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0-4惨败被质疑打假球,如何评价张本智和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兵联巡回总决赛男单决赛上,张本智和以4比1战胜林高远夺得男单冠军,这也让张本智和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无可否认,张本智和的崛起已经成为了让其成为了国兵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最大的拦路虎。这也从他在近两年接连战胜中国队的男单选手也可以看出来。
而且张本智和的进攻速率以及反手的抽球的确是有其独到之处,而且最重要的是,张本智和也有着和年龄所不相符的成熟。从本场和林高远的男单决赛上也可以看出在关键球的把握上,张本智和也的确是做得更好。
不管怎么样,也希望中国队能够尽早找到限制张本智和的办法吧。
我一直专注于体育以及国际政治的问答。觉得写得好的话就动动手指点赞或关注我的头条号吧,你们的点赞与转发都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中国乒协重罚梁靖崑?
首先声明,我赞成处罚!我刚写了一个文章,我认为这一处罚是必要的!与女队人员齐整、斗志昂扬相比,中国乒乓球男队则是给人一种青黄不接的印象,好在王楚钦在成都团体赛和WTT澳门赛表现抢眼,否则真不知继徐昕退役后,马龙再走了,难到就樊振东一人支撑?男队给人感觉就是缺乏必胜信念,心理素质不过关,这时候铁血治军,就是要强化男队的精气神!
我认为运动员的“德”就是要尊重大众的公序良知!作为中国运动员,尤其要尊重国人的公序良知!获得公众认可的德行就是运动员的“德”。我们的沙沙--孙颖莎表现的就一直不错,说话总是那么的“周到得体圆润丝滑”!
取得难得的胜利,完全可以释放,但是要注意方式,注意对他人的影响。不能太自我!张继科曾经就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吃过亏,希望梁靖崑自省!
女乒新一代领军人物是谁?
随着丁宁的退役,女乒谁将成为新一代女乒领军人物,又成为球迷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世界排名第一,就是领军人物;有人也说,拿了奥运单打冠军,还不是领军人物的话,那岂不是笑话吗?下面也来谈谈这个领军人物,到底领的谁?怎么个领法才能称其为领军人物?
陈梦领军只是在单打上领的她自己,孙颖莎世界杯、奥运会领军国乒团体。首先,从“领军”一词的概念上来考虑,领军,领军,肯定是率领的一支团队。而恰恰世界第一、奥运冠军陈梦只是在单打上领的她自己,在领军上她的作用还没有孙颖莎大。
1.陈梦仅完成个人单打梦想,孙颖莎为团体赛中“一姐”。陈梦在奥运会拿到女单冠军,充其量只是完成了她个人的梦想,而在女单、女团上都打败了伊藤美诚的孙颖莎,应该是记头功的。东京奥运首枚混双金牌丢掉之后,国乒上下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正是孙颖莎在女单上痛击了伊藤美诚,让日本混双刚刚夺冠的气势被压了下去。女团比赛中,陈梦只是打了一盘女双,而孙颖莎再次承受巨大的压力,以3:1再度打掉伊藤,为女团夺冠拿下至关重要的一盘。
之前,国乒的领军人物像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她们都是在女团中担任一号单打,率领球队有个人拿2分的能力。而如果都像陈梦一样打一盘双打,就可以成为领军人物的话,那么王曼昱是不是也可以称之为领军人物呢?除了东京奥运女团决赛,在2019年世界杯团体赛时,陈梦依然是仅打了一盘双打,而孙颖莎作为一号单打对阵伊藤时,在伊藤10:7领先的情况下,实现惊天大逆转。
赛后,刘国梁、李隼、刘诗雯这些教练和队友,都称赞莎莎的表现太牛儿了。所谓的领军人物,不是光指你在单打上的能力,还是要有具备扛大梁、当一姐、打团队的能力。陈梦可以说只是在单打上领军了她自己,而孙颖莎在世界杯、奥运会的团体赛上,就是刘国梁眼中的一姐、领军人物的培养对象。
陈梦所谓的时代根本不存在,2年时间就算一个时代,那国乒岂不是人人有时代?假如说陈梦有自己的时代话,那这个时代的时间区间从哪里算起呢?要说时代首先要从个人的三大赛首个单打冠军算起,没有大赛冠军哪里来的自己的时代?陈梦是2020年才夺得世界杯冠军,到今年8月份奥运会拿到奥运冠军,那么这一年半的时间就算成一个时代,那国乒岂不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了?
