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重有什么表现症状,身体会有4个症状?
全球新发性肝癌约有一半发生在我国,可以说,我国是"肝癌大国"。由于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所以也被称为"哑巴器官"。
临床上,大多数肝癌一经发现,就已是中晚期,从而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这与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也有一定的关系。
医生解释:肝癌的诱因,主要有3点,注意远离
1、酗酒
我国肝癌高发,和喝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使得肝细胞出现反复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导致肝脏纤维化,诱发肝病。
2、乙肝
研究显示,乙肝患者中,有33.33%的人,会发展成肝部硬化。
而患有肝部硬化疾病,又有33.33%的概率会患肝癌。
3、黄曲霉毒素
临床发现,我国肝癌患者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由于感染了黄曲霉毒素所致。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要比砒霜大68倍,即便很微量的存在,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它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主要就是诱发肝癌。
医生提醒:身体一旦出现4个异常,早查肝功能
1、出现蜘蛛痣
其实,景先生胸前的"小红点",在医学上称为"蜘蛛痣"。
研究发现,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
蜘蛛痣,常发生在毛细血管密集的地方,如前胸、颈部、脸部等。
其形状像一个小红点,周围有辐射状毛细血管,看起来像细细的蜘蛛脚。
突然出现"蜘蛛痣",或蜘蛛痣数量增多、增大,及时检查,切莫忽视。
2、出现肝掌
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为爪,通过看手,也能了解肝脏的健康情况。
手掌的颜色,应该是均匀的粉红色,一旦出现朱砂色红点,需警惕"肝掌"。
当慢性肝炎者,恶化成肝硬化之后,十分容易出现肝掌。
3、容易出血
如果,漱口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甚至只要用力吸一下,就会牙龈出血。
又或者,经常是不知不觉中开始流鼻血。
即使没有磕碰,也会突然之间发现皮肤上出现一些出血点、青斑,有时经常摩擦的皮肤都会发青。
此时,一定要警惕是肝脏病变了,脏的很多功能与止血有关,当肝细胞受损,肝脏变硬后,人体止血的能力就会下降。
此外,肝功能受损时,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会下降,从而使得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容易导致易出血,一定要高度警惕。
4、异常乏力、食欲差
肝癌的早期,十分容易出现异常乏力,精神差的情况,也最容易被忽视。
如果,经常没有理由的感到疲倦乏力,甚至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嗳气等,一定要警惕肝脏病变、
此时,最好及时就医检查,切莫长时间拖延。
日常养肝,做好3件事,帮助肝脏排毒,远离肝病
1、补充硒元素
硒是肝脏运作必不可少的元素。
人体内硒含量不足时,会导致肝脏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对自由基的抵御力下降,使炎症细胞有机可乘、肝硬化几率增大。好比坑洼的路面容易更积水一样。
而硒元素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硒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干牡蛎、干海米、海参)、芸豆、黄油、啤酒酵母等。
除了吃的外,还有一些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普洱茶、苦丁茶等,经常饮用,肝细胞生长、保护肝脏。
其中,玲珑菊——不仅含有硒元素,含有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还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
2、适当的运动
适当地运动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保持规律的运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肝功能。
刚开始运动时,不建议做一些剧烈运动,应循序渐进,从简单一点的开始,如:慢跑、游泳、快走等。
老人和肝病患者,尽量进行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散步等,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给身体带来二次伤害。
3、定期体检
因为肝脏是没有"痛觉"的,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多关注它,为什么非要等到肝脏出了问题再去治疗呢?还不如及早预防。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建议尽量定期进行体检,早预防早治疗,谨遵医嘱。
注意:体检前这些事不要做
1、体检前不要大量喝水
虽然白开水不会影响血糖、血脂结果,但喝太多水会促进胆囊排空,影响观察结果。
2、体检前 3 天,不要吃得太油腻太油腻的食物会引起身体甘油三酯增高,影响肝功能检查;一些含血的动物内脏,比如猪肝、鸭血等则会引起粪便隐血试验的「假阳性」。老年人体检前,这些事情不要做
1. 不要空腹太久,不要晨练虽然体检前需要空腹,但由于中老年人的肝糖元储备较少,前一天的晚餐需要吃好,早晨也不建议继续晨练,避免在体检时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2. 不要自行停药高血压、心律不齐或有其他慢病的老人,如果一直在吃药,那么体检前还是要规律吃药,不要为了体检而停药,进而导致血压升高等风险出现。
心火什么症状?
心火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内火,肝火旺。主要症状为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既然有火,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吃一些败火清火的食物,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心肝火旺有哪些症状?
