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蝮蛇胶囊,农村老人常说?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90%的人都被猪肥头大耳的样子骗了,蛇虽然很可怕,可在猪面前就是“移动辣条”?答案颠覆你的认知,可不是猪不怕蛇毒,而是因为这些。
提起猪,人们能想到的就是一种食材和猪肥头大耳、憨头憨脑、吃饱就睡、懒得出奇的样子。
说起蛇,大家能想到一些关于蛇的故事。比如“白蛇传”、“农夫与蛇”,俗语“打蛇打七寸”,还有蛇的可怕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扭曲样子。
很多人认为猪肯定是怕蛇的,因为有些蛇有剧毒,咬一口就要命。猪怎么能是蛇的克星呢?这要从野猪说起。
野猪是什么动物?野猪是杂食性哺乳动物,已有4000万年的历史。野猪不挑食,只要是能吃的都能吃下。广泛分布在全球,包括我国的东北三省、云贵川、福建、广东地区。在全世界共有20个亚种,外表看起来比家猪强壮得多,体型也较苗条,体重可达200公斤。
野猪辨识度最高的特点就是其棕色毛色、獠牙和如针一样的鬃毛。獠牙代表其战斗力,鬃毛代表其防御力。除此之外,野猪的蹄子也非常有力,能够牢牢地控制住猎物。
我国的野生华南虎灭绝后,野猪数量扩大不少,南方农村地区经常能看到野猪的身影,再加上野猪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不能随意猎杀,有的地方甚至闹“野猪灾”。
比如四川的很多农村地区经常就有野猪下山糟蹋农户的庄家,甚至伤及村民。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基本都见过野猪。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是人类驯化的第二个野生动物。第一个就是从灰狼中驯化出了狗。所以家猪的很多习性跟野猪是一样的,只不过家猪一些野性、鬃毛都退化了。
野猪为何不怕蛇?农村老人常说:猪是蛇的克星,是真的吗?
前面简单介绍了下野猪,那么野猪如何做到不怕蛇的呢?难道野猪也跟平头哥蜜罐一样对蛇毒免疫吗?
1、野猪身披铠甲,蛇无从下口。
蛇这种动物虽然很可怕,但是蛇捕猎的方式大多是都是偷袭,需要悄悄地接近猎物,然后张开大口咬住猎物,然后用身体缠住,使其窒息而死或直接生吞目标。
蛇的捕猎方式适合猎物表皮相对光滑的目标,如果是目标是野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野猪不仅“皮糙肉厚”,而且其身上的长满了如针一样的鬃毛,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立即倒竖起来。别说是蛇了,连猎豹这样的捕猎高手都不敢把野猪怎么样。
蛇要是敢猎捕野猪,这种感觉就相当于有人拿着无数个针扎你一样难受。
再加上蛇需缠绕目标卷起来再吞掉,但是野猪体重高达200公斤,身形较大。一般的蛇不过2到5米,是没有办法困住野猪的,更不可能顶着针扎去生吞。
总之,蛇没办法捕猎野猪,但是野猪却是猎杀蛇的高手。
2、野猪不怕蛇毒吗?
