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2012跟2011的区别,我们平时说的几级地震和建筑设计中抗震等级是一样的吗?
一、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如说汶川地震,震中汶川的烈度为11度,茂县的烈度为10度,锦竹为9度,什邡市为8度,都江堰为7度。也就是说,越靠近震中地震烈度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它取决于地震震级、震源距离、地质条件、地面状况等条件。
二 、地震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断层移动的距离*岩石的剪切模量=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其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震级每相差1级,能量相差31.6倍;每相差2级,能量相差就是31.6*31.6约1000倍。简单说,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8级的31.6倍,7级的1000倍,6级的31623倍,5级的1000000倍。
三、设防烈度(抗震烈度)
抗震烈度是某个地区的属性,是人为规定的,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比如说北京的抗震烈度是 8 度,上海的抗震设防烈度是 7 度。
这个是怎么确定的呢?一定程度上,设防烈度的制定跟设防目标相关。就拿北京来说,先统计一下历史上一定时期之内影响到北京的历次地震,看一下这些地震引起的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别是多少。现在的抗震规范,采用的是 50 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烈度。也就是说,50年之内,发生比这个设防烈度还大的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是10%。是50年一遇吗?NO,折算下来,是“475年一遇”。
什么意思呢?475年一遇的地震,今年发生的概率是475分之一,也就是0.211%,今年不发生的概率是99.789%。50年之内都不发生这样的地震,这个概率是 99.789% 的 50次方,也就是90%。而50年之内发生这样的地震的概率,则是 1 减去 90%,等于 10%。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 475 年一遇的地震。100年一遇的地震,小意思,都在我们的设防范围之内,也就是俗称的“小震不坏”;500年一遇的地震,刚刚好跟我们的设防目标差不多,次要结构可能会有小范围破坏,但是主体结构不会发生大的破坏,也就是俗称的“中震可修”;1000年一遇的地震,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设防目标,但是尽量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保证结构足够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争取做到房子虽然变形很大,但不会整体垮塌,保证逃生通道和逃生时间,这也就是俗称的“大震不倒”。
四、抗震等级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它指的是建筑结构的属性。比如说同一个地区,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一级,那栋楼的抗震等级却是二级。抗震等级也可以在局部调整,比如这栋楼整体抗震等级是三级,但是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柱子的抗震等级却是更高的二级。
它的确定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结构高度。而建筑物的结构配筋的确定则取决于抗震等级,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参见抗震规范里的这张表格。
注意到,我们说这张表适用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丙类建筑”如普通民宅等。至于更重要的建筑物如医院、学校等属于更高层次的甲类建筑或乙类建筑,查表时需要提高一个烈度。
比如说,以上海为例,同样是小于24米的框架结构,如果是菜市场,那就按7度查表,也就是三级,如果是小学教学楼,那就要按7+1=8度查表,抗震等级为二级。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结构类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物,中小学、医院等等通常要比菜市场、普通办公楼、住宅楼高一个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有什么用呢?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比如说,一级和二级框架结构的角柱,箍筋必须全高加密,而三级和四级的角柱却不需要特殊处理。
五、最后
1、地震震级是地震的属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地震烈度是地震对某个地区的影响,震中高,越往外越低。
3、设防烈度可以简单理解成某个地区475年内所能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烈度。如果实际发生的地震引起的烈度不大于设防烈度,建筑结构应该要做到不发生永久性的、不可修复的的破坏。
4、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属性,越重要、越容易受地震袭击、越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抗震等级越高,对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来源:建筑知识
腾讯为什么把华中总部设在武汉?
华中两字几乎就是武汉的专属,如果华中是一省,武汉就是华中省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企业的华中总部都在武汉的原因!
说腾讯吧华中总部放在武汉是由于武汉的营商环境,由于武汉的人才储备,教育资源等等。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却未免片面了。不仅仅是腾讯,几乎80%以上的企业,华中总部都在武汉。华中总部设在武汉的根本原因就是武汉在华中的城市地位和区位。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行政体制在省以上还有一级大区,当时有六个大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其中并没有华中区。中南区则包含了华中区和华南区。每个大区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基本上就是现在区号是三位数的那几个城市。东北的沈阳,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华南的广州,华东的上海,华北的北京,华中的中心城市就是武汉。后来虽然大区制取消了,省成为了中国最高的行政级别。但大区的划分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的经营来讲,把分公司按省划分未免太细了,浪费人力物力。按大区划分就刚刚合适。
一般企业划分的大区和中国的七大地理分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所谓的华中区,按地理意义包括了湖北、湖南、河南三省。不同的企业定义的华中区不同,有的企业会将江西、安徽纳入华中,有的企业还会将陕西、重庆等纳入华中。但无论怎么分,几乎总部都会选在武汉。
为什么?因为选在武汉几乎是所有条件下最优的选择。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居中,不仅位于全国正中,也位于华中的中心。总部设在武汉,到四面八方距离都适中,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城市本身来讲,武汉是多年的全国十大城市之一。城市基础实力雄厚,拥有丰富的科教文卫资源,城市综合实力在华中区域首屈一指。放在武汉,可以最方便的享用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
如果在一省范围内,企业的省级总部放在省会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在大区范围内,如果把华中看做一省,武汉就是华中省会。华中两字也将是武汉长期保持城市优势的关键所在,汇集了大量的企业总部,随之带来的人才资金优势,将是中部其他城市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吴江为什么会撤市设区?
