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2手游中文,文明与征服s2北条时宗阵容搭配?
1.平民万金流:李顺臣+北条时宗+海尔曼。
注解:
北条时宗:全力量没说。
李顺臣主防副敏捷(出手必须快于北条)
海尔曼:全防御。
阵容技能:
北条时宗:野太刀突进+鼓噪进军。
副将李顺臣:胜利祈祷+意志之锤。
副将海尔曼:坚韧意志+阵前辱骂。
搭配思路:
这种玩法属于比较百搭的阵容,有输出也有控制,玩起来不错。
2.高配版阵容:
副将军北条时宗:推荐S级技能。
副将军坦丁:超长枪密集阵+瑞士卫队,罗马盾+大方阵。
高级阵容:
君士坦丁技能-罗马军团盾墙+西班牙大方阵。
副将:北条时宗:推荐s级技能。
副将:克里奥佩特拉:散兵战术+天主盾,稳定军心+回复技能,龙骑兵+斯巴达。
文明时代虚无版怎么创建历史事件?
回答如下:文明时代虚无版是一款虚拟游戏,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让玩家可以在其中创造自己的历史事件。以下是一些创建历史事件的方法:
1. 创造一个新的文明或国家:在游戏中,您可以创建一个全新的文明或国家,给它起一个名字,并设计它的文化、政治体系、经济模式等。您可以编写自己的历史,描述您的文明或国家是如何兴起、发展和衰落的。
2. 制定一个新的法律或政策:您可以在文明时代虚无版中制定一个新的法律或政策,例如禁止奴隶贸易、推行普选制度等。这些政策将影响您的国家或文明的发展,并可能成为历史事件的起点。
3. 创造一场战争或冲突:您可以在游戏中创造一场战争或冲突,例如两个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种族间的冲突等。您可以编写自己的历史,描述这场战争或冲突的发生、进展和结果。
4. 发明一项新技术或发现一座新大陆:您可以在游戏中发明一项新技术,如印刷术、蒸汽机等,或者发现一座新大陆,如美洲、澳洲等。这些事件将改变世界的格局,并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5. 创造一位伟大的领袖或英雄:您可以在游戏中创造一位伟大的领袖或英雄,如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孙中山等。您可以编写自己的历史,描述这位领袖或英雄的事迹和成就,以及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总之,在文明时代虚无版中,您可以创造自己的历史事件,让您的文明或国家成为历史上的一部分。
文明新风尚内容?
一、社交距离鼓励娱乐、休闲、餐饮等公共场所采取限量、预约、错峰等方式,减少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设置明显标志,倡导公众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进入医院、公共交通工具等较为密闭的场所时佩戴口罩;公共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必须佩戴口罩。
二、勤于洗手
督促公共场所、餐饮、学校、医院等场所设置洗手池,配备洗手液;广泛宣传“七步洗手法”,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勤洗手;倡导公众在咳嗽或打喷嚏后、照顾病人时、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外出回家时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三、分餐公筷
制定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和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和各级各学校全面推行分餐制;鼓励饭店、餐馆提供分餐服务,在醒目位置设置“分餐分食,公筷公勺”宣传提示。
四、革除陋习
倡导健康文明饮食,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生肉、草乌等陋习,少食腌肉腌菜等腌制食品,普及识别有毒野生菌知识,树立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饮食新风尚。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引导群众合理膳食,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五、科学健身
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完善各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分钟健身圈”,推进全县行政村以上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推动大、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向全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试点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并落实“工间操”制度。学校坚持组织开展每天1小时以上校内体育活动。
六、控烟限酒
各党政机关全部建成无烟党政机关,巩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创建成果;促进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政府机关公职人员、医务工作者和教师带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加强有害饮酒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不饮酒、少饮酒、不酗酒。
七、文明出行
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文明驾车,车辆行人各行其道,遵守交通信号灯,按序通行,不乱停乱放,机动车礼让行人,行人不乱穿马路,不翻越护栏。
八、无偿献血
倡导每个公民把无偿献血作为爱心奉献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带头献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成人在校生率先献血。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献血者的关爱、激励和褒奖,营造献血光荣、我要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
什么是文化?