很多人认为野猪不怕蛇,是因为野猪不怕蛇毒,其实这不完全正确。
真正的原因是蛇根本没有机会“放毒”。
前文说到,野猪皮糙肉厚,还有鬃毛保护,除非是大型巨蟒,根本不可能对野猪构成任何伤害。
蛇毒需要通过毒牙把毒素注入血管才能生效,蛇还没来得及咬中野猪,估计已经被野猪踩住了,然后吃掉了。
吃进野猪胃里蛇毒会被野猪强大的消化能力中和掉,野猪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
野猪的战斗力如何?农村俗语:一猪二熊三老虎。
这句俗语说的就是过去农村地区三种野兽的战斗力,野猪排在榜首,可见其实力不容小觑。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个俗语,但是大家想想,野生老虎基本很难看到。熊更是少、狼也只存在少数无人区了,能横行农村田地“如入无人之境”的只有野猪了。
没错!野猪现在是很多南方省份最凶猛的动物,你还拿它毫无办法,因为野猪喜群居,一来就是一群,二来野猪还是保护动物。村民是毫无办法的,好在野猪造成的损失,都会有补偿。
野猪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野猪的咬合力惊人。
我们知道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狼的咬合力在184公斤左右,野猪可以达到200公斤,在撕咬猎物上,野猪好不逊色与狼,足见野猪的战斗力。
野猪咬蛇一口就能咬成两半截,难怪有小伙伴说,野猪见到蛇就跟吃辣条一样。
2、野猪的破坏力惊人。
野猪的破坏力是惊人的,野猪破坏庄家的主要依靠的就是猪拱嘴。野猪的猪拱嘴能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可以推动40~50千克的重物,差不多一个成年女性或老人的体重。
猪拱嘴即可以刨地,也可以当武器。四川地区很多野猪出没的地方,都要村民被猪拱过,有的还受了伤。
除了猪拱嘴以外,雄性野猪的獠牙也是非常厉害的。其实家猪也是长獠牙的,只不过还没长出来就被送到餐桌了。
3、野猪善于奔跑。
野猪生活在灌木、森林,善于长久奔跑,虽然奔跑速度不及其他食肉动物,但是野猪可以连续奔跑15~20公里,这相当于跑个半个马拉松了,这样的体力相信很多人都比不上。
蛇的爬行速度当然比不上野猪的。蛇类爬得最快的乌梢蛇,不出10米就能被野猪追上。
4、野猪嗅觉出众,蛇藏得再深也找得到。
野猪的猪拱嘴除了可以当武器以外,其灵敏优秀的嗅觉不属于狗和狼。雄性野猪甚至可以闻到雌野猪的位置,可以用“难以置信”来形容野猪的嗅觉。
野猪不仅可以通过鼻子分辨食物的成熟度,而且还能闻到深达2米积雪下的核桃,当然也包括了藏于地下冬眠的蛇。
不少农村的小伙伴都见过野猪拱地的样子,其实这就是野猪闻到了藏于地下蛇的味道。然后不停地用拱嘴拱地,把蛇找出来,正在冬眠的蛇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就这样被野猪吃了。
野猪还特别喜欢吃蛇肉,吃完一个继续找下一个。
总之,野猪靠其皮糙肉厚的盔甲让蛇难以对其造成伤害,而野猪的战斗力完全碾压蛇,特别是野猪难以置信的嗅觉,挖地三尺都能找出蛇,严格来说野猪确实是农村地区中小型蛇的“克星”。
农村地区野猪越来越多的原因?我们四川的野猪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比如四川的通江县每年都要理赔很多野猪糟蹋农户庄稼的事情,甚至还造成了案件积压。
我们不禁要问,为啥野猪越来越多了。
首先就是野猪的天敌消失了。野猪的天敌并不多,华南虎就是野猪的天敌,但是野外的华南虎已经灭绝,其他肉食动物基本不会对野猪这种群居动物构成太多威胁。
再次,最近几年四川农村都在搞“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再加上禁止打猎,农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不仅野猪多了,野鸡也多了起来,时不时还能捡到野鸡蛋。
最后,野猪虽然也让农户烦恼,但是野猪对整个农村的生态环境是有贡献。野猪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用拱嘴刨地,这不仅能疏松土壤,也能加速落叶枯木等的腐化过程,使土地更加肥沃。
因为野猪有这些好处,所以野猪也被我国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单,可不是能随便猎杀的。
除了野猪以外,蛇还有哪些克星?1、鹰、雕、蛇鹫。
这类飞禽,体态雄伟、性情凶猛,有锐利无比的尖嘴,脚爪有钩,不仅能捕食小动物,更是蛇的空中威胁,几乎招招致命。
尤其是蛇鹫,明明是飞禽却用“蛇”做名,不仅是“长腿欧巴”,还自带厚鳞盔甲,蛇咬都咬不动,所以蛇鹫是很多毒蛇的天敌。
2、蜜獾。
蜜罐俗称平头哥。为何叫平头哥?因为它被称为“陆地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
能与非洲雄狮一争高低,与花豹打个平手,面对一群鬣狗也不会吃亏,遇到小蛇就跟遇到“移动烤肠”一样。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蜜罐不怕毒,即使被咬了,休息几个小时没事了。再毒的蛇拿蜜罐也没办法。
3、蛇獴。
又一个以“蛇”开头命名的动物,不用想这是蛇的天敌。
蛇獴比平头哥“蜜罐”更厉害。蜜罐要是被蛇咬了,还要休息一会,蛇獴完全不用,对蛇毒完全免疫,如果飞禽抓蛇还需要一点技巧,那蛇獴就是天生蛇的克星。
4、鹅与猫。
以上的动物,其他大家不常见,主要生活在非洲地区。有没有一种动物是大家比较常见的呢?
