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之护卫3,少林寺2哪一集吃爱妃?
少林寺传奇2烹杀贵妃是第20集,朱粲叫侍卫把他爱妃拉下去烹食。
《少林寺传奇2》是由河南电视台出品,都晓执导,元彪、林志颖、谢苗、孙颖歆、梁家仁、计春华等主演的古装武侠功夫剧。
该剧讲述了隋朝末年,少林寺十三棍僧惩恶扬善、普度众生、广传佛音、恩蔽苍生,义救唐王李世民的传奇故事。
少林寺传奇吃贵妃肉的是第几集?
第20集
《少林寺传奇2》是由河南电视台出品,都晓执导,元彪、林志颖、谢苗、孙颖歆、梁家仁、计春华等主演的古装武侠功夫剧。
该剧根据芦雅萍的小说《十三棍僧》改编,讲述了隋朝末年,少林寺十三棍僧惩恶扬善、普度众生、广传佛音、恩蔽苍生,义救唐王李世民的传奇故事。
雪中悍刀行中春秋十三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而有竞争的地方就有高低了。雪中悍刀行当中,有将相评、文武评、胭脂评等榜单,还有囊括更多领域的春秋十三甲和祥符十二魁(十四魁)。其中最让我们熟悉而且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秋十三甲”,春秋十三甲当中的人物,无一不是人中龙凤,一代风流人物。当然了,因为“春秋十三甲”流传甚广,版本众多,人物也都有所差异,今天就以最初的那个版本为主(烽火也就写了这一个版本的完整版,我想说其他版本的也没辙啊)说说雪中的风流人物:
棋甲下棋是古代文人雅士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运动,在雪中最开始围棋是十五道和十七道的。但是十七道对于高手来说太容易计算了,而二十一道则太过复杂了。于是徐凤年的二姐徐渭熊提出了十九道成为离阳王朝的主流。黄三甲曾经和白衣僧人李当心下过十五道和十七道都是平局,黄三甲曾经放过狠话,如果是十九道的话,他绝对不会输。不过他不愿意率先提出十九道(不过他提出了象棋的玩法),在等徐渭熊提出来。黄龙士自称黄三甲,其一甲就是棋甲——十九道第一。在黄三甲去世后,棋甲应当就在先手无敌范长后和徐渭熊当中选出来了。
不过棋也不仅仅指的是棋子,也只是的谋略布局,北莽帝师太平令曾经说过:你以中原九国做棋盘,我以两朝分黑白,你约莫要少去一甲了。黄三甲以中原为棋盘,太平令以两朝做棋局,不过最后太平令折腾大半生,好像也没下成啥样就是了。
算甲算也就是演算,计算,实质是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谶纬学,包括了预示吉凶,推演未来等内容,是中国两汉时期,把经学神学化的一种儒家学说。黄三甲自称是阴阳谶纬第一,因而也被称作是”算甲“。而这位疑似穿越者的翻书人,除了知道千年以后的情况以外。他对某个人的未来、气运和命运也是了如指掌,这个大概是算出来的吧。
在另外一个版本的十三甲当中,还有一个名为”数甲“的,其实和”算甲是类似的。赵黄巢,乃是离阳皇室的老祖宗,为了赵氏入龙虎山结庐修行。天时地利人和,北莽的国师袁青山最擅长的是算人和,而黄三甲黄龙士则最擅长算天时,剩下的就是这个修孤隐的赵黄巢,最擅长的就是地利了,被称为“数甲”。
书甲书就是书法、书写的意思,中国书法上一般分为“正书”、“草书”、“隶书”、“篆书”,而黄三甲自称是“草书第一”,在草书上“一骑绝尘,无人争锋。”不过“书甲”也有着不少争议,离阳官方推出了“书画双甲”的纳兰右慈,写出了当世第一行书《升观贴》。而西楚(那时候还没徐骁横扫春秋)也力鼎“篆隶草行楷,皆千年榜眼。”的齐练华,写出了当世第二行书的《战国贴》。不过齐练华也好,纳兰右慈也罢,他们的书法造诣直追古代圣贤,但是也未有突破,还是不如黄三甲。
