学校的成立,掀开了郫县教育新的历史篇章。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于2010年元月16日开工,仅用二百多天就完成了学校的设计施工、设施配备、组织招生等一系列工作,向社会兑现了9月1日开学的承诺。学校占地面积共135亩,使用面积共95亩。硬件设施先进,实验设备、电教设备、科技设备、图书装备位居全省一流。校园环境整洁、幽雅,绿化面积达50%左右。由于郫县学校整合,现已经完全为小学,姓名称为:郫筒二小金花桥校区学校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在郫县教育史上屈指可数。
中文名 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
简 称 岷阳
创办时间 2010年
类台 别 小学
现任校长 魏永华
办学特色
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以“服务于社会,关爱学生成长,彰显学生个性,突出外语特色,为郫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学生”为办学宗旨,集中了原二中的优质师资力量,继承了原二中初中外语教学的名优特色,同时融合了鹃城学校老师的淳朴,认真,开辟出一条融科学性、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办学之路。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将秉承何公的办学思想,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发扬岷阳书院“明体达用”的精神,古为今用,同时彰显学生个性,突出外语特色,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郫县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师资
郫县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采用教师人才,学校有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多名,且配套为成都中学标准配置。
交通
交通状况良好,紧邻文信路,附近有五彩城小区与郫县一中,前门乘车(金花桥站)360路; 701路; 714路; 715路; 720路 后门乘车(五彩城站)713路、733路
整合
整合是把郫筒街道4所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省市名校,塑造成都西门口卫星城教育名片,提升卫星城基础教育承载能力。
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合为2所单设初中、2所单设小学,全面实施城市东、西片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昨日,记者从郫县教育局获悉,为促进教育公平,缓解义务教育入学矛盾,郫县以名校或优质学校为平台,整合重组郫筒街道义务教育资源,为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保障。
整合重组后的4所学校,都有名校的班底,将实行优秀教师传帮带,统一排课、统一教学、统一教研活动,以强带弱,最终,把这4所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乃至省、市名校,塑造成都西门口卫星城教育名片,提升卫星城基础教育承载能力,服务推进卫星城建设。以名校或优质学校为平台。
郫县岷阳实验学校整合后,将变为全小学,新名称为:郫筒二小金花桥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的峨眉校区怎么样?
文凭:西南交大二本和重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差不多,就看毕业证和学位证来说,无本质的差别,就这样说吧,只要你出去自己不说是峨眉校区毕业的,一般的人在毕业证和学位证上是看不出来的,因为两边的毕业证都是说的从某某专业毕业,取得本科学历,没峨眉校区和二本的字眼。
就业:如果你是学的土木、机械、电气,在毕业的时候不会为工作发愁,如果你学的是峨眉校区其他专业的话,找工作可能就要自己多奔波一下了。
类型:不知道你具体指什么,峨眉校区是以工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和铁路系统联系比较紧密,主要是培养面向社会应用性人才。
声誉:交大峨眉校区就二本类型来说,在川内名气还算名列前茅,其主要面向四川、重庆招生。
地理位置:峨眉校区位于峨眉山市黄湾乡,校区位置离峨眉市区有十多公里路程。校区位于峨眉山风景区内,校园环境相当不错,我在那儿呆了四年,感觉很好。
交投公司是做什么的?
