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护航轰炸机,战斗机能追得上拦截吗?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威慑力的轰炸机,同时这家伙飞的也不慢。首先说明一下图-160主要面对的对手都为北约,日本等国。而这些国家的战斗机机队,大多数都有四代或者五代机。
而这些四代,五代机要想拦截图-160,其实不难。看了大多数回答,很多都仅仅局限于图-160和四代,五代机直线竞速等这类的拦截,如果仅仅着眼于此,实则大错特错。图-160的飞行速度固然很快,但是现在还有人搞高空高速突防?现役的图-160一共就十几架,即使能有几架冲入敌方防区,但是现代的地对空导弹和紧急升空的战斗机机队的空空导弹可不长眼,图-160这种几乎没有隐身能力的大块头在他们眼里就是瓮中之鳖,打掉它轻而易举。
不过有人可能说,前一阵子网上所传的关于F-35A在日本海上空拦截图-160,但是打开加力燃烧器也未能追上,而被标题称为“史诗级“的失败。但是这个新闻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而且还是出口转内销型的假新闻。
言归正传,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下面将会从图-160的飞行性能数据和F-35以及F-22的飞行性能进行对比讨论,且还会对当前图-160的作战用途进行说明。
图-160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开发的一款超音速可变翼战略轰炸机。其设计的初衷是根据上世纪的轰炸机理念“高空高速突防“来设计的,同期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对比美国空军的B-1枪骑兵轰炸机。不过正式由于这种高空高速突防战术理论,使得图-160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可以超音速的飞行速度,以及加速能力。
其次再结合上苏联人对于轰炸机高载弹量的需求,最终造就了当今世界上现役的最大,载重量最高,且飞行最快的超音速,可变翼战略轰炸机。但是,本段所讲述的高载弹量意在表示,其虽然拥有无与伦比速度,但这也使得其在推重比,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加速度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仅有0.37。而图-160的满载起飞重量是275000千克,巡航速度为960千米每小时,最高速度为2.05马赫。
而对于F-22和F-35,可以说他们算是世界上顶尖的战斗机。他们作为空优战斗机,需要极高的灵活程度,因此在推重比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F-22的推重比为1.08,而F-35的推重比为,A型0.87,B型0.90,C型0.91。且上述推重比还是在满燃料的情况下,如果是按照百分之50燃料的情况下,推重比将会更高。F-22的最高速度为2.25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为1.82马赫,而F-35以美国自用的A型为例,其最高速度为1.61马赫。
在速度上F-35不及图-160的最高速度,而只有F-22的最高速度比图-160要快。但关键一点是,没有人会让飞机无时无刻都处于最高速度,本来在最高速度时就是以加快机体磨损为代价的,且还受限于燃料的数量,在以最高速飞行时航程要比正常巡航速度飞行时少的多。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受限于推重比,一架战机从巡航速度加速到最高速度是需要时间的!
而图-160的推重比和F-22/F-35相比,实在惨不忍睹。因此在双方遭遇后,图-160如果想加速逃离所需的时间要比F-22/F-35要长的多,这种空窗期足够他们对图-160进行攻击了!而且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图-160的隐身性能不是很强,因此在遭遇时,可以说绝大多数情况是战斗机先发现图-160,这也使得战斗机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加速追赶。
因此我们拿图-160的加速能力和战斗机的加速能力对比的问题,就好似这种例子,一列动车组和一辆跑车相比,在直线距离上竞速,虽然最终结果肯定是动车组的速度会比跑车要快,但是动车组达到最高速度的用时,却比跑车达到最高速度的用时要长很多。
在机动性能上就更不用说了,图-160这种大块头,遇见导弹来袭,如果干扰箔条干扰无效的情况下,等待它的命运只有坠毁。
但是为何俄罗斯并没有淘汰图-160战略轰炸机,反而在近几年重启了图-160的生产线呢?这就得从图-160作战用途的变更说起。图-160当初高空高速突防的设计意图虽然过时,但是其庞大的载弹量,让他获得了新的用途,即巡航导弹发射平台。在满载巡航导弹的情况下来到敌方防空网外围,再将巡航导弹发射,就好似航空母舰的职责。同时这也是为何美国空军还未退役B-52等轰炸机的原因。而对于这种情况,防守方自然也不会派战斗机去拦截,毕竟也拦截不到,毫无意义。如果说要防御这种手段,打掉来袭的巡航导弹才是根本!
而对于战区外战略轰炸机的拦截,目前能做到的只能是提前预警,提前埋伏。或者只能通过事后及时拦截来袭的巡航导弹来挽回损失了。
还有必要再等涡扇?