兵儒释道剑棋书画茶诗等春秋十四圣,我独霸三甲,不愧为黄三甲。
剑甲雪中剑道占据了武道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分量极重了。千年以来剑道第一的要数八百年前的道祖吕洞玄,而这五百年来,剑道就要以李淳罡为尊了。春秋十三甲当中,李淳罡的剑甲魁首,可以说是最没有争议的了,毕竟,他一个人,就带领了一个江湖的风潮,“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
李淳罡一件破甲两千六后,气长千里又百里入天人境,但是也因此重伤,他不飞升,不转世,一剑万里,为后世剑士开山,同时也造就了一位新的剑仙——邓太阿。邓太阿不走剑道而走剑术,千年以来剑术第一,可以说的李淳罡后的新一代“剑甲”。
兵甲世界上本来没有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即便是北凉王徐骁,也是在屡败屡战当中起来的。但是西楚兵圣姜白夔,无敌于春秋九国,可以说是几近百战百胜。但是很可惜,他就输了一场,就是输了这一场,让西楚亡了国,让他丢了命。春秋兵甲姜白夔,战死西垒壁之战,也就成就了陈芝豹。
陈芝豹用兵如神,西垒壁一战,陈芝不眠不休,身后号令卒换了六批十八人,军史官写断硬毫不下十枝,拖死了大楚最后的数十万青壮。同时在战阵前拖死姜白夔的妻女乱了叶白夔的心,叶白夔当场嘴角渗血。离阳王朝称陈芝豹为白衣兵仙,可以说是第一代的“兵甲”。
色甲色,也就是美色,天下最美的女人,春秋色甲就是西楚皇后,小泥人的母亲。西垒壁一战后,广陵王愿意用六千大魏武卒向徐骁换得这位西楚皇后,而徐骁则给这个色甲丢下了一丈白绫。青衣儒圣曹长卿喜欢了这个女人一辈子,“这个天下说是你害大楚亡国,我曹长卿!不答应。”
而后,黄三甲曾经培养了一个风尘女子,被称为是“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也就是李白狮李双甲,声色双甲,位于胭脂评之中。黄三甲也曾经用陆地神仙境的未来和李白狮去诱惑温华,让他刺杀徐凤年,而温华折剑断手足,退隐江湖拒绝了他。最后李白狮消失了,据说是与一个不知名的侠客相恋,逍遥江湖去了(不是温华)。
琴甲旧南唐的目盲琴师,在国破之后,抱琴沉江,可见刚烈。而书中还有一位目盲女琴师,也就是曾经刺杀徐凤年,最后和西蜀太子苏酥在一起的薛宋官。薛宋官是直接跨过金刚境进入指玄境,距天象也就一线之隔,曾在雨巷之中用胡笳十八拍打得徐凤年欲仙欲死。在杀手榜与呵呵姑娘并列第二。擅使南唐渔山派和东越广陵派的弹法,杀人是高手,弹琴也是国手。
不过我感觉如果要论琴甲的话,还有一位隐藏在幕后的,就是那位常年在上阴学宫道德林当中装瞎眼老琴师的初代儒圣张扶摇。毕竟弹了八百年,就算天赋再烂也该弹出花样来了。不过就是,为啥弹琴的都得瞎眼啊,这是啥设定啊……
画甲西蜀画师周鱼凫,在临终的时候画了一幅蜀国山河的画作,然后躺在上面,大醉而亡。而后出名的话就只有齐阳龙提拔的那位善画鬼神龙水的黄荃,曾经酩酊大醉画出了一副《醉八仙》,想必会是祥符十二魁中的“画魁”了。雪中这个画师就要会喝酒的设定我也是无力吐槽了。
刚听到周鱼凫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似乎听说过“鱼凫”这个名字,难道他的原型是古代的哪位画师吗?然后我仔细的想了想,“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呵呵,因为是《蜀道难》,所以是西蜀的画师周鱼凫吗?
