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捐款,娱乐圈有哪些低调行善的巨星?
相比最近的风波,用逃税的一小部分钱做慈善的艺人,娱乐圈里的另外一些用心做慈善的艺人则低调到可怕,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相貌平平”古天乐。关于古天乐做慈善有一个很有意思说法,说古天乐一有钱就建希望小学,一没钱就接戏,然后有了钱继续建希望小学。此说法一出,网友们纷纷原谅了接烂片的古天乐。
据报道,古天乐出资筹建教学楼或者希望小学多达79 所。可在这些被媒体深挖报道之前,没有人知道古天乐竟然在慈善上花了这么大一笔钱。
第二韩红,韩红做慈善真的很多年,而且她最大的贡献不在于做慈善,而在于带领了一大批艺人一起做慈善,使得慈善这个词进入大众的生活。不一定要有钱,有心就能做慈善。
韩红一首天亮了听哭了多少人,将慈善融入事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举动。
我们常常看到明星上热搜,有些明星瘦了胖了矮了丑了,甚至换一件衣服都会马不停蹄上热搜。而有些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做慈善,热搜榜上却没他们的名字。
让我们为这样的艺人点赞。
以上。
本来只是无意中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
因缘就是人生的缘起。许多的事情,当时做了当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意外的效果。也就如同你做了好事情,一不小心救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曾经是一个英雄,或是一个集团的老总,甚至他的儿女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这样的故事,在电影中绝对不鲜见。特别多。、
有的人,很偶然做了一件好事,竟然改变了命运。
有点人刻意去做了了一件好事,然后,放不下,到处去说这个好事情。但是,这个好事情,总也不能给他带来好运气。佛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做好事,你不要到处去说,到处去说,你是有所求,那么这个好事的力量就不大了。做好事不留名,不是为了刻意做好事而去做好事,而是为了自己做人的良知而做好事,这样,做下去,就会越来越好。形成一个好习惯。你会不断地做好事,就会有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做好事,会成就别人,也会成就自己。、
在能伸手帮人的时候,就主动出手。这是有力量的。
做好事不留名。更有力量。
慈善会里面总有一个老人来捐钱,次数多了,工作人员问她名字,她说,没有名字。工作人员说,这样我们怎么入账?你们看怎么安排都行。
她信奉,干好事不留名。这样力量也大。做了好事,就求名闻利养的,这个好事就化了,就没有了韵味。陈光标每次做好事大声去吆喝,而且策划一个大动作,把媒体都找来能够大新闻出来。这是通过做好事出名,求名了,这个好事的好运气也就破灭了。
可为什么从来没听说有受害的公益组织出来作证?
看工益文化的专文《“对于陈光标,社会自有公论”马蔚华2016中国慈展会上评》http://www.toutiao.com/i6334100373413822978/
第五届深圳慈展会有超过230名国内外公益界领袖被邀请在平行召开的国际公益峰会、分专题研讨会上分享公益界的最新操作、趋势和观点,话题包括慈善文化、《慈善法》、筹资、公益创新、慈善信托、社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价值投资、女性慈善、社区基金会等等。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徐永光:
《慈善法》需要落实的还有很多
“中国慈善未来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中国第一部《慈善法》已经在本月实施,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落地,特别是政策的落地。最重要的是税收政策的实施。我刚听说老牛基金会被追缴了2.5亿的企业所得税,还罚了800万的滞纳金,基金会的投资收益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包括华民基金会2亿元资金缩减为5000万,安利基金会1亿原始资金缩减5000万等。这些大基金会纷纷缩水的问题亟须解决。而如今,《慈善法》中已经规定,慈善组织取得的收入享受税收优惠,税收闸门开,财源滚滚来。因此,我们大家一起来推动吧,或者坐着静候佳音。”在首日的国际公益峰会上,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说道。
此外,徐永光还表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将出现三个大趋势:
1、互联网带来大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将带来一系列的市场创新和社会创新;
2、社会企业运动;
3、跨界平台合作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很多基金会有钱缺乏好项目,而又有很多好项目找不到资金支持的尴尬处境。
社会企业,瞄准10环
“社会企业,就是要突破当前一个尴尬处境:政府有钱有权,该做好但是没做好;社会组织无钱无权没能力,想做好但是做不好;企业有钱有人有能力,但趋利不愿做。”在“社会企业如何促进社会公益的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上,徐永光这样阐述社会企业的优势。
他说:“有很多人问我社会企业到底是什么,和其他企业又有什么分别。如果将所有的企业都呈现在一个靶向图上面,处在靶向图最外延,也就是1环、2环,甚至0环、脱靶位置的就是社会的无良企业,这些企业制造环境污染、视频安全问题等等;而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又积极为员工、社会、环境等承担相应责任,在依法纳税同时参与公益事业的企业处在4、5、6环等中间位置;当企业具备很强社会责任,也在公益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战略布局,处于8环,如互联网企业、绿色农业等;9环企业,往往与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具有很强的重合性,比如在养老、教育、医疗、残疾人就业等等,他们能够用自身的优质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满足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而处于10环的就是真正的社会企业,是在9环的基础上,目标非常明确,以满足社会刚性需求、精准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他们打中了靶心,也就是打动了人心,真正击中了社会痛点。”
