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症状,我同学刚从陕西回来?
你的同学刚从陕西回来,有疑似感染新冠症状,为了他自己和大家的安全着想,我认为你应该这样做:
第一:首先劝告你的朋友对自己的病情引起重视。其次,告诉你朋友不要到处乱跑。最后,做好朋友的思想工作,给他联系发热门诊。
第二:劝告你的朋友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放平心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防就医时相互传染。
第三:如果你的朋友不听你的劝告,只是一位的我行我素,你就可以及时的检举他,以防万一。
能及时的检举你朋友的这种行为,你是在帮助你的朋友,也是对大家的负责任,为你点赞。
如果你的朋友能及时听取你的劝告,并主动去医院检查,你要给与他精神上的支持,一旦确诊,帮助他战胜病毒,对病情要有信心。
如果你的朋友很幸运,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只是普通的感冒,那是不幸中的万幸,简单吃一些药就康复了。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依然不能忽视,你能如此重视是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对身边疑似病人进行检举,这也是为疫情做贡献。
你的想法很对,如果你的朋友不听劝阻,支持你检举他。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我见过,我们村有个人现在也属于老人了,差不多70多岁了,这个人早年因为家穷,没娶上媳妇。
咱先说说他的性格,我们村不大,一千多口人,我两家离得不太远,但是我们共同在一个村子活了这么多年,我没和他说过话,不是有仇,是人家不爱说,咱和他不一家不一姓,即便是一家一姓的,他都有好多人没说过话。
他自己过,种着二亩地,原来的时候骑着28自行车🚲收废品,好多人都劝他,收废品你得买辆三轮,自行车能驮多少东西?
他可能是舍不得,依旧骑着自行车,各处收废品,说是收,其实他太不爱说,还不如说他是捡废品。过了几年,可能是挣了点前,然后他买了辆三轮车,脚蹬的那种,他不怕热,每天他在地里忙到中午,到家简单吃一口,大热的天,他骑着三轮车各处转,然后驮到自己家院子里,等攒够一车子他就去卖。
他从来不买菜,夏天的时候在自家院子种点菜,冬天在院子种点大白菜和萝卜,这一冬天到来年春天就吃这些菜,本来就不多,白菜叶子他都舍不得扔,白菜梆子都被他腌着吃。
一年到头不买水果,偶尔有人给他送几个,他就吃几个。原来的时候抽烟,也仅是烟叶,买纸卷烟抽,后来一看这个纯粹费钱,索性把烟戒了。
别看他特别肉,人又老实,但是勤快,一年到头不闲着,他住的虽然是土房子,但是经常修缮倒也结实,夏天不漏雨。
土房子还有一个好处,冬暖夏凉,所以他冬天既没有暖气,又舍不得点炉子。他的保暖措施就是早早睡觉。
农村嘛,土炕,每天晚上喝点梆子粥,吃点咸菜,早早钻被窝,就不冷了。
他一年到头极少去超市,去了无非就是买包盐,毕竟盐还是要买的,醋也不能少的了。你像酱油、香油,他觉得用不上的就不买。只为省钱。
有一次他晚上去超市,正赶上有几个村里的梗梗在超市里吹牛皮,他一进门,这几个梗梗拿他开涮,就问他,能喝多少酒,因为都是一个村的,很少有人和他喝过酒,更不知道他的酒量。
他一般和别人回话,也不抬头,反正就是特别老实的那种,他说差不多6、7两吧。那几个梗梗听后哄堂大笑。问他,是否在吹牛?他抬起头来,用眼角扫视了一下,说了句,没有。
几个梗梗一听来劲了,其中一个②五零就说,今天我在超市要一瓶白⑨,你要是一口气干了,我出钱,你要是干不了,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完你带回家,但是你自己出钱。
其实正常人一听就是和他开玩笑,没想到这位,也不哪根神经搭错了,他竟然唯唯诺诺的答应了。当时超市老板,还制止过,几个梗梗说没事,我们今天开开眼界,看看他能喝多少?
老板又问他,你到底能喝吗?能喝多少呀,不能喝就别喝。他不搭言,结过⑨瓶子,拧开盖,二话不说就往嘴里灌!
一瓶白⑨,就这样被他一口气喝了下去。其实他喝还没一半的时候,那几个梗梗也害怕了,旁边制止他,不让他喝了,说拉倒吧,你喝不完,我也出钱。但是他不听,还是一口气喝了下去。
当时真把人呆住了,一口气啊,干了,就是一瓶白水咱也得中间歇歇,喘口气。他好,直接喝了下去。
喝完白酒,他二话不说,扭头就跑,据说一口气跑到家。眼看着他这翻神经操作,吓坏众人,那几个也未免担起心来,他在前面跑,那几个在后面跟着,一直护送他到家,听到他叮愣咣啷的把大门插好。任凭别人怎么喊,他也不开门,不搭腔……
那几个吓坏了,毕竟人命关天,他也快60了,不是闹着玩的,万一西归了,他们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几位在他大门外徘徊了有两个小时,听不到异常声音,就回家了。
当时人们就议论,他这辈子也没舍得买⑨,有人和他开玩笑,他以为喝免费的⑨,不过这么操作这是拿命来换。
他从家躺了两天才出来,估计是真差点归西了,从那以后,没人再敢和他开玩笑了。
咱接着说,他有多艰辛,现在什么社会?手机,电话,电视,电扇,空调,等等等,五年前他啥都没有,因为他没安电,也不买蜡,用的是柴油灯,捡的罐头瓶,瓶盖弄个窟窿,用纸或者棉线拧个灯芯穿进去完活。
其实,他还有个哥哥,脾气比他强,也属于老实人,他哥哥倒是有儿有女的,(说个插曲,当年,他哥哥的女儿,也就是他侄女,自己找媒人想嫁给我,被我拒绝了[捂脸])他哥哥也常说他,你扯上电线,安上灯。
村里干部见到他,也曾多次和他说这个事,他只是嘴一裂,哼哼着说,电费不花钱啊?点柴油灯省多了。
后来在人们多次劝说下,前两年他还是最终“妥协”了,安上电灯,但是只是安了三盏节能灯,最大瓦数10瓦的。
如今呢,他已经七十多了,晚上终于“光明”了,前两天,听说他侄子还给他一部老智能手机,教给他怎么接打电话,说他老了,怕万里有一。
这个人,就这样说,一辈子未婚,一辈子没舍得买菜,一辈子舍不得花钱买衣服,啥都舍不得买,穿的有人送,再说了垃圾堆里什么衣服都有,他还顺便收废品,所以衣服不愁。说起收废品,我觉得他对我们附近环境保护,贡献很大。因为但凡能卖了换钱的,都被他捡去卖了。
别看他这样,从来没听说过他闹病,血压不高,血糖不高,还不胖。可以说吃嘛嘛香,身体健康。
但是他依然快乐着,别看他不爱说话,一直在忙着,不让自己闲下来。去年还买了电三轮,效率更高了,估计他是这么算的账,如果不是因为电三轮收起废品快多了,他是不会舍得花好几千买车的。
在他的消费理念中,买辆电三轮,想当普通家庭上百万的家庭轿车了。
听村里人分析,别看他只种了不到二亩地,因为人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闲着,他手里现在有二三十万。诶呦我去,有多少70 多的老人手头还不如他宽裕的?
所以说,他的艰辛,只是为了以后更富裕。他舍不得花钱,自己又不闲着,真不知道他攒这么多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