涡扇-10B根本无法发挥歼-20超音速性能,必须要第四代发动机才行做人要有理想,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涡扇-10太行系列发动机发展的确不易,从早期的喷零件状态,发展到现在14吨推力、FADEC的涡扇-10B“数字太行”,可以说是达到三代半航空涡扇发动机水平,着实不容易,可以说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指望拿涡扇-10B给第四代战斗机凑合用,那就大错特错。不仅推力无法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涡扇-10发动机设计布局不利于歼-20发挥超音速性能。给歼-20专供的涡扇-10B推力最大可以达到15.5吨,可以满足下基本需求
这方面涡扇-10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立项之初就是定位为以低空、亚音速为主要工作区域的涡扇发动机。在涡扇-10开始设计的80年代,我们还没有独立完成过合格的涡扇发动机。而且相比较高空超音速可以用涡喷发动机顶阵子,涡扇发动机性能最突出的低空和亚音速区域完全是空白,所以涡扇-10立项就是针对低空和亚音速这些传统涡扇发动机最能发挥性能的区域。
另一方面涡扇-10的核心机技术,当时借鉴了引进的麦道DC-8客机上的CFM56-II发动机,我们偷偷拆开研究。这发动机技术源于F101涡扇发动机,是给B-1轰炸机配备的,后发展出F110系列发动机。也因为其基础是给轰炸机使用的,所以本身也是以亚音速和低空为主要工作区域。也正因为如此,太行对比AL31,推力增加的同时,油耗下降不少,歼-11B换太行后航程和作战半径有所增加。
所以涡扇-10最主要问题就在这里,他的的总压比和涵道比都是为低空、亚音速空域而布局设计的。特别是涵道比,涡扇-10公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0.78,另一个是0.89,应该是涡扇-10B修改了核心机。但是不管哪个版本都太高了,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涵道比也是0.78,被喷成超音速性能渣渣,超音速巡航也无法实现。所以涡扇-10B发动机根本无法满足歼-20设计所需要的超音速性能,这是设计布局上的不足,无法通过材料和加工技术改进就可以解决。太行可能能够满足歼-20的推力需求,但是对于其超音速性能的发挥是严重的阻碍!
现代空战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突出超音速性能。因为音障的存在,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需要比亚音速付出3倍的飞行阻力和5倍的结构强度冲击,所以三代机们在临近音速时机动性能会断崖式下降。而四代空优战斗机就是把空战带到这段区间,要求在超音速依旧可以完成相当的机动动作,强调超音速机动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这就对航空发动机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高军用推力和小涵道比发动机。
军用推力就是不使用加力的推力,之前战机想要超音速基本上都要使用加力,加力油耗大,而且不能持续开启否则会过热。
而涵道比则是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道的空气流量比,外涵道气流是由前几级风扇像螺旋桨一样工作带起来的,这部分气流产生的推力经济性好、油耗低。但是无法超音速(否则第一级风扇被超音速激波打断),属亚音速气流,在超音速飞行时,这股气流反而是飞行阻力。所以第四代空优战斗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都是小涵道比发动机,F-22使用的F119-PW-100涵道比仅有0.3;台风战斗机的EJ200发动机涵道比是0.4;阵风战斗机的M88发动机涵道比是0.3;F/A-18E/F超级大黄蜂和瑞典鹰狮E/F战斗机使用的F414发动机涵道比是0.4。涡扇发动机的内外涵道,两者空气流量比例就是涵道比,超音速时只有内涵道燃烧的气流才是真正做功。涡扇15的性能和参数别猜了,涡扇10太行都变了好几个版本,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涡扇-15必定是适应超音速的小涵道比发动机,只有涡扇-15才能真正发挥歼-20四代机的真正威力。
所以指望歼-20背着涡扇-10B发动机0.8级的涵道比,是严重的负担和削弱,必须要涡扇-15发动机才行!
歼16能在未来100?