有的,那就是农村养的大鹅和猫。
苏东坡也曾在《仇池笔记》中写道:“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大鹅的彪悍大家都知道,很多短视频都有农村土狗被大鹅逼到墙角或大鹅扯着脖子追小孩的视频。
这是因为鹅有很强烈的领地意识,所以能预警防盗,伸长脖子发出破天惊叫,把蛇吓跑。
猫主要是因为猫动作敏捷,蛇所有动作在猫眼里都是慢动作,简直就跟幻灯片一样,所以猫的爪子多拍几次蛇的脑袋,蛇就会溜走。
5、其他天敌。
刺猬,蛇不会主动找刺猬的麻烦,但是幼蛇却是刺猬的美餐。
刺猬在遇到威胁的时候,会把自己蜷缩成一团,爪锋利,背上和身体两侧布满了像针刺一样的荆棘,一般的蛇真拿刺猬没办法,
蛇怕的天敌动物不少,因为自然界讲究“一物降一物”,蛇也难逃命运。
有些动物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限制蛇在这个世界上的数量而量身定制,比如上面提到了蛇鹫和蛇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蛇毒无效”。
家猪也不怕蛇吗?从遗传来说家猪也是不怕蛇的,但是因为家猪毕竟是从野猪驯化而来的,但是现在很多家猪都是圈养,短暂的“猪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蛇。
写到最后:野猪不怕蛇,主要是凭借其皮糙肉厚和如针一样的鬃毛,让蛇无法下口,加上野猪体型巨大,蛇根本无法捕杀。
野猪的嗅觉极其优秀,可以嗅到藏于洞中的蛇。野猪的战斗力和破坏力都很强,一般的蛇即使正面对抗,马上就会变成野猪的甜点。正如很多小伙伴说的那样,猪吃蛇就跟吃辣条一样,太轻松了。
最后,野猪是保护动物,不能随意猎杀,拒绝野味。
喝苏打水能够降尿酸吗?
多喝苏打水,通常可以帮助一定程度降低尿酸。但如果仅通过多喝苏打水、而拒绝该进行的其它治疗,是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因为多喝苏打水、碱化尿液的做法相当于“扬汤止沸”,要等到碳熄、汤凉,恐怕汤已经快蒸发干了。
所以,苏打水能够帮助降尿酸,但绝不能替代其它降尿酸手段。
尿酸高源于两方面,任一方面失调均可升高尿酸许多朋友认为尿酸高是吃出来的,也有很多朋友郁闷:明明自己没吃嘌呤高的食物,尿酸也高?