1、身体上部有热或上冲性特点,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更甚者会晕厥、呕血等
2、月经失常
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肝导致失眠
这多是因为思虑过度、恼怒损肝等造成;是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恼怒伤肝、思虑过度等引起。肝藏魂,肝火旺则魂不守舍,夜卧不宁,易惊。治以疏肝清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4、孕妇恶阻
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可表现为恶食挑食、眩晕口苦、呕吐苦水等。
5、肝火上炎
是指肝火旺导致的上部有热象或上冲性症状特点,如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甚至发狂、晕厥、呕血等。治以疏肝降火,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6、肝火旺致恶阻
是恶阻证型之一,多由妇女孕后肝火旺,肝火挟冲脉之火上冲引起,症见呕吐苦水、恶食择食、眩晕口苦等。治以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
1、多喝柠檬水
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排出体内的杂质与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每天起床后就先喝一杯温的白开水,它可以唤醒全身的机能。
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
2、常吃紫甘蓝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萝卜、卷心菜、紫甘蓝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葱、大蒜、花椰菜,它们都可以增强身体的排毒功能。每天吃两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3、经常做按摩
当身体处于平躺姿势的时候,轻柔地按摩胆囊和肝脏部位,大约位于身体右侧的肋骨下方。按摩有助于促进肝脏部位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全身代谢功能。
4、补足矿物质
要确保自己在日常饮食中摄取到足够的矿物质,例如镁、钙、钾、锌、硒和锰等。肝硬化患者,医生也会建议他们补充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以激活肝脏功能。
5、远离酒和药
酒精对肝脏功能极为不利。有肝损的人一定要戒酒。
另外,不少人身体不适时,习惯到药房买非处方止痛药来吃,但这类药物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经过肝脏代谢后,可能产生部分有毒代谢物,使肝脏受到损害。
湿气重且肝火大?
肝火旺,中医里又称“肝火上升”,是由于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出了问题导致的。
在中医里,通常会用“火”来形容身体里的某些热性症状,一般我们所说的上火,通常指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一般来说,肝火旺的常见症状表现有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发厚,牙龈红肿,睡眠不稳,多梦,易惊醒,失眠,容易心烦意乱,易怒,脾气暴躁,有的人还会出现两肋部位胀痛,眼睛疼痛,眼屎增多,身体闷热,女性还可能会出现经期推迟,月经不调等。
而湿气,也即我们常说的湿邪,湿邪致病而导致的湿病,它主要包括外感湿邪导致的外感疾病和内生湿邪引起的内伤疾病这两类。
正所谓“湿性重浊”,湿气重的常见表现有舌苔厚腻,发黄或发白,或舌体胖大,齿痕舌等;头面部易出油,易脱发,面部和/或背部长痤疮;排便不通畅,大便溏稀不成型,或者隔三差五便秘;大便粘滞,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睡不醒、睡不够,四肢困重无力,头昏沉重;另外还有些人刷牙时会有恶心感;咽部有痰、咽部不清爽;虚胖,难以减下来;女性还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白带有异味等症状;男性可出现阳痿早谢、阴囊潮湿等。
与湿气相关的疾病有很多,《中医湿病学》讲到“湿邪致病,病位广泛,无处不到,内而脏腑,外而躯体,上中下焦,四肢百骸,肌肉筋脉,均可侵犯”。
在六淫邪气中,湿最为缠人,湿与寒相合则为寒湿,湿与热相合则为湿热。而湿邪可蕴阻于不同的部位,如湿热可困于清窍,导致头目困重不清,甚则神昏;湿热阻滞于关节经络处,则会表现为肢节重着红肿热痛;湿热阻于肺脏则咳嗽有痰;困阻于心络则胸部闷痛、心悸、怔仲;阻于肝胆则胁痛、黄疸、胆结石;阻于胃腑则呕吐、嗳气、呃逆、胃脘闷痛;困阻脾脏则纳呆、便溏、泄泻。
也就是说,湿病和肝脏的某些疾病其实是有关联的。
那么,湿气重且肝火大,该怎么办?
中医讲究辩证而治,标本兼治,湿气重最重要的是祛湿,而肝火旺则清热,当然,实际的治疗还需结合具体的类型和虚实而用药。
湿气重和肝火旺的发生最主要和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有关。所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嗜食辛辣、烧烤等燥热性食品,易动“肝火”,而嗜食肥甘厚味、或过食生冷食物,易生湿生痰,损伤脾胃,所以饮食上这是需要注意的。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常保持情志舒畅,学会舒缓压力,调节不良情绪。经常生闷气,抑郁,怒,以及想太多,或者经常处于压力大、焦虑、精神紧张等状态下,容易伤肝,易风火内生而引动肝火,导致肝火旺。所以日常应注意情志的调节。
(3)湿气重,最好及时调理祛湿,因为湿气困在体内久了会伤害身体的其它脏腑,导致其它病症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希望本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养生、祛湿调理、疾病科普,欢迎关注!如需疾病咨询,可私信咨询!
身上湿气重肝火旺盛有什么症状?
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情绪激动,乏力倦怠,容易情绪不佳等症状。建议生活中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熬粥的时候放点山药等。避免过度劳累,平时增加户外运动,保持心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