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北斗地图跟国家的北斗导航系统有什么关系吗?
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是稍微懂点常识的人就会明白,两者肯定没有一点关系,北斗导航系统是国家战略系统,北斗导航地图就是某些软件公司为了蹭热度而起的这个名字。趁着北斗的热度,然后打着北斗地图的旗号做的地图,一点都不实用。广告一大堆,纯属赚下载量。
众所周知,目前最好用的导航软件,国内数一数二的当然是百度和高德两家地图公司,我想这个大家应该没有啥疑问吧,和这两家相比,这个叫做北斗导航地图的根本就差得十万八千里不止,说白了就不是做地图的吗?纯属是打广告赚下载。你想一想一个靠赚流量我眼球,能有多好的发展。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所以我在这里就是觉得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认真考虑,遇到不懂的事情多查查资料,多看看书,不要听信谣言1传十十传百有证据为实。
好了,我就先说这么多吧,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的话,或者觉得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指正,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导航卫星只有GPS没有北斗?
当然,因为GPS出现的时间要比北斗早上不少,所以GPS的技术的确要比北斗成熟,我国北斗导航目前的综合实力还没有达到GPS那么尽善尽美。但是中国的北斗导航有着远比GPS更高的上升空间,假以时日,北斗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导航系统,帮助全世界人民走上新的科技道路。
中国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发射了几颗卫星?
2003年05月25日零时34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火箭升空2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信息,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成。 我国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此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这两颗卫星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取得了显著效益。这次发射的“北斗一号”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中国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它标志着中国已建立了完善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颗
现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使用吗?
可以,在国内早就使用了。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精度10米?
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免费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 米,授时精度为 20纳秒,测速精度 0.2 米/秒。这是官方对外宣称的精度,实际上留有很大的余量。最新使用结果表明,中国的北斗导航全球实测定位精度均值为2.34米,比预期的精度要好太多。
那么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在目前四大导航系统中处于什么水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北斗导航目前完胜GPS、伽利略和格洛纳斯。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用数据说话。
目前美国GPS为第二代,使用双频信号,设计寿命12年,提供的免费定位精度为10米,这一点和北斗卫星的设计精度一致。但是上面提到了,北斗的实测精度为2.5米左右,这一精度还是在地基增强系统未建立的情况下,如果我国建成地基增强系统(目前正在加速建设,预计一年内初步成型),北斗预计的精度可到分米级;此外北斗使用三频信号,能更好地减少电离层造成的延迟,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提高定位效率。
至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目前还未完全建成,预期精度为5到15米;欧洲的伽利略,原计划2020年建成,目前还没有组网,预期精度1米。因为已发射卫星经常发生故障,用户体验度非常差,更不用说1米精度了。因此,这两个导航系统目前也是比不上中国的北斗。
当然了,中国的北斗也是不断进步的。目前北斗要建设一个天基低轨星座系统,该星座卫星均为微小卫星,目的为增强北斗信号,有望2025年前建成更高精度的网络,到时候全世界不用地基增强系统就能享受到北斗的厘米级定位服务。
正是由于中国的北斗性能超越了GPS二代,美国开始加紧建设GPS三代。中国早就想到这一点,北斗刚组网完成,中国的北斗科研人员就开始论证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PNT体系),到2035年GPS三代发射完成之际,中国的PNT系统又上线了,到时候还是完美超越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