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作用,附子理中丸功效作用是什么?
1、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2、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3、其他: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附子理中丸可以治什么病?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理中丸可谓是千古名方,出自医学家张仲景之手,书中明确的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理中者,理中焦”,中焦指人体的脾胃,在《伤寒杂病论》中一共还记录了两条关于理中丸的辨证使用,分别是病后脾虚喜唾,口水过多和霍乱因受寒引起的上吐下泻。这里顺便提一句,理中丸集补脾与温中于一身,针对的是中焦虚寒证引起的脾胃失调的问题,例如呕吐腹泻可能是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肠炎症,如果因脾阳不足,寒从内生或者感受外界的寒邪引起的吐泻症状可以考虑使用它,如果吐泻因胃热或者其他原因就不适合使用,中医是以辨证为主,脾胃虚寒引起的脾胃症状可以参考理中丸,同样,脾胃虚寒引起的其他全身症状亦可参考使用,但是无法从疾病的病名诊断来判断是否适合理中类。更不要说理中丸适合治疗什么病了。至宋代,官方的药物学指导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增加了附子,更名为附子理中丸,就有了现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这个中成药了。
脾土居中,故曰理中——清•汪昂《医方集解》
中焦虚寒,以失燮理之功,为制甘辛温补,扶住脾胃之阳之温方也——《伤寒论类方汇参》
★总结附子理中是比较常用的驱散脾胃寒邪的中成药,使用时应当注意到中焦虚寒的病证表现,符合则考虑使用,当然了,中焦虚寒并非专指脾胃病,临床上,其他脏腑失调亦可因脾胃虚寒所导致,具体情况应当请中医师为您分析指导。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桂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的区别?
桂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的区别是,桂附理中丸有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的功效。一般用来治疗肾阳虚弱,脾胃虚寒,呕吐腹泻四肢发冷等症。附子理中丸主要治疗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肚子痛等症状。患者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症的药物,尽量不要自己盲目的选择。
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的区别?
理中丸属于中成药,具有温中散寒、健胃的特点。主要药材是人参、干姜、白术、甘草。主治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脾胃虚寒所致胸痹、病后唾液。附子理中丸也是一种中成药,主要药材有:附子(制)、党参、白术(煎)、干姜、甘草。主要作用是温补脾脏,治疗脾胃虚寒、上腹寒痛、呕吐腹泻、手脚温热。这两种药丸成分不同,疗效相似。附子理中丸具有较强的温阳作用。
附子理中丸能和归脾丸同服吗?
附子理中丸与归脾丸在中成药里均用于脾胃虚弱,而附子理中丸重在可调节胃肠道虚弱的情况。附子理中丸据有明显增胃蠕动的功能,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和胃健脾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寒,手足不温等的治疗。归脾丸在临床上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经常用于心脾两虚,食欲不振等症。两者在要用作用上相似,但不冲突,可以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