可以,飞豹已经在2017年停产
2017年3月,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的消息称中国空军和海军目前的主力战斗轰炸机“飞 豹”已经正式停产。从时间节点来看,2016年是歼-16投产的一年,取代意味相当浓烈。而歼轰-7参考歼-6和歼-7,应该在10年内开始退役。
歼轰-7作为我国第一款摆脱苏系设计束缚,自行独立完成设计研发的机型。其本身设计年代相当早,是于1973年开始研制,原型机1988年首飞,第一批1994年服役,大幅修改后的歼轰-7A在2005年服役。飞豹是西飞研制生产,机长21米,翼展12.8米,整机空重14.5吨,最大起飞重量27.5吨,使用两台涡扇-9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1.7马赫。
最主要原因在于歼轰-7飞豹自身太不争气,其设计年代我国技术相当不成熟撂下相当大的病根。新老飞豹总共也就200架左右的装备规模,却制造了至少10次坠毁事故,而且救生系统存在相当大的质疑,每次坠机必死飞行员,经常一机两命。飞豹装备数量不多,但上新闻热点次数不少,只可惜…而且还在中俄联合军演和航展飞行表演坠毁。歼轰-7原本是机械式飞控,在歼轰-7A上改成数字电传飞控,但现在来看这个飞控存在相当大争议。难以处理低空复杂气流,海军在海上还好,空军之前经常用来钻山沟、打火箭弹比较危险。
可以说军方忍飞豹忍很久了,飞豹总装备量也较少,未能取代强五,在飞豹服役后,五爷还继续抱着半百身躯值班。歼-16性能跟歼轰-7完全是代差,航电、飞行性能、载弹量、航程全方位的优势,即使是比拼超低空钻山沟水平也是碾压。
另一方面歼轰-7设计水平太低,武器挂点和载弹量都不足,基础性能水平还不如美国F-4E鬼怪和前苏联米格-27,跟苏-30MKK和歼-16都有明显的代差。其之前最大存在价值在于可以使用国产制导弹药,但这一价值在歼-16服役后可以忽略不计。“万能战斗机”号称的F-4E其实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战斗轰炸机,能带8吨弹药,飞豹水平上于其相接近。
在组合使用上,飞豹定位与歼-16也存在冲突,两者是取代关系,而不是互补。美军有F-15E,但迟迟不愿退役A-10,以及苏联不愿意退役苏-25蛙足,这些专业攻击机。主要是因为A-10和苏-25低空低速性能非常出色,而且装甲强生存能力强。海湾战争时期一架A-10曾带着上百个弹孔返回基地,非常的耐艹,因而成为“运泥巴”届的霸主,而歼轰-7糟糕的安全性,低空低速太危险了,更别提要如何硬抗地面防空火力攻击。A-10发动机舱被打坏一个,机翼被打掉一半都能回来。
所以歼轰-7现在使用上也是以高空精确制导武器轰炸为主,海军是作为会飞的反舰导弹发射器,这种功能和定位与歼-16完全重叠,只不过歼-16有更大作战半径,更多武器挂点和载弹量,更好的机动性能,已经更加安全可靠。看不出来歼轰-7有什么存在价值,即使说造价更加低廉,但是飞行员才是战机上最昂贵的“部件”,无法保障安全性的飞机存在价值很低,现在让你坐波音737MAX8,你愿意吗?
11战机在用途上有什么区别?
歼16和歼11系列在中国用途有何区别?歼11,初期只是苏27SK的中国版本,努力减少重量,增加升限,也就是对空版本。
但是,后来发现,这种“板子布局”亚音速升阻比特别好,内油也够多,适合大航程。翼展够大,挂点够多,载弹量也多,适合挂对地对舰武器,因此开始转型多用途,例如苏30系列。而且这种转型很成功,挂对地重载弹药的时候,速度较低,而这种“板子布局”在亚音速段非常适合机动,小半径盘旋性能极佳,瞬时指向潜力也极大。只要扔了重弹,恰好在亚音速段,自卫能力很高。因此就可以少用异型机护航,甚至不用护航。
那么,中国的歼11B到歼11D,就是朝着这个高自卫能力的多用途定位而来(苏35也是)。也就是结构强度增加的版本,这样还完美地解决了跨音速陷阱问题。
而歼16,则是进一步侧重于对地对舰设计,进一步强化结构,复合挂架,俗称炸弹卡车。而且由于载重能力强,机鼻又足够大,那么就进一步加大了机鼻,放更大的有源阵雷达,具备了优秀的伴随式干扰能力,也就是电子战机,可以叫它“霹雳石榴”(希望我取的绰号可以得到军友圈儿的认可)。
那么区别也就清楚了,歼11D是对地对舰对空能力比较均衡,机动性还是很强的。而歼16的机动性就要差一些,但是它有电子战能力,轰炸能力超级好,综合看,美国的F15E是不如它的。
那么为什么不用歼16的模式取代歼11D?理由如下:
第1,歼16贵啊,电子战能力,那电子设备是很贵的。
第2,歼11D多用途,还可以兼顾多种任务的应急。
第3,歼11D多用途,在非战时的权利海域摩擦挤压任务中,是最优秀的,没有之一。也就是纠缠不打,抓尾巴。
为什么溜回了日本母港?
有张有弛,或许里根号已经完成了掩护佩洛西以及5个美国国会议员窜访行动,基本上大的任务完成了,再加上执行任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所在的位置早就被兔子相关的设备锁定了。
如果再有什么不轨的行为的话,擦枪走火,首先被击沉的,或许就是这个所谓里根号了。这些军舰上的几千个家长看到他们的里根号已经靠近了我东南沿海2000公里了, 心里面也是翻江倒海,七上八下,只求他们的上帝多保佑了。
里根号航母战斗群现在回到日本的横须贺港还是明智的,毕竟加油加水是有需要,舰上的美大兵也需要到日本的城市里面去狂欢一下,放松一下了,他们国家印了那么多的美元,给这些大兵们分分,现在也要让他们有时间花呀。
现在美国的这些所谓的军舰很多都已经快老掉牙了。如果真的拿出来作战的话,或许根本不堪用。然而放在那里 时不时开出来溜个溜个弯的话。或许还能搞点讹诈。大国欺负不了,还可以欺负一些小国呢。
作者为#园艺##策划##教师# 。#里根号航母##怎么生活才能开心快乐##在头条看世界##写作##杭州头条##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