地甲所谓地甲,大概就是类似于风水师了,司徒神策,擅长堪舆望气寻脉点穴,在离阳统一天下后,就被暗中赐死了。毕竟擅长寻龙望气,万一你去把龙脉挖了咋办,万一你跑去挖皇陵了咋办,这种危险人物,还是先弄死再说吧,所以司徒神策啥表现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凉凉了。
其实徐骁的义子姚简,也是类似于风水师的,擅长青囊堪舆觅龙,徐凤年小时候也跟着姚简到处跑去北凉各地堪舆地理。不过姚简又对黄龙白衣一并斩蟒龙的说法深信不疑,所以选择了陈芝豹,被北凉王赐予毒酒。所以其实风水堪舆这一块,和算甲、数甲也是搭边的。
法甲荀平,轩辕敬城亦师亦友的存在,国士无双,齐阳龙的三个记名弟子之一,也是齐阳龙最得意的弟子,虽说是法甲,但是尽得齐阳龙的纵横术精髓,学贯儒法辩才非凡。尚未及冠给先帝上二十一疏,全部石沉大海。二十四岁时被元本溪设计,替皇帝背了个大黑锅,被腰斩于闹市口,城内百姓分血烹食,可谓惨烈。而当年上的二十一疏已经成为离阳皇朝的治国纲领,离阳境内百姓无一不受惠于荀平。
荀平曾经借给徐骁五十两买了个手镯,结果是一个掉绿的假镯子,却成为了徐家的传家宝。妻子是九九馆的洪绸,皇后赵稚和北凉王妃吴素的好友。而荀平则被称为,如果再活二十年,就能与张巨鹿一较高下的存在。后世当中,唯有修屠龙术,不为帝王谋,只为苍生谋的北凉孙寅能够赶得上他。
道甲道甲也就是道家的最顶尖的存在了,其实感觉和离阳所谓的道首类似,道首就是道教当代祖师爷,需要修为人品都能服众才行,百年以来只有齐玄祯才是当之无愧的道首,也是春秋十三甲当中的道甲。据李淳罡的说法,赵黄巢也是有资格当道首的,毕竟他和齐玄祯也曾经论道数次,不过他不愿意出头罢了,所以道首的位置也一直轮空。
洪洗象出世时,洪洗象是当之无愧的道首,也是当世道甲,而洪洗象兵解转世后,李玉斧即便天赋修为都能够服众,龙虎山天师府也不一定会服气。毕竟龙虎山也还有一个当初请下了龙虎山初代祖师爷的赵凝神在,而武当山也一贯不喜欢争,想必还是会落空。
释甲释甲和道甲也是相对的,在佛家还有一个佛头的称号,是佛门的领袖。虽然佛家没有人担任佛头,但是却有一个大家默认的佛头,那就是两禅寺的龙树僧人,佛门佛圣,也是春秋十三甲当中的释甲。北莽灭佛之时,前往道德宗,面对道德宗五位真人,光挨打不还手,最后圆寂。而后白衣僧人李当心携黄河之水而来,水淹道德宗还礼。
龙树僧人去世后,李当心就是当之无愧的佛头了,虽然之前他就可以当佛头了,但是李当心拍拍屁股结婚去了,压根儿没搭这茬。此外就是病虎杨太岁,本来也有望做佛头的,但是杨太岁虽然出家了,其本质所行还是法家的纵横捭阖术。未来有机会成为释甲的想必就是小和尚吴南北了吧。
刀甲春秋十三甲当中,最后一个死去的就是这位刀甲了。雪中江湖当中,说起用刀,第一人让人想到的就是顾剑棠和他的成名绝技方寸雷了。南疆刀法宗师毛舒朗,曾经与李淳罡齐名,称为北李南毛。可惜刀剑之争毛舒朗输了,而后顾剑棠崭露峥嵘,一路南下,挑战毛舒朗,胜之,被称为刀法圣人。成为了世人公认的刀法第一宗师。
不过后来的一件事让世人知道,顾剑棠,还算不得刀法第一。祥符二年春,顾剑棠与人比试,输了,此人还是用刀的,而这个人,就是春秋刀甲,徐凤年的外公,吴素的父亲,齐练华。那个差点成为书甲的齐练华,他化名吴疆一直守在北凉王府,最后他要告诉世人,徐凤年还有长辈在,他受了委屈,还会有人给他找回场子。
春秋十三甲就是这十一个人了,但是也还有很多的风流人物不在其中,留给了读者很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再猜测一下可能还有什么甲的存在呢?