其实人体内的尿酸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尿酸主要来自于日常所吃食物,约占总量的20%;而内源性尿酸约占总量的80%,主要来自于人体内每时每刻的细胞衰老、分解,衰老细胞分解,经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生尿酸。
人体中尿酸的排泄途径,大约70%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剩余的排入肠腔,降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肾脏排泄一般经过4步:先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以及分泌后重吸收,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所以简单来讲,尿酸生成过量或是尿酸排泄减少,都会导致体内尿酸总量增加。偶尔的尿酸生成-排泄平衡失调,人体代谢系统是能够调节回来的,但如果处于长期失衡状态,体内尿酸水平便会逐渐升高。
尿酸高,不仅容易关节剧痛,甚至还要命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当体内血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就容易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于关节处,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红、肿、热、刀割般剧痛。
2. 痛风石
痛风反复发作,疼痛会逐渐波及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结节”(痛风石),痛风结节的出现,是疾病进入严重状态的警戒信号。
3. 痛风肾损害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产生的垃圾、毒素和多余的水分。
尿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垃圾,同样也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痛风患者血液中的尿酸过多,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将形成尿酸盐结晶,当这些垃圾通过肾脏排泄时,就容易沉积在肾脏组织,表现为肾髓质或乳头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形细胞和巨大细胞反应,导致痛风性肾脏病的发生。
肾脏在人体器官中,属于“忍耐力”极强的脏器。发生病变的早期也很难表现出症状,甚至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而当有感觉异常时,往往肾功能已明显受损。当肾脏的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时,往往会病情急剧变化,肾功能持续恶化,其中17%~25%的患者最终死于肾衰竭。
4. 痛风伴发疾病
痛风一般是由急性痛风发作开始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医治时间长就会产生伴发病而难治愈。痛风患者一般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功能会明显降低,因此相当容易伴发各种严重的疾病,称之为痛风伴发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狭心症、脑血管障碍等。
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管因缺氧而导致乳酸生成增加,而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抑制作用,使尿酸排出减少,造成尿酸潴留,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血管壁,促进脂质的过氧化,伴随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引起动脉硬化。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岛β细胞而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有0.1%~0.9%伴有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者则占2%~50%。苏打水为何能帮助降尿酸?不同pH值水平下,尿酸盐的溶解度差异明显。
尿酸不容易溶解在酸性溶液中,当尿液pH<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减少;当pH>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因此只有将尿液碱化,才能使尿酸溶解,并将其顺利排出体外。由于痛风患者的尿液pH值比正常人低,尿中含有大量尿酸,当人体内水分不足时,尿酸钠的溶解度比尿酸高,极易形成肾结石。为了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形成新的结石,就必须碱化尿液。
苏打水中含有碳酸氢钠,因水中含有解离的碳酸氢根离子而呈碱性。有助于痛风患者碱化尿液,排出尿酸。
喝苏打水在西方国家中其实很流行,近几年,体会到苏打水好处的中国人也逐渐增多,市面上的苏打水饮料品种也增加了。如果痛风的患者朋友对于苏打水的口感难以接受,那么,白开水、淡茶水也同样是您补充水分的良好选择。
药物促尿酸排泄时,常联用苏打水的核心成分除了日常喝苏打水,苏打水的核心成分——碳酸氢钠,还在治疗中经常被用到。
降尿酸药物中有一类为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典型代表有丙磺舒(羟苯磺胺)、磺吡酮(苯磺唑酮)和苯溴马隆(苯溴香豆酮)。它们在肾脏中发挥作用,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增加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率,以促进尿酸排出我们的身体。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以及对别嘌醇过敏或疗效不佳者,肾功能异常影响其疗效。由于这类药物可使尿中尿酸含量增高,一般慎用于存在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禁用。
而在使用这类药物降尿酸的同时,一般还会搭配上碳酸氢钠片使用。由于在用药后肾小管内尿酸浓度提高,若没有足够的尿液来稀释,有在尿路中形成尿酸结石的风险。因此,在服用尿酸促排剂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充分饮水保证尿量充沛,并尽可能碱化尿液,维持晨尿pH值6.2~6.5。
总结苏打水的核心成分——碳酸氢钠,可以帮助碱化痛风患者偏酸的尿液,帮助排泄更多的尿酸,降低尿酸盐沉积于泌尿系统的风险。但苏打水(碳酸氢钠)在降尿酸治疗中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不可替代降尿酸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并且存在胃肠道疾病、高血压时,碳酸氢钠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苏打水喝多了也会有不适。所以,患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朋友,还是建议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听取医生的专业治疗意见。
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觉得看了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有哪些中药不能当做食材使用?
