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防疫乙类管理啥意思?
答:防疫乙类管理意思是:我国通常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而乙类管控主要是乙类传染病管理措施:
1、乙类传染病管理措施是城镇要求发现6个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可以超过12个小时。
2、需要强制隔离治疗、强制卫生检疫,控制疫情蔓延(目前宣布因新冠感染者不需要强制隔离治疗)。
3、乙类传染病一般有27种,而且治疗难度大,所以一旦发现有感染者,必须及时向管理部门上报,按照乙类传染病标准强制管理。
4、乙类传染病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广泛传播和流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对传染病要严格控制,发现后及时报告。还需要及时做好各人防护工作,出门的时候及时佩戴一次性无菌口罩,以免将疾病传染扩散。
与病毒激烈对战成为常态?
"乙类乙管"开始,"与病毒激烈对战"成为常态,但不会再重回之前极端封控的老路。
奥密克戎与初期病毒相比,死亡率已经很低,绝大多数感染者是类似感冒流感的轻症,居家吃药休息休息就好了,所以到了奥密克戎时代,已经具备了放开疫情管控的条件。
而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极快,初期行之有效的疫情管控措施已经难以奏效,只得加码核酸检测封控静默,仍然没有好的效果,所以,病毒已经防不胜防,也不得不放开。
长期封控静默是国家社会和个人都不能接受的情况,所以,放开疫情管控,又是必须的现实需要。
因此说,放开疫情管控是可以的,必须的,是正确的选择。
当然,奥密克戎病毒并不会消失,还会进行变异,大概率的方向是致病性危害性越来越小,传染性越来越强,最终与人类和谐共生。
所以,即使放开疫情管控,"乙类乙管",也并不代表可以无视病毒的存在。
人们仍然需要和病毒作斗争,只是作为流行常见病看待。
甚至不排除个别区域场所短期内,还需要采取短暂有限的疫情管控措施。
但并不代表重回封控老路。
乙类防控是什么?
乙类防控是指对于可能引起较严重疾病或病原体传播风险较大的疾病,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这种防控主要针对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通过隔离、检疫、消毒、防护等措施来控制疾病传播。
乙类防控的范围包括了严重传染病、病毒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乙类防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
医疗保险免责中列有甲乙类的会赔吗?
很遗憾,按照这份保险的责任免除内容来看是这样的。
你这份保险不仅免除了甲乙类法定传染病,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是以入院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或者国家规定为准。
而现在,新冠肺炎已经被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所以依据该保险条款,属于免责。
不过,现在不少保险公司为了应对新冠肺炎这种新型的传染病,已经在原有保险责任基础上,扩展了新冠责任。但是通常要么只是在最近几个月的有限时间内有效,要么只是保障因新冠肺炎身故或者危重症。所以,你可以联系保险公司,确认一下,是否有扩展新冠肺炎责任。
好消息是,我浏览了多家保险公司的医疗险,通常都只是在投保健康告知的时候,会询问是否曾经或者正患有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并没有看到有把甲乙类传染病直接列入免责条款的。你买的这份医疗险的免责条款确实有点太过了。
如果你介意的话,也可以趁身体健康的时候,更换其它医疗险产品。
还有就是,新冠肺炎不论商业医疗保险保不保,社保是肯定要保的,所以也不用太担心。
新冠现在还是按甲类管理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需要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划分为乙类传染病,但是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是考虑其传染性较强的缘故。甲类传染病属于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快,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大。
甲类传染病的管理要求2小时上报疾控中心,病人就地隔离,隔离期限根据检查结果决定。
我国目前对疫情控制好的局面下,疾病的及时诊断、及时报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中疾控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新冠肺炎最终会降为丙类丙管
“从乙类甲管调整至乙类乙管,是极为关键但艰难的一步,这种调整意味着对于新冠肺炎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旦调整到乙类管理,未来再降到丙类传染病管理,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相信新冠肺炎最终也会降为丙类丙管的,对此,我们即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