枪甲:最出名的是四大宗师之王琇,但是后期应该是让位给陆仙之下我无敌的北凉五五徐偃兵,单论枪法,陈芝豹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魔甲:天下第一的大魔头,四百年前扫荡江湖的忘忧天人高树露,百年前的魔教教主刘松涛,还有寻找秦皇八百年的女魔头洛阳。
刺甲:前期大概得让位给北莽朱魍头号杀手一截柳,而后期应当是非呵呵姑娘莫属了。
骑甲:北凉铁骑甲天下,大雪龙骑雄北凉!
此外就是网友恶搞的几个甲等人物了:路人甲:在剧中除了打酱油就是打酱油,啥也没干的路人甲顾剑棠;
炮甲:干啥啥不行,那啥第一名,春秋炮甲轩辕大磐,啥也别说了,大家都明白;
床甲:徐凤年不是真无敌,世间犹有裴南苇。什么天下第一,还不是扶墙而出。
你还记得有什么甲的存在呢?
文章中《雪中悍刀行》系列图片来源于潇湘过客莫念
他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怎样?
当年嘉庆铲除和珅不全是因为他贪污,而是因为和珅影响到了皇权。当时的乾隆曾承诺只当60年皇帝,坚决不超过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但乾隆没料到自己的寿命如此长,85岁的时候,兑现承诺乾隆只好选择选择将皇位传给儿子嘉庆,自己成为太上皇。世间无后悔药,棋局已定,身为九五之尊乾隆不可悔棋,但又有谁说了退位就不可掌权呢?
虽退位成为太上皇,但朝廷中的实权依旧在乾隆手中,为掩人耳目,乾隆找了一个权力的执行者,和珅。和珅帮助乾隆就与嘉庆结下了梁子。乾隆当几年太上皇,和珅就辅佐他几年。和珅借自己权倾朝野,一手遮天,不择手段连拢朝中大臣,丝毫不把天子嘉庆放在眼里,这搁谁身上谁能不气?!
当时嘉庆对乾隆相当不满,但有苦难言,乾隆父亲,不可以上犯下,所以只能把气撒在和珅身上。导致乾隆前脚刚走,后脚和珅就被嘉庆满门抄斩。其实和珅也想过与嘉庆缓和关系,但是嘉庆不干,和珅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再来说一说和珅的独子丰绅殷德。丰绅殷德是乾隆身边的红人和珅的儿子,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亲自为他赐名“丰绅殷德”,儿时五岁便与固伦和孝公主定了娃娃亲,进一步得到乾隆的赏识后,乾隆五十四年,已经年满14周岁的丰绅殷德,正式迎娶了固伦和孝公主,成为了乾隆钦定的驸马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自从成婚后就相敬如宾,如果后来不出意外的话,也许两人还可以成一段佳话了。可世事无常,又有谁预料了下一步该如何走呢?
和珅家惨遭满门抄斩,和珅被嘉庆的一条白绫赐死,固伦公主前往讨情,但愿哥哥嘉庆皇帝网开一面不要祸及家人,看在妹妹的面子上,嘉庆没有杀了丰绅殷德。但为了防备与未然,嘉庆让丰绅殷德承袭和珅的爵位,不干活,免得再掀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但后来嘉庆又改变心意,削除了他的爵位,安排他担任散佚大臣,后看见丰绅殷德干得不错,又升他担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但是自从了这场变故,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之间的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管家口中得知丰绅殷德在国服期间与其他女人厮混生下一个孩子这个消息,激怒了固伦和孝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跑到嘉庆面前告状,因为她是自己最喜爱的小妹妹,嘉庆大发雷霆,革去丰绅殷德的官职,幽禁了他。谁曾想,幽禁之中的丰绅殷德,认为世态炎凉,颓废不堪。和孝固伦公主于心不忍,向嘉庆求情,放出了丰绅殷德,又加封他伯爵的爵位。丰绅殷德虽重获自由,不过他心灰意冷,忍受不了的和孝固伦公主又跑去嘉庆那里告状。丰绅殷德被流放到了乌里雅苏台工作。
虽是出了气,但还是念在夫妻之情上,向嘉庆求情让丰绅殷德回京,可惜丰绅殷德在回京途中生病,回到京城不久后便因病去世了。在他死后,公主愈发觉得生活无望,本和丰绅殷德共孕有一子,但不幸夭折,现如今又变成了寡妇,这使她更没有了活下去的欲望了。凄悲惨惨的独自生活了十几年后,49岁的固伦公主病逝,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
你有没有想要说的故事?