1.三大“魔王”都具有统治力,时代界限划分明显。时代最起码的时间段是一个奥运周期,就是在4年的时间里,你对其他队友都是有统治力的,大赛的单打冠军基本上都被你一个人收入囊中,这才能称之为你的时代。像邓亚萍一个统治了2个奥运周期,首位奥运女单冠军蝉联者,保持世界第一长达8年;王楠、张怡宁联手统治了2个奥运周期,三大赛单打冠军基本上就是她俩个人的对决;李晓霞、丁宁、刘诗雯之所以不能建立起自己的时代,就是她们之间既共同存在于同一个时间区间,但谁对谁都没有统治力。
因此,根本算不上谁有谁的时代。而陈梦从2020年才拿到第一个大赛单打冠军,到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陈梦都30岁了,也就是现在刘诗雯的年纪。她非但对孙颖莎、王曼昱没有统治力,而且还会被这两位新生代所超越。那么,陈梦的时代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呢?一年半也算是一个时代,那刘诗雯拿了5个“世界杯”冠军,丁宁手握3个世乒赛冠军,她俩算不算有自己的时代呢?
不论是从单打双及团体的综合能力上,还是从年龄及发展潜力上,孙颖莎都应该是国乒女队新一代领军人物,而陈梦只不过是个过度性人物罢了。大家觉得陈梦的时代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她统治了谁?刘国梁为什么说陈梦与孙颖莎、王曼昱实力在伯仲之间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是她故意保留实力吗?
故意输球?不知为什么总有人出此怪论?
以前国乒马龙,丁宁等输球时,也有过故意输球,刺激其他参赛队伍的兴趣之说,哪一次是真的?
输了就是输了。不会有人愿意以自己的败绩,去成全别人的兴趣爱好,同样不会有人用故意输球,来考验自己的自信和受挫能力。
竞技场上每球必争,奥公赛并非什么特别重大的赛事,需要日乒采取战术避让吗?节省体力一说更为无稽。
看看这一天日本队的战绩,女单方面在伊藤倒伏后,极短的时间里已经全面覆没。集体故意输?找遮阳伞吧?这伊藤好大的脸皮呀!
笔者以为瑞公赛之前,日乒雪藏伊藤,行韬晦之计,针对性的研究中国队员的策略,已经奏效。怎会在一击而中后立即撤退?
伊藤志在打败国乒,对于其他对手的情况却未必知晓,所以输球很正常。何况香港队杜凯琹也并非无名之辈,诈败也要有资本。
笔者以为,伊藤瑞公赛连过三关是因为有准备。其中有运气的成份。今后,她不会再有这样的运气。平野美宇将是她的榜样,吃败仗才是常态。
至于那些长别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网友,还是别主观臆测,玩什么意淫了。
你觉得王皓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输给柳承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致敬经典!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王皓vs韩国柳承敏,结果2-4(3-11,11-9,9-11,9-11,13-11,9-11)不敌对手痛失男单冠军。虽然那场经典之役距今已经有14年时间了,但很多球迷对那场球依然记忆犹新。在此之前对阵柳承敏保持全胜记录的王皓为何偏偏在决赛中输球了呢?换句话说,拥有直拍横打的两面先进打法为何输给了直板单面左推右攻打法呢?第六人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看法:
两强相遇勇者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两个字:拼你!雅典奥运会,王皓在半决赛4-1淘汰王励勤,柳承敏4-1战胜瑞典常青树瓦尔德内尔。王皓跟柳承敏会师决赛。那个时候,能够大比分战胜王励勤和瓦尔德内尔,坦白讲,两个人的竞技状态都相对不错。
但决赛对于王皓来讲,是一场输不起的比赛,换句话说只能赢不能输,而对于柳承敏,赢了稳赚,输了不赔更不丢人,果不其然,柳承敏彻底释放了自己,简直就是打疯了,各种侧身爆冲,各种无影脚的步法,而王皓打的有些畏手畏脚,导致很多技战术发挥不出来。主要体现在击球质量不高,加保险的球太多。 让柳承敏抓住了太多的机会。
技战术运用方面,王皓略显单一。而灵活多变的发球和杀手锏侧身爆冲让柳承敏拥有一战资本。双方都做了准分的赛前准备,但是柳承敏对困难估计的更充分,更精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反手位,他料定了王皓会在这个点做文章,发球等王皓拧拉到这个位置,然后用侧身玩命般的爆冲反拉,屡试不爽,同时在防守端的线路非常灵活。
王皓打的也很好,但是在接发球环节,王皓出现严重失误,频频失分,始终被对方压着打,那是他的正手连续性和杀伤力都还小一号。
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以及大赛经验不够让王皓的战力大打折扣。王皓大赛经验的相对匮乏很容易导致紧张情绪的产生,再加上想赢怕输的心思一直困扰着他,严重导致了他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比如由于紧张的心态和慢热(事实上这个毛病已经遗传给了樊振东)问题导致进入比赛节奏太慢,草草输掉第一局,为输球埋下了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柳承敏确实超水平发挥了,太极虎柳承敏用一生定要灿烂一次的信念做支撑,舍我其谁,倾其所有技能,赢的很精彩,赢得让人佩服!即便王大力跟他对决,胜负难料!最后向两位直板大师致敬!愿经典永存!
你觉得王皓还输在什么地方?下方评论区期待你的观点。以上是我的看法,认可请点赞和关注第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