你好,我是灯阳体质食疗,很高兴收到问题邀请,喜欢我可以关注我,还有更多关于食物养生的好文章:
你这个问题应该说有哪些重要可以当食材使用《中国药典》明确指出101中药食同源的产品,我这里给你一张表你自己对照
卫计委公布的最新药食同源目录
1丁香
2八角 茴香
3 刀豆
4 小茴香
5 小蓟 刺儿菜
7 山楂 山里红
8马齿苋
9 乌梅 梅
10 木瓜 贴梗海棠
11 火麻仁 大麻
12 代代花
13 玉竹
14 甘草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15 白芷 杭白芷
17 白扁豆 扁豆
18 白扁豆花 扁豆
19 龙眼肉(桂圆) 龙眼
20 决明子 小决明
21 百合 卷丹 细叶百合
22 肉豆蔻
23 肉桂
24 余甘子
26 杏仁(苦、甜) 山杏 西伯利亚杏 东北杏 杏
28 芡实 芡
29 花椒 青椒 花椒
30 赤小豆 赤小豆 赤豆
31 麦芽 大麦
32 昆布 海带 昆布
33 枣(大枣、黑枣) 枣
34 罗汉果 罗汉果
35 郁李仁 欧李 郁李 长柄扁桃
36 金银花 忍冬
38 鱼腥草 蕺菜
39 姜(生姜、干姜) 姜
40 枳椇子 枳椇
41 枸杞子 宁夏枸杞
42 栀子
43 砂仁 阳春砂 绿壳砂 海南砂
44 胖大海
45 茯苓
46 香橼 枸橼 香圆
47 香薷 石香薷 江香薷
48 桃仁 桃 山桃
49 桑叶 桑
50 桑椹 桑
51 桔红(橘红) 橘及其栽培变种
52 桔梗
53 益智仁 益智
54 荷叶 莲
55 莱菔子 萝卜
56 莲子 莲
57 高良姜 高良姜
58 淡竹叶 淡竹叶
59 淡豆豉 大豆
60 菊花 菊
61 菊苣 毛菊苣 菊苣
62 黄芥子 芥
63 黄精 滇黄精 黄精 多花黄精
64 紫苏
65 紫苏子(籽) 紫苏
66 葛根 野葛
67 黑芝麻 脂麻
68 黑胡椒 胡椒
69 槐花、槐米 槐
70 蒲公英 蒲公英 碱地蒲公英 同属数种植物
71 榧子 榧
72 酸枣、酸枣仁 酸枣
73 鲜白茅根(或干白茅根) 白茅
74 鲜芦根(或干芦根) 芦苇
75 橘皮(或陈皮) 橘及其栽培变种
76 薄荷 薄荷 薄荷
77 薏苡仁 薏苡
78 薤白 小根蒜 薤
79 覆盆子 华东覆盆子
80 藿香 广藿香
81 乌梢蛇 乌梢蛇
82 牡蛎 长牡蛎 大连湾牡蛎 近江牡蛎
83 阿胶 驴
84 鸡内金 家鸡
85 蜂蜜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蜂
86 蝮蛇(蕲蛇) 五步蛇 新增中药材物质
87 人参 人参
88山银花 华南忍冬 红腺忍冬 灰毡毛忍冬 黄褐毛忍冬
89 芫荽 芫荽
90玫瑰花 玫瑰
91 松花粉 马尾松
92 油松 同属种植物
93 粉葛 甘葛藤
94 布渣叶 破布叶
95 夏枯草
96 当归
97 山奈
98 西红花 藏红花
99草果
100 姜黄
101 荜茇
国家公布的101种药食两用中药有哪些?
按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名称修改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并起草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
名单显示,此前,共有86种药品被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单,新增加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等。其中,《原卫生部2012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此次也被列为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列入2002年原卫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二者被药典认定为不同产品后,此次也被新增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
序号 物质名称 植物名/动物名
1 丁香 丁香
2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