民间故事:两位大神斗酒,连喝10石酒,一个醉死一个疯
浙江绍郡有一位书生,叫李七,家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他屋后有一口甘泉,常年泉水不断,而且味道清甜,甘冽异常。用泉水酿酒,酒味道浓厚醇香,很容易喝醉。
李七家很有钱,良田百亩,除了交租外,所卖之钱不但能够养活全家人,而且盈余不少。所以,他家非常有钱,多年的积累,使得他家在当地算是首富。
李七爱喝酒,后来就用其中一顷之地(大约15亩地),用来种高粱,然后用这些高粱,配上屋后甘泉,酿成美酒,除了自己喝之外,还卖给别人。由于酿出来的酒质量高,所以远近都有名,许多人都到李七家买酒喝。
李七爱喝酒,家中酿酒后,他更是以酒做茶,终日口不离酒,酒不离口。他也很慷慨好客,有朋友来拜访,他总是和朋友喝个痛快,只是他酒量特别大,没人喝得过他。
慢慢地,李七越来越胖了,他便把家事交给别人,自己啥事不管了。而他家也更加有钱了,铜钱堆在仓库里,绳子都烂了,粮食和酒也有几大仓库,家中的金银更是不计其数。
附近的人,都喝不过李七,于是李七在家门口贴了一个告示,意思就是,不管是谁,只要敢和他斗酒并赢得过他,赏金百两。
告示贴出去后,无数酒徒来找李七斗酒。而每次有人来时,李七总是先喝三大觥酒,每个大觥都可以盛一斗左右的酒,喝完三觥酒后,然后李七开宴,与来者挨个喝酒,一轮喝完他再来一轮,从卯时到酉时,那些客人都醉倒了,李七却一点事没有。他不由得感慨一句:几十人来与我斗酒,居然如此不堪,还说什么能喝酒,不是笑话吗?
于是,李七一战封神,百里之内,无人敢和他斗酒。
听说隔壁吴郡的顾芷香能喝酒,于是李七买了条船,走水路到了顾家。他要敲门进去,但门人把他领到耳房,告诉李七:主人有规矩,如果能喝完三间耳房里的酒,才能有资格见我家主人。
三间耳房,每间房按小中大的酒量顺序放了三雅(一种酒旗)酒,小雅有三斗多酒,中雅有六斗多酒,而大雅则有一石酒。那些来斗酒的人,往往最多只能喝到中雅的六斗酒,便醉倒了。吴郡之人,因此不敢再找顾芷香斗酒。
李七哈哈大笑,转眼之间,喝完三大雅酒。喝完后,他神色如常,只觉得甚是痛快,不由得赞美一句:此酒美甚,快哉,快哉!
门人大惊,这是他第二次看到有人能喝完三雅之酒,连忙进去报告主人。顾芷香听说后,大喜,邀请李七到房间里,拜了又拜,还说平生最好饮酒,只是无人是敌手,如今有高人来,真是相见恨晚。
说完后,顾芷香拍了拍手,仆人抬来了一巨瓮酒,至少有五石。那仆人似乎早已熟练,拍开了逆封,酒香顿时飘了出来。
顾芷香一看酒来了,居然馋得流下了口水,一边对着李七施礼,一边下来说:贤弟恕罪,我一看酒就馋,你刚喝完三雅酒,这次我先喝一些。然后他就抱着巨瓮开始喝酒,顷刻之间,五石酒都被顾芷香喝了一半。
李七看到后,忍不住赞叹:兄台,你真是酒神啊!弟虽然不才,但也愿意兄一较高下!说完后,也抱着酒瓮大口喝酒,半刻间就喝完了剩下的酒,他还把酒瓮倒过来,里面滴酒不剩!