徐永光也举出了一例处于10环的社会企业成功案例:绿康医院。他介绍道,绿康医院经过资本介入后,从原先的社会服务机构成为企业,专门提供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精准满足社会刚性需求。从2006年成立到2013年之前,该医院是一家民办非企业机构,而在2013年引入风险投资后,变更为绿康医院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引进资本后,资本的“趋利性”反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因为只有做好企业才会有利可图,到 2016年,企业规模增长了10倍。很多政府建立的养老机构也交由他们管理,形成了“共建民营”的局面。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 马蔚华:
对于陈光标,社会自有公论
在本届慈展会上,面对主持人问及对陈光标事件的看法,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壹基金理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公开表示:“我知道陈光标,陈光标做公益有很多争议,但不管有什么争议,能把他自己的财富拿来贡献给社会,这就是一个慈善行为。可能每个人的追求方式不一样,有很低调的,有很张扬的,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他自己实实在在的财富,实实在在地捐给社会,这就是公益。另外,我们这个公益是一个公开的,大家都看得见的,自有公论的事,每一个公益人做公益,社会对他都有评价。我觉得慈善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社会自有公论。”
此外,对于已经正式颁布实施的《慈善法》,马蔚华认为它代表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真正进入依法治善的时代,包括大慈善概念、现代慈善的确立、公益组织实行备案制等都是《慈善法》的亮点,但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如慈善组织的管理费有待提高;税收优惠方面,虽然明确了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在具体实施方面没有具体规定,期待财政部门等尽快出台慈善公益减免税收的具体细则。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卢德之:
以共享精神来治理资本
“十多天前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各国的首脑们对全球发展形成了许多共识,概况起来就是这两个关键词:资本、共享。”卢德之说道,“我认为资本的运行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以前应该说它是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到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的中叶,那是对资本进行约束的阶段,比如说福利国家政策等等;进入了21世纪,应该提出治理资本阶段,既要有物理治理,也要有精神治理,特别是要有目标治理,这个目标治理就叫以共享来治理资本。如何共享呢?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强制共享,比如说税收制度、遗产税、高消费税等等,还有一种是自愿共享,那就是我们讲的慈善。让慈善作为共享的手段,作为共享的一种路径,它是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过程。”
卢德之表示 ,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与共享才是人类发展的主旋律。也就是说“经济+精神”才能构成社会的主旋律。同时还应有更宽的视野,追求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考虑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模式。
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会长 何巧女:
三十亿变成五六十亿
“2015年,我开启了自己新的事业——巧女基金会,当年8月我也做了一笔市值三十亿的股捐承诺,但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我没有想清楚巧女基金会的战略。我特别喜欢马蔚华行长的一句话:一定要用现代企业的方法去管理公益慈善组织。所以从根本上,可以说我还没有找到适合巧女基金会的商业模式。如今,我将试着通过打造一个环保慈善家的生态圈进而建立中国环保公益生态圈,保护我们的环境。”在国际公益峰会上,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说道,“当时承诺股捐价值三十亿,但随着企业业绩增长,捐赠的三十亿变成五六十亿是没问题的,我希望在五六年之内就把钱捐完,其中至少要拿出三四十亿来做环保。”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 刘文奎:
贫富差距的根源