3 刀豆 刀豆
4 小茴香 茴香
5 小蓟 刺儿菜
6 山药 薯蓣
7 山楂 山里红
8 马齿苋 马齿苋
9 乌梅 梅
10 木瓜 贴梗海棠
11 火麻仁 大麻
12 代代花 代代花
13 玉竹 玉竹
14 甘草 甘草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15 白芷 白芷 杭白芷
16 白果 银杏
17 白扁豆 扁豆
18 白扁豆花 扁豆
19 龙眼肉(桂圆) 龙眼
20 决明子 决明子 小决明
21 百合 卷丹 百合 细叶百合
22 肉豆蔻 肉豆蔻
23 肉桂 肉桂
24 余甘子 余甘子
25 佛手 佛手
26 杏仁(苦、甜) 山杏 西伯利亚杏 东北杏 杏
27 沙棘 沙棘
28 芡实 芡
29 花椒 青椒 花椒
30 赤小豆 赤小豆 赤豆
31 麦芽 大麦
32 昆布 海带 昆布
33 枣(大枣、黑枣) 枣
34 罗汉果 罗汉果
35 郁李仁 欧李 郁李 长柄扁桃
36 金银花 忍冬
37 青果 橄榄
38 鱼腥草 蕺菜
39 姜(生姜、干姜) 姜
40 枳椇子 枳椇
41 枸杞子 宁夏枸杞
42 栀子 栀子
43 砂仁 阳春砂 绿壳砂 海南砂
44 胖大海 胖大海
45 茯苓 茯苓
46 香橼 枸橼 香圆
47 香薷 石香薷 江香薷
48 桃仁 桃 山桃
49 桑叶 桑
50 桑椹 桑
51 桔红(橘红) 橘及其栽培变种
52 桔梗 桔梗
53 益智仁 益智
54 荷叶 莲
55 莱菔子 萝卜
56 莲子 莲
57 高良姜 高良姜
58 淡竹叶 淡竹叶
59 淡豆豉 大豆
60 菊花 菊
61 菊苣 毛菊苣 菊苣
62 黄芥子 芥
63 黄精 滇黄精 黄精 多花黄精
64 紫苏 紫苏
65 紫苏子(籽) 紫苏
66 葛根 野葛
67 黑芝麻 脂麻
68 黑胡椒 胡椒
69 槐花、槐米 槐
70 蒲公英 蒲公英 碱地蒲公英 同属数种植物
71 榧子 榧
72 酸枣、酸枣仁 酸枣
73 鲜白茅根(或干白茅根) 白茅
74 鲜芦根(或干芦根) 芦苇
75 橘皮(或陈皮) 橘及其栽培变种
76 薄荷 薄荷 薄荷
77 薏苡仁 薏苡
78 薤白 小根蒜 薤
79 覆盆子 华东覆盆子
80 藿香 广藿香
81 乌梢蛇 乌梢蛇
82 牡蛎 长牡蛎 大连湾牡蛎 近江牡蛎
83 阿胶 驴
84 鸡内金 家鸡
85 蜂蜜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蜂
86 蝮蛇(蕲蛇) 五步蛇 新增中药材物质
新增中药材物质
1 人参 人参
2 山银花 华南忍冬 红腺忍冬 灰毡毛忍冬 黄褐毛忍冬
3 芫荽 芫荽
4 玫瑰花 玫瑰
5 松花粉 马尾松
6 油松 同属种植物
7 粉葛 甘葛藤
8 布渣叶 破布叶
9 夏枯草 夏枯草
10 当归 当归
11 山奈 山奈
12 西红花 藏红花
13 草果 草果
14 姜黄 姜黄
15 荜茇 荜茇
蛇遇到危险时怎么办?
不是所有蛇类遇到危险都会攻击人的! 很多无毒蛇,如草花蛇、翠青蛇、乌梢蛇等,遇到危险时,它们通常就是逃。就算大难临头它们迫不得已,对人咬一口,也造不成什么伤害。 再说剧毒蛇。剧毒蛇里,也有性情偏温顺和偏凶猛的两类。偏温顺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中华珊瑚蛇,这些毒蛇一般不是非常危险的状况,更倾向于逃走(胆大的也许就就地不动,盘起来,把脑袋缩在中间,毕竟毒液是王牌)。凶猛的剧毒蛇有:各种蝰蛇(圆斑蝰等)、各种蝮蛇(原矛头蝮等)、眼镜蛇、眼镜王蛇,这些蛇就会在危险降临时「先发制人」。 我一个朋友实地野游时,就遇过眼镜蛇,眼镜蛇也逃跑了,没攻击他。 倘若蛇感觉危险,真要准备攻击人的话,大部分蛇会摆出预先警告的姿势,一般就如同楼下所说:头骤然抬高,脖子变扁,如眼镜蛇和眼镜王蛇(部分无毒蛇也会脖子变扁),或者盘成一圈,头微微翘起,不断吐蛇信,做随时啄击状。 但也有的蛇就是直接下口,不警告的!如中国境内最毒的银环蛇,它咬人一般就是「想咬就咬」直接下口的,一点前兆都没有。不过银环蛇的性情偏温顺,不招惹它,一般也不会攻击人。 在中国境内的所有蛇类都不会把人当成食物,因此不会主动攻击人,攻击人一定是自卫本能。只要及时避开不招惹蛇,蛇不会攻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