从文化、文字、文明定义与关系论证中华文明3600年,而不是5000年
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分布图
【文化的定义】“文化”这个概念的涵盖面极为广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
中国文化元素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意大利文化元素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干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以简明的语言,概括地给文化下了描述性的定义,即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的复杂合体。
【文字的定义】文字是人类语言的视觉形式,是交流思想的图像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工具。文字的产生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现在世界上的语言有2700多种,方言则有7000-8000种。其中重要的语言约有200种,且有自己的文字。象形文字是人类文字的共同源头,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不同的文字形式。文字与语言直接相关,而语言与思维直接相关。
甲骨文的12生肖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文字的定义是:1)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2)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英文等。上面两个定义将文字与语言紧密相关,认为语言是文字的基础,而文字仅仅是语言视觉符号性外化。
《韦氏国际词典》(第三版)将文字定义为Something written as letters or characters formed on a surface that serve as 1) visible signs of ideas, words or symbols; 2) a letter, note or notice used to communicate or record information。这个定义表达了更加宽泛的内容,即任何人造视觉符号,只要与意义表达相关就可被视为是文字。
法国学者George Jeans将文字定义为:“文字是指一套公认的、有具体形式的记号或符,用以记录人们希望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古代岩画
从上面列出的定义看,文字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形式和不同的内涵。广义上讲,凡是能够记录思想和表达的符号就可以成为是文字。广义的文字观强调了符号的视觉形式、记录思想的能力和能够通过思维的逻辑及按照一般通用规律可以得到读解的特点。按照这个定义,史前的岩画就是文字,因为岩画记录了人类表达。同样,现代高速公路上的路标、建筑的蓝图、现代计算机中的很多图标、数学和化学符号等也可以被视为文字,因为数学符号 (如≠、≥、△等)和化学符号(如H、C、O、Na、Mg)都具有上述特征,并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这些符号具有明确的可读和可理解性,且完全可能通过语言进行浮现。狭义上讲,文字仅仅指的通过规定的书写系统记录人类语言与表达的视觉符号。按照这个定义,文字则被狭义到那些具有规定性图形,并能够直接与语言相关的视觉符号。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与区别】简单地说,文化常指观念,文明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产生的实践成果。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表现,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结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础。文化可以决定文明的命运,文明的程度可以影响文化的改变。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较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3)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 “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4)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明阶段的界定】皮特·斯特恩斯在其所著的《全球文明史》提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度发达的宗教、政治系统和大型建筑的庞大帝国都是一种普遍模式即酋长领地的变种。”但是同时,他又将其他因素也归结为文明的要素:“最初的文明……产生了文字、较大的城市以及复杂的社会结构等……它拥有与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尽管“高度发达的宗教、政治和大型建筑”都是比较相对和模糊的概括,但是,文明的基本元素已经较好显现。
比斯特恩斯更加简单的概括来自于俄罗斯历史学家维克多·V·瑞布里克。他将多个文明因素进行考察后,提出了三个文明的主要特征,正如他在《世界古代文明史》所说:“……相对于原始时代而言,它(文明)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文明以城市、国家、文字等的出现为表征,以此区别于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虽然瑞布里克的判定标准更加简练,但是他提出的判定仍然同斯特恩斯一样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在考古学上如何界定一个古人类遗址是否进入了文明阶段呢?195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一个叫克拉克洪的学者提出了三个考古标准:城市、青铜器、文字,这一个标准很快被世界学术界所公认。发现了城市遗址,可以证明社会不再是低级的公社阶段;出现青铜器说明生产力得到了实质上的进步;文字的出现也是高级社会的产物。这三个标志中,城市最重要,人类出现了城市,就代表国家已经开始产生。
克拉克洪提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经格林·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丹尼尔提出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
【从四大文明古国到五大文明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
近百年来,在我国国内和海外华侨中间,一直流传着“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几乎所有的学生从小都被灌输着种标准的观念:“我们的祖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这种说法只是在我国以及一些华侨地区(或者说汉字圈)里流行,从未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
美国威廉·麦克高希认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则更加谨慎,他说:“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
早期文明发源地
根据今天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史的认识,应该承认,过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不该说“国”而应该称为 “文明发源地”或者“文明的摇篮”。考古研究更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地区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南亚的印度河流域。这三大地区首先出现了文字和青铜器,中国的甲骨文在年代上要远远晚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再加上欧洲文明发源地——古希腊,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的提法相对科学一些。
(1)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早王朝,兴起于两河流域。两河文明是西方最早、最原生的文明,其以极具特色的楔形文字泥板、宏大的神殿建筑为代表。
乌尔城遗址
苏美尔泥板文字
(2)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
公元前3500年早王朝,古埃及文明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影响发展而来,以象形文字和包括巨大的金字塔在内的石造建筑为象征。
金字塔
古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
(3)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
公元前2700年哈拉帕文化,受两河文明影响,仅仅延续了1000年左右的历史就消亡了。印度河文明虽然发现了不少刻在石、陶、象牙上的字符,但至今无法解读,这与中国早期的情形类似。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
哈拉帕印章文字
(4)中国(公元前1600年至今)
目前考古学上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明遗址是殷墟遗址,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甲骨文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距今3600年左右。
殷墟遗址
青铜器与甲骨文
(5)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50年)
公元前1900年米诺斯文明,“海洋文明”,区别于以上4中“大河文明”,明显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影响,兴起于爱琴海区域的克里特岛属于青铜时代的中晚期。消亡于公元前1450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的商朝中期)。
古希腊戈提那遗址
尚未破译的古希腊线形文字A
【结束语】“五大文明发源地”的说法忽视了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美洲的古文明,虽然这些文明没有发展壮大,但是毕竟也是存在过的。于是又有学者加入了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而澳大利亚没有出现过文明,所以不列入。
按照文明的三要素来判断,石峁遗址、良渚遗址、三星堆遗址只能是古文化遗址,而不是古文明遗址,因为这三者都没有发现文字。二里头遗址是中国许多考古学者认为是夏朝文化遗址。然而二里头遗址只发现了城市,也没有文字,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青铜器(只有小型的少量的青铜器),因此很难证明是文明遗址,更不能证明就是夏朝都城遗址。依据目前的证据,只能说这四者是处于古文化向古文明过渡的时期。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算起,中华文明约有3600年的历史。
古文明的判定,最主要的是证据,不能因为出土了几件精美的石器或玉器,就说是古文明,那样的话,文明古国产生了几十万年了。更不能大言不惭的说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用火和制造石器工具,中华文明已经具有180万年历史了。
万能宇宙第一定律?
第一个公式:1+1=2(人类是一个善用抽象概念,寻找确定性的物种(1+1=2),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了它的文明。)
第二个公式:E=mc²(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人类懂得并运用它,并且掌握了核武器)
第三个公式:S= -∑ Pi In Pi (人类还认识到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熵的定义),并且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了解了宇宙诞生的原理。)
薛定谔(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