苏州市9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并位于古城区的沧浪、平江、金阊三区为姑苏区,县级市吴江市撤县设区。区划调整后苏州城区将直接与上海接壤,此举将有利于加强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能力,理顺苏州古城保护和太湖整体保护开发的体制机制,还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提高行政效能。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介绍说,经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苏州市此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为: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苏州市姑苏区,以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的行政区域为姑苏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以原县级吴江市行政区域为吴江区的行政区域。
周伟强表示,苏州下辖五县市均是全国十强县,苏州市中心城市首位度偏弱,辐射带动能力不足,调整前苏州城区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全市占比不足四成,而调整后各项指标占比都将过半。同时,区划调整后苏州城区将直接与上海市接壤,进一步提升苏州市在接轨上海、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拥有部分太湖水面和岸线的吴江撤市设区,将使得吴江区既保持县域体制机制活力,又获得城区功能新的发展优势,并有利于理顺太湖整体保护开发体制机制。
记者了解到,沧浪、平江、金阊三区是苏州城市之核,苏州古城区集中在这一区域,但三区存在规模小、财政实力弱、发展同质化问题,此次合并成立姑苏区,将有利于对古城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此外,将设立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与新姑苏区一致,未来如设立管委会,将与姑苏区政府合署办公,专职负责古城保护工作。
周伟强还介绍说,此次苏州调整行政区划可减少2个县级行政建制,有利于减少机构设置,总体上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行政效能。
目前,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历时数月,在新行政区挂牌前,吴江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仍正常行驶各项职能,确保在过渡期内不会对企业、群众办事带来不便。
重庆比天津大吗?
重庆和天津同属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天津是老牌港口城市,重庆是西南新秀。他们到底谁更大呢?这要看从什么纬度比较。
面积和人口重庆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常住人口3048.43万(2016年)
面积1.1946万平方千米,辖16个区,人口1562.12万(2016年)
这个毫无疑问,重庆面积是天津的6.9倍,人口是天津的近两倍,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gdp总量,天津:17885.39亿元(2016年)
重庆:17558.76亿元(2016年)
去年天津略高,但是重庆增速高于天津,今年重庆可能会超过天津。但任然处于同一体量。两者同为直辖市,政策资源相当,考虑到重庆的人口和面积优势,以后和天津的距离会越拉越大远超天津。
人均和地均产值这个我数据都懒得列了,gdp和人口、面积对比太明显。重庆还差距很大。
中心城区连片建成区面积重庆统计的是包括了所有市辖区,大部分都是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的飞区,实际天津是重庆的1.5倍,天津更大。
结论:按行政市域和人口比较重庆大;
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含金量比较天津大;
城市规模比较天津大(注意我说的城市是指中心城区连片建成区,重庆市实际上是由包括万州、永川、涪陵等几十个城市共同组成的,这一点和京津沪有很大区别);
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比较,重庆更大。
重庆
天津
成都城市综合体面积排行?
新世纪环球中心 / 全球最大单体建筑
位居成都天府新城核心区域的新世纪环球中心的超大城市综合体项目,由新世纪环球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中央广场三大主体共同组成,汇聚了海洋主题乐园、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商务写字楼、文化艺术中心、中央广场等配套资源,将打造出一个集“会展、旅游、文化、商务、休闲、娱乐、美食”等功能于一体、既现代又时尚的“城市天堂”,成为成都的新城市地标和城市旅游目的地,为天府新区现代服务业建设提供了恢宏的硬件平台。无论是从建筑的符号性和规模性,还是项目的辐射力与文化性等多个方面,新世纪环球中心都当仁不让地跻身成都十大地标性城市综合之首。
明宇金融广场 / 东大街首座“全服务链标杆写字楼”
它刷新了成都城市综合体的多项纪录:楼高206米,是迄今为止成都率先封顶、率先完美呈现的第一高楼;集豪华五星级酒店、超甲写字楼、国际俱乐部、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商务会所、高端SPA、会员制健身中心、白领餐厅为一体,是东大街首座“全服务链标杆写字楼”……伴随着明宇金融广场的完美呈现,以及“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的项目定位,让东大街作为金融“华尔街“的形象得到进一步加强。
华润万象城 / 影响成都的航母级城市综合体
历时数年等待,2012年5月,成都人等来了继深圳、杭州、沈阳之后的第四座万象城。这个传说中的庞大顶级购物中心终于在成都亮相,其中购物中心就达24.4万平方米。开业当天,高端超市Ole’、百老汇影院、NOVO百货、真冰滑冰场ICERINK冰纷万象等主力店就已同日呈现。万象城的开业,被业界认为是今年以来,足以影响成都城市化进程模式的重要事件之一。它的价值意义,绝不仅是城东又多了一座可以吃喝玩乐逛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而是足以影响成都的航母级城市地标,也终于让城东二环首次站到成都城市商圈消费力的首位。
金牛万达广场 / 西南最大城市综合体
成都金牛万达广场是继锦华路万达广场之后的巅峰力作,是大连万达集团布局西部的旗舰巨著。项目总体量110万㎡,汇聚万达集团旗下顶级产品系列,包括超大型高端商业、高档城市住宅、精装SOHO、甲级写字楼等,涵盖居住、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办公等功能,是复合性超强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以2倍春熙路3倍锦华城的规模,打造目前西南最大城市综合体,升级城市传统商圈,铸造城市新中心,改变成都单一市中心的城市格局,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样本,助推成都向一线城市迈进。
中海国际购物公园 / 全国有影响的高标准国际社区
中海地产亲历并助推了高新西区的不断发展,2004年,政府力推的“新地王”1811地块震撼入市;历时8年打造中海国际社区,不仅成为成都的地标,也是西部乃至全国均有影响的高标准国际社区;2011年中海国际购物公园的横空出世,弥补了该区域商业的空白,从此这里集办公、商务、居住、休闲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