是对港口、铁路、路桥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进行控股参股经营的投资控股型公司。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交投集团”)组建于2007年3月,是成都市交通系统国有资产的投融资主体,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的政府特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国有骨干企业。
成都交投集团先后被四川省交通厅评为“全省交通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成都市模范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成都交投集团主要承担成都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交通相关的项目投融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牵头负责所属单位的改革和稳定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现在是什么关系?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现在还在为争夺正统而辩论,应该是同宗同源的竞争关系。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通同属于交通大学的分支,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名为交通大学后,在上海办学。1952年交通大学院系调整后,成为理工科大学。1955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沿海城市,今后一般不应该再新建和大规模扩建高等学校。
在此指导精神下,国务院考虑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足,工业基础薄弱。为了为振兴经济提供人才,教育部按照新工业基地的分布,决定将交通大学主体迁往西安,其电讯系迁往程度,建立成都电讯工程学校,而汽车专业调往长春,建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规定要求较大在1956年到1957年两年内,分批完成全部迁校工作。
交通大学校方与陕西省西安市等相关人员研究决定,交大定址在西安皇甫庄兴庆宫遗址之上,占地1260多亩。1956年7,8两月,学生3906人,教师243人,职工572人,家属1200人登上上海铁路局开出的交大支援大西北的特殊专列,分趟离开上海,奔赴西安。当时的交大师生和家属,都持有一张粉色乘车证,正面印有火车图案以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
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举行开学典礼。至此交通大学在西安已有师生员工及家属共计六千多人。此后,迁校活动继续进行,然而此时一些交大教师向交大校友写信,动员他们为迁校问题出面说话,否则将来会有人搞护校运动。部分人认为,在迁校宣传工作中,只讲迁校的好处,而对坏处支字不提。
((第一批西迁交大学生抵达西安)
交大师生开始对迁校问题的看法出现分化。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考虑到这种情况,请示了当时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决定在全校师生和员工之中展开讨论,广泛听取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实施迁校工作,但多数人并不赞成继续迁校。最后统一共识,如果现在撤回已经迁移的师生,不仅浪费资源,还不好达成西部开发的国家战略,也不好向西北人民交待。
教育部在听取各方意见后,认为交通大学不必全部搬迁,也可以搬迁一部分。但是由于已经搬迁了大部分物资,交大仍按原计划迁校。此时交大内部已经就迁校时宜发生分歧,副校长程孝刚提出,交大有安土重迁的传统。1957年7月29日,交大将新方案呈交高教部,希望两地对办学资源,设备,图书等做重新安排。西安部分设置21个专业,上海部分设置14个专业。
正式分校后,两地学校又对一些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两地交大又分别合并了一些学校。西安部分并校工作完成后形成11个系23个专业,上海部分并校工作完成后形成6个系19个专业。1959年6月2日,教育部向国务院发出报告,认为交通大学上海和西安两个分部都有较大规模,但是距离较远,不便统一管理,而且两校都已经确立为全国重点学校,因此将交大上海和西安两个部分独立成为两个学校。上海部分改称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部分改称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则另觅人选。后来原交通大学副校长朱物华和程孝刚留任上海。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同属211工程与985工程院校,同在C9联盟之中。但是交大西迁过程中,由于西安交大继承了当时大部分交大的师资和设备等教育资源,以正统自居。并且两校都把西迁这段历史作为校史的重要部分,西安交大更是修建了纪念馆。
但是随着上海交大重新崛起后,两校部分人员对于两所交大谁才是老交大的继承,争论不休。两校校徽非常相似,且校门挂牌均为交通大学”,并没用上海和西安以区分,双方都在争夺交通大学的老字号。
支持西安大学为正统的人认为,西迁时交大的大部分教学设施器材与60%的师生迁到了西安,西安部分的专业和教授数量多于上海部分,甚至在师资和高年级学生等方面给予上海交大部分适当支援,而且原交大校长彭康成为西安交大校长,有一脉相承的涵义。
而支持上海交大的人认为,交大西迁前办学地一直在上海,上海交大继承了原交大的校舍,图书馆等场所,包括全部四名中科院学部委员在内的大部分老教授也留在上海,故上海交大应为正统。
但是大部分交大校友还是能秉持客观的态度,认为两所交大同源于老交大,并无正统支庶之别。在一致对外上,两所大学都能达成共识。两所交大校友都认为,对于某些大学,与历史上的老交大并无关系,但是也假冒交大的品牌,滥用其名号,应该制止这类现象。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两校应摒弃瑜亮情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援,共同进步,共同建设祖国的交大西迁初心。
成都温江附近的大学有那些?
温江的大学比较多。大学城里面有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一本),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就在财大对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二本,在交院旁边);成都师范学院(温江校区,二本,在财大后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专科,交院旁边);然后成温邛高速温江收费站外面,有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一本);温江区和盛镇有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专科);温江区万春镇,也就是国色天乡旁边有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科)以上,是正规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