顾芷香大喜,于是让人准备酒菜,两人开始谈天说地,不断饮酒。
一夜之后,顾芷香不行了,终于喝倒了,而李七依旧没事,两人已经又喝了两大巨瓮酒,每个巨瓮都有五石酒。
醒来以后,顾芷香一看,这李七居然如此厉害,于是拿出醉仙桃酒给李七喝。
醉仙桃酒,乃是顾家王牌,这种酒极易醉人,稍微喝多一些就会中毒,饮酒者状若癫狂,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死。
李七不知道醉仙桃酒的厉害,三天之中,两人喝了六瓮醉仙桃酒。果然李七中毒了,好像失心疯一样,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认识别人了,每天像个疯子一样,或是唱歌跳舞,或是大吼大叫,或者又哭又笑。
李家的人知道后,连忙把李七接回家,找了很多医生给他看病,都说他是喝酒喝伤了,用解酒的东西喂给李七吃,但他病一点美好。李七还嚷嚷着喝酒,但是才喝一点就醉了,睡在床上打呼噜,再也没有醒来。
从那以后,人们都称呼李七为李酒颠。
三年之后,一个游方和尚经过李七家,看了看后,对门人说:这个房子酒气冲天,里面应该有人被酒困住了吧?我愿意为他医治。家人得知后大喜,邀请和尚医治,还说治好了可以给他一千两银子。
和尚给李七号脉后,笑了笑,说:这很容易治好,你们按我说的做就行。
和尚让人找来巨大的缸,里面盛满了清水,他往水里投了一个药丸,让人把李七的衣服脱下来,然后放在大缸里泡。泡了半天后,让人把李七弄出来,过半天再泡。如此三入三出,和尚大喝一声“醒来”,李七忽然醒了,说:咦,我怎么这般模样?
听家人说了自己的事情后,李七重金感谢和尚,从此酒量一般,再也不能多喝了。
想到顾芷香,李七赶紧让和尚去看看。和尚笑着说:他和你斗酒,喝了很多药酒,已经醉死三年了。也罢,我与你同去,让他复活吧。
李七不信,认为顾芷香不会。到了顾家后,顾家人一看李七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李七死了,因为顾芷香已经死了三年。由于他死后尸体不腐,家人觉得神奇,所以没有埋葬,一直安排人守护。
李七告诉顾家人,和尚有神术,可以复活顾芷香。顾家人不信,李七坚持表示可以,和尚也说能够复活顾芷香,顾家人才答应开棺。
开棺一看,一片雾气,全是酒味。雾气散了后,众人看到顾芷香两颊还红着呢,仿佛喝醉酒上脸一样。和尚拿出一个药丸子,塞到顾芷香嘴里,只听咕噜咕噜的声音,显然顾芷香吃了药丸。
过了一小会儿,顾芷香忽然伸了个懒腰,笑着说:哎呀,这一觉睡得真爽啊!他睁眼一看,发现那么多人围观自己,自己还睡在棺材里,大惊,问是怎么回事。家人把他三年前和李七喝醉仙桃的事儿说了。
顾芷香想起来了往事,了棺材,对李七与和尚施礼,感谢救命之恩。他还对李七说:贤弟啊,真是没想到,你的酒量实在是厉害啊!你才是真正的酒神啊,从今以后,我甘拜下风了。
李七说自己已经不能喝酒,顾芷香不信,和尚点了点头。顾芷香连忙喝了一碗酒,果然快醉了,原来他也不能喝酒了。
顾芷香怅然若失,和尚一语点醒他:小酌最妙。喝那么多酒,除了误事害人,而言,可有一丝好处?男儿不建功立业,不养家育子,不孝顺老人,纵然能喝四海之酒,又有什么用呢?只是浪费粮食,让家人担心罢了。
李七和顾芷香互相看了看,顿时醒悟,哈哈大笑,从此不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