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世界杯十米台夺冠,为什么身为国家队的全红婵家境这么贫寒呢?
谢谢邀请。
国家队队员当然也是有工资的,然而并不是很多。国家队队员的高收入主要来自于参加国际赛事,14岁时候的婵宝,才刚刚参加东京奥运会,她在这之前,并没有任何参加国际赛事的经历(因为年龄没有到),所以之前婵宝的家境是比较困难的。
具体国家队队员的保底工资有多少,我了解的不是很多,由于本人数学也很差,不方便推算以免丢人,只是看到过一个按等级测算的报道,应该就是几千块左右一个月,还要看国家队队员的年龄和资历等等。
婵宝的妈妈,因为生病做手术的关系,在农村丧失了主要劳动力,婵宝参加国内比赛赚到的奖金,都给妈妈看病用了,我记得之前有一个新闻说,她赚了十万块钱,刚好她妈妈就有一笔手术费用,所以就花掉了。
别看婵宝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金牌之后,国家方面给了高额奖金和车辆赠予,婵宝之前的生活,真的比同龄小朋友要差好多。采访时,她那一句落寞又乐观的“动物园我没去过的,游乐园我也没去过的,没钱”听起来就很难受,我比她大那么多岁,好像三四岁的时候就去动物园和游乐园玩过……
当然,现在婵妹妹的生活,已经好了很多,她妈妈的身体健康,她爷爷的身体健康,当地医院都开始接手,还有她哥哥卖水果,有众多粉丝的支持……我觉得婵宝真的是一个又有天赋又努力刻苦的孩子,凭一己之力带给了家人好的生活,真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
婵宝现在的高收入,我想大家都一点也不会嫉妒,因为这是小姑娘自己争取努力换来的,未来婵宝还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东京奥运会就去过了,阿联酋跳水表演赛我也去过了,匈牙利布达佩斯跳水世锦赛我也去过了,都拿金牌了[玫瑰][玫瑰][玫瑰]
2021年全运会冠军都有谁?
苏炳添,男,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
2007年进入广东省队开始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并师从中国田径第一个全国百米纪录(电子计时)创造者袁国强教练。
2009年2月18日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海站,以6秒66的成绩获得男子60米冠军。
2012年5月6日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决赛中,以10秒04(顺风2.9米/秒)超风速的成绩战胜美国选手罗杰斯和前世锦赛冠军科林斯夺得冠军。
2015年8月23日,闯进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半决赛,成为首位杀入世锦赛百米决赛的亚洲运动员。决赛以10.06的成绩获得第九名。
2021年9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获得冠军,个人首次获得全运会男子100米冠军。
女子10米跳台最高分?
女子十米跳台最高分到目前为止,是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她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十米跳台决赛中以466.02分获得金牌,打破了由陈若琳保持的奥运记录,这次全红婵是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就以优秀的成绩夺冠,外国的很多跳水教练都对她赞赏有加,
2021女子跳水亚军?
陈芋汐2005年9月11日出生在上海,今年16岁,中国跳水运动员,陈芋汐从小就练习跳水,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多次获得了全国冠军,2021年初次参加奥运会的陈芋汐和搭档张家齐获得了女子双人十米台的冠军,在个人十米台比赛中,陈芋汐输给了全红婵获得了女子单人十米台的亚军
全红蝉十米跳台为什么是世界一流?
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为什么会是世界一流?
今天,全运会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以419.25的成绩夺得金牌。这个14岁的奥运冠军,为什么得到了如此多的关注和偏爱?
(一)
十米跳台,如银针入水,一跃而下。奥运会上,全红婵三次跳出满分动作。而此时,她入选国家队不满一年。
有人说,全红婵是“天才”。但用“天才”二字,不足以概括全红婵。
2014年,全红婵到湛江市体校报到。刚起步时,她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喜欢上了跳水。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完全要看天的“脸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训练7个月。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全红婵的教练说,她非常能吃苦。在同龄的队员里面,全红婵对待训练最全力以赴。每天她陆上跳200~300个,水上跳120个左右。在队里,她跳得最高,跑得最快,对训练的渴望,比别人都强烈。
全红婵说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学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花费了一年零几个星期的时间。她承认自己哭过,但次数不多。“我不是爱哭包。学新动作时也挺怕的,但我太喜欢跳水了,鼓励自己坚持。我想拿冠军,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
哪有什么一战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天才”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天赋或许可以决定起点,但唯有坚持和努力才能达到终点。
(二)
全红婵红遍全国乃至世界,不仅仅在于她令人惊叹的跳水技术,更是因为她的率真烂漫。夺冠后怎么庆祝——“吃点好的,辣条!”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杏哥是谁?”夺冠后被教练举高高——“感觉有点疼!”
撇开奥运冠军的光环,全红婵喜欢的、想做的,和任何一个14岁的孩子一样。一包5毛钱的辣条,一局发挥出色的游戏,是全红婵简单的小确幸。妈妈说,全红婵曾经的梦想是开一间小卖部,这样能有零食吃。
可小小的她,已然有了大人的模样,心里装着家。赛后采访,全红婵哽咽说出“想赚钱给妈妈治病”,这是夺冠之外,她心里的又一个信念。
全红婵来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母亲在2017年遭遇车祸后失去劳动能力,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几乎全靠父亲。她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用更刻苦的训练,向目标更靠近一点。
在父母眼中,全红婵“听话懂事”,是个好女儿。难得休息回到家,她跟着爸爸在果园里帮忙干活,给种的橘子树施肥。虽然不常回家,全红婵却心疼爸爸从早忙到晚、照顾一家老小的辛苦。所以每次接到爸爸的电话,十几分钟的时间,她都会“挑练得好的事情告诉他,练得不好就不说了,不想让他着急担心”。
懂事又率真的全红婵,从十米高台跳下,在人们心里扬起一片波澜。天赋可贵,坚定心中的梦想更可贵。人生不在于一开始就拿到所有好牌,而在于通过努力,赢得这局牌。
(三)
“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我的梦想就是拿冠军!”全红婵的话,清晰又坚定。
其实,冠军的意义不在于金牌,而是承载着自我突破的梦想。
作为一名运动员,全红婵展现出教科书级跳水表现,惊艳全场;作为一个女孩,她怀揣纯真的梦想,柔软又有力量;作为一位女儿,她抵御生活的风暴,笑对苦难。
世界记住了勇敢坚毅的全红婵,也给了她独特的偏爱。14岁的全红婵像小草一样,从石缝中昂扬生长,向上寻找暖阳和甘露,开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希望掌声会成为她的勇气,欢呼会成为她的幸运。
希望那些冠军带来的光环与喧嚣,在她登上10米跳台的一刹那,都会安静退去,只待那发力的一跃,化作水花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