贫富差距的根源,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看来,在于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现代资本机制。这一机制将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资本可以一直拥有最好的资源、人才、技术,而没有资本的人始终无法得到提升,最终造成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政府税收机制作为社会第二次财富分配并没有发挥其在解决贫富差距方面应有的作用,因此,慈善事业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今,社会企业又被人们寄予厚望,希望解决那些尚未根除的问题。刘文奎认为,社会企业就是社会影响力投资的一个结果或者成果,与企业的不同点有三:
1、资本去向——社会企业属于社会投资,产生的资本增值部分形成的是社会资本、公共财产,不再是私企私人资本的累积;
2、业务范围——社会企业道德底线更高,在守法的同时以不产生社会问题为底线,不同于私企的“无禁止即可为”;
3、成功的标准——社会企业的成功标准是彻底解决一类社会问题,而并非私企单纯的经济利润。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郑功成:
慈善离不开政府
“中国的慈善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跨界合作为大背景的时代,就政府和慈善事业而言,政府的公益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是要受制约的。而慈善事业如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成为一个自生自灭的领域,它恐怕是无法真正成长起来的。所以即便是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也应该是一种合作的机制。应该是一种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机制。”在“国际公益峰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道。
郑功成还表示,在当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两个尊重;其一,尊重慈善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包括:1、自愿性、志愿性;2、民间性,即慈善事业是建立在民间捐赠基础上的,政府与慈善组织不应该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应该是伙伴合作的关系;3、开放性,即社会化,通过社会化的机制来成就现代的慈善事业。再者,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将乐善好施作为一种美德、文化传承至今,是将其作为个人积德、修身的一种行为,它距离我们所期望的慈善事业中互为他人的社会行为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否定它,因为它是当下中国的基本国情,应该立足国情,推动个人慈善认识、推动社区慈善发展,达到共建共享,才能真正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五河县有哪些名人在娱乐圈里的?
陈光标 陈光标出生于安徽五河,后迁居江苏,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陈光标光荣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2011年8月16日上午陈光标捐赠款物包括2000万元现金、3800台电脑,价值总计3100万元。2011年9月25日,陈光标在贵州毕节政府广场举办了主题为“一路慈善一路歌”的慈善演唱会,并给当地赠送猪羊与拖拉机。
古天乐捐建100所学校被骂流氓?
借用清华大学校歌里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凡事跟从自己的内心,做正确的事,做善良的事,不用在乎他人的言论和看法。
截止到2015年,在媒体还没有知晓并曝光古天乐在内地捐建希望小学之前,古天乐就已经在内地贫困地区帮忙建设了70多所希望小学,帮助数万孩子在安全、明亮的教舍里安心接受学校教育。
而在媒体报道之后,古天乐依旧没有对自己的善举做过多解释,一切都以这是自己该做的姿态回应。
一下就是他2009年到2015年捐建的希望小学名单,短短7年就已经建设了79所。到2018年,这个名单应该早已突破100所了。
他不是通过号召大家一起捐钱做善事,而是通过自己拍戏赚片酬、代言拿代言费的方式默默的把自己的财富无私的风险出去。
古天乐是娱乐圈出了名的劳模。他一年拍七八部影视剧,现在的档期已经排到了2020年,仅2018年就有6部作品将要上映,2019年更是多大7部,这劳动强度一般明星可真是受不了的。
如果这样的善举还被称作耍流氓,那我只能感叹这世间人心叵测,人心不古了。
买豪车、买游艇、买飞机、到处炫富的不批评,却指责一个帮贫苦地区孩子上学、改变人生的人,我真不知道这世界的价值观到底扭曲成什么样了?
再说江一燕,一个当红女明星,搁下自己正在上升的演艺事业千万贫困山区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带去礼物、教育还有通往山外大世界的好奇心和导向。
光是这份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在演艺圈里就找不到几个人能与她比。
虽然江一燕支教的新闻经常被曝光,但是不能因为善良的举动被太多人知道就说她是在作秀啊。
既然如此作秀就能轻而易举能获得好名声,怎么不见明星们跟着她的脚步去作秀呢?
放下身段去山区支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考验人意志力的事,何况是做了7年,那个演艺事业正红的明星愿意去做这样秀?
说古天乐捐建希望小学是耍流氓,骂江一燕支教是作秀,无非反应一部分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理状态。
自己达不到的精神境界,就试图给人泼脏水来拉低别人的精神境界。通过污名化他人,来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这种刷存在感的人,我们称之为喷子。
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值得尊敬,如果对善良不抱有敬意,那邪恶便会卷土重来!
简单的问题专业回答,专业的问题趣味回答!关注头条号:影迷也疯狂!有事没事,逗你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